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是机电及电气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分析了优化实训条件、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与企业对接;多样化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有助于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单介绍了CDIO的含义,结合《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介绍了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教学实施过程,提出了将学生分团队以项目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是数控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是数控专业几门专业核心课的一个综合应用课程。包括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是这些课程的一个升华,也是一门将之前基础课作为实际的一门应用课。但是由于设备的综合性较高,PLC编程部分难度较大,笔者根据观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效果一般。而结合《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特点,打破传统章节模式,使用模块化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特点来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同时采用视频动画等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并与后续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结合,可为学生能够最终调试完成YL-335B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打下基础。同时与比赛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4.
方达 《南方农机》2019,(13):194-194,197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包括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等。由于综合性较高,难度较大,因此传统教学取得的效果一般。打破传统章节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利用YL-335B自动化生产线设备进行训练,学生多动手实践,可提高整体水平。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课程特点、按照设计角度来安排教学、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伴随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在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提升了教育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借助信息化,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也为教师的线上线下教学提供多种参考,比如微课、MOOC等融合课堂教学。以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例,顺应职教高地发展新要求,分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关键因素,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自动分拣系统安装与调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包括光学、机械基础学、电子信息学等,其综合性强、教学难度较大。本文结合课程的特点与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项目驱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实现高职生"教—做—学"的统一。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其内容包括机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和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单纯采用线上教学模式或者线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融合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点,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缺陷。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采用了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互联网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方式,可以在职业院校开设的其他实践课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汪志敏 《南方农机》2019,(9):154-155
文章针对《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授课过程中,学生积极性不强、动手能力不足、实训设备数量短缺与落伍等现象,提出在上课过程中通过模仿,学生自主设计制作实训设备的一种上课方式,并设计了相应的课程设计、实施过程、考核方式。这种尝试充分发挥了高职学生爱动手的特点,有效调动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增强学了生实践能力,解决了实训室实训设备不足、老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机电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提出以虚拟工厂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以电气装调岗位的重点课程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为例,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开展形式、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刘丹丹 《湖南农机》2016,(12):96-97
作为面向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当受到高度重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意识淡薄、课程教学模式及考核评价体系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和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努力更新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提升心理健康课程地位,促进教学模式的革新,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运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与维护》一体化课程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对《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进行了项目式教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旨在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鲍豫鸿  王吉 《农业工程》2013,3(1):84-85
《电工基础与电气测量》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高职生生源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对这门传统课程的教学提出新的挑战。该文就如何进行实验和理论教学改革以及对学生过程考核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作为一门智能制造学院数控专业的压轴课,课程具有综合度高、难度大的特点,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笔者以供料单元为例,结合该课程特点谈一下本单元如何设计以减小教学中的困难。在开始教学设计以前,分析供料单元的知识点,从易到难进行知识点穿插。其中使用流程图来将程序简化,进行模块化编程。对于供料单元的工作原理等部分知识使用理实一体教学方法来达到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秦楠  宋超 《农业工程》2018,8(6):123-125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需要,针对民办高等学院机械专业《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试验建设及考核评价机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为突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在教学观念、教学体系、试验教学和考核评价机制进行改革,达到《工程力学》课程面向应用型教育创新型力学人才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模具制造工艺》课程的实践教学现状,从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0前言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检测与维修等一线工作,且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装配钳工》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门技术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要求学生懂得机电设备拆卸与装配的工艺要求,会熟  相似文献   

17.
唐七星  王玉伟  刘路  廖娟 《农业工程》2021,11(12):104-107
《电工技术》是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农业水利工程、自动化控制和车辆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但其教学过程中,面临实践基础不足、实践预习效果差等问题。以农业大棚的温湿度监控为例,结合现代农业的要求进行教学反思。结合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对理论和实验教学两部分进行教学探讨,完善了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并调整教学考核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活动的开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尝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其通过教学模式创新,实现多元化教学,增强教学效果,进而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微课及翻转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教学的积极性,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利用现代教学管理模式,发挥教学优势,提升教学效率,是高职教育的理想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传感器技术》和《单片机技术》这两门课程一直是独立存在的,由于目前自动控制系统中信号的采集器件是传感器,因此必须将控制器与传感器,这两门课程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实效。基于此,本文对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传感器技术》与《单片机技术》课程联合教学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对高职学校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