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酿酒葡萄收获具有季节性强、占用劳动量大等特点,而机械化采收是酿酒葡萄收获的必然趋势。为此,针对新疆酿酒葡萄种植特点及采收作业要求,在测定了酿酒葡萄果蒂连接力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由牵引架、工作部件和驱动部件等组成的酿酒葡萄振动采收装置,确定了其工作参数及关键结构参数,并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振动原理开展酿酒葡萄采收作业在技术层面是可行的,装置的研究为酿酒葡萄收获机的研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酿酒葡萄机械化收获作业的输送难题,提高酿酒葡萄收获机的工作稳定性,设计了一种酿酒葡萄收获机收集输送装置,并分别对其结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主要对该装置的收集输送部分及驱动部分进行了设计,收集输送部分由导轨支撑的圆环输送链带动戽斗将振落的葡萄颗粒收集并输送至料箱;驱动部分带动圆环输送链在导轨内运动。同时,分析了圆环链与链轮啮合过程,确定了链轮不发生爬齿现象的条件。该设计为酿酒葡萄收获机的继续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国内外玉米收获机的发展现状及技术特点,对市场上热销的几种玉米收获机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国内玉米收获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葡萄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我国葡萄种植的现状及特点,着重阐述了国内外先进的葡萄机械化生产技术装备。提出了要解决我国葡萄生产机械化问题的途径,必须从葡萄标准化种植模式和机械技术两个方面着手,实现农机农艺的高度融合。同时引进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根据国内特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全面提升我国葡萄产业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棉花收获机械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棉花收获机械行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国内棉花收获机的差距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需优化关键零部件制造工艺、整机装备质量检测等,自主开发采棉指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和适合我国农场和农户需求的棉花收获机系列产品,提升棉花收获装备技术水平,满足新疆内陆棉区机采棉需求,逐步熟化适应黄淮海、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要求,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逐步替代进口。   相似文献   

6.
酿酒葡萄收获机输送装置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酿酒葡萄收获机输送装置工作性能,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试验设计与响应曲面优化方法对输送性能进行优化研究,以输送成功率为响应指标,建立了输送成功率数学回归模型。利用残差对回归模型进行可靠性诊断,验证了输送成功率回归模型的可靠度高;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显著性分析,表明影响输送成功率的因素依次为挡板间隙、输送速度、酿酒葡萄质量(喂入量),且驱动拨爪链主动轮转速及酿酒葡萄质量交互作用显著。应用Optimization(最优化)功能,以输送成功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国内外蔬菜收获机械的现状与发展,对现有蔬菜收获机进行分析,并重点介绍国内外蔬菜收获机的研究方向与蔬菜收获机的特点。通过市场分析,针对国内蔬菜收获机械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蔬菜收获机械的发展方向,采用新能源的智能化收获机械将是我国蔬菜生产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谷物收获机智能监测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谷物收获机的工作质量,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推动我国谷物收获机的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现代化,介绍国内外谷物收获机智能监测的发展现状,阐述国内外谷物收获机监测系统的技术特点。国外谷物收获机已实现割台智能仿形、自动导航、喂入量智能监测调控等功能;国内谷物收获机械在智能监测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如脱粒滚筒监测报警调控、自动对行收割、割台高度自动调节等研制仍处于研究阶段,未能普及使用。对国内谷物收获机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收获机自动对行,谷物损失检测,割台仿形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昌吉市酿酒葡萄整体发展现状及酿酒葡萄生产管理机械化技术,针对酿酒葡萄发展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机械化生产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牧草种子收获农艺要求及收获工艺为切入点,介绍了国内外牧草种子收获机发展概况,列举了典型机型技术特点,剖析我国牧草种子收获机存在技术水平低,草籽损失大、净度低,适应性和可靠性差,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提出牧草种子收获机向高质量、高技术水平、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净度、低损失率和联合收获方向发展的趋势,为国内牧草种子收获机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昌吉州、市把酿酒葡萄产业作为林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引导,全力推进,使酿酒葡萄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据统计,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7万余亩。为使昌吉市酿酒葡萄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昌吉市农机推广站技术人员通过两年多的实地考察,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及建议,并邀请农机、农业专家、酿酒葡萄种植大户研究讨论确定编制内容、工作步骤,在区、州农机部门专家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完成了《酿酒葡萄生产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12.
