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额定输出功率为75 W的推挽式拓扑结构的小功率开关电源,采用SG3525等专用芯片以及其他电路元件相配合,设计出的开关电源具有自动稳压输出的功能.且使输出电压在30 V-36 V连续可调,并实现了过流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Ahujia基准电压发生器设计了低功耗、高电源抑制比CMOS基准电压发生器电路.其设计特点是采用了共源共栅电流镜,运放的输出作为驱动的同时还作为自身的偏置电路;其次是采用了带隙温度补偿技术.使用CSMC标准0.6μm双层多晶硅n-well CMOS工艺混频信号模型,利用Cadence的Spectre工具对其仿真,结果显示,当温度和电源电压变化范围为-50-150℃和4.5-5.5 V时,输出基准电压变化小于1.6 mV(6.2×10-6/℃)和0.13 mV;低频电源抑制比达到75 dB.电路在5 V电源电压下工作电流小于10 μA.该电路适用于对功耗要求低、稳定度要求高的集成温度传感器电路中.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采用单一电流传感器检测功率因数校正主电路中电感电流信号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同时控制输入电流波形和输出电压,不需要分别检测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被检测的电感电流主要用在2个方面:一是用于与锯齿波信号相比较去控制输入电流的波形;另一是用于当主开关处于开通或关断状态时,通过对电感电流变化率的处理得出输入和输出电压信号.同传统的APFC相比较,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不再使用耗能的分压电阻器采集信号;(2)自然实现了功率转换级同控制级的电气隔离;(3)不必进行复杂的数字采样和大量计算.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一种适用于无源RFID的低静态电流密度LDO稳压器电路设计,主要提出了一种新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和一种利用输出电压为基准电压源电路供电的方式,使得该LDO稳压器具有低静态电流、输出电压稳定的优点.基于CSMC0.5 μm模型库对其进行了仿真,初始电压在3.4~9 V的变化范围内,该电路输出电压仅变化0.535 mV,电路自身的静态电流仅为5.79 μA.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电荷泵锁相环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采用符号函数sign()来描述状态变化,建立一个输入参考频率为50 MHz,输出频率为900 MHz的三阶电荷泵锁相环的事件驱动模型,通过设定模型中的参数,应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当输入频率为50 MHz时,此三阶电荷泵锁相环完全能够锁定,并且在锁定时,输出频率为900 MHz,达到设计目的,并且该事件驱动模型大大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电源供电模块受功率大小影响的不足,提出了解决方案。设计出一种由三路DC/DC变换器并联组成的输出电流任意比例分配的电源供电模块。整个系统由DC/DC变换器、采样电路、控制电路、按键显示电路等模块组成。开关电源三路主回路都输入12 V DC,通过升压斩波电路,变换为20~30 V DC输出;主控制器为STC12C516S2单片机。主控制器和TL494以双闭环形式控制DC/DC变换电路,既能通过电压反馈控制稳定输出电压,又能通过电流反馈对输出电流任意分配比例控制。且该系统还有过流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7.
许瀇 《农业与技术》2011,31(4):128-132
21世纪以来,LED正在取代LCD成为便携式电子设备产品的主要背光器件。本款亮度可控的白光LED驱动芯片采用了DC-DC Boost变换器的架构,PSM/PWM的调制方式,通过控制反馈脉冲的占空比调节输出电流强度,从而实现对于白光LED的亮度控制。该芯片可驱动3~6个串联白光LED,电压输入范围为3.0V~4.5V。并且,本芯片还集成了I2C总线接口,使得芯片可受外部数字设备控制,增加了芯片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今市面上的AC-DC变换器多使用模拟控制且输入阻抗呈容性,存在着体积大,功率因数低和输出纹波大等不足,研制了以UC3854为核心的高功率因数变换器.利用脉冲宽度调制技术(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采用平均电流控制策略,通过对Boost电路的输入电压相位和输入电流相位进行调整,使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之间的相位差接近0.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此电路控制简单、输出电压和电流稳定且功率因数较高,同时能减少对电网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任黎明  于红  刘瑞娟 《农技服务》2011,28(8):1231-1232
采用单片机C8051F021作为核心,实现了20V~24V直流电压输出,通过改变DAC0832的输入数字量来改变输出电压值,将输出电压在经过ADC0832进行模数转换,间接用单片机实时对电压进行采样,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及显示。并采用软件方法来解决数据的预置以及电压的步进控制,使系统硬件更加简洁。  相似文献   

10.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的稳定性,保护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了一种以非隔离型的Buck/Boost拓扑结构为主电路的DC-DC变换器、设计了电路的参数,提出了基于电压、电流双闭环的控制算法,采用微处理器TMS320F28335为控制核心,开发了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DC-DC变换器具有输入电压范围广、输出电压精度高以及良好的动态、稳态特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微电网通常是接入低压配电网的情况,分析了低压微电网输电线路与传统高压输电线路阻抗比的差异,对低压微网功率传输进行了理论修正.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对低压微电网进行综合控制,联网模式下为了执行支撑本地电压和调节馈线潮流,微电源采用PQ控制策略;孤岛模式下为确保负荷能各自快速分担负载和电压频率稳定,微电源采用电压频率V/f下垂控制.