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某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型及测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省绵阳市某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河流水质现状的分析,根据2005年现场实测的数据,采用建立的一维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来测算和分析该河流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该河流水环境容量COD为2 081.55t/a,NH3-N为203.9 t/a,所排放的COD量、NH3-N量没有超过该流域容量,出水水质达到水质保护目标Ⅲ类标准.该项目的研究为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基础资料,为该流域水污染控制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姜雪  卢文喜  黄鹤  张蕾 《节水灌溉》2012,(6):56-59,63
根据全面了解的东辽河流域水文资料、水质资料、污染源以及污染物的调查资料,应用WASP水质模型,建立东辽河水质模拟模型,定量描述了排入河流中污染物的数量与河水水质之间的关系。根据东辽河水质污染现状和河段的功能区划,选用氨氮作为控制指标,利用建立的水质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频率年(25%、50%、75%)情况下东辽河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氨氮在25%、50%、75%保证率下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1 754.752、720.334、155.685t/a,并且下游水环境容量明显大于上游。结合东辽河流域的现状排污量,得出东辽河流域污染严重,应采取相应措施减排以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水环境容量以90%设计枯水流量为计算条件,存在水文计算条件单一、水环境容量不易管控等缺点。考虑河道流量与入河污染物影响下的水环境容量逐月变化,提出了基于水文过程与污染源变化条件下的动态水环境容量与入河污染管控计算方法。以山西潇河流域晋中段为例,计算了研究流域两水功能区的逐月水环境容量及其余量,运用MIKE11模型计算了逐月允许的动态入河污染负荷。研究结果表明:(1)2019年水功能区A的COD和氨氮水环境容量阈值分别为138.37~216.54 t和6.38~14.19 t,7-10月水环境容量较大;水功能区B的COD和氨氮水环境容量阈值分别为417.67~821.05 t和9.32~29.49 t,5-8月份水环境容量较小。(2)在满足水功能区目标水质的基础上,2019年水功能区A允许的入河负荷均大于现状入河量,汛期COD和氨氮容量余量较多;水功能区B在1月、2月应削减氨氮0.003、0.086 t;削减COD 0.05、0.143 t,4-7月份允许的污染负荷大于实际入河量,余量较多。计算的动态水环境容量能够客观反映变化水文条件下的水环境容量及其余量实际,给出了满足河道水质目标前提下的入河污染物允许阈值,为流域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综合考虑水文、水质、污染源等因素,对影响秦淮河流域七桥瓮断面水质的污染源区域划分了控制单元。建立研究的影响区域水环境数学模型,并根据最不利水文条件(典型枯水年)和边界水质,建立了考核断面水质与概化排口污染源响应关系,通过响应关系从而计算出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时各个概化排口所允许的排污量,从而得到本控制单元的水环境容量。结论表明:为了保证国家考核断面七桥瓮控制断面的水质达标,在近期(2017-2019年)七桥瓮污染物控制单元内COD水环境容量为24 536 t/a,氨氮水环境容量为2 132 t/a,总磷水环境容量为173.7 t/a,需要调水30 m~3/s;在远期(2020年以后)七桥瓮污染物控制单元内COD水环境容量为24 536 t/a,氨氮水环境容量为609 t/a,总磷水环境容量为49.6 t/a,无需调水。  相似文献   

5.
以喀斯特山区清水江流域鱼梁江河段为研究对象,在查明地下水排泄与河流环境容量及其水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和水量—水质同步估测模型等分析了流域水质变化及其污染负荷和核算了多水文情势下的水环境容量等。结果表明,流域污染负荷为:氨氮(NH_3-N)312.85 t/a,总磷(TP)274.91 t/a,氟化物(F~-)311.82 t/a,主要为城镇生活和工业污染排放且具明显空间分布特征。控制单元Ⅰ的F~-浓度显著下降,水环境容量未超载;控制单元Ⅱ和Ⅲ的TP、F~-和NH_3-N浓度均显著下降,前者水环境容量均超载,后者TP为过载状态;控制单元Ⅳ主要污染物浓度无明显升降趋势,但TP和F~-出现超载,TP严重超载为枯竭状态;控制单元Ⅴ的TP和F~-浓度显著下降,水环境容量均为超载状态,亟待实施NH_3-N、TP和F~-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精准削减措施。  相似文献   

