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指出了现行亚麻化学加工技术存在化工原料用量多,成本大等弊端.并揭示了亚麻化学加工中大量使用NaOH等无机物质(即无机碱),使金属钠离子较多的充实到具有特殊纤维结构的亚麻纤维空腔与空隙中,致使亚麻纺织品手感硬挺有余而柔韧不足的奥秘.提出了应在亚麻化学加工中以有机碱(即有机化工原料)为主体,以达到亚麻脱胶工艺中加工出直接针织的针织用纱系列及服用性能优良的服装用布系列等产品.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亚麻纤维的特殊结构着手,在亚麻化学加工中应用"亚麻专用助剂",为亚麻行业实现清洁生产技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陈先敬 《茶叶通讯》2011,38(2):36-38
1950年4月,中国茶业公司安化分公司设立"安化砖茶厂"。1953年更名"安化二茶厂"。1954年,安化第一茶厂(红茶)与安化第二茶厂(黑茶)合并,成立"安化茶厂"。原"安化二茶厂"改为"安化茶厂白沙溪加工处"。到1957年3月,又将"安化茶厂"与"白沙溪加工处"分开,  相似文献   

3.
浙江茶情(2)     
陆德彪  胡迪钧 《茶叶》2011,37(2):130-131
1 全省桑茶果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思路 为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实施"十二五"桑茶果转型升级方案,3月31日,省农业厅在杭州召开全省桑茶果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十二五"浙江茶产业发展思路,即以打造"浙江绿茶"品牌为主线,以现代茶叶园区建设为重点,以茶叶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培育四大优势区域(龙井茶产区、浙北白茶产区、浙南早茶产区和浙西优质茶产区),从基地、加工、产品、市场、品牌及主体提升入手,实施产业转型,推进产业升级,构建世界绿茶生产、加工、贸易和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4.
水稻氮磷钾肥平衡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沿海地区壤性潮盐土上进行水稻氮磷钾"3414"肥料效应试验。通过试验获得壤性潮盐土种植水稻最高产量、最佳经济效益的施肥量,为沿海地区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若任  宿迷菊 《茶叶》2014,(2):124-124
3月29日上午,钱塘江畔的"城市阳台"春意盎然、茶香四溢,2014年浙江省"望海茶"敬老茶会在这里举行。老省长沈祖伦、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元、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鸿道和胡灿时、黎清、夏仲烈、郑树、薛艳庄、虞荣仁等省市领导,宁波市茶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徐杏先等宁波市、宁海县领导,以及相关单位的老领导、老专家、老茶人相聚一堂,在"望海茶"的醇香馥郁里,畅叙友情、共话茶事。  相似文献   

6.
从自然生产条件、龙头企业状况和产业经济效益3方面论述了云南省“双高”甘蔗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了现阶段“双高”甘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甘蔗产业科技落后、蔗园建设投入不足、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从“双高”甘蔗优势产业带建设,甘蔗种子工程体系,“双高”甘蔗科技、甘蔗产业化经营发展与科技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双高”甘蔗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朱步泉 《福建茶叶》2011,33(5):19-20
通过对"松溪红"由来的考证,松溪红茶既有产茶历史,又有产品优势。本文对"松溪红"高端产品在适制茶树品种、采摘、鲜叶管理、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七个方面加工技术做了一些归纳和总结,期望为进一步开发"松溪红"优质产品,提供制作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茗皇茶扶贫模式及品牌营销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茗皇茶业有限公司是集名茶培育、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省民营科技企业。基地位于湛江市廉江长山镇的晒谷嶂、仙人峰等山脉,引种名茶1万多亩,基地被确认为"省有机茗皇茶标准化示范区"、"省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科技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9.
尤溪县"七香一品"是我省绿茶中的一朵奇葩。2007年以来,尤溪县台溪乡、中仙乡、坂面乡等地从浙江省安吉县引进种植安吉白茶"白叶一号"无性系良种,面积达600多亩。尤溪"七香一品"采自白叶一号茶树的嫩芽,精心加工而成,具有色泽翠绿,香气鲜嫩持久,滋味鲜爽甘醇,汤色嫩绿明亮,叶底肥嫩匀亮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根据"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水稻徐稻3号肥料肥效试验,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方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纯N18.5 kg/667 m^2,P2O56.0 kg/667 m^2,K2O 7.0 kg/667 m^2。综合分析,建湖县境内蒜瓣土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施肥量分别为20.0 kg/667 m^2,5.0 kg/667 m^2,7.0 kg/667 m^2,可获得目标产量650 kg/667 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云南稀有茶树品种"紫娟"的植物学特性和品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稀有茶树品种"紫娟"新梢芽叶呈紫芽、紫叶、紫茎,加工制品,茶汤水色亦为紫色,香气郁香独特,叶底呈靛青色.适宜云南主产茶区种植.黄酮类、锌、 花青素和EGC含量比云南大叶种茶高.花青素含量约为一般红芽茶的3倍.经动物试验表明其降压效果优于云南大叶种茶.  相似文献   