为保证逆变器输出阻抗与线路阻抗相匹配,在逆变器控制策略中引入阻性虚拟阻抗,根据低压线路参数呈阻性的特点,对传统高压大电网下垂特性进行修正,通过旋转坐标正交变换矩阵,对电压频率V/f下垂控制进行了改进,使得传统的V/f下垂控制得以扩展应用于低压微网中.仿真验证分析,证明了低压微电网系统下设计的综合控制策略能够保证系统与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发电电气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珀尔帖效应(Peltier effect)、汤姆逊效应(Thomson effect)原理,制作了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系统,通过试验测试获得了在不同温度等级下的电气特性。结果表明,开路电压和负载电压随温度升高呈线性上升趋势。当温度一定时,电流随负载变化呈几何对数增长,并找到了电压越低输出功率越大的功率特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GTO的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分接开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一种新型的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分接开关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本装置利用第二代电力电子元器件-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作为有载分接开关,控制电路以DSP技术为核心,辅以数据采集、软件滤波等功能,根据检测到的负载侧电压,与设定电压比较,自动的发出GTO的控制脉冲,有效调节GTO的导通与关断,实现有载分接开关的变换,达到自动稳定二次侧输出电压的目的。本分接开关适用于配电变压器,具有响应速度快,可频繁调节,工作可靠,造价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个用于中小功率的双向DC——DC变流装置,能将直流电压从24 V提升到240 V,也可以将240 V直流电压变换成24 V。在变流器的两个桥式电路中间使用一个隔离变压器,在不增加电路器件的情况下,实现电能的双向传递,变流器通常工作在降压方式,主直流电源来自交流或燃料电池,主电源向负载提供电能的同时向蓄电池充电,在主直流电源故障的情况下,蓄电池替代主直流电源,向负载供电。使用适当的控制策略,实现元件的零电压开关。在对电源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证明系统具有转换效率高、性能稳定和电路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今市面上的移动电源结构复杂、采用模拟控制、可靠性低且转换效率不高等缺陷,采用合泰HT45F4M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运用脉冲宽度调制技术(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研制了具有自动充放电功能的聚合物锂电池移动电源,并给出了系统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试验表明,该移动电源输出电压稳定,性能优良且转换效率高,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罗米娜  刘霞  蒋生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43-15845,15847
[目的]建立大体积进样堆积-毛细管电泳(LVSS-CE)法,富集并测定独一味全草中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和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分离条件为:背景电解质为30 mmol/L硼酸盐溶液(pH 9.0),含8%(V/V)乙腈,分离电压20 kV,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堆积过程为:流体动力进样5 000 Pa×250 s,施加-25 kV至基质完全排出,20 kV进行分离。[结果]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木犀草素和槲皮素的堆积因子分别达到33、31、50和51,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0、4.5、2.5、2.5μg/L。与常规电泳流体动力进样5 000 Pa×3 s相比,该法提高检测灵敏度300~800倍。[结论]该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用于检测药物中低含量的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从电功率的定义出发,导出了专用功率检测单元的设计原理并采用新颖的电子器件,实现了功率和电压的P-U变换,方法简单有效,成本较低,对非线性负载同样适用,且可以和自动控制系统对接。  相似文献   

18.
采用TMS320F2812 DSP为控制器,BUCK电路为主电路,研究与设计了一种新型光伏阵列模拟器.模拟算法利用模拟器负载电流与阵列特性电流的差值控制BUCK电路开关的占空比,调节模拟器输出电压,使模拟器的工作点逐步逼近光伏阵列I-V特性的工作点,实现对光伏阵列输出特性的模拟.阵列的特性电流值由存贮于DSP中的工程数学模型,根据选定的不同光照量和环境温度条件计算得到.MATLAB仿真和模拟器样机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拟器的逼近与稳定时间约为80 ms,仅为传统逐点逼近法的25%,且超调小于4%,稳态误差小于1%,均优于传统逼近法,且能够实现光伏阵列不同I-V特性曲线的完整模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实现农作物保护区的变量喷洒,设计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农用变量喷头。【方法】根据磁流变效应理论设计变量喷头的机械结构,并利用软件仿真对结构进行参数优化。然后设置不同线圈电压和磁流变液注入量进行流量测试,分析线圈电压、磁流变液注入量对喷头流量的影响。【结果】隔膜泵泵压恒定在0.3 MPa,当磁流变液注入量从0增加到2.5 mL,喷头流量随之减小。在24 V线圈电压下流量减小最少,为14.29%;在0 V电压下流量减小最多,为28.57%。当磁流变液注入量恒定在1.5 mL,线圈电压由0升高到28 V,喷头流量增加了25.00%。【结论】基于磁流变液的变量喷头可以通过控制外部磁场实现变流量控制,可用于精准农业喷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