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破损山体景观的生态修复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提高景观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针对山东省济南市山体现状,以济南市金鸡岭山体公园修复为例,研究山体公园生态修复技术,总结出适合济南市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和景观营建的可行技术方案,为后续类似研究及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重庆市北碚区马鞍溪湿地公园的特色溪谷型地形地貌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解读了北碚悠久的地方历史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提出马鞍溪湿地公园的规划策略和规划内容,从湿地系统的生态修复、休闲系统的统筹构建、地域特色的充分表达等方面,探讨了溪谷型湿地公园景观修复与重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伴随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作为城市发展及环境优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介绍了当前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三合水泥厂旧址情况,分析废弃地生态修复及景观重建的具体原则,并提出了该地区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北京市门头沟区采砂废弃地治理进行遥感评价,为北京市政府进行采砂废弃地这一典型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和景观重建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门头沟区采砂废弃地遥感影像及实地调研,对各采砂废弃地的规划利用方向进行分类,同时利用综合指数法、GIS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等景观评价方法,选取相应的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对门头沟区采砂废弃地的生态治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门头沟区采砂废弃地规划利用方式为公共绿地及公园、自然生态恢复区、建设用地、基本农田、河道综合治理区5大类别,治理效果表现为:公共绿地及公园河道综合治理基本农田建设用地自然生态恢复区。[结论]门头沟区治理近10a来,采砂废弃地规划利用及生态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体生态治理效果达到近理想的状态,其中公共绿地及公园的治理效果接近理想状态,无论从植被覆盖度还是景观协调度方面都体现出更好的恢复效果,而自然生态恢复方式效果一般,对采砂废弃地不宜采取该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公园作为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做好公园景观的配置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社会构建工作的逐步推进,公园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代,因此强化公园主要景观植物配置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其科学可持续发展.为此,针对公园主要景观植物配置要点及病虫害防治展开全面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湿地景观是湿地公园的主要景观,湿地景观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提供生态服务的作用。湿地公园兼具休闲游览、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科普教育的作用,对湿地公园进行合理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冷水滩湘江湿地公园为例,提出湿地公园建设与发展的具体方式,为促进湿地公园合理建设、保护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借助新时代各种生态技术,建设符合可持续性要求的城市生态环境,改造设计公园植物景观,能够满足人们对城市审美、绿色及舒适的要求,扭转城市内涝、土地干旱等不良局面。为将植物景观所具有的生态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以传统的公园景观为对象,基于"海绵城市"相关理论的指导,对海绵城市的公园植物景观的改造设计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的逐步推进,保护城市湿地及建设湿地公园已然成为美化城市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城市湿地作为城市有序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态基础设施,其除了可实现生态过程及生态服务外,还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基于此,在阐述湿地公园植物造景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艺术价值,并对湿地公园植物造景方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景观格局的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喀斯特地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风险变化规律及为科学管理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2013年、2017年遥感影像,基于景观格局指数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2009—2017年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和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2009—2017年,研究区内主要景观类型为林地和水域,不同景观类型的面积均发生明显变化,林地面积增加22.55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7.63 hm~2,增幅较大,草地面积减少54.02 hm~2;研究区总体景观生态风险呈现上升趋势,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面积分别增加61.12 hm~2,112.11 hm~2,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北部和南部,较低风险区、低风险区和中风险区域面积减少,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面积分别减少100.73 hm~2,108.80 hm~2,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北部和西南部;各时期景观生态风险度的Moran′s I值分别为0.352 9,0.498 0,0.480 1,表现出正空间相关性,空间上趋于聚集。人类活动干扰是导致该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济南绿地生态网络体系的规划布局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规划布局及构建, 是城市基本生态设施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园林建设的主要景观格局模式, 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途径和内容。本研究运用城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对济南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进行了规划布局与构建: 采用以核心公园为中心、放射状园林绿带为轴线、市级公园为结点、环城绿带为结合部的多绿心、环网状的城市绿地系统模式, 形成“一心、三环、六带、七廊、七区、多楔、多点”的绿地生态网络体系格局。  相似文献   

11.
