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广东石豆兰的抗氧化能力及抗氧化成分,以鳞茎为材料,以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为提取剂得到4种提取物,测定了4种提取物中总黄酮、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石豆兰总酚含量高于总黄酮,乙醇为总酚和总黄酮2种物质的最佳提取溶剂;甲醇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清除力和对Fe2+的螯合力最强,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最差;丙酮提取物具有最强的总还原力和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而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最弱;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但总还原力、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Fe2+的螯合力最弱。此外,除了DPPH自由基外,其他4个抗氧化指标与总黄酮或总酚含量呈正相关(0.185<r<0.969),总还原力与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为广东石豆兰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3种热带果树叶子甲醇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热带果树的抗氧化活性,以木菠萝、人心果和龙眼叶为原料,经75%甲醇超声辅助提取,得到3种提取物。分别采用Folin-Ciocalteau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以维生素C为对照,分别测定各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阳离子(ABTS+·)、铁离子和钼离子的还原能力及金属螯合能力。结果表明:人心果叶、木菠萝叶和龙眼叶都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对铁离子和钼离子还原能力和金属螯合能力,其中人心果叶活性最强,龙眼叶最弱,且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人心果叶、木菠萝叶和龙眼叶是较好的抗氧化原料,将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林立  林乐静  毛阳正  祝志勇  付涛 《核农学报》2016,(12):2373-2381
为开发和利用秀丽槭叶中的黄酮资源,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乙醇-超声法提取秀丽槭叶中总黄酮的工艺,并分析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200 W条件下,秀丽槭叶总黄酮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5℃、乙醇浓度70%、液料比50∶1(v/w)、提取时间48 min,该条件下提取到的秀丽槭叶总黄酮含量为58.664 mg·g-1,秀丽槭叶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为0.528 mg·L~(-1),清除率可达95.56%;秀丽槭叶总黄酮在相同条件下较L-抗坏血酸具有更强的总抗氧化力。本研究结果为今后秀丽槭叶黄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竹黄无性型菌株液体发酵菌丝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德钦  夏更寿 《核农学报》2010,24(5):1015-1019
测定竹黄无性型菌株ZHLS-03发酵菌丝体中竹红菌甲素的含量,并对其菌丝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和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按50μg/ml的浓度测定了菌丝体石油醚、乙酸乙酯和甲醇等3种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棉花枯萎病菌3种植物病原菌以及白色假丝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2种病原细菌的抑制能力;同时测定菌丝体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饱和正丁醇等3种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菌株ZHLS-03液体培养至6d,菌丝体中竹红菌甲素含量最高,可达到28029mg/g;菌丝体甲醇和正丁醇提取物分别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和清除自由基活性,甲醇相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制率为7478%,抗白色假丝酵母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069mm,且反应15min后正丁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9324%。  相似文献   

5.
茶花粉酶法破壁工艺提高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多酚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建立蜂花粉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并探索其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含量的关系,该文研究了破壁用酶、提取溶剂、超声波处理对茶花粉提取液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花粉经纤维素酶破壁后其上清液具有较高的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温水和酸处理相比,纤维素酶破壁沉淀物经乙醇提取后,溶液多酚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较强;茶花粉不同提取方式多酚含量与2种抗氧化活性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8685及r=0.7600)(p>0.05);与乙醇提取和水提取相比,纤维素酶破壁处理结合乙醇提取将茶花粉的多酚含量、还原力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1.82倍、2.17倍、1.4倍和1.56倍、1.38倍、11倍,且二者对混合物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多酚含量的贡献比例分别为1.6:1、3:1、1.08:1。该研究结果可为花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辣木叶总黄酮的可利用性,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超声法提取辣木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辣木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1(w/v)、浸提时间88 min、浸提温度61℃,在此条件下,辣木叶总黄酮得率的预测值为5.17%,验证试验所得总黄酮得率为5.21%±0.03%,所得回归模型拟合良好。辣木叶总黄酮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以及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936、0.2962、0.017 mg·m L-1,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结果为辣木叶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燕麦生物碱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麸皮中燕麦生物碱(AV)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并利用活性氧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参数为温度60℃,提取时间2h,溶剂为乙醇/水/冰醋酸(80/19.9/0.1),料液比1:8,此条件下得率为5.29%,经树脂纯化后粗提物中生物碱纯度达19.2%,且纯化后的燕麦生物碱表现出较强的清除OH·,O2-·和有机自由基DPPH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清除能力分别是α-生育酚的79.4%、82.2%和78.0%.  相似文献   