6.
曹娥江上游水环境容量的估算和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曹娥江上游主要支流为研究对象,基于河流中污染物降解系数的率定和验证,进行了不同设计条件下的水环境容量估算,并综合考虑社会性、经济性和历史性,对水环境容量进行污染源之间的分配.结果表明,河流中CODMn和NH4 -N综合降解系数由于受到水温和流量的影响而具有显著的时间变异性,变异范围分别为0.078~0.29/天和0.087~0.3/天.不同设计条件下,全年CODMn和NH4 -N水环境容量分别为139.74~633.80t和56.47~151.09t,与现状排放量相比水污染控制形势严峻.河段沿岸的部分排污企业需削减当前CODMn排放量的27.5%~70.5%,所有NH4 -N排污企业需削减当前NH4 -N排放量的12.6%~70%.分配结果不但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而且有利于促进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曹娥江上游支流水环境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我国东部地区典型河流-曹娥江的污染现状,选其上游支流长昭水库至南津桥河段进行了水环境容量研究,根据该河段的水流特性和水文、污染源的调查资料及水质实测资料,应用数学模型,分段研究了该河段各月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该河段局部水质污染严重,水环境容量所剩无几。本项目的研究为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基础资料,为曹娥江流域水污染控制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河流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日本的许多城市河流和韩国首尔的清溪川在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体现在创造人水和谐、生态治河方面,值得借鉴和深思.有感于日韩两国河流水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深圳的实际情况,对深圳河流水环境治理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动态水环境容量特点,结合水体污染负荷控制要求,探讨满足不同水质管理目标的水容量总量计算的水文条件设计方法。研究借鉴国内外容量总量计算设计水文条件确定原则,针对多类型水文数据及控制性水工程调控情景,给出符合浑太河流域水体类型特点,满足流域水量和水体污染物变化过程连续性的设计水文条件。合理确定断面的设计流量是计算水环境容量的关键。在确定流域典型污染物分期、分区设计参数的基础上,结合水环境容量时空变动特点,动态计算水环境容量。浑太河流域COD水环境容量总量为144 626 t,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水环境容量分别占总量的16.2%、35.4%、48.4%;氨氮水环境容量总量为9 776 t,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水环境容量分别占总量的16.2%、35.4%、48.4%。动态水环境容量结果的合理性成为判定设计水文条件可靠性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河流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日本的许多城市河流和韩国首尔的清溪川在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体现在创造人水和谐,生态治河方面,值得借鉴和深思。有感于日韩两国河流水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深圳的实际情况,对深圳河流水环境治理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如何将人类活动控制在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已成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阐述水环境容量的定义、内涵、基本特征和类型,系统分析国内外对水环境容量研究的现状,并介绍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为今后水环境容量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QUAL 2K模型及其在乐安河CODCr和NH3-N水环境容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QUAL2K综合水质模型对乐安河流域CODCr、NH3-N进行了水质模拟,根据水质模拟结果,采用解析法、功能区段首控制法定量计算出了乐安河各功能控制区段的CODCr、NH3-N水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3.
乌梁素海水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乌梁素海的水环境容量特征和探索水环境容量与入湖水质水量间的响应关系。【方法】采用零维模型分别计算并分析了乌梁素海冰封期与非冰封期的水环境容量,基于水文实际条件,分析入湖水量对出口断面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冰封期湖泊的自净容量小于非冰封期时的自净容量,且冰封期的氮和有机物污染物的环境容量远小于非冰封期。【结论】非冰封期引入的黄河水和农田退水会导致湖泊氮磷水环境容量下降。有机物污染物的水环境稀释容量会因为黄河引水增加。  相似文献   

