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控制芽苗菜工厂化生产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源头污染,实验采用人工污染芽苗菜种子的方式,对芽苗菜生长、收获、储藏等环节进行蜡样芽孢杆菌变化的全程控制;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蜡样芽孢杆菌的附着、内化进行观察;采用基质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蜡样芽孢杆菌进行定性鉴定;利用Baranyi Roberts模型建立芽苗菜储藏过程中蜡样芽孢杆菌生长一级模型,并拟合不同温度下生长曲线。实验结果表明,25.3%的芽苗菜不同程度地受到蜡样芽孢杆菌污染,其中8%的阳性样品污染量大于3 logCFU/g,具有食用安全风险;电镜观察发现,蜡样芽孢杆菌污染可内化到种皮内部;伴随芽苗菜生长,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在90 h后有2 logCFU/g左右的衰减,但在收割后蜡样芽孢杆菌增长量会超过4.5 logCFU/g。分别在4℃、 15℃、 20℃、 25℃、 35℃贮藏时,蜡样芽孢杆菌会随着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符合微生物生物特征。芽苗菜具有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高风险,从种子就可带入污染,随着芽苗菜生产过程的推进,蜡样芽孢杆菌的数量会先降低再升高,收割后细菌污染会加重,低温保藏可有效控制污染程度。本研究结果为芽苗菜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建立基础,对其食用风险防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兰唐 《核农学报》1987,1(1):33-33
<正> 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承担的省科委下达的"五香酱干辐照防霉保鲜"和"温州蜜柑辐照贮藏保鲜"两项研究课题,分别于1986年1月18日和3月22日在长沙通过技术鉴定。五香酱干是湖南省平江县长寿区的传统产品,由于易霉变,只能随产随销,生产受到限制,为此,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与平江县长寿区供销社协作,采用~(60)COγ射线辐照灭菌方法,加上适当的包装,成功的解决了平江五香酱干多年未能解决的常温下易霉变质的难题。用2.5kGy 左右的适宜剂量辐照的五香酱干,常温下贮藏2—6个月(最长可达8个月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设计L9(34)三因素三水平进行培养条件试验,旨在研究浸种温度、浸种时间及培养温度对辣木种子萌发和芽苗菜产率的影响,探讨辣木芽苗菜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浸种温度、浸种时间及培养温度对辣木种子的开始萌发时间和萌芽整齐度有一定的影响,但对辣木种子的最终萌发率没有显著性影响;培养温度对辣木芽苗菜产率有显著性影响,而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对辣木芽苗菜产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得出辣木芽苗菜生产的最优组合为A1B1C2,即浸种温度20℃、浸种时间12 h、培养温度30℃。  相似文献   

4.
Stanley P.Burg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减压贮藏保鲜理论并发明了该技术。21世纪起,中国介绍、论述减压贮藏保鲜技术及理论的高等学校教材以及述评逐渐增多,代表了关于减压贮藏的主流观点。而主流观点中对Burg发明的该技术及其理论的论述有一定的偏颇和误解。此文仅就其具有代表性的、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两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关于减压贮藏的主要技术与理论的一些主流观点进行商榷。如减压贮藏是一种特殊气调贮藏;减压贮藏产品极易失水萎蔫、很容易失去原有的香气和风味以及后熟不好;减压的逆境条件可能引起新的生理障碍或病害;减压贮藏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耐压和造价是阻碍减压贮藏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等。而笔者通过综述Burg等人文献的论述,自己的研究实践证明减压贮藏的原理与气调贮藏不同,是一种有别于气调贮藏的贮藏技术;在减压贮藏技术得当的情况下,减压贮藏产品不会萎蔫失水,而且能很好保持原有香气和风味,不会引起新的生理障碍和病害;减压贮藏技术已在生产中规模应用;对减压贮藏技术的误解和不当条件下的减压贮藏试验结果才是阻碍减压贮藏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等。此文目的在于厘清减压贮藏的一些概念、澄清某些误解,还望能对学子以及从事研究和应用的人员有所帮助,促进减压冷藏与气调冷藏两类不同保鲜技术各自的研究、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包装材料对常温花生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包装材料对常温贮藏条件下花生耐贮性的影响,该文研究了常用的3种包装材料下花生色泽、含水率、电导率、发芽率、黄曲霉感染指数、防虫效果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包装对花生贮藏质量指标的影响非常显著。