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鱼虾混养产量高 广东省新会市荷塘镇一养虾户,于1994年新开池塘4亩养殖罗氏沼虾,在养虾期间混养较多的鳙鱼净化水质,经过6个多月的养殖,共收获商品虾1527.5公斤,商品鱼650公斤,总收入6.2万元,纯收4万元。主要生产技术经验是: (1) 改善虾池养殖条件:养虾池按常规清池消毒,  相似文献   

2.
虾池种草养鹅,又称虾鹅轮养,是解决与实现虾池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是利用养殖早期锅炉虾与秋季种草养鹅相结合的一种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冬春季节,高邮市有大面积虾池冬闲,闲散劳力也多。发展虾鹅轮养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虾池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创新了生态农业模式,农业创收途径。笔者通过调查、总结,就如何实施虾鹅轮养介绍如下:一鹅虾轮养的基本要领要想实现鹅虾轮养,必须养殖早期锅炉虾,以尽量延长虾塘闲置时间。利用罗氏沼虾塘口土肥、四周避风等条件种植黑麦草,利用牧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为养鹅提供足够的青饲…  相似文献   

3.
《饲料工业》2003,24(11)
广东省雷州市新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采用封闭式防渗膜生态养虾技术改造老化虾塘,在183亩改造后的老化虾塘里养殖南美白对虾3个月,亩产达1600kg,比改造前亩产超过10倍。水产专家称,封闭式防渗膜生态养虾技术应用于老化虾塘养虾获得成功,使沿海地区的老化虾塘可望“返老还童”,养虾获得增产。湛江市现有对虾养殖面积1.81万公顷,但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建成的。当时这些虾塘基础设施落后,经过多年养虾已经老化,池塘底质和水体污染严重,养殖环境恶化,虾病频发,造成低产低收,甚至失产失收,未能形成规模产量和规模效益,严重制约养虾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养殖对虾的历史不长,从大面积野外试养算起,至今不过十年。这十年所取得的成就却是非常大的,积累的经验也是很丰富的。到1987年止虾池面积已达183万亩,总产量已近××万吨,单产也由几十斤提高到160斤。对虾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质,每年出口N万多吨,可以创汇2亿多美元。现在,不仅渔民养,农民养,盐工养,解放军的海、陆、空三军都在养虾,形成了养虾热。从下表中看出,1984年以后的虾池面积增长率均在42%以上,最高达到72%。由于虾池面积和虾产量急剧增长,使很多生态失去平衡,很多措施不能与之适应。目前,人工配合饲料紧张就是一个突  相似文献   

5.
我市现有罗氏沼虾养殖面积10多万亩,罗氏沼虾生长期短,主要生产季节是每年的5~10月份,一般从10月下旬到来年5月初有6个多月的休闲期。如何充分开发利用这晖休闲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我们于2004年在高邮市卸甲镇某养虾户的虾塘进行了种草养鹅的尝试,通过两年来的试譬,不仅罗氏沼虾的产量获得了稳产高产,而且种草养鹅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据测算每亩虾塘的纯收入达到了3000多元,其中养鹅纯收入1000元以上。虾-鹅轮养技术是指虾塘在虾的生产季节养虾,休闲期种植牧草,实行种草养鹅,做到养虾养鹅两不误。现将此种种养模式的技术要领介绍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一、养虾概况世界上约有40个国家或地区在养殖对虾,养虾总面积1990年为1500万亩,养虾总产量为63.3万吨.约为对虾上市量的25%。主要养虾国家多分布在东半球,有养虾场16565个,养虾面积约为1340万亩,养殖虾53.5万吨,为世界养虾总产量的84.5%。养虾业有逐年增长之势。中国大规模养虾始自1980年,养虾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到1988年达到第一次高峰,详见表1。表1 我国1980—1988年养虾面积及亩单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虾养殖业中普遍存在一种必须依赖鲜活饵料才能养好虾的传统观念。但由于过快、过多地开发虾池,大量采捕海洋天然生物饵料。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海洋自身的生物净化能力下降,加之人为污染源的排放,导致沿海水质污染程度日益加剧,赤潮频频发生,虾病危害增多,养虾业步履艰难,经济效益下降。为了逐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摆脱养虾业对鲜活饵料的依赖习惯,我们用了两年时间进行全人工系列配饵养虾的高产试验,1991年在1962亩虾场内,平均单产达到248.3公斤,1992年仍在该场2060亩虾池进行重复试验,平均亩产为243.4公  相似文献   

8.
<正> 商业部饲料局于1986年6月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了鱼虾饵料生产技术座谈会。来自全国各有关省市饲料公司、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等单位的技术人员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近几年,我国鱼虾养殖事业发展很快。以河北省乐亭县养殖对虾为例,84年养虾水域面积仅1000亩,85年已达20,000亩,86年35,000亩,计划在2000年发展到21.2万亩。显然,只  相似文献   

9.
<正> 1979年我国虾池面积只有10万亩,总产量只有1200吨,但到1988年,虾池面积猛增到244.4万亩,产量猛增到19.9万吨。十年间面积增长了25倍,产量增长了166倍。其中尤以1984~1987年的增长最为迅速,虾池面积和虾产量年平均以59%和102%的速度增长。这种超速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机制失调,致使养虾业面临着严重滑坡的挑战。现就内部机制失调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1.系统结构失衡从亲虾越冬、孵化育苗到养成管理(诸如饲  相似文献   

