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单株测产与小区测产两种方法,综合评估水稻重大病虫对产量损失影响,通过试验得知,产量损失率以科学综合,防治最小,为0;以完全不防治最大,为53.74%。挽回经济损失以防病不防虫最小,为171.52元;以科学综合防治最大,为592.84元。  相似文献   

2.
采用小区测产与单株测产相结合,并与大田普查比较,计算不同处理对晚稻产量的影响,并计算经济效益。试验得出,平均挽回经济损失以防病不防虫最小,以科学防治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小区测产与单株测产相结合,并与大田普查比较,计算不同处理对晚稻产量的影响,并计算经济效益。试验得出,平均挽回经济损失以防病不防虫最小,以科学防治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4.
2011—2013年抚州市临川区植保站开展了水稻主要病虫防治与不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病虫害不防治产量损失大,正常防治可挽回大量损失。在同等发生程度下,穗瘟、稻飞虱对产量影响最大,纹枯病影响最小,但是纹枯病每年发生重,范围广,对产量影响也大。在水稻产量形成期,特别要做好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2011-2013年抚州市临川区植保站开展了水稻主要病虫防治与不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病虫害不防治产量损失大,正常防治可挽回大量损失。在同等发生程度下,穗瘟、稻飞虱对产量影响最大,纹枯病影响最小,但是纹枯病每年发生重,范围广,对产量影响也大。在水稻产量形成期,特别要做好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玉米产量测定方法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产量测定主要分为理论测产和实收测产。一般理论测产应用比较多,实收测产只能在玉米成熟前后进行。理论测产主要分四个步骤:选取样点、测算亩收获穗数、测算平均穗粒数、产量计算。实收测产主要分五个步骤:选取样点、田间实收、籽粒含水率、鲜穗出籽率、实测产量。测产必须遵循科学、公正、真实、可靠等原则,把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  相似文献   

7.
2013年青冈县玉米螟绿色防控项目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春雷  崔海洋 《农林科学实验》2013,(22):132-132,134
2013年,青冈县应用赤眼蜂、Bt乳剂、杀虫灯防治玉米螟。该文阐述玉米螟绿色防控项目的实施情况,介绍了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治效果和产量效益,经田间调查和秋季测产挽回损失率都在5.47%以上,3项措施共挽回粮食损失903.862万元。  相似文献   

8.
水稻病虫害对水稻危害程度及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病虫害对水稻危害程度及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规防治各种病虫处理小区的病虫危害率比其他处理都低,各项经济性状指数最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好。不防治病虫处理小区的病虫危害率最大,各项经济性状指数最低,产量损失最大,其他只要有1种病或虫不防治的处理各项指数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从经济效益来看,病虫害防治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搞好玉米田测产对于科学统计玉米产量,推广玉米生产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了测产方法,对于搞好玉米田测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昭通苹果主产区开展不同防治技术应用,并跟踪调查其病虫发生危害情况,收获期对各处理区苹果进行分级测产调查,评估出病虫害对苹果产量损失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昭通苹果的主要病虫害以褐斑病、斑点落叶病、金纹细蛾、叶螨为主。若不采取任何措施防治,果园病虫害自然危害损失率可达70%左右,单病虫危害损失率最高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勉县小麦病虫草害综合危害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病虫草共存状态下农作物产量综合受害损失情况,科学评估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2013~2014年在勉县开展了小麦病虫草综合危害损失评估试验。试验数据表明:2014年对小麦产量造成损失最大的是锈病、赤霉病和蚜虫,经过专业防治能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挽回损失;病虫防治区比专防区每667 m2减产9.01%,杂草防治区减产31.98%,农民自防区减12.18%,非防区减37.01%;经专业化防治,专防区挽回损失217.03 kg,实际仍损失84.46 kg。  相似文献   

12.
产量信息获取是精准农业实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测产精度,缩小国内外农机装备的差距,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CAN总线架构的测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多种传感器、智能节点、田间计算机和SD卡4部分组成,实现了产量数据采集、显示及存储等功能。为了减小升运器转速对测产的影响,提出修正系数法对谷物流量进行修正,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修正后谷物流量最大误差为2.63%,平均误差为2.04%。应用测产系统在田间进行实验得到产量数据,并采用产量模型和反距离权重法计算单位面积产量进行计算和插值,最后绘制了产量分布图。  相似文献   

13.
水稻主要病虫不防治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早稻不防治时一代二化螟可造成27.37%的产量损失;晚稻不防治时稻飞虱、纵卷叶螟和螟虫为害的产量损失分别达47.03%、41.53%和38.56%;与完全不防治区比较,完全防治区早稻、晚稻分别增加收益2936.6、3710.6元/hm2。  相似文献   

14.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早稻不防治时一代二化螟可造成27.37%的产量损失;晚稻不防治时稻飞虱、纵卷叶螟和螟虫为害的产量损失分别达47.03%、41.53%和38.56%;与完全不防治区比较,完全防治区早稻、晚稻分别增加收益2936.6、3710.6元/hm2。  相似文献   

15.
根据创意稻田测产需要的实际,分析不同图案构成条件下田间产量的组成比例,提出按照彩色稻文字或图案所在田块不可分割的最小长宽组成的矩形为实际测产单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杭州市钱塘新区和德清县新安镇两块创意稻田种植彩色稻后对稻谷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种植紫色和黄色水稻后,虽然图案所在最小矩形田块产量较普通背景稻减产13.9%~19.8%,但紫米等彩色稻米售价高于普通稻米,且田园观光旅游的开发给当地带来了综合经济效益。创意稻田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了美丽田园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产量因子在两种种植方式中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个杂交水稻组合在测交12株种植和小区6.67m2测产种植两种条件下,分别对其产量构成因子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进行考查,方差分析表明,单株有效穗数是两种种植方式中最大的变异,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余的产量因子则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只有千粒重因子在两种种植条件下相关。据此育种者可根据测交量估测组合的大田实际产量,节省人力与物力。  相似文献   

17.
洪涝灾害对早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洪涝灾害对早稻产量的影响,对早稻不同熟期、不同受淹时间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取样测产和考种,结果表明:洪涝造成早稻减产,且随受淹时间延长产量损失增大;在孕穗至齐穗期受淹,产量下降是结实率降低、千粒重下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了解测产方法、产量图重建和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对测产方法、产量图重建、谷物流的动力学模型以及产量测量中的误差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重点概述了测产方法的分类,介绍了不同测产方法的原理、产量图重建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和动力学模型上取得的成果;对测产方法的试验结果和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了测产方法、产量图重建、水分传感器、切割宽度传感器和GPS定位装置等研究的误差来源。结果表明:1)对不同方式的测产装置进行合理的安装、校准和操作,就能使测产结果达到足够的精度,建议对不同的测产方式加强误差分析并提高试验准确度。2)产量图重建过程中的部分误差通过校准可以减小甚至消除,但基于小面积地块的产量图构建及误差研究还有待加强。3)一阶动力学模型无法确定谷物混合对产量监测的影响,建议在基于非线性组合算法和反褶积算法的动力学模型上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水稻二化螟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及危害症状,并从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减少水稻产量损失和科学防治水稻二化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1981年土壤普查数据,2008年、2009年测产数据,测产点土壤盐分数据及2008年地下水最大埋深数据,分析了土壤剖面质地构型、盐分及地下水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沙漏沙型和盐层型土壤不属于障碍类型,其中底沙漏沙型土壤产量最高,盐层型土壤部分年份超过了无障碍土壤。测产数据与地下水及盐分的相关分析表明,盐分仍然是限制性因子,仍需防范土壤次生盐渍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