8.
玉米苞叶中总黄酮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超声波技术提取玉米苞叶中的总黄酮,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得出玉米苞叶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波功率700W,温度60℃,料液比(g/mL)1∶50,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35min,玉米苞叶中总黄酮最大提取率为1.225%。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玉米苞叶中的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好,其IC50分别为1.5μg/mL左右和0.14mg/mL,清除能力均高于Vc;对DPPH自由基体系的清除率达到50%时,玉米苞叶中总黄酮的IC50为0.2mg/mL左右,Vc的IC50为0.075mg/mL,说明玉米苞叶中的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低于Vc,但在所选浓度剂量范围内,其最大清除率高于Vc。试验表明,玉米苞叶中的总黄酮是一种较好的天然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栀子花资源的利用率,本研究首先分析了花蕾期、盛开期和衰败期3个花期重瓣栀子花的营养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在此基础上,以盛开期重瓣栀子花为原料,比较了不同溶剂(石油醚、乙醇、水)和水蒸气蒸馏4种不同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抑菌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花期重瓣栀子花总脂肪、总糖和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小,总酚、总黄酮、总环烯醚萜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则表现为盛开期显著高于其他花期。重瓣栀子花乙醇提取物的总酚(6.32%)、总黄酮(8.40%)、总环烯醚萜(19.80%)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IC50=98.50μg·mL-1)、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IC50=65.79μg·mL-1)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IC50=275.48μg·mL-1)的能力均显著高于其他提取物。在抑菌效果上,水蒸气蒸馏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酵母菌的抑制效果均强于其他提取物...  相似文献   

10.
费菜总黄酮碱法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费菜中总黄酮的碱法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该文以总黄酮得率为试验指标,考察了料液比、溶液pH值、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碱法提取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溶液pH值9,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6?h,在该条件下,总黄酮的得率为5.37%。所得的费菜总黄酮对DPPH、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13、0.109和0.996?mg/mL,表明费菜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该试验结果为费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金橘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确定金橘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和初步鉴定该类物质的活性,该文以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了不同溶剂对金橘皮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效果,并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时间和料液比对金橘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同时,以粗黄酮类物质的还原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作为考查指标,研究了金橘皮黄酮类物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最佳提取溶剂为甲醇,甲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40,温度80℃,提取时间4 h.粗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高于同浓度下的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和没食子酸丙酯(PG);对O2-、·OH均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但对O2·的清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为开发和利用苦菜中的黄酮资源,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苦菜总黄酮,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苦菜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最佳提取条件下苦菜总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菜总黄酮超声泼辅助提取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49%、浸提温度69℃、浸提时间162 min、料液比1∶62(m/v),此条件下苦菜黄酮得率为3.73%±0.03%。最优提取条件下,苦菜总黄酮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05 9、0.153、0.024 8 mg·mL-1,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结果为苦菜黄酮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黑米皮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该研究以总抗氧化能力为活性跟踪指标,应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黑米皮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黑米皮抗氧化物提取的最佳浸提条件为:以黑米皮为材料,以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4、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4 h。在此条件下,一次浸提率达71.4%,二次浸提率达85%以上。在去除黑米皮抗氧化提取物中的杂质时,选用石油醚或正己烷进行脱脂处理,对其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最小。通过静态与动态吸附性能比较,从8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对黑米皮抗氧化活性物质吸附性能最好的树脂为NKA-II,其最佳解吸剂为70%乙醇溶液。经NKA-II吸附分离后,黑米皮抗氧化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提高4.00倍,总花色苷含量提高4.01倍。  相似文献   

