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水面放养一般靠天然饵料生产,故首先对水体的自然条件、饵料基础作深入调查,以便选择放养对象,确定放养数量。放养是在大水体投放不能自行繁殖的鱼类,如投放能繁殖的鱼类,则属于移植驯化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海洋牧场鱼类驯化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海洋牧场鱼类驯化以人工操作为主,鱼类自动驯化是建设高效海洋牧场运行模式的重要技术措施。根据部分鱼类具有趋声性或趋光性习性,设计了能定时播放声音和开启灯光、同时配合饵料定时定量供应的鱼类驯化装置。通过无线水下视频监控和定位通讯,实现对驯化效果监控和远程控制。实际试验中,以黑鲷鱼苗为研究对象,经过30 d的驯化,在播放声音和开启灯光后,黑鲷幼苗集群效果明显。试验结果表明该驯化装置的驯化效果明显,声音、光线、饵料供应、能量供应系统等工作正常,达到了设计要求,为海洋牧场鱼类自动驯化提供了有效的装备支撑。  相似文献   

3.
虹鳟营养及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虹鳟原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自1874年起通过人工移植驯化,现已遍布美洲、欧洲、亚洲等的很多国家和地区。虹鳟肉质细嫩、含脂量多、营养丰富,特别是EPA(20碳五烯酸)高于其他鱼类数倍以上,已成为世界上广泛养殖的优质鱼类之一。国内外学者在不断提高养殖技术的同时对虹鳟营养  相似文献   

4.
肉食性鱼类大多经济价值较高,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多以小鱼、虾、蟹、蛙、泥鳅等活体动物为食。在人工集约化养殖中,饲喂活食不但成本高,而且数量也难以得到满足;若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肉食性鱼类,则可显著提高养殖效益。为此,必须对肉食性鱼类进行食性驯化。驯食技巧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春森 《现代农业》2005,(12):18-19
大银鱼是属银鱼属鲑形目一年生小型鱼类,因肉味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还具有药用价值等特点,堪称我国名特优水产品之一。大银鱼因具有生物周期短、适应能力强、经济价值高、食用方便、营养丰富等优点,而被人们广泛移植。大银鱼移植增殖与资源保护技术措施关联的因素多且复杂,要求要因地制宜,故移植大银鱼水体,大银鱼产量稳产高产的很少。突泉县水产站作为渔业技术推广单位,对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进行了大胆尝试。在黑龙江的加格达奇渡假村、龙江县的龙江湖,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邙牛海等地,银鱼移植增殖工作都很成功,总共水面面积30万亩,已经…  相似文献   

6.
水培吊兰对富营养化污染水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水生栽培技术的探讨和吊兰水体净化功能的研究,表明吊兰具有良好的耐污性以及对江南水环境较好的适生性,可以通过对陆生吊兰的驯化,移植于水环境中参与污染水体的修复。吊兰对富营养化污染水体中的C、N、P有一定的降解功能。在试验条件下,吊兰对COD的降解率在50%以上,总氮去除率45%以上,总磷去除率35%以上。吊兰可以作为江南城乡水体生态修复体系中的理想组合植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刘山乔 《农家致富》2013,(16):38-39
对鱼类生长而言,春季是放养季节,是鱼类适应环境和恢复生长期;夏季是骨骼生长的旺季;秋季是肌肉生长的旺季,这时,鱼类已经开始大量积累脂肪,为保膘过冬或来年的生长繁殖做准备。因此,秋季水产养殖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加强水质管理经过春夏季节的投饵、施肥和鱼类生长,池塘中载鱼量增加,水体空间较小,大量水体残饵、排泄物等有机物的堆积与浓度也已经很大,它们  相似文献   

8.
水质的软硬度是检验水体是否适合鱼类生长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在生活中分不清到底什么是软水和什么是硬水?在专业术语中,如何区分GH和KH?它们到底代表着什么含义,通常情况下的水体硬度是怎样进行分等级的?而水体的软硬程度到底对鱼类生长有什么影响?笔者通过本文就日常生活中养鱼过程中水体总硬度的调节办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口黑鲈食性驯化技术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梁国方大口黑鲈自1983年引入我国以来,因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细嫩、外形美观,深受养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被誉为“淡水石斑鱼”。但由于大口黑鲈为肉食性鱼类,掠食性强,在自然水体中主食小鱼、小虾、水生昆虫等活体饵...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洋牧场增殖放流过程中的驯化需求,为提高有效性、可靠性和操作方便性,设计基于EVA材料的鱼类音响驯化装置,并进行装置的应用实验。以EVA实心材料为浮体,设计集远程控制、音响驯化和鱼类行为监控于一体的鱼类驯化装置整体结构;根据驯化饵料的特点确定料箱底部的自然下料角度,采用螺旋控料装置实现饵料按需均匀投料,每分钟下料量113 g;系统总体平均日耗电量27.47 Wh,设计满足连续阴雨13 d正常工作的太阳能供能系统。经计算装置稳心高度0.37 m满足规范要求,横摇固有周期2.3 s避开了波浪主能量频率,表明装置有较好的随浪运动特性;以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为对象进行音响驯化实验,实验表明:经25次驯化,以驯化点直径1 m范围鱼群聚集率40%为标准,对照池聚集持续时间为28 s,简易驯化实验池聚集持续时间为115 s,集成式驯化实验池聚集持续时间为473 s;从鱼群聚集率变化角度,简易驯化实验池驯化12次后趋于平稳,约为49%,最终为58%,集成式驯化实验池驯化8次后趋于平稳,约为95%,最终达到了99%。所研发装置在网箱和开放海域进行了应用,良好的效果显示...  相似文献   

