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针对主轴为液压进给型的数控平面钻床不能调用系统自带的排孔钻削循环(G81、G83)的问题,通过编制宏程序,解决了排孔钻削难题。同时,结合钢结构产品中连接板的加工特点,通过引入参数化编程和内置坐标变换指令,使钻孔零件仅需给机床系统参数赋值后,执行预存的宏程序,即可完成零件的钻孔加工。  相似文献   

2.
刘晓超  曹占光 《南方农机》2023,(11):157-160
【目的】为了使数控加工相关人员比较容易掌握FNAUC数控系统G71循环指令的具体应用,提高数控加工效率。【方法】本研究阐述了G71指令代码意义,解析了G71相关参数代码、注意事项及程序格式,并举例说明了该指令的用途及使用方法。FANUC-Oi数控系统中复合固定循环G71指令通过定义零部件的加工刀具运行的轨迹来进行零部件的粗车加工循环,数控系统会在数控机床系统内部自动计算出刀具的加工轨迹路径,全程按照机床指令完成车削加工。【结果】只有理解透彻该固定循环指令G71的加工的功用、加工的特点及加工的使用方法,尤其是在数控车削加工中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的I类和II类零部件切削加工类型的特点,在编写轮廓具有凹凸形状变化的轴类零部件程序的不同之处时,将数控加工参数合理赋值并且加以正确应用,才能够最大化地简化程序数控加工的编程,提高零部件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杨帆 《湖南农机》2013,40(3):132-133
为了提高高速列车摩擦片安装孔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提出一套针对高速列车摩擦片安装孔钻削的新式电主轴四轴联动钻床的研究方法。以被钻削的高速列车摩擦片安装孔的尺寸规格、钻削孔的位置分布精度、钻削深度、尤其高速列车摩擦片材料特性为依据,总体规划和设计机电结构。文章着重研究电主轴的动平衡以及电磁耦合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达到了提高电主轴四周联动钻削机床的制造精度,运转平稳性。  相似文献   

4.
熟练掌握HNC-818数控系统钻孔固定循环指令的使用方法,可以优化数控程序,提高加工效率,节约时间成本。文章详述了HNC-818数控系统钻孔固定循环指令G73、G74、G81、G83、G84、G80的基本含义和用法,举例编程和实践加工,对加工编程者和实训教学者有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深孔加工是机械加工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由于孔比较深,切削液难以有效地冷却到切削区域,且刀具在深孔内切削,刀具的磨损和损坏等情况都无法观察,加工质量不易控制。本文主要阐述了深孔加工的机理和特点,采用数控系统提供的宏程序功能对固定循环G73/G83指令进行某些改进,以满足小批量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反映小深孔钻削机床加工过程中枪钻的振动情况,对不同枪钻进给量影响的系统进行研究。基于机床颤振的非线性理论、速度型切削颤振理论建立枪钻加工小深孔的动力学模型,从而得到枪钻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用MATLAB软件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在不同进给下的X,Y方向的振动偏移。分析结果表明,钻削加工中枪钻系统进给量影响工件的振动幅度。将其结果运用到实践当中,取得了极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一个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实例,探讨了在新代数控系统的雕刻机上进行曲面雕刻加工的方法,包括建立曲面零件模型、分析加工工艺、设置加工参数、数控仿真验证、后处理生成G代码程序、程序输入机床、加工零件等。突破手工编程的局限,提高了雕刻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反映小深孔钻削机床加工过程中枪钻的振动情况,对不同转速下的工件进行研究。基于速度型切削颤振理论、强迫再生颤振理论建立枪钻加工小深孔的动力学模型,从而得到枪钻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用MATLAB软件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在不同转速X,Y方向的振动偏移。将其结果运用到实践当中,取得了极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艳玲 《河北农机》2014,(4):61-62,70
在深孔钻削过程中,钻杆容易产生扭振,在钻杆支架上安装动力减振器,可以有效抑制钻杆的扭振。首先简化深孔钻削系统扭振减振模型,建立钻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再用一加工实例来说明系统中各项参数的确定,以及动力减振器的结构参数的设计并对各项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利用Simulink软件对附加动力减振器前后的钻杆系统进行动力学仿真对比,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动力减振器取得了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BTA钻具的力学特性,通过UG建立了单齿深孔钻实体模型。利用ANSYS对BTA深孔钻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并对45钢棒料进行钻削实验,得出刀具磨损位置,为进一步研究刀具的磨损理论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结合目前国内常用的数控系统FANUC、华中、三菱等,这些数控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编程思路—宏程序。该类编程方法可以解决实际加工过程中遇到的多轮廓加工的难题,模块化编程,既可作为主程序,也可作为子程序,达到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更高效、方便、快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得机床误差建模与补偿过程紧密联系,同时避免雅可比矩阵繁琐的计算,提出一种基于微分变化构造法的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方法。根据坐标系微分变化矩阵建立机床几何误差模型。基于机床正向运动链顺序建立各个运动轴微分变化矩阵,结合各个运动轴几何误差对应的微分运动矢量计算得到运动轴几何误差对刀具精度影响,相加得到刀具坐标下的综合微分变化矩阵,通过机床正向运动学模型将刀具综合误差转换到工作台坐标系下得到机床刀具位置误差。采用微分变化构造法提取各个运动轴微分变化矩阵相应子矩阵构造得到机床雅可比矩阵,计算刀具坐标系综合误差对应运动轴补偿量得到机床补偿加工代码,微分变化构造法无需额外计算,且重新使用建模过程建立的矩阵。在北京精雕Carver800T加工中心进行实验,补偿后工件总误差降低了30%左右,验证了基于微分变化构造法的几何误差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数控加工中心中存在影响加工精度的几何误差问题,进行了空间几何误差场建模分析并设计了一种通用的空间误差场仿真分析软件。首先,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对几何误差元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加工中心拓扑结构建立了空间误差场模型,模型与加工中心的工件链和刀具链中的运动轴类型和位置密切相关。为了方便分析不同类型加工中心的误差场,基于Visual Studio平台设计了三轴数控加工中心通用的空间误差场仿真软件,可实现加工中心误差场的可视化,同时可针对工件的加工代码生成补偿后加工代码,有利于加工中心的结构设计和后续误差补偿。最后将误差场仿真软件应用到Carver800T型立式加工中心。结合测量得到的误差项数据对加工中心工作空间误差场进行分析,得到工作空间误差分布曲线以及整个工作空间的误差场分布,同时得到工件补偿加工代码,为该加工中心的精度提高和误差补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轻容分厂HTB—Ⅲ数控深孔钻是我公司1985年安装使用的德国产品,常年超负荷生产高加管板,并于2007年用于加工核电产品的关键工序。为适应生产需要,2004年以来我们将其电气系统、数控系统、冷却系统、液压系统等主要部分相继进行了改造。  相似文献   

