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和种类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3.3%普通尿素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表现最佳,产量最高,达8 668kg/hm2。氮素用量减至80%的控释尿素基施处理和控释BB肥基施处理产量分别为8390kg/hm2和8 512kg/hm2,控释BB肥基施处理产量高于控释尿素基施处理,与33.3%普通尿素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产量均没有达到1%极显著水平。在施用普通尿素的各个处理中,33.3%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9.1%,可见适当的施肥方式能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控释尿素基施处理和控释BB肥基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46.8%和49.5%,均高于施用普通尿素的各个处理,控释BB肥基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高于控释尿素基施处理。  相似文献   

2.
<正>棉花生育期较长,传统棉花生产除施基肥外,生育期间还要多次追肥,一般包括追施苗肥、花铃肥、盖顶肥等,费工费时。控释氮肥的优点是显著降低氮素的挥发和淋失,大幅度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氮肥施用对环境和地下水的污染。控释氮肥一次性作为基肥施用,既提高了利用率,又减少了追肥环节,省时省工,降低了生产成本。我们研制了与棉花需肥规律同步的棉花控释肥和棉花专用肥,取得阶段性成果。控释氮肥是专用肥的核心,其关键技术是控释氮肥的研制与生产。  相似文献   

3.
基于田间试验,以“科两优9218”为供试品种,研究了不同控释氮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与常规分次施肥相比,等氮量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对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无显著差异,但可减少劳动成本,省时省力。减量20%氮肥条件下,控释肥施用效果优于常规一次性基施。与常规施肥U2相比,等氮量下分次施用(穗肥15%)艾萨斯控释肥SRU3增产效果最佳,显著增产19.3%,经济效益增加18.3%,其次是分次施用中化控释肥CRU3,增幅为13.9%,经济效益增加12.4%。本试验条件下,拟推荐分次施用(穗肥15%)80%艾萨斯控释肥为最佳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4.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的试验示范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进行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试验示范,明确棉田简化施肥、省工节本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棉花施用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前期长势稳健,中后期生育加快,开花结铃多,能提高产量.施用技术方案为棉苗栽前1周施入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1 500kg·hm-2,地膜覆盖移栽,打顶后追施尿素75~120 kg·hm-2;花铃期开始,每7~10d叶面喷施1%~2%尿素溶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3~4次.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施用一次性减量控释肥与常规肥料对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及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一次性减量施用控释肥对棉花化肥减施增效的作用,为棉花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多重复田间试验,利用CI-110等仪器研究施用不同用量的控释肥和常规肥料条件下,棉花冠层结构、光合性能、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等参数变化。【结果】 一次性减量施用控释肥能保持棉花中后期较高的叶面积指数、提高中下层透光性、增强光能截获能力、减少群体漏光损失,延缓叶片老化和光合功能衰退速率。各处理棉花盛花期、吐絮前期LAI 与棉花总成铃数、单铃重及产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盛铃期与棉花僵烂铃比重极显著相关。研究一次性减N25%施用控释肥处理比一次性全量施用控释肥处理平均增产2.89%、比全量施用常规肥料处理平均增产5.53%、比减N 25%施用常规肥料处理平均增产14.89%、比不施氮肥对照平均增产50.96%。【结论】 一次性减量施用控释肥可以构建合理的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增加棉花单株成铃数及产量,减少氮肥投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一次性减N 25%施用控释肥(225 kg/hm2)为安徽省沿江棉区杂交棉适宜的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6.