11.
衣藻和水绵是淡水养殖水体中最常见的两种藻类,它们的同化产物是淀粉,可被鱼类利用.  相似文献   

12.
鱼类标志技术在鱼类遗传育种和引种驯化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它也是一种研究鱼类分布、种群密度、洄游和鱼类资源等的重要方法。综述了鱼类标志技术的种类、优缺点及研究应用等,以期推动鱼类标志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胁迫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金属是一类非降解且富集性较强的常见水体污染物,被鱼类摄取后可在脑组织、肾脏和肝脏等器官中富集,并对鱼类产生分子、生理生化等毒性作用,影响其生长发育、繁殖和代谢,甚至引起死亡。文章从重金属进入鱼体内的途径、重金属在鱼体内的富集情况、重金属对鱼类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综述了重金属胁迫对鱼类的影响,并提出今后应加强重金属胁迫对鱼类毒害作用机制的系统深入研究,探讨不同重金属对鱼类的联合毒性作用方式,确定重金属暴露浓度与响应指标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重金属胁迫下鱼类氧化胁迫发生的信号调控机制,同时加强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研究,将重金属对鱼类毒性的研究与水质监测及在线预警相结合,进行预警鱼类的筛选与驯化及鱼类生物学灵敏性信号指标选择等,为渔业环境监测及鱼类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实验认为:三种淡水虾对鱼卵的危害以日本沼虾最大,其次为小长臂虾、秀丽白虾,它们表现出不同的摄食节律。摄食鱼卵不但对湖泊水库中自然繁殖的经济鱼类、凶猛鱼类及野杂鱼种群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而且对孵化期较长的经济鱼类的受精卵移植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海洋牧场智能化浮式聚鱼装备研发与现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牧场是减缓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实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抓手,鱼类行为控制是海洋牧场高效运行的四大关键技术之一。为满足海洋牧场系统化渔业生产和管理的需要,研制了一种可业务化运行的智能化浮式聚鱼装备。该装备以无线网桥为通信核心,运用继电器组分别控制水下监控系统、声音驯化系统、定量投饵系统、传感器等,解决了开放式海域鱼类行为的驯化与控制问题。为解决驯化中出现的自相残杀和鱼类生长的"马太效应",研发了柔性分级驯化栅,通过使用前后效果的对比分析发现能够明显提高驯化效果。所研发装备在象山港海洋牧场以黑鲷为对象进行了全过程试验,针对核心区和周边三个对比区进行了长周期调查,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了其有效性,能够有效提升鱼类行为控制水平,为最终实现海洋牧场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从温室准备、瓶苗移植和驯化管理等环节介绍了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技术,为石斛驯化苗管理、人工仿野生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淑新 《新农业》2006,(7):37-37
水体是鱼类生存的“空气”。近年来因水体遭受污染(如溶氧超标、金属超标、水体缺氧等)而使鱼类发生“毒水症”,造成大批死亡。防治鱼类水体“毒水症”可采用如下方法诊断和救护。  相似文献   

18.
为防止和修复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通过渔业操纵实现营养物质的上岸,找到适合所有水体的生态治理方式,本研究中系统归纳了在不同营养类型、不同水体形态和不同营养物质输入节奏水体的渔业操纵对策。结果表明:对于受面源污染较小,营养物质输入分散的贫、中营养水体,应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长食物链的渔业形式为主,即实行以肉食性鱼类为主要对象的渔业操纵;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或营养物质输入集中度的提高,逐渐增加杂食性鱼类的比例,其中滤食性鱼类和底层杂食性鱼类的放养比例应根据水体深度和面积进行调整,不应夸大滤食性鱼类在所有形态水体中的除藻效果,尤其在浅而大的湖泊中,底层杂食性鱼类可通过吞食或刮食被湖盆吸附的藻类,实现除藻作用;对于超富营养水体,除了以杂食性鱼类为主的渔业操纵方式外,还需要增加水体的异质性,以提高水体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水中营养物质(鱼产量)被浓缩上岸的速度。本研究中首次提出对大而浅的富营养水体进行围栏分割,将大生态系统分割为互相依托的小生态系统景观集合体的生态修复方法,同时还阐述了渔业操纵效果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鱼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食品,在鱼类运输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运输条件的控制,对水体环境进行改善,使得水体的质量更适宜鱼类生存,避免鱼类运输过程中出现死亡。到达目的地之后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鱼类进行处理,旨在提高鱼类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20.
鱼类群落结构影响着湖泊的水质和水体的自净能力。分析了鱼类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作用,以及对富营养化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富营养化控制的鱼类群落管理对策,即通过放养滤食性、肉食性鱼类以及减少食浮游动物和杂食性鱼类等方式,对湖泊鱼类群落进行调控,以优化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和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