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和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建立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研究考虑强降雨条件下渗流场变化导致饱和区渗透力变化而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强度折减分析法。将此方法应用于广东省乐昌峡左岸坝肩边坡,进行降雨过程边坡渗流变化情况及稳定性变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强降雨条件下,地表水入渗将直接导致非饱和区范围缩小、压力水头升高及局部暂态饱和区出现;考虑饱和区渗透力变化的影响,降雨入渗时边坡稳定性将会下降,但由于边坡开挖使得坡角较为平坦,而且上层强风化层的渗透系数较低,故此时边坡仍然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
某水电站大坝坝基需要开挖,这会影响围堰边坡的稳定性。根据地质资料建立了计算模型,设计了4种基坑挖深渗流计算方案,4种防渗墙、覆盖层、基岩渗透性倍增计算方案,3种复合土工膜局部失效计算方案,目的是了解基坑开挖、防渗措施失效和地层渗漏对渗流场和围堰边坡稳定及基坑渗流稳定的影响。根据不同工况渗流场对比发现:流网和流速等值线在防渗墙部位密集,该部位渗透比降也最大;复合土工膜局部失效时基坑坡脚渗透比降最大,可能会发生管涌或者流土破坏,同时存在堰坡失稳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白鹤滩坝址区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岩体卸荷作用较强,且发育有断层、错动带、深部裂缝等软弱结构面.在施工期间,人为活动会破坏两岸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大坝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结合白鹤滩地质条件对施工期坝肩边坡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左右岸坝肩不同高程区间边坡的变形机理.基于对白鹤滩坝址区工程地质资料的整理分析,构建三维有限元边...  相似文献   

4.
金安桥水电站下闸蓄水后,陡升的库水位将对导流洞结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为保障堵头封堵前的导流洞结构稳定性,运用三维弹塑性损伤有限元,在模拟进水口边坡及导流洞开挖支护的基础上,计算汛前下闸水位时的岩体渗流场,对导流洞围岩和衬砌在岩体渗流作用下的结构稳定性进行复核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导流洞的围岩稳定性在蓄水后仍有保障,衬砌结构受力较小,现有环向配筋满足结构内力要求,但在进水口变截面和导流洞变截面部位沿水流方向的拉应力较大,使得衬砌出现开裂。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区域的开裂范围有限,对整体衬砌结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降雨条件下岩体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高速公路岩体边坡的实际情况和基本资料,选定典型边坡,建立降雨入渗条件下该边坡非稳定饱和一非饱和渗流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在汛期暴雨和平均降雨两种工况下边坡内的地下水渗流场及其变化规律,确定地下水荷载。进一步模拟边坡分级开挖、支护过程,计算分析各阶段边坡应力变形规律和位移变化,以及在2种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降雨后的最小安全系数比降雨前有所减小,局部安全系数小于1.0,有滑坡危险;锚索支护后降雨的最小安全系数比支护前要大,较小安全系数的分布范围有一定的减小,安全系数提高幅度较大,能满足稳定性要求。该结果不仅可以为工程施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且对边坡加固措施以及滑坡的预测预报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岩质高边坡开挖及支护条件下稳定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质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由于层面、裂隙、节理等复杂结构面类型的存在,严重影响其稳定性。以某水电站岩质边坡工程为例,综合考虑岩体风化卸荷作用、断层岩脉发育、开挖边坡高陡的特点,采用有限元法,对边坡开挖、支护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工程边坡的应力状态、变形破坏区以及松弛范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边坡开挖支护条件下的稳定性,论证了支护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并以此来指导施工,为同类型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海拔高、地形陡峻,松散层边坡发育,边坡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该区松散层形成的地质成因。在此基础上,利用地质力学方法分析了该类边坡的控制因素及边坡稳定性的内因和外因。根据地层的空间组合形式和破坏模式,将边坡分为楔形破坏、圆弧滑动和组合破坏模式三类。利用数值计算对上述不同松散层厚度的边坡破坏模式进行检验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尽量避免切坡、最好直切、少切外帮等针对性防治措施,其中松散层不厚的地段,建议采用直切固脚、护面措施;厚度大的地段,建议采用多排小尺寸抗滑桩加固。这些结论有助于同类地区边坡问题的防治,避免不合理切坡造成的环境扰动。  相似文献   

