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早熟大白菜的栽培中,优良的早熟品种只有在适宜的时期进行播种,才可能获得较好的收成。目前生产上存在着盲目提早播种期,以图早种早收,但往往因病虫害发生严重而造成大幅度的减产甚至绝收,给早熟大白菜生产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几年来的播期试验及生产实践证明,适期播种是早熟大白菜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之一。一、大白菜对温度条件的要求栽培早熟大白菜所用的早熟品种生长期在70天以下。因为大白菜,既不耐酷暑也不抗严寒,生长期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5℃,当温度超过25℃时生长不良,故应选择具有早熟和较好抗热性的品种。大白菜在各个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发芽期和幼苗期为20—25℃,莲座期为18—20℃,结球期为12—18℃。以发芽期和幼苗期对温度的要求较高。但要适期播种,过早幼苗期和莲座期的叶片徒长瘦弱,抗病力低下。因此,应根据幼苗期对较高温  相似文献   

2.
<正> 春大白菜一般2~3月播种,5~6月应市,单产4000kg/667m~2左右,是经济效益很可观的一种反季节蔬菜栽培方式。但春季的气候特点是前期温度低,后期温度高,与大白菜的生长习性相反。要成功栽培春大白菜并获高产重点在于选择适当品种、播期和栽培方式,防止苗期低温导致未熟早薹、防止幼苗顶芽坏死后侧芽丛生等等。1 选择适宜播期与栽培方式 大白菜属种子春化型作物,苗期在2~10℃条件下经过10~15天即可通过春化,10~15℃时通过春化缓慢。因此选择适宜的播期与  相似文献   

3.
春大白菜一般2~3月播种,5~6月应市,单产4吨左右,是经济效益很可观的一种反季节蔬菜栽培方式。但春季的气候特点是前期温度低,后期温度高,与大白菜的生长习性相反。要成功栽培春大白菜并获高产,重点在于选择适当品种、播期和栽培方式,防止苗期低温导致未熟早薹、防止幼苗顶芽坏死后侧芽丛生等等。1、选择适宜播期与栽培方式。大白菜属种子春化型作物,苗期在2~10℃条件下经过10~15天即可通过春化,10~15℃时通过春化缓慢。因此选择适宜的播期与栽培方式,保证苗期温度高于13℃是避免早薹、获得高产的关键。长江流域采用大棚加小拱棚加地膜…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源自北方,喜凉爽气候,对气象因素极为敏感,在正常的秋季栽培条件下,气象因素与大白菜生物学特征基本符合,一般都在秋季进行大面积栽培.春季播种的大白菜由于对温度条件要求较高(苗期温度低于13℃达到一定天数会抽苔,日温高于22℃会结球不良),只有在春季温度回升稳定,适合大白菜生长的有效温度(13℃<日温<22℃)天数(≥60d)较多的地区才适宜作春季栽培.  相似文献   

5.
克服春大白菜先期抽薹的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大白菜栽培技术性较强,特别在苏南地区,春季温和时间较短,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的外界温度都具备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一旦掌握不当,极易先期抽薹,降低商品价值。因此解决春大白菜先期抽薹,成为其栽培的技术关键。本研究着重探讨不同冬性强弱类型的品种、播期、生育期温度、植株营养生长与抽薹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产量的影响,为克服春大白菜先期抽薹提出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1.播种过早春大白菜播期要求严格,早播,温度低不但容易春化,出现未熟抽薹,而且幼苗有遭受冻害的危险。春大白菜栽培适当晚播,能有效防止过早抽薹,但是播种过晚,后期温度高,不能形成紧实的叶球,而且雨季来临,易发生软腐病,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7.
<正>秋大白菜是我国广大农村传统的栽培方式,大白菜喜凉爽气候,叶球生长期间要求气温在12~18℃,这一栽培季节的环境条件与大白菜的习性吻合,生育前期处于温度较高的季节,结球期在冷凉季节,收获后即在寒冷季节,适于贮藏。1、茬口安排,不宜连作,也不宜与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前茬最好为洋葱、大蒜、黄瓜、西葫  相似文献   