薄膜袋包装花生的红衣种皮颜色变化速度比编织袋和麻袋包装的缓慢;薄膜袋较强的保水能力能够有效地防止花生水分散失;但在贮藏初期,密闭的薄膜袋包装环境易造成无氧呼吸,引起花生种皮细胞膜结构和种胚损伤,导致电导率急剧增大;种皮是花生抵抗黄曲霉菌侵染的重要屏障,因此,薄膜袋包装的抗黄曲霉菌侵染能力低于编织袋和麻袋包装;编织袋和麻袋包装花生的发芽率略高于薄膜袋包装;3种包装方式抑制虫害繁殖作用差异显著,高通透性的编织袋和麻袋包装的花生害虫侵蚀严重,而薄膜袋包装可以有效地抑制虫害的发生。总之,花生品质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在选择适宜包装材料时应结合花生生理特性、贮藏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这为常温花生的贮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吴文祥 《南方农业》2015,(3):134-135
利用秋花生加工龙岩湿考咸酥花生,经济效益高,笔者经过二十年来探索,总结形成了从品种选择→播种与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工流程等一整套操作规程,并应用于生产,目前,已成为龙岩市农民秋冬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内层涂保鲜剂纸板包装盒对水蜜桃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内涂保鲜剂纸板包装盒的保鲜效果,以宁波奉化水蜜桃为试验对象,开展了4组不同包装和贮藏温度组合的试验:普通纸板盒包装,贮藏于室温下(25℃);普通纸板盒包装,贮藏于4~6℃;保鲜纸板盒包装,贮藏于室温下(25℃);保鲜纸板盒包装,贮藏于4~6℃;未包装,贮藏于4~6℃,作为低温对照;未包装,常温对照;共6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纸板内层用乙烯吸收剂(白硅石粉)、0.8%的乳酸链球菌素和0.5%的纳他霉素溶液涂层可有效抑制桃果实的呼吸强度,保持果肉硬度以及桃的风味;低温贮藏可延缓果实衰老,抑制硬度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贮藏温度和气调包装对鸡蛋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延长鸡蛋保鲜期,研究在室温(25℃)和冷藏(4℃)条件下不同配比CO2、O2、N2三元混合气体包装对鸡蛋保鲜效果影响,结果表明:鸡蛋采用气体组分为50%CO2、7%~11%O2、39%~43%N2的气调包装贮藏保鲜,室温下贮藏30d仍保持AA级,而不包装室温贮藏30 d降到了B级;不包装冷藏也可延长鸡蛋保鲜期,但失重率相对较高;气调包装与冷藏结合对鸡蛋的保鲜效果不是2种处理的保鲜效果之和,与气调包装室温贮藏的保鲜效果相似.50%CO2、7%~11%O2、39%~43%N2三元气体包装、室温贮藏可实现鸡蛋就地贮藏,试验为鸡蛋贮藏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芽苗菜的定义和主要类型、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从场地选择、栽培设备、种子选购、种子处理、播种与催芽、选芽、出苗后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芽苗类蔬菜的家庭栽培技术要点,并指出栽培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适宜贮藏温度保持鲜食无花果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无花果采后适宜的贮藏温度,该试验以"波姬红"无花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0、2℃3个贮藏温度对无花果采后生理指标和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1℃贮藏的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的含量均显著高于(p0.05)0℃和2℃贮藏的果实,腐烂率显著低于(p0.05)0℃和2℃贮藏的果实,保持了较好的贮藏品质;-1℃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无花果的呼吸速率,抑制了细胞膜透性升高及丙二醛含量的增大,同时又维持了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果蔬体内防御系统的保护酶活性,延缓了果实衰老。"波姬红"无花果的适宜的贮藏温度为-1℃,贮藏30 d基本保持了无花果的食用品质,腐烂率为31%。与常温贮藏3~5 d相比延长贮藏期25~27 d。研究结果为无花果采后贮运保鲜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求鲜销茭白品质控制技术,以"浙茭3号"茭白为试验材料,采用产业中最常用的鲜销茭白保鲜方法碎冰贮藏和清水贮藏,分析茭白的感官、水分、硬度、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抗坏血酸等各项品质变化,并进一步优化贮藏条件.结果表明,在水分、硬度、褐变度和抗坏血酸指标上,清水贮藏优于碎冰贮藏和CK组;在可溶性糖含量指标上,碎...  相似文献   

12.