8.
非稳定渗流作用下土石坝边坡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库水位回落条件下土石坝非稳定饱和—非饱和渗流场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非饱和土强度、土体密度都随含水量变化的关系及渗透力作用,利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技术研究了水位降落过程中边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及渗透系数对边坡稳定的影响。研究成果为土石坝的设计运行、除险加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一种可以考虑基质吸力时空分布和渗流作用的非饱和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将边坡视为一个整体,不假定滑面形状,建立考虑非饱和渗流作用的系统势能函数。同时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结合Fredlund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提出最小势能法的安全系数表达式。与传统极限平衡法的不同在于,最小势能法不需要划分条块,不对条间力作假定,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和力的边界条件,适用于任意滑面的边坡破坏模式。算例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其他常用方法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而且计算过程简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长距离调水工程选址时不可避免地经过裂隙发育地层,地层中裂隙对边坡渗流场有着重要影响,可能诱发渠道产生渗透破坏。以胶东调水工程莱州段部分渠段为研究对象,以实测裂隙分布情况为样本,基于蒙特卡洛法生成随机分布的裂隙网络,采用COMSOL有限元数值计算软件分别基于孔隙模型和裂隙模型开展不同降雨条件下渠道裂隙岩质边坡渗流分析。结果表明,裂隙模型的湿润峰运移速度比孔隙模型快,孔隙水易提前与地下水接触,造成边坡位置地下水位上涨;相同降雨强度、地下水位条件下,裂隙模型的渠道坡脚处水头值较孔隙模型的大,更易造成渠道衬砌板破坏;相同降雨条件下,裂隙的存在使得衬砌板的破坏时间提前,还会扩大破坏范围,降雨强度越大,破坏面积越大。  相似文献   

11.
工程地质系统分析方法在桑园水电站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桑园水电站工程中应用工程地质系统分析方法,将各种地质因素相互联系起来,并综合工程地质环境、水工建筑物的要求及施工处理措施,对坝基弱风化带上部岩体的可利用性、断层破碎带的稳定性、隧洞围岩稳定性和支护处理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黄土中渗流水潜蚀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渗流槽模拟黄土渗流入渗试验,结合现代黄土自然堆积状态下非饱和均质特征,以黄土结构性参数和几何分形维数D为指标,研究了黄土中渗流水的潜蚀作用。结果表明,地表水渗流改造后,黄土结构性参数和几何分形维数随着渗流锋推移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渗流湿润锋几何分形维数变化越快,土体结构受到的破坏、瓦解、重塑作用就越强烈;渗流曲线与地下水浸润曲线靠近时,存在明显的尖点接触现象,进而产生潜蚀破坏,形成黄土暗穴。  相似文献   