14.
白洋淀上游河流水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环境风险评价是水环境污染防治和风险管理的基础.基于白洋淀上游主要入淀河流现状,综合考虑风险源、河流特性、自然地理及社会发展条件、水污染治理能力等因素,构建了考虑上游河段环境风险影响的白洋淀上游河流水环境风险评价体系,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加权求和法,评价了白洋淀上游河流水环境风险.结果表明:2017年,白洋淀上...  相似文献   

15.
水环境容量价值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水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阐述了水环境容量价值的内涵、研究内容与影响因素,认为水环境容量价值主要由天然价值、人工价值和稀缺价值组成,受水环境质量标准、水域特性、流域(区域)水资源量、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人类生活水平及人口规模、政策、法规、规划等因素影响,并指出了水环境容量价值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山地城市小流域的水环境问题,并寻求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某山地城市DS溪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该流域的水质与水量特征及存在的水环境问题,得出DS溪上、中、下游的综合污染指数qi分别为0.78、1.9、1.65,主要污染源为流域内的生活污水,最终进入污水厂的污水量约56万m3/a、地下水量约406万m3/a、截留的雨污混流水量约99万m3/a,还有约41万m3/a雨污混流水直接排入长江。基于上述分析结论及流域现存的水环境问题构建出以“山水引流—清污分流—生态修复—智能截流”为核心理念的山地城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体系。此实例研究以期能为其他山地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全面改善山地城市流域的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利用各市环境监测站2006-2008年的例行监测数据对如泰运河的水环境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研究区污染源的调查,测算污染物入河总量并分析污染结构特征。根据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目标,分别计算出如皋单元和如东单元的水环境容量,建立控制断面(行政交界断面与入海断面)水质与上游各污染源排污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此为基础,确定各种污染控制方案。结果表明:如泰运河流经的集镇中,如东的马塘和掘港2个集镇的河段水质较差,污染源结构表明如东单元工业源比重较如皋偏大,约为如皋的1.5倍。如皋单元的总量控制值:COD为8 016 t/a,NH3-N为532 t/a,TP为87 t/a;如东单元的总量控制值:COD为9 268 t/a,NH3-N为547 t/a,TP为77 t/a。当将城市生活污染源接管率提高到60%,原直排工业污染源均按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排放,未达标排放的企业全部接管,并对污水厂增加脱氮除磷处理工艺后,控制断面的所有污染因子方能达标。  相似文献   

18.
磁化分离水体净化技术作为物化处理的一项新技术,以其泥水分离速度快、占地省、处理水量大、运行成本低等优势逐渐受到业界的关注,在河流水环境应急处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磁化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并分析了其在深圳市河流水环境应急处理的试验运行效果。针对深圳市河流治理过程中,部分受制于区域感潮、征拆困难、片区规划等因素难以短期内实现雨污分流、沿河截污的污染河流,如何快速减缓城市河流黑臭现象又不影响既定工程实施,对其在深圳市河流水环境应急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阜新市主要河流的地表水和水源地的地下水的水环境现状进行分析.采用经济合作开发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提出的组织环境指标的概念模型,分析阜新市水环境压力、状态和响应指标,定量评价阜新市水环境现状.通过承载力指标、效益指标、配置指标三个评价性指标,综合评价阜新市的水环境并未处于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中,而且问题相当严重.最后提出了加强依法治水,控制地下水开采,改善地下水补给条件,加大水污染,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加强水环境监测和研究等对策,从而保证阜新市社会经济与水环境的良性、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河流多为雨源性河流。在城市污水管网系统完善前,特别是原特区外雨污混流较为普遍,分流制改造面临征地、拆迁、资金、体制、管理等方面的困难和制约,水污染治理难度很大。提出河流水环境治理"截流治污、调蓄处理、引水补源、环保疏浚"相结合的近期治理策略,并以观澜河干流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设实例为验证,给其他河流以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