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麦田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蝼蛄和蛴螬三种,主要发生在小麦秋苗期和返青后至灌浆期,危害高峰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不仅为害发芽种子,还咬断小麦根茎,使植株枯黄而死,造成缺苗断垄,影响小麦产量。据栾城县植保站2008年4月份调查,地下害虫危害造成小麦被害率为0.5%。由于地下害虫潜伏危害,不易及时发现,且危害期长,所以要认清不同地下害虫的为害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郝建峰 《河北农业》2014,(10):14-15
做好小麦播种期及苗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夺取明年小麦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小麦播种及出苗期主要病虫害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麦蚜、小麦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赤霉病、病毒病、锈病、白粉病等。尤其是地下害虫分布广,危害重,在小麦播种后和苗期,常因其危害而造成麦田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重播。  相似文献   

3.
金针虫是滨州市近年来发生危害逐年加重的麦田地下害虫,通过调查,摸清了金针虫在麦田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分析了影响发生趋重的5个关键因素,并制定了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1小麦播种期病虫害发生情况小麦播种期是防治地下害虫及小麦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麦田杂草等病虫草害的关键时期,不仅可以控制麦田早期病虫草的发生危害,而且对于中后期小麦病虫害也有明显抑制作用。近年来,根据我们对刘营区域站各村的调查,发现小麦地下害虫发生呈加重趋势,蛴螬2.6~3.8头/m2,蝼蛄0.5~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麦田地下害虫在宝鸡市陈仓区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对小麦高产优质构成严重威胁,笔者在调查分析麦田地下害虫发生特点及偏重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之以物理防治措施,加大化学防治力度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麦田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特别是近几年来,麦田蚜虫、粘虫、地下害虫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河南省小麦的产量及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使小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高产优质,现指出了几种麦田害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目前陕西省彬县小麦地下害虫发生特点,对小麦地下害虫发生规律进行了阐述。从推广优良品种、选用种子包衣、加强栽培管理、科学用药防治等方面探讨了地下害虫的防控对策。把握地下害虫的防治关键期,结合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对小麦地下害虫统防统治,提高小麦产量,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三四月份随着气温回升,小麦开始返青、分蘖、拔节,进入生长的关键期,麦田杂草、地下害虫开始进入危害高峰期,小麦吸浆虫幼虫开始由地下上升到土表化蛹,此时期是做好麦田杂草、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另外三四月份也是保护地黄瓜果实生长期.此时做好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治对黄瓜生产致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3、4月份是麦田杂草、小麦吸浆虫和地下害虫发生危害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做好春季麦田杂草除治和虫害防治对夏粮丰收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淮阳县农牧局于2016年5月2~6日对全县麦田进行病虫害普查,部分麦田白穗现象较为严重,一般田块白穗率达5%~10%,个别地块白穗率高达40%左右,以砂质土、两合土麦田发生为主。其中砂质土重于两合土,两合土重于淤土。经实地查看,确定为纹枯病、地下害虫等危害所致,同时对"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示范区"调查显示,纹枯病发生程度偏轻,基本无因纹枯病危害造成白穗现象,仅见零星的地下害虫危害所致的死亡植株,示范  相似文献   

11.
迟播小麦春季返青快,在肥水充足的情况下出叶速度快,常常会出现分蘖猛增,叶片旺长,导致麦田通风条件变差,病虫害严重.这时危害小麦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3种.蝼蛄为多食性害虫,喜咬食幼根和嫩茎,断处呈麻丝状,使幼苗萎蔫;蛴螬食性杂,将麦苗细根茎咬断,断口整齐呈刀割状;金针虫钻入根茎咬食,使植株逐渐枯萎死亡,主根多不咬断,咬食处不整齐.仔细观察麦苗的这些被害状,就可以确定麦田发生的是哪种地下害虫以便采取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1发生规律随着春季天气回暖、地温提高,麦田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亦开始活动起来。金针虫是农田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常常危害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子、幼苗根部及地下茎等,在冀中北麦区一般3~5a发生一代,以成虫或幼虫在20~80cm土层内越冬,来年3月上中旬当10cm  相似文献   

13.
正近些年来,邓州市在小麦生产上,麦田杂草发生危害较为严重,影响着小麦的正常生长,不同程度造成了麦田的减产。尤其是野燕麦的繁殖力强、发展速度快、化学除草难于控制,已成为麦田主要恶性杂草。为控制其危害,现对野燕麦危害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4.
3~4月份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返青、分蘖、拔节,进入生长的关键期,地下害虫、麦叶蜂等虫害开始进入危害高峰期,造成小麦缺苗断垄和小麦缺刻,严重影响小麦的后期产量.此时期也是麦田杂草生长旺盛期,做好此时期的麦田除草也是保证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小麦早期病虫害是指播种到返青前一段时间所发生的病虫草害。这一时期主要病虫草害有地下害虫、小麦纹枯病和杂草等。近几年在我县造成了较大的危害,一般减产5%,严重田块达15%。由于用药不科学,部分田出现药害现象。1小麦地下害虫小麦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和蝼蛄。蛴螬  相似文献   

16.
麦田杂草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河南农业》2014,(23):33-33
<正>小麦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约466.67万hm2,是我国商品粮主要产区之一,无论种植面积或总产量均居全国各省之首。因此,搞好小麦病虫草害防治,保证小麦生产丰收,对促进河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麦田杂草的种类及发生规律河南省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发生普遍。据调查,河南麦田杂草有240余种,其主要危害严重的有毒麦、野燕麦、猪殃殃、看麦娘、播娘蒿、野油菜、大潮菜、繁缕、刺儿菜、田  相似文献   

17.
杜邦巨星防除麦田阔叶杂草的效果王桂莲王广宇姚秋花王会祥(叶县植保植检站,叶县467200)陈占峰(河南省植保植检站)李秀兰(鲁山县植保植检站近年来,叶县麦田草害发生严重,尤其是米蒿、荠菜、宝盖草等一些阔叶杂草在部分地块蔓延成灾,成为制约小麦优质高产的...  相似文献   

18.
由于气候、播种制度的变化及小麦品种的不断更替,新的病虫草害不断涌入我县。如:小麦根腐病、小麦锈病等呈逐年加重趋势,小麦散黑穗、秆黑穗、腥黑穗有反弹回升趋势:麦田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发生严重:部分地块出现了恶性杂草雀麦、节节麦和猪殃殃。今年田间存在大量菌源、虫源、草源。因此,为了确保小麦高产、稳产,抓好小麦播种期及越冬前苗期的病、虫、草防治很关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省中南部小麦病虫害呈加重趋势,常发性有害生物种类增多,特别是新发生的或回升危害的有纹枯病、赤霉病、根腐病、全蚀病、节节麦、吸浆虫以及部分地下害虫危害加重。治理麦田常发性病虫草害,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抓住关键、适期早治的原则,从播种前人手,科学实施种子处理,抓好早期用药,控制危害。  相似文献   

20.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何文兰宋玉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麦纹枯病在我省近几年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特别是肥水条件好,小麦产量水平高的麦田,其发生危害尤为严重。受害麦田,一般减产5%~10%,重者可达40%左右,为此,特将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