13.
考虑滞流作用的潜水变边界井流模型及求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渗流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潜水渗流场的滞流性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将渗流场划分为影响区与非影响区,分析了潜水渗流场边界的可变性,建立起潜水含水层变边界渗流的数学物理模型。每个潜水含水层变边界井流计算模型可以看作是一系列不同隔水周界的"割离井"模型的叠加,应用叠加原理,完成了给定时段内的变边界计算的近似解。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近年来我国西南出现的大范围长期干旱-强降雨的现象,考虑长期干旱造成的松散堆积体表层裂缝发育,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通过有限元方法,利用Geo-studio软件中的seep/w模块对降雨入渗过程进行模拟,然后基于暂态渗流场利用slope/w模块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了坡体在一定表层裂缝发育情况、降雨强度等因素下不同边坡坡比(1∶1、1∶1.2、1∶1.4)对松散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边坡坡比越大,降雨对其稳定性影响越大,对其稳定性越不利,其计算过程中及最终最小安全系数降幅均越小。针对长期干旱-强降雨条件下的松散堆积体边坡,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为此类条件下的边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地表径流拖曳力对多层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多层边坡渗流-径流耦合模型。采用NavierStokes方程描述地表径流,用Brinkman-extended Darcy方程描述土层渗流,径流区和渗流区的流体运动均满足连续性方程,且在交界面处的流体满足流速相等和切应力连续双边界条件。根据上述条件推求出径流区和渗流区的流速分布,并引入Newton内摩擦定律求出坡面径流拖曳力。利用刚体极限平衡理论对径流状态下多层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每层土的稳定系数。并结合工程实例讨论径流水深、边坡坡度和上下部土层厚度分别对上下部土层稳定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地表径流拖曳力效应时,上部土体的安全系数下降了9.95%,下部土体的安全系数下降了4.99%。因此,在进行多层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计算中,应考虑地表径流拖曳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的1号勘探试验洞的工程地质条件,其特点是地层属于古老变质岩,岩性坚硬,节理及断层发育。隧洞施工过程中表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为裂隙密集带突涌水、断层带拱顶塌方和破碎带围岩大变形。隧洞突涌水主要发生在断层带、节理裂隙发育带及岩性接触带附近,建议以排为主,在限量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注浆封堵、加固。塌方段主要发生在断层破碎带,受构造控制,围岩自稳能力差,提出采用超前小导管棚架超前支护、加密拱架支护、台阶法施工穿过破碎带的处理方案。围岩大变形主要发生在断层影响地带等软岩地段,建议加强拱架支护加固围岩。以上的建议处理方案均得到施工应用,效果良好。1号勘探试验洞不良地质现象成因的分析和处理措施的效果对附近正洞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鑫娜 《南方农机》2019,(4):195-195,247
为研究泛函理论在边坡稳定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泛函变分原理在渗流有限元中的体现及连续映射原理在区间敏感性分析中的表达,并以此为基础,利用著名岩土软件Geostudio对三峡库区某边坡进行了渗流有限元计算及区间敏感性分析,得到了各个参数的敏感性大小,计算结果表明:泛函原理是边坡稳定工程计算中的基础理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区间敏感性理论在边坡稳定工程中应用良好,为定量化研究边坡稳定及边坡支护,防止边坡灾害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矿区矿山山体破损、地质灾害隐患、地形地貌景观破损和土地植被资源破坏程度,进行植被修复治理工程设计。治理对象为废弃闭坑露天采坑1处、排岩场1处、尾矿坝1处;破坏土地类型为有林地。治理废弃露天采坑破损面积5.8822hm^2、排岩场占用破坏面积18.5686hm^2、尾矿坝面积13.9080hm^2,总治理区面积为38.3588hm^2。  相似文献   

19.
岩土体非饱和参数的确定是进行岩土体非饱和渗流分析的关键。考虑岩土体非饱和非稳定渗流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根据监测点水位变化数据,通过正交设计、非饱和渗流正分析、BP神经网络和遗传优化算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确定了基于van Genuehten模型的岩土体持水特征曲线参数,较好地解决了岩土体非饱参数确定的困难。并以一次降雨过程中岩质边坡非饱和渗流场的动态变化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反演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降雨过程中岩土边坡强度及其稳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江坪河水电站厂房后边坡边坡陡、高度大,有一定的断层与节理裂隙发育,并且对地面厂房的安全极其重要,为进一步了解厂房后边坡的安全性,采用国际适用的ANSYS软件,运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了各岩层、断层、风化层的结构和性能,计算其在自重初始应力场作用的应力位移状态,并通过点安全系数的分布、断层切割块体及其安全系数分析来综合评价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同时考虑到模拟计算的局限性及安全性,提出了供设计参考的加固支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