以越南引进和北海产木薯杂交种子为材料,分别采用常温常规贮藏(B)、简易窖藏(C)、干燥贮藏法(D),贮藏5个月后,作发芽试验,并以贮藏前发芽率试验(A)为对照。A、B、C、D 4个处理的发芽率分别是94%、9%、22%、87%,数据采用卡方检验,A与D处理间发芽率差异不显著,A、D与B、C处理间发芽率差异达显著水平;表明干燥贮藏法可长期贮藏木薯种子,常温常规贮藏不适合长时间贮藏木薯种子。采用50%乙醇水溶液湿重浮力法辨别种子好坏,浮于液面的种子发芽率1.17%,沉入液体的种子发芽率为87.9%,达国家优质种子标准,可发芽种子平均识别率为95.4%;表明50%乙醇水溶液湿重浮力法,可作为木薯种子好坏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辐照板栗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低剂量 ( 0 2 5kGy)γ射线辐照板栗可以控制害虫繁殖、抑制板栗发芽。板栗贮藏于 2~ 4℃冷柜中 45d其保鲜效果可达 91 1 % ,用井岗霉素等抑菌剂处理后再辐照 ,其 60d贮藏保鲜效果为 92 0 %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天然保鲜液对气调包装冰温贮藏鲶鱼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延长鲶鱼片货架期,提高其食用安全性,该试验将新鲜鲶鱼片分别用3种天然保鲜液以及无菌蒸馏水(对照组)处理后,气调包装(60%CO2+40%N2),贮藏于–0.7℃的冰温库中,考察3种天然保鲜液对鲶鱼片感官品质、微生物指标、常规理化指标以及鱼肉蛋白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保鲜液(由壳聚糖、蜂胶、溶菌酶和茶多酚等复配而成)与3#保鲜液(纯乳酸菌发酵液)降低了鲶鱼片中的菌落总数、p 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nitrogen,TVB-N)值和K值的上升;2#保鲜液(桂皮、丁香、生姜和大蒜)具有极好的抗氧化功能,使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sctive subastances,TBARS)值在整个贮藏期间维持在较低(0.09~0.14 mg/kg)水平;3种天然保鲜液均不同程度延缓了鲶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抑制了羰基含量的增加和总巯基含量的减少。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结果显示,经3种保鲜液处理,鲶鱼片肌原纤维蛋白发生交联聚合和小片化的程度降低。由此可见3种保鲜液在不同程度上均可抑制鲶鱼片微生物生长、蛋白降解、脂肪和蛋白氧化,较好地保持鲶鱼肉的新鲜度,延缓腐败变质的发生,3组保鲜效果排序为3#1#2#,1#,2#,3#保鲜液组货架期分别达到40、30和40 d,而无菌蒸馏水处理组为20 d。研究结果为天然保鲜液在鲶鱼肉贮藏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不同贮藏方式对棕榈种子Q2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棕榈种子活力的影响,采用Q2技术,通过测定萌发启动时间(IMT)、萌发氧气消耗速率(OMR)、理论萌发时间(RGT)等的Q2值,研究比较了常温气藏(AS)、4℃低温贮藏(CS)和常温沙藏(SS)3种贮藏条件下棕榈种子的活力。结果表明,3种贮藏方式下种子的活力均有所降低,但CS处理与新鲜种子(FS)的Q2值差异不显著,该处理下的棕榈种子较SS和AS能保持较高的活力,其OMR较快,IMT和RGT均较短,是最佳的贮藏棕榈种子的方法。本研究结果为棕榈工厂化育苗及育苗规范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丰富花生种子特异启动子资源,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在花生基因组中克隆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PSC32的启动子AHSSP1,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PSC32基因表达模式,借助NewPLACE在线分析了AHSSP1序列中存在的顺式作用元件,并构建了AHSSP1驱动GUS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经农杆菌转化获得转基因拟南芥,经GUS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了该启动子的功能。