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经紫外线灭活的团头鲂精子激活橙黄色锦鲤的卵子,在4℃的水温下冷休克处理卵子30 min使其染色体加倍,获得了孵化率为30.6%、存活率为24.2%的雌核发育锦鲤,表明该雌核发育锦鲤研制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利用外周血细胞培养方法制备了雌核发育锦鲤染色体并利用核型分析方法对其核型进行了分析,发现雌核发育锦鲤染色体数目为100,核型公式为22 m+34 sm+22 st+22 t;表明雌核发育锦鲤为二倍体,其核型与锦鲤母本一致.利用石蜡切片方法,随机选取10尾1龄雌核发育锦鲤性腺进行检测,发现其性腺全部为卵巢;并且在繁殖季节随机检测100尾2龄雌核发育锦鲤,没有l尾能挤出精液,表明雌核发育锦鲤全部为雌性,为证明雌性锦鲤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X提供了重要证据.此外,还对雌核发育锦鲤与母本的的SOX基因遗传关系、外形、体色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雌核发育锦鲤与母本有相同的SOX基因扩增片段,为证明其为雌核发育锦鲤而非杂交后代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雌核发育锦鲤保留了母本体态优美的特点,且具有色泽更鲜艳等优点,表明该雌核发育方法产生了遗传改良效果.雌核发育锦鲤的获得为该观赏鱼的提纯复壮、遗传改良以及性别决定和性别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雌核发育抗病草鱼池塘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雌核发育抗病草鱼系湖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采用雌核发育方法培育的草鱼新型品种,旨在解决常规草鱼鱼病发生率高、鱼种成活率低的问题。为验证雌核发育抗病草鱼的抗病能力.在湖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笔者开展了雌核发育抗病草鱼与常规草鱼池塘养殖对比试验。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紫外线(UV)对冷冻的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精子进行灭活,利用冷休克和压力休克方法诱导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雌核发育二倍体,同时利用灭活鲈精子制备单倍体胚胎,未灭活鲈精子受精制备杂交胚胎,星斑川鲽精子受精制备正常发育胚胎。对以上几种胚胎发育时序、发育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卵裂期单倍体、杂交二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速度与普通二倍体胚胎没有明显差异,从低囊胚期开始各实验组胚胎发育速度均慢于普通二倍体胚胎;杂交胚胎在胚体形成期基本死亡,单倍体胚胎在尾芽期停止发育死亡,均不能正常孵出。雌核发育二倍体与普通二倍体具有相似的发育时序,普通二倍体100 h 10 min孵化出膜,而雌核发育二倍体104 h 50 min孵化出膜。雌核发育胚体畸形率(53.59±0.36)%,孵化率(0.11±0.01)%;普通二倍体胚体畸形率(35.11±6.19)%,孵化率(58.01±5.30)%;与普通二倍体相比,雌核发育二倍体胚体畸形率高,孵化率低,但孵化鱼苗能够正常发育,获得了雌核发育群体。本研究为星斑川鲽雌核发育提供了技术方法,同时为单倍体、杂交和雌核发育胚胎的发育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细胞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生动物雌核发育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雌核发育技术是 2 0世纪 5 0年代后期首先在国外发展起来的。 2 0世纪 70年代末 ,我国也开始对此进行研究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应用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对雌核发育天然种群的发现、雌核发育的细胞学机制的研究以及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技术的开发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尤其是异育银鲫的选育与推广 ,可视为我国鱼类雌核发育研究从实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的开始。虾蟹类雌核发育起步较晚 ,但近年来也有较大进展。现将国内对鱼类和虾蟹类雌核发育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以期对经济水生动物雌核发育的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1 天然雌核发育鱼…  相似文献   

5.
