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初次转移"来讲,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已经实现农村劳动力"初次转移"的农民工,从中低端制造业、工商业、服务业向中高端制造业、工商业和服务业的转移可以称为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基于此,本文就我国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必然将大量的土地集中在少数生产能手手中,要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投入,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践证明,发展农业机械化不仅能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而且也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靠保证.为此,简述了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浅析了两者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引导、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只有真正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才能确保十八大提出的“双倍增”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这方面日本已经走完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道路,积累了许多经验,也留下了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农民就业观念的不断转变,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情况。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对于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性,对于拓宽农民增收路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也有益处。但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许多不和谐的因素逐渐出现,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严峻问题。如何科学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的流动,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解决好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要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今后"谁来种地"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这个问题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尤为突出。当前机械化生产方式已成为种地的主导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农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我国农业发展也遇到了一些新挑战,例如环境压力、资源压力增大,农产品竞争力弱等问题。两个突出问题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业劳动力短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据统计,近十年来第一产业劳动力净流出量在1亿左右,平均每年都在1千万左右,尽管今后这个速度会放慢,但是每年几百万的劳动力从农村流出还会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这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巨大障碍。技术培训是农民工获取技术与技能最普遍和最主要的途径。数控技术属于现代化技术,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工进行数控技术培训,将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本文针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数控加工技能培训的意义、培训内容、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对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层次,促进农村劳动力往更高技术性行业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提高了转移劳动力的技能水平、综合素质、竞争能力,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宏观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和措施,让“阳光工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明显加快趋势。统计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劳动力增长进入一个高峰期,中国各县市级城镇及农村人口占11亿多,占人口总数的90%。2004年国务院下达专门文件,在全国开展“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学到在城镇谋取职业的一技之长,从而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和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农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我国农业发展也遇到了一些新挑战,例如环境压力、资源压力增大,农产品竞争力弱等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农业劳动力短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据统计,近十年来第一产业劳动力净流出量在1亿左右,平均每年都在1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介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阐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困难所在,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为加速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知平 《南方农机》2017,(20):166-167
农机化是我国不断重视农业生产、推动农村建设的表现。农机化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率,还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村收入。文章结合宁洱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分析了农机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加强农机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改善农村现状、增加农村收入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山东省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是农村劳动力解放不彻底、人力资本不高、组织不健全、受传统观念束缚,提出从健全组织、加强培训、发展农机服务市场、确保农机增长、实施品牌战略等方面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5.
胡松  李昆洋 《南方农机》2017,(8):132-134
近几年来,我国对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高度重视,但是在城乡二元经济背景下,城乡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向城市。文章根据湖北省的调查数据,构建方程模型,基于农户视角研究了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较为明显,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增加有促进作用。农民在转移中增加收入,会激励更多农村劳动力加入到转移的行列中,这进一步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是以旅游为主,兼顾旅游农业开发的一个新型特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困扰着特区的经济发展,由于旅游景点只占区域小部分,从事旅游服务的人员占农村人口的一少部分,造成了一大部分富裕劳动力。富裕劳动力的产生是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过程,解决好这部分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是促进旅游经济统筹发展,建设小康生活的具体要求,更有利于特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特区社会稳定。为了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十堰武当山特区金顶拖拉机驾驶培训中心自2010年开始在全区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阳光培训是一项体现党和政府惠民、惠农的暖心工程,它为提高农民的就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对构建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尚永犇  梁龙  滚学凯 《南方农机》2024,(5):100-103+122
农村劳动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主体,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农村居民获得了更高的家庭收入,但也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缺乏的困境。因此,课题组利用文献调查、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台江县旧州村为个案,研究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整理分析具体的就业统计数据、访谈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发现贵州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存在外出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低、外出劳动力就业稳定性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从乡村振兴的战略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多维度提高外出劳动力就业稳定性,拓宽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等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及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与特点,分析了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大化瑶族自治县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着手,建立培训基地,创新培训模式,完善培训管理制度, 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2005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2010人, 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农用无人旋翼施药机的问世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吸纳了大量从农村涌出的富余劳力。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外出,中国经济的刘易斯拐点已确认出现,农村劳动力由无限供给走向短缺,其结果导致工业劳动力的价格结束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低位徘徊的局面,开始步入一个快速增长的通道。工业劳动力价格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开始导致农村劳动力的短缺。这一变化对农业生产已经带来、并将进一步带来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农业作业劳动开始外包给专业化服务组织,许多原本不计入农业成本的农业劳动开始计入成本,并在农业生产成本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