8.
一、抽薹原因1.种子、品种因素不同品种之间在先期抽薹与否上有较大差异,同一品种选用良种,幼苗生长健壮整齐、结球实、生长期短、抽薹少或没有抽薹现象。2.播种期、定植期白菜为半耐寒性种子春化感应型蔬菜,它的冬性不强,通过春化对温度要求不严格,在2~10℃的低温下就能完成。同时低温的影响是可以积累的,并不要求连续低温,所以提前播种、延长定植期、增大苗龄均易造成白菜先期通过春化阶段。而在18~20℃以上的较高温度和14℃以上的长日照下迅速抽薹和开花。3.栽培设施大白菜在营养生长期需要前期温度高、后期温度低有利于结球;而在生殖…  相似文献   

9.
兰创业  李改珍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10):1070-1072
在低温条件下,大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材料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会受到影响,导致植株种子产量降低。通过对比4种栽培方式下大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植株的生物产量、根系活力和种子产量的差异,选择出能提高该不育系种子产量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起垄膜下栽培和开沟膜下栽培是2种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甘蓝生育期与大白菜相似。耐寒与耐热性较大白菜强,能耐-6℃及短期-10℃的低温。叶球生产适温为5~20℃,低于10℃生长缓慢,高于25℃生长不良。幼苗耐寒耐热性均强,能耐-2~4℃,短期-8~-12℃的低温,在35℃高温下能正常生长。甘蓝叶面积大,不耐干旱,尤其不耐土壤干旱,但也不耐涝。甘蓝喜肥、耐肥,幼苗期和莲座期吸收氮素营养较多,结球期则吸收磷、钾增多。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11.
<正>大白菜幼苗期要求20℃~25℃的较高温度,包心期以12℃~15℃为宜,因此常规栽培条件下,河北中部应在立秋前后2天播种。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如北京新三号、丰抗80等。2整地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不低于4000公斤,二铵25公斤。  相似文献   

12.
青椒的生育周期包括发芽期、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3个时期:发芽期是从种子萌动到真叶显露;幼苗期是从真叶显露到第一朵花现蕾,幼苗期要完成基本营养生长和花芽分化;开花结果期是从第一花现蕾至拉秧,这一时期的前期(从第一花现蕾至第一果坐果)应适当控水,防止落花。此后进入结果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保护好叶片,维持植株的生长,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秧  相似文献   

13.
<正>一、芹菜栽培所需的环境条件1、温度:芹菜属于耐寒性蔬菜,要求较冷凉湿润的环境条件,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生长不良。芹菜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温度条件的要求是不同的。发芽期最适温度为15~20℃,低于15℃或高于25%,则会延迟发芽的时间和降低发芽率。适温条件下,7~10d就可发芽。芹菜在幼苗期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在15-23℃。芹菜在幼苗期生长缓慢,从播种到长出一个叶环大约要60d的  相似文献   