15.
热压板深孔钻削方案分析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在机械加工中,当孔深L与孔径D之比(长径比)L/D<10时,属一般钻孔范畴,可用一般的麻花钻钻削。当L/D10时,底深孔加工的范畴。若用一般的麻花钻加工,则钻一段距离后,必须退出来排肩并冷却。这样不但操作麻烦你工效率低,而且加工质量差。这就需要采用先进的深孔钻例方法。深孔加工技术最先用于军工生产,如枪管、炮筒加工等。随着工业的发展,深孔应用越来越广泛,几乎遍及所有机械制造部门,往往还成为某些产品生产的关键工序,从而影响整个生产过程及周期。如发动机的曲轴、连杆上的润滑油孔,挤压机挤压筒上的深孔等…  相似文献   

16.
浅析数控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首先要根据工件图样的要求,制定工件加工工艺过程、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轨迹、切削参数以及辅助动作顺序,然后用规定的代码和程序格式编写工件加工程序单,通过输入装置输入数控装置,数控装置将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和计算后,向各伺服系统发出相应的脉冲信号,驱动各自的运动部件,使机床按预定的轨迹运动,从而自动加工出合格的工件。这其中工艺分析是数控加工前期工艺准备工作,工艺制定得合理与否,对程序编制、机床的加工效率和零件的加工精度都有重要影响。因此,程序编制前的工艺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数控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通过G代码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轴随机加速运转。以主轴运转过程的偏心力作为激励源,采集主轴结构的响应信号进行模态参数识别。使用RDT(Random Decrement Technique)对信号进行预处理,运用复指数法对立式铣削加工中心VMC1165B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工作模态识别与实验模态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对于传统的实验模态识别方法,该方法得到的模态参数更接近于机床在工作时的实际动态特性,且应用于生产中更加便利。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铣削复杂轮廓常采用微小线段逼近轮廓曲线的加工方式来保障工件加工精度。由于数控机床各运动轴动态性能的制约,在实际切削时不稳定的进给速度导致产生轮廓误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性能约束的数控机床工作精度检验的轮廓误差模型,以G代码转换成轴运动位移指令作为输入,采用段内S型加减速时间反算法,将计算出的最大速度作为各段运动速度,对段间加减速衔接处理,得到各运动轴速度指令,利用伺服系统传递函数模型求解出各运动轴的位移量,通过空间几何变换到刀具运动轨迹,重新拟合轮廓曲线得到轮廓误差。针对不同动态参数变化,仿真出轮廓误差与动态指标之间关系,实现对数控机床高速加工时动态指标引起的轮廓误差的考察。  相似文献   

19.
在简述高速切削技术含义的基础上,以传统铣切加工方式为对比,从克服机床惯性、控制切削深度和选择适用刀具3个方面,详细探讨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和工艺流程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简述高速切削技术含义的基础上,以传统铣切加工方式为对比,从克服机床惯性、控制切削深度和选择适用刀具3个方面,详细探讨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和工艺流程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