鄂州市商品有机肥配施氮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均可以显著增加水稻产量、提高产值。在追施氮肥69 kg/hm2的条件下,基施商品有机肥4 500~6 000 kg/hm2能够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建议对施用有机肥的农户进行一定的补贴,从而引导和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减少化学氮肥施用量,起到增产、培肥地力和有效利用畜禽粪便等有机物料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夏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平衡施肥对夏玉米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表层养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平衡施肥处理显著降低夏玉米产量,施用控释氮肥和控释减氮对夏玉米产量影响不大,施用控释肥减少15%氮肥不会引起夏玉米产量的显著下降;不平衡施肥处理显著降低夏玉米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控释肥和控释减氮处理对夏玉米吸氮量影响不大,显著降低吸磷量,增加吸钾量;控释肥处理和控释减氮处理能够增加氮肥和钾肥利用率,降低磷肥利用率;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氮肥施用影响土壤碱解氮的含量,不平衡施肥造成作物对土壤养分的不均衡吸收,优化施肥和控释氮肥都能保持土壤肥力和土壤养分均衡分布,施用控释氮肥条件下可适当减少氮肥投入。  相似文献   

8.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是一种节本、高效、环境友好型肥料,使用了缓释技术,肥料养分释放有序有节,基本做到了与棉花生长所需同步,使用简便,节省用工。田间小区试验和示范表明,用1 500kg/hm2作基肥一次性施用,中后期(盛花期)追施少量速效氮肥,即可满足棉花一生的养分需求,能够提高产量,减少用工,其总体经济效益比常规施肥方法增加22.2%;对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土壤,采用1次基肥(加有机肥)加1次追肥的施肥方案,能够持续改善土壤供肥保肥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缓控释肥在冷浸田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了不同地块不同水稻品种在不施肥(CK)、不施氮肥(PK)、一基二追常规施肥(NPK)、一次性基施缓控释肥(T1)和一次性基施80%缓控释肥+20%尿素(T2)条件下,单季晚稻的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两个试验点水稻籽粒产量平均表现均为T2>T1>NPK>PK>CK,尽管PK籽粒产量显著高于CK,T2、T1和NPK也比PK增产显著,但各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缓控释肥提高了水稻地上部氮含量和吸氮量,尤其是秸秆中氮含量和吸氮量达到了显著水平。与常规施肥相比,在月山下村和企石村T1和T2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4.5%~60.4%和45.3%~49.7%。本试验条件下,缓释肥料一次基施的水稻籽粒产量与常规一基二施相近,但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实现了高产高效简化的施肥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以常规施肥方法为对照(CK),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控释氮肥对棉株主茎功能叶叶绿素含量、氮素在棉株地上部的累积分配、棉花产量及构成因素、棉花纤维品质、氮肥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施用控施氮肥处理的籽棉、皮棉产量显著(P<0.05)高于CK,且氮肥利用率、贡献率、农学效率亦显著(P<0.05)高于CK。这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控释氮肥能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施用常规氮素投入水平80%的控释氮肥即可实现与CK同样的产量,这一用量水平可作为环渤海潮土区棉花施用控释氮肥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1.
钾素营养对盐碱地棉花中后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东营滨海盐碱地设置棉花大田试验,研究不同钾肥施用方式对棉花中后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设不施钾肥、钾肥基施、钾肥分施(1/2基施、1/2花期追施)、控释钾肥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钾能显著提高棉株器官中K~+含量而降低Na~+含量;钾肥分施及控释钾肥皆能有效提高棉花叶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OD活性及脯氨酸含量;钾肥分施、控释钾肥分别比不施钾处理籽棉产量提高24.1%、22.0%,比钾肥基施处理籽棉产量高15.3%、6.7%。棉花生育中后期,保持适量的钾素含量水平对于提高棉花耐盐性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设置缓控释氮占总氮20%、40%、60%的3个不同配比缓控释氮肥处理,用氮量为216 kg·hm -2,和常规施肥处理,用氮量为270 kg·hm -2,同时设置不施氮肥对照,研究缓控释肥与速效氮肥配比不同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用量减20%的条件下,缓控释肥一次施用相较于常规施肥仍可维持水稻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缓控释肥可以增加水稻有效穗;缓控释肥60%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而缓控释肥20%、缓控释肥40%处理与对照没有显著变化。