结果表明,PSC32基因957 bp长的启动子AHSSP1序列具备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特有的3个RY REPEAT元件。半定量RT-PCR分析发现,PSC32基因在花生成熟种子中表达,而在饱果成熟期根、茎、叶片、花、入土前的果针、成熟种子的果壳中均不表达。GUS组织化学染色发现,转基因拟南芥成熟种子以及萌发种子的子叶、下胚轴和胚根均能够被染上蓝色;长出真叶后,子叶和下胚轴仍能被染色,而根和真叶不能被染上蓝色;成年期转基因拟南芥的叶片也不能被染上蓝色。而野生型拟南芥整个生长时期均不能被染上蓝色。以上现象说明AHSSP1是一个种子特异启动子。本研究丰富了花生种子特异启动子的资源,对花生籽仁品质改良或以花生籽仁作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游地区水旱复种轮作模式资源利用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农田资源高效利用,维护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优化长江中游地区传统种植模式,本研究于2013年10月—2015年11月,以冬闲连作为对照,分析比较了不同水旱复种轮作模式(冬闲-早稻-晚稻→冬闲-早稻-晚稻、马铃薯-玉米‖大豆-晚稻→蔬菜-花生‖玉米-晚稻、蔬菜-花生‖玉米-晚稻→绿肥-早稻-晚稻、绿肥-早稻-晚稻→油菜-花生-晚稻、油菜-花生-晚稻→马铃薯-玉米‖大豆-晚稻)的光、温、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水旱复种轮作模式的冬季、晚季和周年的光能利用率均比冬闲连作处理高,周年光能利用率两年间分别高8.26%~82.50%和2.63%~121.42%,其中均以"蔬菜-花生‖玉米-晚稻→绿肥-早稻-晚稻"轮作模式最高。水旱复种轮作模式的年有效积温利用率均高于冬闲连作模式,两年间分别高12.87%~21.26%和11.17%~25.88%,以"蔬菜-花生‖玉米-晚稻→绿肥-早稻-晚稻"轮作模式最佳。两年间水旱复种轮作模式的冬季、晚季和周年的水分利用率均比冬闲连作处理高,其中周年水分利用率分别高45.36%~83.50%和40.00%~118.75%,以"马铃薯-玉米‖大豆-晚稻→蔬菜-花生‖玉米-晚稻"轮作模式的晚季和周年水分利用率最高,"蔬菜-花生‖玉米-晚稻→绿肥-早稻-晚稻"模式的冬季水分利用率最高。两年间土地利用率均以"绿肥-早稻-晚稻"复种模式最高,平均利用率达96.11%,"蔬菜-花生‖玉米-晚稻→绿肥-早稻-晚稻"轮作模式的土地利用率表现最好。因此,各水旱复种轮作模式的周年光能利用率、年有效积温利用率、水分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均高于冬闲对照,其中以"蔬菜-花生‖玉米-晚稻→绿肥-早稻-晚稻"和"绿肥-早稻-晚稻→油菜-花生-晚稻"轮作模式表现较好,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动态气调是在气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贮藏保鲜技术,它可以抑制果实的衰老过程,延长贮藏时间。并减少贮藏腐烂损失。组合动态气调是一种更先进的技术。我们在常温下用合适浓度的CO2和O2在苹果入贮初期进行短期组合冲击,然后再选择能够满足苹果长期贮藏保鲜环境气体参数的塑料薄膜包装贮藏的组合动态气调技术,经1984、1985两年在苹果产区山东省平度县试验表明,对主要品种红星、金帅、青香蕉及国光具有满意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将HACCP管理体系应用到脐橙采后免发汗式商品化处理及贮藏保鲜生产中。围绕提高果品品质、最大程度减少机械损害和生理病害及减弱微生物对果品的侵染,通过对各工序的危害分析,第一次在国内确立了连贯脐橙采前管控、采后商品化连续处理及贮藏保鲜过程的采前管理、采收、中温预处理、中温恒温浸泡保鲜液、加温喷蜡、信息化多因素分选、强排风负压通风控温库贮藏七个环节为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监测方法,构建了连贯脐橙采前管控、采后商品化连续处理及贮藏保鲜过程的HACCP管理体系模式。将HACCP管理体系运用于脐橙采后免发汗式商品化处理及贮藏保鲜过程中,提高了脐橙质量安全卫生水平,推动我国脐橙商品化处理及贮藏保鲜行业的技术升级,促进了柑橘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简介蓝莓果实采后的生理特征及其研究进展(营养成分变化、生理代谢活动、抗氧化物质含量变化),综述了现阶段常用的几种贮藏保鲜技术,包括物理保鲜(低温贮藏、冰温贮藏、气调保鲜)、化学保鲜和生物保鲜技术,分析其保鲜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