调亏灌溉下酿酒葡萄耗水特性及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确定酿酒葡萄的水分生产函数,以酿酒葡萄"梅鹿辄"为供试品种,采用滴灌的方式,以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水平为试验因素,对酿酒葡萄不同生育期进行亏水处理,测定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了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酿酒葡萄耗水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对酿酒葡萄产量的影响规律为浆果膨大期最大,其次是开花期、着色成熟期、抽蔓期,萌芽期最小;通过对Jensen模型与Blank模型进行计算比较,发现在该试验中Jensen模型更为合理,且得出不同生育期水分生产函数的敏感指数为:浆果膨大期开花期着色成熟期抽蔓期萌芽期,与酿酒葡萄耗水规律一致;在萌芽期、抽蔓期及着色成熟期的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率的60%~65%左右不会造成酿酒葡萄减产,而在浆果膨大期进行充分供水,既可获得高产,也使水分利用效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畜牧业的自动化装备逐渐增多,青贮饲料收获机的应用显著提高了青贮饲料的利用率,并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针对现阶段青贮饲料收获机的应用情况和技术特点,总结了青贮饲料收获机关键结构与原理,并分析了青贮饲料收获机技术研发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4.
吴清分 《农业工程》2013,3(1):105-107
简要介绍了New Holland公司的VN 2080型高地隙葡萄收获机各主要部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性能,为我国农机行业在研究和开发葡萄收获机新产品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是葡萄种植大国,葡萄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特别是近一二十年,随着葡萄酿酒行业的迅猛发展,葡萄产业的发展速度更居国内各果品之首,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呈快速发展的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鲜食和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1000多万亩。葡萄生产管理的环节包括良种繁育、种植、生产管理、收获、运输及深加工等几大方面。进一步细化包括苗木嫁接繁育、土地耕整、开沟栽植、挖坑栽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育期亏缺灌溉对酿酒葡萄生长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生育期亏水对酿酒葡萄生长、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在武威市进行了不同生育期亏水滴灌试验,分析了不同生育期亏水对酿酒葡萄横径、纵径、耗水规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酿酒葡萄横、纵径的生长总体表现为先快速,后缓慢,再由快速至稳定的趋势,浆果膨大期亏水对于葡萄横、纵径生长不利;浆果快速膨大初期葡萄横、纵径膨大速率均与产量、水分生产效率以及灌溉水利用效率极显著正相关;浆果膨大期、着色成熟期亏水显著降低酿酒葡萄的耗水强度;浆果膨大期耗水模系数占到50%以上,该阶段水分亏缺会导致葡萄产量的减少,通过试验发现减产幅度达30.2%,是酿酒葡萄需水临界期;新梢生长期适度水分亏缺有利于增产,在试验条件下,增产率为10.1%。因此,果实膨大期水分亏缺对葡萄的产量不利,在新梢生长期可适度亏水,以实现酿酒葡萄高产和高效的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外玉米收获机发展现状的阐述,及对国内市场上出售机型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玉米收获机在今后需要加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国内外玉米收获机的发展现状和技术特点,从理论和实际角度出发,对玉米收获机进行了整理分类,并对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同时,分析了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存在的问题及与发达国家玉米收获水平之间的差距,并简单介绍了几种新型的摘穗方式。最后,并对国内玉米收获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新疆酿酒葡萄种植模式及特点,着重分析了新疆葡萄生产中埋藤、施肥、植保、收获、残枝处理等环节的机械化研究现状。实现葡萄生产机械化,需从规范种植模式和机械技术研究上着手,并提出了葡萄生产机械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械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根茎类中药材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性、现状及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收获的意义,综述了国内根茎类作物收获装备发展现状,探讨了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