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蕉枯萎病的两种症状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蕉枯萎病是蕉类毁灭性病害,60—70年代在两广局部地区已有发生,近几年在广东中山等地为害龙牙蕉(过山香)、粉蕉严重,限制了这些优良蕉种的发展。1983年以来,在对该病的田间调查中,我们发现表现叶片黄化症状的蕉株,有部分表现叶片倒垂、有部分则表现假茎基部开裂。通过病原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已建立的水培苗直接浇菌法的准确性与适用范围,利用此方法分析了5个致病相关基因敲除突变体对巴西蕉的致病力,评价了巴西蕉、皇帝蕉、粉蕉、宝岛蕉4个香蕉品种对4株尖镰孢菌古巴专化型病原菌株的抗性,并观察了接菌后巴西蕉根部与球茎组织的病原菌入侵过程。结果表明,foste12基因敲除突变株△Foste12菌株对巴西蕉的致病力与野生型菌株相比下降41%,且与传统的盆栽苗伤根淋菌法测试的下降趋势基本一致;皇帝蕉、宝岛蕉对4株病原菌均表现为中抗或高抗,粉蕉均表现为感病或高感;且观察到病原菌孢子附着根部、菌丝入侵根细胞间隙、维管束组织内的菌丝纵向生长及球茎组织内的菌丝侵入定殖等入侵过程。研究证实水培苗直接浇菌法可用于病原菌致病机理分析及与不同香蕉种质资源对尖镰孢菌古巴专化型的室内抗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30%戊唑醇悬浮剂防治香蕉黑星病药效及其安全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黑星病[Macrophomamusae(Cooke)BerletVogl]是香蕉生产中一个主要病害,近几年来,其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害也不继地加重,香蕉黑星病可以为害叶片、叶柄和蕉果等,尤其是为害蕉果,造成蕉果商品价值降低,从而直接影响蕉农种植香蕉的经济效益。香蕉虽然是较为耐药的作物,但其蕉果对很多药剂是敏感的,如丙环唑类就会引起蕉果药害,在香蕉果期不能施用。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抗枯萎病香蕉品种, 通过伤根、针刺及淋菌法接种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 进行盆栽试验, 结果表明, 品种‘巴西蕉’和‘南天红’的病情指数较高, 分别达 42.5和 37.5, 为中感品种; 而品种‘南天青’和‘南天黄’病情指数仅为15, 为抗病品种; ‘农科一号’病情指数最低, 仅为7.5, 是5个品种中最抗病的, 为高抗品种。为筛选防治香蕉枯萎病的绿色药剂, 选用壳聚糖水剂、竹醋液、耕保泰对比络氨铜水剂对‘巴西蕉’进行盆栽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 耕保泰防治效果较好, 相对防效达78.57%; 20%竹醋液的防治效果最差, 仅为35.71%。  相似文献   

5.
香蕉花叶心腐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毒病害.香蕉一旦发病将会造成烂心或死亡,产量损失甚大.为寻求有效药剂,1992年我们应用83增抗剂防治,取得很好的抑制效果.现整理如下.1 材料和方法试验设在本县植保站香蕉试验场春植威廉斯品种进行.设83增抗剂(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病毒研究室研制)100倍液,加敌胺磷(灵山县农药厂产品)兼治蕉蚜.药剂分使用1、2、3次及空白对照4个处理,每处理40株,重复3次.于4月26日香蕉具小叶4~5张叶时喷药,需连续喷药的处理每次间隔10天.调查于施药后10天开始,观察香蕉的发病情况,以及叶片、假茎的生长速度和其它影响.  相似文献   

6.
香蕉品种对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菊欧文氏杆菌香蕉致病变种[Dickeya paradisiaca(原名Pectobacterium chrysanthemi pv.paradisiaca)]引起的香蕉细菌性软腐病是我国新入侵的毁灭性香蕉病害,应用抗病品种将是防治该病害的有效方法.采用离体叶片法和盆栽法相结合的筛选方法对39个香蕉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表现高抗(HR)的品种为‘皇帝蕉’,抗病(R)品种为‘红河矮’,中抗(MR)品种为‘矮脚遁地蕾’和‘龙州中把’.离体和盆栽鉴定结果与品种田间抗病性一致,可有效、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7.
香蕉假茎细胞对枯萎病菌不同小种及其粗毒素的病理反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1号小种和4号小种及其粗毒素分别接种香牙蕉和粉蕉的组培苗及离体假茎后,用组织切片法观察香蕉假茎细胞的病理反应,以探明香蕉枯萎病菌不同小种及其粗毒素的致病作用。结果表明,枯萎病菌不同小种人工接种仅能感染相应的香蕉种类,但不同香蕉种类的离体假茎细胞用不同小种接种及其粗毒素处理,均产生褐变等病理反应,且病变程度不存在小种间的差异。表明枯萎病菌不同小种对香蕉不同种类的致病力差异可能与存在其它致病因子或专化性识别的因子有关。同时证实了病菌不同小种的毒素对蕉类不存在着选择毒性  相似文献   

8.
5%氨基寡糖素对香蕉黑星病的抗病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5%氨基寡糖素对香蕉黑星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化学杀菌剂结合使用,可促进和提高对黑星病的防效,并对香蕉营养期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改善蕉果外观品质,提高单产,增产率达9.79%,增收效益显著,值得在香蕉等农作物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香蕉束顶病毒株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自福建各地蕉区的不同香蕉束顶病毒株类型之间致病性和介体蚜虫的传病率有明显的差异,进一步依其在香蕉品种台湾蕉和Williams上的反应、香蕉交脉蚜的传病率、毒株类型之间的交互保护和血清学测定结果等,把香蕉束顶病毒区分为BBTV-S(重型)和BBTV-M(轻型)两个株系。
BBTV-M和BBTV-S均能引致香蕉叶片上的青筋症状,两者在血清学上有密切关系,但BBTV-M仅引致植株产生少量青筋,而BBTV-S除引致香蕉植株上有大量青筋之外,还引致严重矮化、束顶以及轻度黄化,BBTV-M的潜育期较BBTV-S明显长,香蕉交脉蚜对BBTV-S的传病率大大高于对BBTV-M的传病率,BBTV-M对BBTV-S有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调查南宁市蕉类(含香蕉类、大蕉类、粉蕉类)植食昆虫种类有8目38类866中,其中新植香蕉园有7目36科48种,群落中种群数量最大的是香蕉完网蝽,其次是茶袋蛾和香蕉交脉蚜。新植香蕉园植食性昆虫群落物种重要比值符合正态分布曲线。文中对群落的时、空结构和香蕉冠网蝽的数量消长作了分析,对优势种群的数量控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