鱼类雌核发育是在雌核控制下发育的一种重要的单性生殖方式,本文概述了鱼类雌核发育研究的进展情况,主要包括:雌核发育鱼类的特征、染色体组成、细胞学、异精生物学效应及人工诱导鱼类的雌核发育等方面的内容。并对雌核发育在鱼类育种和水产养殖上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花鲈冷冻精子诱导漠斑牙鲆雌核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紫外线(UV)对冻存的花鲈精子进行照射使其遗传物质失活,作为异源精子诱导源,与漠斑牙鲆卵子进行“授精”,可以诱导漠斑牙鲆卵进行雌核发育。结合静水压处理,抑制第二极体排出,成功获得了漠斑牙鲆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实验表明,同源精子和异源精子均可在紫外线照射遗传失活后诱导漠斑牙鲆卵雌核发育,经实验筛选出异源精子诱导漠斑牙鲆雌核发育的最佳条件为花鲈冻存精子采用80 mJ/cm2的紫外线照射,然后与漠斑牙鲆卵子进行授精,培育水温18 ℃条件下,受精后4~5 min,施以65 MPa的静水压休克处理6 min,可有效诱导漠斑牙鲆卵的雌核发育。采用形态学、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和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雌核发育鱼苗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雌核发育鱼苗为雌核发育二倍体。本文首次报道了采用异源冷冻精子诱导漠斑牙鲆鱼卵进行雌核发育的技术方法,为漠斑牙鲆性别控制和遗传改良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牙鲆雌核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一种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其雌性生长速度显著快于雄性。因此,生产全雌牙鲆对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雌核发育是一种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在这种生殖方式中,灭活的精子进入卵子,激活胚胎发育,但精核不与卵核融合形成合子,所以雌核发育的个体只具有母本的遗传信息。目前,牙鲆已成为雌核发育技术应用于产业的代表性鱼类。本文对牙鲆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牙鲆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的诱导方法,以及雌核发育技术在性别控制、克隆制备等育种研究中的应用。最后,作者提出"雌核发育育种体系"构想,并对其在鱼类育种和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采用筛选获得的5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家系A和家系B、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家系A和家系B各30个个体、双亲及对照组4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并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后代的纯合性进行了比较。电泳结果表明,5对微卫星引物在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个体中均能稳定重复地扩增出相应的序列;各雌核发育家系中均有部分个体出现父本基因,表明精子遗传物质失活不彻底,雌核发育组中存在正常受精个体;有丝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在所有检测位点全部纯合,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在部分位点纯合,但未发现在所有位点全部纯合的个体,在CFMSP007、CFMSP075、CFMSM009、CFMSM014和CFMSM020位点,杂合子比例分别为0.3400、0.3611、0.4884、0.4750和0.7500,平均杂合子比例为0.4829。研究结果显示,栉孔扇贝有丝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均为纯合子,如精子的灭活率达到100%,有丝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一代即可实现纯合,如再进行一次减数雌核发育即可建立纯系;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由于具有较高的重组率,其与母本的遗传同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紫外线辐射遗传失活精子诱导虹鳟雌核发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试验利用紫外线辐射遗传失活精子,热休克诱导虹鳟雌核发育,确定了最佳诱导参数。结果表明,精子经紫外线照射80 s、卵受精后40 min在26℃水浴下持续处理15 min,雌核发育率最高,育成率为21.35%。利用白化体虹鳟品系金黄体色的显性性状作为鉴定雌核发育个体的依据,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人工雌核发育及其在遗传学和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楼允东 《水产学报》1986,10(1):110-123
精子染色体的失活(用辐射或化学物处理)与细胞分裂的抑制(用冷休克、热休克或水静压法)的染色体组控制技术,能够容易地应用于鱼类而产生正常的雌核发育二倍体个体。在雌性配子同型(XX)的鱼类中,雌核发育个体具有其母亲的全部染色体且应该全部是雌性。局部自交,即杂合的雌核发育二倍体可以通过保留卵子第二极体的处理产生之完全纯合的雌核发育二倍体则可以用阻止第一次有丝分裂的方法产生。雌核发育对基因作图与纯合自交系的快速建立是有用的。这些自交系可用于遗传学与选择育种的研究。尽管雌核发育可以被用来产生单性种群,但由于后裔中自交衰退的存在,因此它可能不是种群控制的最好方法。目前,雄核发育还没有被广泛地应用于鱼类,但对自交系的产生来说,作为雌核发育的一个补充方法同样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