12.
龙游名优茶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汝松  詹锡根 《中国茶叶》2009,31(10):38-39
一、现状 茶业是浙江省龙游县的特色优势产业,茶叶是当地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农产品。2008年,全县有茶园面积1900hm~2,茶叶产量2680t,产值4560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90t,产值2630万元。县内现有名茶3只,其中历史名茶1只,创新名茶2只。全县从事名优茶生产、加工的农户有1200余户;名优茶加工的规模厂家有22家,其中3家为"浙江省示范茶厂"、8家通过茶叶QS认证;小型的名优茶加工车间有300多个;各类名优茶加工机械达2000余台。  相似文献   

13.
"韵香茗红"红茶和"紫牡丹"岩茶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组研发的两款新产品,其香气、滋味极具特色,现将加工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一、"韵香茗红"红茶1原料以茶树品种金观音、九龙袍、紫牡丹一芽二、三叶春茶鲜叶为原料。2工艺特点2.1金观音红茶鲜叶原料—→低温萎凋(15~16℃)—→堆青—→揉捻—→中温"干"、湿发酵交替(湿发酵温度:22~26℃,湿度:95%以上;"干"发酵:直接在茶青表面盖一层湿布,发酵间不人为增加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14.
4月25~30日,根据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百日科技服务行动"方案安排,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质量控制岗位专家刘新,遵义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副书记赵志清,以及试验站站长王家伦及团队成员组成春茶生产科技服务行动小组,对贵州凤冈县、  相似文献   

15.
宁德市蕉城区是福建省茶叶主产区,全国重点产茶县,系全国名茶"天山绿茶"的故乡,又是中国东南"海上茶叶之路"三都澳港口的所在地,产茶历史悠久。唐产腊面贡茶、宋后产团饼茶,明、清产芽茶贡品,清朝末年至民国间天山部分茶区亦曾产工夫红茶。特别是近年来在部分茶区以闽红工夫红茶传统工艺融入现代加工技术,研发生产的"天山红"工夫红茶多次荣获全国、全省金奖,其优异品质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天山红"工夫红茶品质得益于产地优越的生态环境,优良的茶树品种,精湛的采制技术。随着红茶的兴起,天山茶区蕴存着红茶生产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黄建琴 《茶叶》2011,37(1):34-38
回顾了"祁红"栽培、加工等科技发展历程,阐述了科技创新对"祁红"发展的推动作用.针对当今"祁红"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3点"祁红"可持续性发展策略:①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祁红"发展;②保持生态优势,促进"祁红"可持续发展;③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侯凯东 《中国茶叶》2011,33(6):36-37
广东是普洱熟茶及其加工技术工艺的发源地,"广云贡饼"或叫广东饼是广东的名茶代表之一,见证了广东普洱茶的发展历程,极具传奇色彩。自唐宋以来,广东省的潮汕、客家汉人和粤北瑶族同胞就有将土青茶(即晒青绿茶及后来的大叶青)、乌龙茶存放起来,经多年自然陈化成为陈年黑茶饮用的习惯,当地人称之为"老茶"。客家人为女儿准备的陈年老茶叫做"女儿茶"。据考证,至少在明清时期以前,粤北曲江、乳源、三连一带的瑶胞和少数山民,就发  相似文献   

18.
普洱茶因最初发源于普洱而得名,其后演变成为以"陈"为特殊风格的品类花色.近年来,其市场风靡东南亚,尤其南粤大地.相比之下,广东省内土生土长的单丛茶却是始终处在淡淡的市场局面.单丛茶包含凤凰单丛和岭头单丛,为我国仅有的大叶乌龙茶良种加工而成.  相似文献   

19.
从黑玉米子粒营养及保健功能、加工利用与产业化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黑玉米产业化开发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黑玉米产业化开发需要确定产业主导方向;需要特别注重品种的选择;需要选择有一定实力、素质的企业为龙头;需要借助于"公司+农户+基地"的运作方式;需要有强有力的科学技术作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东北地区花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东北花生生产态势与特征的基础上,评析了花生品质状况。花生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含油率中等,其中O/L比值普遍偏低是东北花生品质的突出特点。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规模化种植,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培植龙头企业等发展对策,加快铸造国家"植物蛋白源、加工原料源、出口创汇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