济南奥体中心山体边坡断崖面生态修复模式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济南奥体中心的建设形成了大量裸露的高陡开挖岩石边坡,对区域环境景观、水土保持、生态稳定性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引入植生袋、植被混凝土、钢筋笼框+植生袋、毛石种植槽、叠石造景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技术,分区配置,综合治理受损边坡,修复后边坡生态及景观功能得到极大修复。对采用的各种技术进行整理与归纳,阐述了各种技术的具体应用及优缺点,以期为济南周边其他破损山体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生态河道建设已经成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受损河流进行生态修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山东平原区某城镇河道为例,分析了该河道存在的生态问题,结合我国城镇河流生态修复理论和实践,按河道不同位置和岸线型式,提出了三种不同修复模式,分别为城郊河道生态修复模式、湿地公园模式、乡村河道生态修复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修复措施,为山东相似地区的河道生态修复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彩云湖湿地公园水岸带景观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洁  张建林  王静 《南方农业》2009,3(1):60-63
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水岸带建设占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重庆彩云湖湿地公园水岸带建设模式的研究,提出应营造多种水岸带湿地景观,以达到生态与景观双优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城市湿地公园是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城市附属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必然要求。观赏果木构景决定着城市的综合价值,更与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息息相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总结了城市湿地公园观赏性果木景观应用及养护存在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应对策略,为建设我国公园城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焦作市北山采石场生态修复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山采石场原本是焦作市政建设主要石材生产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已成了一个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丘陵山体。焦作市于1999年关停北山采石场,并采用生态园林艺术对残破山体进行生态修复,计划将该采石场改造成市区北部的一处综合性公园——焦作市缝山公园。该公园于2006年4月28日已正式建成开放,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详细介绍了北山采石场的治理思路及生态修复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占全国的50%以上,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然而煤炭开采形成大面积采煤沉陷区,导致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支流水质污染问题突出,这些不利因素严重破坏了矿区的生态环境与景观风貌,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在矿区生态治理规划中引入景观修复设计,探索矿区景观修复设计原则、矿区景观结构类型、矿区景观修复设计总体策略等,以期为矿区生态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宁德市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QuickBird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并结合GIS软件,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宁德市区公园绿地的景观结构和格局.结果表明:宁德市城市公园绿地斑块的形状指数较小,均低于2.5.从不同公园景观类型的破碎度来看,市区级公园景观破碎化最低,仅为0.006 80,而专类公园、街旁公园斑块破碎化程度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各类公园绿地景观的分维数普遍较低,均小于1.25,斑块形状相对规则,绿地景观斑块边界较为简单.这种布局不利于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同时也不利于营造自然化绿地景观.所以,今后宁德市在公园绿地建设中,应重点加大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公园绿地建设力度,提高广场、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和带状公园的比例,力求各类斑块配置合理,满足当地居民生活休闲需求和绿地生态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8.
李晨  阚曼溶 《南方农业》2022,(7):206-208,217
环城农业景观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生态基底.环城农业景观韧性重塑有助于耕地红线保护、公园城市建设、美丽宜居城市高质量建设、城市生态减灾等.阐述了环城农业景观韧性重塑的相关概念、意义、现状、困境与阻碍.针对郑州市农业景观特征及目前城市农业景观发展的相关理念,提出各类用地合理布局、以绿道为连接的整合方式、数...  相似文献   

19.
蜂巢格室柔性护坡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边坡生态复绿技术,它将蜂巢格室与植物措施结合起来,主要解决河道硬质驳岸与河道景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蜂巢格室柔性护坡技术在甘肃省运用尚属首次,在天水成纪新城滨河景观工程边坡生态修复试验段中,对该技术在西北半干旱地区的适应性进行了一定的探索。阐述了蜂巢格室柔性护坡技术的原理与要点,介绍了施工工艺,分析了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研究对北京市门头沟区石灰窑废弃地及公路边坡裸露地表8种生态修复模式中的植被生态学特征及生态恢复效果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石灰窑遗址人工景观再建模式、框格+植被模式及无土碎石挡土墙灌浆模式修复效果较好,容器苗修复模式和挂网喷播模式效果最差。8种生态修复模式中,植被物种丰富度以客土移栽模式最高(29±1.15),石灰窑人工景观再建模式次之(23.6±2.02),保育棒模式最低(7±1.1);植被盖度以石灰窑人工景观再建模式(88.3%)和框格+植被模式(87%)最高,植生袋模式和挂网喷播模式最低,分别为48%和32%;植被高度以客土移栽模式最高(546.3cm),人工景观模式次之(316cm);挂网喷播和植生袋最低,分别为44.97cm和54.13cm。综合评价结果认为,石灰窑人工景观再建、框格+植被和挡土墙灌浆模式是门头沟区石灰窑及公路边坡裸露地表生态恢复较适合的修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