14.
贵州不同生态区蓝莓果实抗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贵州省不同生态区不同蓝莓品种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对不同生态区蓝莓品种选育及栽种配置做出合理规划。选择贵州省3个不同海拔生态区内种植5年生的4个蓝莓品种,并分别对供试蓝莓果实样品的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并结合测定蓝莓果实中总酚、类黄酮和原花色素含量,对蓝莓果实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地区蓝莓果实抗氧化能力强于低海拔地区,4个品种中"园蓝"的综合抗氧化能力最强;兔眼蓝莓中"园蓝"抗氧化能力强于"灿烂",高丛类蓝莓中"蓝雨"的抗氧化能力强于"莱克西"。蓝莓果实中原花青素含量、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与植株抗氧化活性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离纯化银杏花粉中具有潜在抗氧化活性的黄酮组分及研究其潜在抗氧化活性,该文对银杏花粉的总黄酮进行提取和分步萃取,采用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检测和组分分析锁定待纯化萃取相。通过DPPH-HPLC-PAD技术筛选目标清除自由基组分,并采用制备型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这些组分,然后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最后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初步研究其潜在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银杏花粉粗提物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对DPPH的半抑制率(IC50值)为1.32 mg/m L,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的IC50值为0.46、0.84 mg/m L,分别是粗提物的34.85%和63.64%。可见,乙酸乙酯相的清除DPPH活性最高。进一步研究显示,乙酸乙酯相富集了6种主要银杏花粉黄酮,而且均具有清除DPPH活性。经纯化和结构鉴定分别为山奈酚-3,4’-双-O-β-D-葡萄糖苷(1)、山奈酚-3-O-β-D-葡萄糖基-7-O-α-L-鼠李糖苷(2)、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3)、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4)、柚皮素(5)和山奈酚(6)。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化合物6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化合物1化合物5。其中山奈酚清除DPPH的IC50值为0.017 mg/m L,与维生素C及芦丁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研究为银杏花粉功能成分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苹果渣中不同极性多酚的分离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优化苹果多酚提取工艺,进而提高苹果多酚提取物中强效多酚的含量,该文采用液-液萃取方法按极性大小对果渣多酚进行分离,进而采用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力法对不同极性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液-液萃取方法,可以实现不同极性多酚的有效分离,不同极性苹果多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差异,水层多酚活性最强,其次为正丁醇层,乙酸乙酯层相对较弱,即多酚的抗氧化性与其极性呈正相关.因此,工业化提取苹果渣中多酚时,增大提取溶剂的极性有利于强效多酚的获取.  相似文献   

17.
用甲醇、乙醇、丙酮、氯仿、乙酸乙酯、苯、石油醚等7种溶剂对骆驼蓬种子进行冷浸提取。提取率分别为23.91%。18.68%.17.80%,18.49%,14.31%.15.13%,17.96%。7种提取物中.以种子乙醇提取物(ESPH)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活性最高。24h拒食率为70.15%。采用酸水总生物碱提取法对ESPH进行初步分离。得到氯仿、正丁醇、水及总生物碱萃取物。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总生物碱萃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最为强烈,其次为氯仿萃取物。  相似文献   

18.
枣果皮中酚类物质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提高枣果皮中的酚类物质的提取效率,该文以马牙枣为试验材料,对枣果皮中酚类物质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通过测定酚类物质清除2,2’-二苯基-1-间三硝苯基联肼(DPPH),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和铁还原能力,分析了枣果皮提取物中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枣果皮中酚类物质提取的最优条件是采用70%(V/V)的甲醇、在40℃下,以1∶60的料液比浸提4h,重复浸提2次。枣果皮中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与合成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相比,虽然果皮中酚类物质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略低于BHT,但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铁还原能力与之相当。研究结果表明枣果皮中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合成抗氧化剂BHT,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19.
芝麻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该文测定了芝麻叶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对芝麻叶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采用乙醇提取法和微波处理与乙醇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芝麻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芝麻叶中总黄酮的含量为0.98%;乙醇提取法的最适工艺参数是浸提剂乙醇浓度为80%、浸提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5、浸提时间为2.5 h,如此条件可使黄酮提取率达95.6%;微波处理与乙醇提取相结合的方法的最适工艺参数是微波功率200 W、微波处理时间70s,乙醇浓度为80%、浸提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5、浸提时间为30 min,这种工艺可使黄酮提取率达95.8%。  相似文献   

20.
周广志  鲁敏  安华明 《核农学报》2019,33(8):1658-1665
为明确刺梨及其2个近缘种质无籽刺梨和无刺刺梨叶片中活性物质含量变化及其对抗氧化能力的贡献,本研究以刺梨、无籽刺梨和无刺刺梨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不同叶龄叶片(幼叶、成熟叶和老叶)中维生素C(Vc)、总三萜、总酚、总黄酮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并用铁离子还原(FRAP)、2,2'-联氨-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和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3种体系分析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同时对5种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材料的不同叶龄叶片中,总酚、总黄酮、Vc含量和SOD活性变化以及3种抗氧化活性均依次表现为成熟叶>幼叶>老叶,而总三萜含量均在老叶中为最高;3个试验材料成熟叶中,无刺刺梨的总酚含量及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刺梨的Vc含量及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无籽刺梨的SOD活性及其对FRAP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其他2个材料,刺梨老叶中的总三萜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材料。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总黄酮、Vc与3种抗氧化方法测定结果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成熟叶中具有抗氧化能力的5种活性物质对抗氧化能力贡献依次表现为总酚、Vc>总三萜、SOD>总黄酮,且3种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0%以上。本研究结果为了解和开发利用上述3个蔷薇属种质叶片功能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