缓控释肥在水稻生产上有省工节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通过减少氮肥施用量、增施硫酸镁肥和施用生物有机肥,来研究对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食味值评分整体趋势是减少氮肥用量和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高于常规施肥,硫酸镁对水稻食味值的影响并不显著。氮肥的施用量对水稻产量有明显的作用,减少氮肥用量直接导致产量的降低。在氮肥减量20%的条件下,归复记生物有机肥对产量性状的效果略好于基施旺。施用硫酸镁对水稻产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太湖地区稻田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氨挥发特征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以减少氨挥发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为目的,通过调整氮肥管理模式, 设置农户常规施肥处理、化肥减量施肥处理、缓控释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按需施肥处理以及无氮处理6个管理模式试验,研究太湖地区施氮量与氮肥品种对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挥发损失受施氮量的显著影响,施氮量减少22%~44%可降低氨挥发损失20.2%~35.3%。常规化肥处理下,基肥期与分蘖肥期氨挥发损失较为严重。同一施氮水平下,有机肥化肥配施可显著降低氨挥发;缓控释肥可明显减少基肥期氨挥发量,但后期效果不明显。氮肥用量由当前农户施氮水平减少22%时,不会对作物氮累积量与产量造成影响,可见适当降低施氮水平并搭配有机肥,是具产量可持续性及环境友好性的氮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施用不同控缓释肥品种筛选试验,分析水稻同步侧深施肥中控释肥不同品种的肥效。结果表明:茂施产51%水稻缓控释肥适宜本区域耕地机插秧同步侧深施用肥。在耕地土壤肥力较好条件下,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深耕、增施生物有机肥、合理减施氮肥较习惯施肥增产、经济效益明显,同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模式对棉田肥料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以转基因抗虫棉‘沧198’为材料,研究了2种类型肥料(常规肥料、控释肥料)在不同养分水平(100%、80%)下,采用不同施肥方式(常规肥:基施十追施,控释肥:全部基施)对棉花干物质积累、肥料利用效果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养分水平条件下,一次性基施控释肥的干物质积累量与常规施肥模式的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对宁夏中部风沙土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基施控释氮肥80%以上能够满足玉米全生育期氮素需求,而一次性基施控释氮肥70%以下,在玉米生长后期出现脱肥现象,且产量降低;一次性基施控释氮肥80%(施控释氮肥1 293 kg/hm~2)时,比全量施控释氮肥节省肥料成本910.5元/hm~2,为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8.
棉花是需肥时间较长和较多的作物,通过对棉花施用控释肥试验示范研究,提高棉花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棉花施控释肥皮棉增产16.2千克/667平方米,增产7.91%。示范区增产9.58%,净增效益128.70元,氮肥利用率提高9.16%。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需肥时间较长和较多的作物,通过对棉花施用控释肥试验示范研究,提高棉花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棉花施控释肥皮棉增产16.2千克/667平方米,增产7.91%。示范区增产9.58%,净增效益128.70元,氮肥利用率提高9.16%。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控释掺混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在滨海盐碱地上施用对作物生长及盐碱土化学性质的影响,本试验利用渤海盐碱地大田试验,与农民习惯施肥进行对比,根据当地土壤养分含量情况,研究了控释掺混肥配施腐植酸调理剂和生物有机肥对轻度盐化滨海盐碱土夏玉米栽培上的土壤性质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掺混肥、腐植酸缓控释肥、控释掺混肥配施腐植酸调理剂配施、控释掺混肥配施微生物有机肥相比农民习惯施肥不同程度降低滨海盐碱地土壤pH值;各处理比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土壤含盐量有所增加,但大多差异不显著;控释掺混肥比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在玉米生育期大部分提高了土壤硝态氮(NO_3~-)与铵态氮(NH_4~+)含量,最高增幅分别为14.5%和16.1%;控释掺混肥配施腐植酸调理剂处理玉米千粒重最高,为353.2 g,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玉米产量和纯收入以控释掺混肥处理最高,产量达8832 kg/hm~2,比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增产15.23%,纯收入增加2578元/hm~2,均达显著水平。综合考虑,在低含盐量滨海盐碱土种植玉米,建议施用控释掺混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