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仔猪的哺乳阶段是仔猪由母体内的寄生生活向独立生活的过渡时期,仔猪出生后,外界的各种环境因素不断刺激仔猪.从而使仔猪总是处于应激状态下.仔猪能够抵过这些刺激,则可以正常生活,若抵不过这些刺激,则产生应激反应,轻者生长发育受阻,重者可致死亡.所以哺乳阶段是猪最难养的一个阶段.也是猪死亡的高峰期,为此,应注重保障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力争全活全壮.  相似文献   

2.
应激是动物对不利内外环境条件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适度的应激对生存是有益的,但强度过大的应激就有害,例如可造成胃和十二指肠炎症、溃疡出血,胸腺、脾脏和淋巴系统萎缩以致免疫机能降低等等。本文拟从应激反应的机理和防治措施2方面进行论述,供同行业人士及养禽专业户参考。1应激反应的机理  家禽的应激反应分3阶段:1.1报警反应阶段在此阶段,识别应激、释放肾上腺髓质激素、交感神经系统释放儿茶酚胺、迅速动用机体内的能量贮备、糖元分解释放葡萄糖。这一阶段持续时间很短。1.2适应或抵抗阶段从肾上腺皮质释放皮质酮等激…  相似文献   

3.
<正>1减少应激反应仔猪断奶应激反应大是该阶段仔猪最常见,严重影响仔猪的健康生长。其原因主要是以下4方面:1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差,造成仔猪发育缓慢,体质差,抗应激能力弱。这是断奶应激反应的体质原因。2补饲时间过迟,仔猪消化系统发育迟缓,消化酶分泌量少,无能力完全消化无乳饲料,这是造成仔猪断奶应激反应大的直接原因。3环境温度与卫生条件达不到要求,加大仔猪患病机会,这是断奶应激反应的疾病原因。4仔猪断奶,离开母猪,生理心理  相似文献   

4.
宋向阳 《猪业科学》2013,(4):134-135
在规模化猪场, 保育阶段作为连接产房与育成(或育肥)的重要纽带, 是仔猪抵抗力最低的阶段。该阶段仔猪经过断奶、转群以及高密度饲养的应激反应, 仔猪的抵抗力明显降低;而且, 仔猪断奶前后的母源抗体逐步下降, 自身的免疫保护功能又尚未发育完善, 这些特点造成保育仔猪容易感染各种疾病。鉴于此, 笔者结合多年在规模化猪场的实践经验, 浅谈保育仔猪的疾病特点及控制技术, 借以与养猪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5.
1减少应激反应 仔猪断奶应激反应大是该阶段仔猪最常见,严重影响仔猪的健康生长。其原因主要是以下4方面: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差,造成仔猪发育缓慢,体质差,抗应激能力弱。这是断奶应激反应的体质原因。②补饲时间过迟,仔猪消化系统发育迟缓,消化酶分泌量少,无能力完全消化无乳饲料,这是造成仔猪断奶应激反应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1应激因素及应激反应应激是指鸡对外界刺激因素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刺激因素包括:过冷、过热、疾病、噪声、通风不良、营养不均、垫料或棚架不符合要求、霉菌毒素及免疫、转群等。  相似文献   

7.
猪应激综合症是机体受到体内外环境改变的刺激后,机体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动态平衡所产生的一系列特异性反应或称为非特异性反应的总和。它是动物自身演化过程中产生的自我保护的自然反应。应激反应程度的强弱因动物品种或个体不同有很大差异。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可以不断增强其适应性,“应激反应”是靠一般特异性反应不能适应时出现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它可以扩大机体的适应范围,是一种特殊的合理的生理状态。应激反应发生时间过长,不论程度强弱都可引起疾病或死亡。随着集约化养猪的迅速发展和养猪环境的变化,激源越来越复杂,应激有可能对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反应。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温,改变饲料要,逐步进行;饲喂要定时定量,禁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及冰冻饲料。避免一切能引起仔猪腹泻的应激反应对预防仔猪腹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1应激反应初生仔猪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畜舍内温差较大易引起仔猪产生应激反应。因此仔猪出生后应立即放在保温箱中,保温箱温度应保持在32℃左右,以后每周降低2℃。保温可通过使用加热灯或加铺干燥干净垫草来实现。应注意的是不宜采用煤炉对初生仔猪舍进行加热,因为畜舍内CO2含量较高,同时也会影响母猪的采食量。防止畜舍潮湿是保温工作的一个重点,潮湿的地面不仅容易使仔猪受寒,而且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场所,二者均会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西德研究人员从事了旨在减少断奶仔猪运输途中应激性反应的多项试验。结果表明,运转时首先应平稳地将仔猪运上车,并且运输车须采取完备的防滑与通风措施;在装运前最好给每头仔猪注射镇静剂(0.5毫升的“Stresnil”,其抗应激反应的效力可  相似文献   