10.
蝼蛄虾,书名哈氏美人虾。虾肉很少,经济价值不大,多穴居沙泥底质,高潮线附近较平坦处甚多,其密度有的高达 20节 /m2。该虾常在春夏季节繁殖,卵可随纳水进入虾池孵化生长。深秋月朗星稀夜晚,该虾会爬出洞穴,集聚成群,多者每潮可收获 750kg~ 1 000kg。 1危害 1.1春季虾池放苗后,蝼蛄虾会吞食虾苗,致使养殖虾苗成活率低。 1.2养虾过程中,蝼蛄虾还会残食蜕皮对虾。 1.3蝼蛄虾消耗虾池的溶氧,其排泄物污染水质,影响虾池水环境,使对虾产量下降,效益低下。 2清除方法   实际生产中,由于其下潜池底 50cm~ 60cm,有的深达 1.2…  相似文献   

11.
《山东饲料》2005,(8):26-26
2002年,辽宁省普兰店市开发养虾池混养海蜇800万米^2,其中皮口镇养殖面积430万米^2,总产量350吨,获产值380万元。这种养殖模式的开展,为今后北方地区养虾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养虾业风险,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了新经验、新出路。  相似文献   

12.
1 虾池彻底清淤、消毒 因日本对虾具有潜沙习性,白天潜伏沙中,沙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日本对虾能否生存和正常生长.因此,经过养殖后的虾池应根据池底污染程度进行严格的清污、消毒,改良底质.一般在虾池收成后应将池水排干或抽干,彻底清除池底淤泥,让其暴晒至池底呈龟裂状.虾池整理后,先纳潮进水冲洗2~3次,再每亩(667平方米)用100~150千克的生石灰或20~30千克的漂白粉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13.
河北唐海县十里海养殖场进行双茬放养,即在同一虾池分两茬先后放养中国对虾和日本车虾,使虾池面积得到双倍利用。 双茬放养的主要做法是:将首批中国对虾苗放苗时间提前到4月下旬,采取“低密度、攻大个、降风险”的养殖思路,在投喂方面,前期以繁殖基础饵料、投喂鲜活饵料为主,中后期优质配合饲料与鲜活饵料适量搭配。在用水方面,采取“早进、前补、中足、后活”的措施,实施一池水养一池虾的半封闭管理模式。在中国对虾适时出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工养殖对虾第一大国在国家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养虾比较效益的驱动下,我国养虾事业获得迅猛的发展。1979年我国池塘养虾面积仅11万亩,产虾1245吨,平均亩产11.3公斤;到1988年,养虾面积发展到244万亩,产虾近20万吨,平均亩产达到81.6公  相似文献   

15.
<正> 多年来由水泥池养虾试验得知,有若干因素如配合饵料质量、不同蛋白源、水泥池清拭与否以及土池和水泥池养虾效果的差异,对虾的生长有显著影响。本试验试图将水泥池养虾的某些经验应用于土池养虾上,视其养虾效果。一、试验条件和方法 1.土池 24.3亩,水深1.5~1.7米,进水和排水均由当地昌阳河。此河涨潮时约10多米宽,落潮时仅为4~5米宽,沿河还有虾池约2万亩,均由此河进水和排水,因此常是甲虾池排出的水又流入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关键工艺及相关工艺的进一步改进,在生产中国对虾饲料的基础上,研制出南美白对虾饲料独特配方和工艺,形成了从微颗粒饲料(卤虫虾片)到成体饲料的系列产品。在保持养虾池水质正常、投喂有规律的情况下,所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生长良好,一般3~4个月可达商品虾规格进行出售,具有中国对虾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虾池选址、虾池开挖、注排水系统、微孔增氧设备、清池消毒、培育饵料、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调控及虾病防治等方面综合介绍了池塘双茬青虾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8.
四、青虾的成虾养殖 目前青虾的养殖方法主要有池塘养虾、网箱养虾、稻田养虾和大水面养虾等,可以单养、轮养以及青虾与其它水产品混养。 (一)养殖条件 青虾为底栖动物,大部分时间在池底和池壁,以及攀附在网壁、水生植物上活动。青虾耗氧量高,无论何种养殖方式,都要求紧靠水源,水  相似文献   

19.
水产养殖业的灾变呼唤鱼虾营养生态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20个长8米宽4米高3米的大网箱、6个水族箱、万余亩虾池的5年试验与观测结果为基础,结合中国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部分院校与研究所提供的渤海污染监测鱼塘生态、虾池水环境变化数据,建立了相应数据库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鱼虾养殖的连续可得性取决于鱼虾生存生长环境的稳定性;养殖生态系统失稳是鱼虾养殖业灾变的根源;残饵、饵料溶失及其代谢产物的低降解率与积累是虾池生态环境失稳的主要原因。因此,鱼虾营养研究不仅应考虑鱼虾饲料对鱼虾生长或品质的作用而且应重视其对鱼虾生存环境的影响,只有重视系统研究及动态调控这些关系的鱼虾营养生态学,才能摆脱鱼虾养殖受灾变的困扰。  相似文献   

20.
自1993年暴发性对虾病毒病发生以来,近几年虾病虽有控制,但至今无特效药根治。全国各地养虾经济效益严重滑坡。导致养虾效益下降的原因,固然有虾病的侵扰,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养殖品种单一 迄今为止,仍有不少生产单位认为虾池只能用来养虾,不能进行其它品种的养殖。所以一旦虾病肆虐,只能任虾池荒芜。权威人士指出:在同一地区单养某一品种,对环境有破坏作用,不利于生态平衡,更不利于养殖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