14.
许晶明 《福建农业学报》2011,26(6):1142-1145
采用竹架大棚设施栽培,探索早钟6号枇杷果实生长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显示:处理组(设施栽培)果实采收时间比对照组提前17.74 d;温度越高,棚内外的温差越大;处理组和对照组都符合Logistic (S)曲线方程;处理组累积温度在1 419.2℃、对照组累积温度在1 021.9℃时果实达到增重峰期;采用直线方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夏大白菜的良种分类及其生产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大白菜于夏、秋之间上市,此时正值蔬菜供应淡季,效益很好。夏大白菜发芽期、幼苗期处于炎热的盛夏季节,此时北方高温、干旱、日照长,而南方闷热、多雨,均对大白菜生长发育极为不利,而且病虫害发生严重,栽培难度很大。要获得夏大白菜的丰产丰收,除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外,选择耐热、生育期短、抗病虫害(特别是抗病毒病、软腐病等病)的品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大白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类型和品种繁多,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广。南北各地普遍栽培,是秋冬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大白菜为高产蔬菜,因此能以低廉的价格大量供应。其营养丰富。柔嫩适口,品质佳,耐贮存,是秋季生产、冬季上市最主要的蔬菜种类.食用期长达半年之久,因此有“菜中之王”的美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的品质和无公害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生产无公害大白菜需要建立合理科学的栽培制度。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早熟防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铃薯早熟栽培的依据及基本要求(一)耐寒特性1、块茎:经锻炼的老熟块茎耐-5~-10℃(短期),0~1℃(长期)下芽眼受损,2℃以上绝大多数品种安全。2、幼苗:-0.5~-0.8℃时受冷害,-2℃受冻害。3、成株:-4℃时整株死亡。4、植株生长:温度底限5~7℃。(二)防寒栽培的基本要求植株不能遭受冷害及冻害;在外界极端低温条件下,设施内最低温度要在2~5℃;块茎膨大期要处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条件下;品种结薯早且集中,具有一定的抗寒性;播种后有充足的光  相似文献   

18.
<正> 大白菜高垄免耕载培是我所自1988年起,经过四年系统研究总结出的新的蔬菜耕作栽培形式,于1991年10月通过省内外专家技术鉴定,该项技术与普通平畦翻耕栽培相比有以下特点: 1、适期播种,苗齐苗壮。我区大白菜播种一般在立秋节前后,此时正值高温雨季或高温干旱,难保全苗。高垄免耕栽培大白菜前茬作物是高垄地膜覆盖栽培,前茬拉秧后,仍保留旧地膜,这样在降雨多的年份,垄背土壤含水量也不会大到影响大白菜适期播种。干旱年份,旧膜抑制水分蒸发,播种前或出苗前顺沟灌水,慢慢洇湿,种子撒在垄背上,不会被淹没。做到适期播种,苗齐苗壮。  相似文献   

19.
“晶瑶”草莓基质栽培与有土栽培生产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研究了"晶瑶"草莓(Fragaria ananassa cv.Jingyao)在基质栽培与有土栽培中植株的营养生长情况,比较二者在果实产量、果实品质、果实感灰霉病病情指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基质栽培草莓的植株地上部分营养生长表现中庸,稍弱于有土栽培,而地下部分营养生长较强;基质栽培草莓第一批产量低于有土栽培,但第二批以后的产量则高于有土栽培,单株果实产量、平均单果重均优于有土栽培;基质栽培草莓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有所提高,而固酸比与有土栽培的相比差异不大;同时,基质栽培草莓的灰霉病发病程度较有土栽培轻。基质栽培与有土栽培相比具有较多优势,管理方便,果实产量、果实品质、灰霉病抗性等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连续观察了花生花器分化过程与营养生长间的关系,明确主茎展开叶片数可做为花器分化过程的外部指标。开花始期前主茎及各分支生长可以叶片数目做为判断幼苗生长正常与否的指标之一。同时研究了幼苗期花芽分化与后期结果之间的数量关系,早熟品种幼苗花芽分化数量占总开花数的比例较大。也分析了光、温条件对幼苗生育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观察结果与前人的异同之处。花生是陆续开花陆续结果的作物,其产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开花结果期开花及结果数量的多少,同时也是从发芽出苗之后一系列生育过程的最终结果。开花结果期开花结果与开花期以前幼苗生育状况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花果的花芽及其所在节位在苗期何时形成;花芽分化过程中内部形态与茎叶生长之间的关系如何。观察研究这些相关关系,了解实质.以便在苗期采取有效措施,使幼苗生育健壮,为花多果多打下基础。为此,首先从分析幼苗生育特点,我们观察研究:(1)花器形成过程各时期幼苗形态特点与营养器官生长的关系。(2)开花始期前营养生长特点及花器形成数量的初步统计。(3)开花始期前营养生长特点与成熟时饱果所在节位的比较。(4)温度、光照对幼苗生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