11.
正仔猪阶段腹泻常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养猪经济效益。腹泻包括很多种,其中营养性腹泻主要是由于母乳质量较差、仔猪消化机能还不够完善、饲料不易于消化,营养成分搭配不合理、饮水不卫生、断奶产生的应激反应而引发,应加强调控防止营养性腹泻的发生。猪在仔猪阶段易发生腹泻,影响了仔猪的健康,导致仔猪生长发育缓慢,仔猪在出生后营养主要来源于母乳,如果母乳的质量较差会引起仔猪发生腹泻,另外,随着仔猪的生长发育,母乳不能完全的满足仔猪的营养需求,这就要对仔  相似文献   

12.
在规模化养猪过程中,高床培育仔猪下床转群时,往往出现个别仔猪严重应激反应现象,如不及时救治就会造成死亡,影响效益。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了一些对应激仔猪救治的有效办法,供同行参考借鉴。1应激原因由于下床捕抓、转栏驱赶惊吓、混群斗殴、防疫注射等诱因引起发病。一般多发生于60~80日龄、体重30kg左右、体况健康、生长较快而且肌肉发达、瘦肉率较高的仔猪。2临床症状仔猪应激反应初期尾巴和全身肌肉震颤,白皮肤猪表皮一会白一会红,逐渐发展到蓝紫色,呼吸困难,尖声嘶叫,心跳加快,体温急剧升高42℃以上,皮肤黏膜发绀。后期运动障…  相似文献   

13.
仔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生产中挖掘母猪生产潜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仔猪早期断奶可节约母猪饲养成本,提高母猪年产胎次,提高分娩舍利用率,减少仔猪感染母猪病原机率。由于仔猪早期断奶打破了仔猪正常的生长进程,仔猪会产生严重应激反应,处理不好容易引起仔猪腹泻、生长受阻、甚至死亡。在生产中,采取两点式或三点式饲养,实施三阶段饲喂法体系及科学的管理是仔猪早期断奶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14.
断奶仔猪又称保育猪,是指仔猪停止吃奶到转入育肥这个阶段,从体质量看是指15~30 kg这段时间的仔猪.保育期是仔猪死亡的高峰期,尤其断奶后仔猪应激反应大,如果饲养管理跟不上,就容易引起仔猪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5.
断奶仔猪是指出生后4~5周龄至9~10周龄阶段的仔猪.仔猪断奶是继出生以来又一次强烈的应激,一是营养的改变,由吃母乳为主改为吃生于饲料;二是由依附母猪的生活变成完全独立的生活;三是生活环境的改变,由温暖的产房转移到相对低温的育仔舍;四是最容易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患病.以上诸多因素的改变会引起仔猪的应激反应,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并引起疾病.因此,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可减少断奶应激带来的损失,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增加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养禽业集约化生产的条件下.家禽的行为发生变化.此时,家禽可通过应激进行适应。自从Selye发现应激这一生理反应以来.对应激的研究日益深入,在家禽的应激研究方面,特别是对鸡的应激研究.则着重于应激对鸡的生产、生理、行为等影响的现象描述和药物调整对策研究。应激是养鸡业的大敌之一,也是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对鸡的应激反应.应激的危害与诊断.应激因素与药物调整对策进行粗浅的论述。一、应激的概念及鸡的全身性适应综合症“应激”译自英语“stress”.按selye的意见:应激是指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应激分三阶段:(1)紧急反应阶段,(2)抵抗与适应阶段.(3)衰竭阶段。同时.将应  相似文献   

17.
高颍 《吉林畜牧兽医》2019,40(3):20-20,22
哺乳母猪除维持本身消耗外,每天还要分泌5~8 kg乳汁进行哺乳。如果此阶段母猪的饲养管理不当,饲料的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就会直接影响母猪的泌乳量,仔猪主要营养源是母乳,母乳数量和质量均影响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产前准备、产后加强营养管理、哺乳后期加强管理工作,注意免疫工作,加强卫生消毒,防止出现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早期断奶的仔猪消化功能尚未健全,加上内外环境的改变和病原微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势必会引起仔猪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表现为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烦躁不安等,会给养猪生产带来一定损失.为了减少仔猪应激应做到,适时断奶、科学配合仔猪饲料、仔猪原舍保育、加强环境控制、防止疾病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19.
仔猪在饲养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应激反应,如出生应激、断奶应激、氧化应激、运输应激等,任何一种应激都会给仔猪带来生理问题,导致产量下降。及时有效地减少应激反应,对仔猪养殖乃至整个养猪业意义重大,因此对以上仔猪的应激反应应依次采取以下措施:认真接产、让仔猪及时吃初乳,及时接种疫苗、提高仔猪免疫力、加强环境控制、调理肠道,在仔猪饲料中加入含有抗氧化剂的植物,在运输途中要恰当控制好车身稳定、车内温湿度、饮水、饲料等。  相似文献   

20.
早期断奶的仔猪消化功能尚未健全,加上内外环境的改变和病原微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势必会引起仔猪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表现为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烦躁不安等,会给养猪生产带来一定损失。为了减少仔猪应激应做到适时断奶、科学配合仔猪饲料、仔猪原舍保育、加强环境控制、防止疾病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