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春号小麦的选育及其经验体会收稿日期:1996-10-20林素兰(辽宁省农科院育种所)本文概述了辽春号小麦选育过程、主要特点、生产应用价值及辽春号小麦选育工作经验和体会。1辽春号小麦选育概述1.1辽春1、2、4号辽春1、2号小麦选育于1995年以松...  相似文献   

2.
在比较干旱的 2 0 0 2~ 2 0 0 3年小麦生产年度 ,在渭北旱地进行了旱地优质小麦品种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参试优质小麦品种铜麦 4号综合性状表现突出 ,产量最高 ;铜麦 3号表现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郑杂棉4号套作小麦的双丰技术。[方法]在中牟黄河滩地和须水试验场,以相同面积的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与单茬棉花设置对比试验,麦棉套种按照4-1式种植,并对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与单种棉花的综合表现、产量、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可减轻病虫为害,利于一播全苗;单种棉花平均产量高于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产量中棉花产量;郑杂棉4号与小麦套作较单茬棉花种植经济效益提高了8 380.5元/hm~2,增益显著。[结论]此套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全年麦棉持续生产,为棉麦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麦黄花叶病是由黄花叶病病毒引起的土传病害,现已成为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毒病之一。为确保小麦生产,介绍了抗黄花叶病小麦新品种"华麦6号"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受气象因子、栽培水平等因素影响,淮北地区小麦产量徘徊不前。为保障小麦稳产增产,不仅要抓好土壤的培肥改良,而且要增加小麦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提高其抗病抗灾能力。本文在介绍白龟高产1号的基础上,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小麦生产上施用白龟高产1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的生产特性,以2005-2006年度山东省小麦高肥1组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法,分别对临麦4号和对照品种潍麦8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临麦4号丰产性能高、稳定性能好、适应范围广,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段生莲 《农村科技》2005,(10):10-10
我县冬小麦主栽品种为奎冬5号,春小麦主栽品种为新春6号、新春11号,搭配品种有新冬17号、新冬19号和新冬18号,其产量表现稳定、高产。若使新品种种性不退化,必须及早进行提纯复壮工作,采取科学的良繁技术,才能使小麦生产得以持续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8.
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进行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对水稻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系列处理的水稻在每穗粒数、千粒重方面都比不施用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系列的处理有所增加。Q号拌种王统一使用,1号促根王450 mL/hm2,2号丰产王450 mL/hm2的处理与全生育期都不用Q号拌种王、1号促根王与2号丰产王的处理相比每穗实粒数提高8.31%,千粒重提高4.37%,理论产量提高17.64%,该用量适宜在淮安市淮安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了运丰早号小麦的选育经过、品种特性及育种体会。运丰早 1 0号、运丰早 1 8号(晋麦 56号 )、运丰早 2 1号 (晋麦 6 1号 )小麦新品种 (系 )是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用郑 891和烟1 6 0 4杂交 ,经连年分离选择及生理生化选择 ,选育而成的高、中水肥地小麦新品种。运丰早号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早熟、节水、抗病、广适、高光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小麦品种在其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单产、改良品质和增强品种抗逆性能,一直是小麦育种追求的重要目标。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小麦育种室根据内蒙古小麦主产区品种需求,经多年试验育成"农麦3号"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春性、中筋、高产、抗锈病,于2011年3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同时针对内蒙古中西部小麦产区生产条件开展了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形成的配套技术充分保障了该品种特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麦新品种平安7号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方法]根据2006—2007年度、2007—2008年度河南省小麦区试试验汇总资料和2008—2009年度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汇总资料,利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适应度、品种稳定性与适应性(Cosolin)对平安7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平安7号表现出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和适应性广的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空间。[结论]该研究为平安7号在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洛旱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旱3号(原名洛麦9505),是洛阳市农科所1995年用(豫麦48号×豫麦2号)F1与(衡水6092×豫麦18号)F3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早熟、多穗型旱地小麦新品种。2001~2004年,先后参加了河南省旱地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及小麦抗旱性鉴定试验。表现抗旱节水、高产稳产、抗逆性好、适应性广。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4003)。1选育背景干旱一直是旱作农区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选用抗旱节水品种,已成为抗御干旱,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由于我省生产条件差异较大,降雨分布不均,生…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量对小麦宝研8号的产量和群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研8号是宝鸡市农科所2012年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小麦的精良播种是小麦生产的一项重要的增产技术。为了探索宝研8号最合适的播种量进而更好的在我市推广该技术,设计了6个亩播量的试验分别是:12万粒、16万粒、20万粒、24万粒、28万粒、32万粒。试验结果表明:宝研8号用种量在28万·667m-2最适宜,而小麦产量达到528.0 kg·667m-2。  相似文献   

14.
运用生态选育与系统选育相结合的方法,以汉麦6号为亲本,选育出的汉麦7号表现丰产稳产、抗病抗淋、生育期短、品质好等诸多优点,适合陕南大田生产需求。2016、2017年参加陕南小麦品种区试平均增产5.17%,生产试验平均增产8.73%。2019年7月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现已成为陕南小麦生产上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5.
小麦源育二号是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以西安83-29为母本、自选89-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多抗、稳产、早熟小麦新品种。通过对源育二号小麦新品种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综合抗性以及栽培技术和适应范围的系统分析,以期加快其在农业生产中的科学、快速推广使用,充分发挥其增产、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苏麦6号"丰产稳产性较好,有一定的推广面积.目前本地区小麦生产上肥料投入偏高,成为小麦种植效益的主要障碍,为探索"苏麦6号"低氮高效施肥技术,本站进行了"苏麦6号"不同肥料水平等级试验.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的生产特性,以2005—2006年度山东省小麦高肥1组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临麦4号和对照品种潍麦8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临麦4号丰产性能高、稳定性能好、适应范围广,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执行"新春9号面包强筋小麦生产技术体系试验示范"项目,将对新疆优质春小麦品种的引进、选育、推广和生产品种优质化,以及小麦定单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新春9号品种的主要特点、品质状况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天津农业科学》2016,(8):117-120
简约化栽培是稻茬小麦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耐渍性是稻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性,耐渍性强、适应性广、播期弹性大的高产品种无疑将被生产上广泛利用。本文对信麦9号在不同播期及播种方式下遭受渍害的表现进行了研究,探索信麦9号的最佳栽培模式,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弱筋小麦品种种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培育弱筋小麦新品种,对弱筋小麦主导品种进行了种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除扬辐麦2号表现略差外,其他宁夏13号、扬麦13号和扬麦15号在本地表现均较好,适合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