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选育水仙花新品种,本研究共选择15个多花水仙资源材料,于2017年秋季在漳州进行露地栽培,观测其植物学性状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5个水仙资源间的叶长、叶宽、花葶长度、每花葶小花数、小花直径、副冠直径、副冠杯深以及花药长度等有明显差异。萌芽期为10月底至12月底,抽葶期为11月底至翌年1月底,花期从12月初持续到第二年2月底,盛花期延续81d,开花持续天数27~35d。根据花色可分为4大类型,第一类为两色花类型,含7个资源,即Chinese Sacred Lily、Erlicheer、Galilee、Sol、Winter Sun、金三角、云香;第二类为白色花类型,含3个资源,即Znbal、Ziva、崇明(白);第三类为黄色花类型,含3个资源,即Golden rain、Grand SD'or、彩旺;第四类为其他花色类型,仅绿状元1种。按花期可以分为早、中、晚3种类型。通过观察比较,明确了15个资源的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对中国水仙植株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选育优良新品种及丰富中国水仙品种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国水仙金盏银台的鳞茎为试材,采用不同辐射剂量[0(CK)、10、30、50、80和150 Gy]的60Co-γ射线进行辐射处理30 min,室内遮光储藏约3个月后进行水培,分析不同辐射剂量对中国水仙植株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中国水仙金盏银台的株高、根长、花茎高度和花径均随60Co-γ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CK处理(P<0.05,下同);始花期推迟12~22 d.其中,10 Gy辐射处理的株型紧凑,开花数量较多,且出现副花冠呈齿轮状变异,整体观赏效果较好;150 Gy辐射处理的植株叶片和根茎很短,但不开花.随着60Co-γ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中国水仙金盏银台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10~8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能增强中国水仙金盏银台植株防御能力,但随着辐射剂量增大,其防御能力降低,受损严重.[结论]60Co-γ射线辐射中国水仙金盏银台鳞茎可导致植株形态发生变化,尤其在10 Gy的辐射剂量下其株高矮化,株型紧凑,不倒伏,开花数量较多,副花冠呈齿轮状变异,观赏价值得到提高,即该辐射剂量为60Co-γ射线辐射中国水仙金盏银台的最适剂量.  相似文献   

3.
<正> 水仙花素有“金盏银台”之美称。盛开时,她那银盘似的花被,金杯状的副冠,碧玉似的叶片,缕缕袭人的清香,婷婷玉立的姿态,秀而不媚,娇而不傲的神韵,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赞赏。春节期间,房间里盛开几朵水仙花,会他家庭增添情趣。下面,向读者提供养水仙的三点技巧:  相似文献   

4.
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以多花水仙的栽培品种‘黄花水仙2号’黄色花瓣和‘金盏银台’白色花瓣的cDNA分别作为测试子和驱动子,建立正、反向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随机挑选正、反向文库各216个阳性克隆测序,对已知功能的uniEST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类分析,荧光定量PCR检测部分可能参与色素形成的uniESTs.结果表明:水仙花色差异表达正、反向消减文库经检验质量可靠,为分离花色形成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GO功能分类分析显示,水仙花色差异可能受到多个代谢途径的影响;经初步筛选得到11个与水仙花色形成相关的uniESTs,为进一步克隆基因全长和功能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猕猴桃在南京地区开花物候期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中华和美味猕猴桃优良品种在南京地区开花物候期,为其花期管理和授粉提供理论依据。笔者田间观察记录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的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坐果期,并统计不同猕猴桃品种的花期长度。结果表明,中华和美味猕猴桃的花期集中在4月中旬—5月上旬,‘红阳’的初花期最早,为4月10日,‘海沃德’初花期最晚,为5月3日,两者相差24天。并且不同猕猴桃品种的花期长短不一,‘翠玉’的花期最长,为17天,而‘金魁’的花期最短,仅5天。中华猕猴桃的初花期比美味猕猴桃早,并且花期比美味猕猴桃长。  相似文献   

6.
以漳州水仙‘金盏银台’(Narcissus tazetta L.var.chinensis Roem)为试材,经5个不同光强(0、100、300、600、1 000μmol/(m2·s)处理后,采用活体动态顶空法收集花香,然后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水仙花香成分以及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漳州‘金盏银台’水仙释放出8大类共58种化合物,在所测的58种挥发化合物中(Z)-3,7-二甲基-1,3,6-辛三烯(罗勒烯)含量最多,其次是乙酸乙酯,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芳樟醇),3-甲基-2-丁烯-1-醇乙酸酯,这些是‘金盏银台’水仙花香的主要成分,并且化合物种类数随着光强的增强呈现出先增多后减少的变化规律。花香成分的相对含量随光强的增加也表现明显的变化,且多数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在光强为300μmol/(m2·s)时最高。  相似文献   

7.
朱春艳 《农学学报》2015,5(9):82-86
摘要:为了充分了解新引进的杜鹃花种质资源的特性、解决适宜本地区栽培品种少的问题,连续3年对新引进的28个杜鹃花品种的花期、花色、花瓣等主要花期特征指标及开花率、保存率等主要栽培适应性指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间主要花期特征及栽培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28个杜鹃花品种按落叶与否、花色、花瓣及花期分类,并结合栽培适应性,筛选出‘五彩夏鹃’、‘劳动勋章’、‘天章’、‘辉煌’4个品种适合在杭州地区园林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观察中华和美味猕猴桃优良品种在南京地区开花物候期,为其花期管理和授粉提供理论依据。笔者田间观察记录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的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坐果期,并统计不同猕猴桃品种的花期长度。结果表明,中华和美味猕猴桃的花期集中在4 月中旬—5 月上旬,‘红阳’的初花期最早,为4 月10 日,‘海沃德’初花期最晚,为5 月3 日,两者相差24 天。并且不同猕猴桃品种的花期长短不一,‘翠玉’的花期最长,为17 天,而‘金魁’的花期最短,仅5 天。中华猕猴桃的初花期比美味猕猴桃早,并且花期比美味猕猴桃长。  相似文献   

9.
以3年生中国水仙品种‘金盏银台’主芽为试验材料,经5和35℃变温贮藏水仙球,通过石蜡切片形态解剖学观察主芽活力,利用q RT-PCR方法分析水仙主芽在贮藏时期ABA和GA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水仙主芽生长点的细胞排列紧密,35℃高温贮藏有利于水仙主芽的生长发育。q RT-PCR分析表明,贮藏期间ABA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呈现不规则变化趋势,变温贮藏对Nt ABA2基因影响显著;GA相关基因整体呈下降趋势,变温贮藏对Nt GA20X基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周琦  赵峰  汤鹏  祝遵凌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10):2797-2804
【目的】探究睡莲属珍贵水生植物香水莲花开花至衰老进程中花瓣生理指标变化规律,为香水莲花的花期调控及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花、粉花、黄花和白花4种不同花色香水莲花为试验对象,测定其开花过程中花瓣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淀粉(St)和脯氨酸(Pro)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透性、脂肪酶(Lip)和脂肪氧合酶(LOX)的活力,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花色香水莲花花期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4个不同花色香水莲花花瓣内SS和SP含量均先增后减,在盛花期达峰值,至末花期迅速下降,而St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Pro含量自初花期不断减少。不同酶活性变化存在差异,POD、SOD、CAT和PPO酶活性随花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POD和PPO活性的最大值均出现在盛花期;紫花型和粉花型香水莲花的SOD和CAT活性的峰值出现在初花期,而黄花型和白花型香水莲花的峰值则出现在盛花期。花瓣中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均不断上升;Lip活性总体上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而LOX活性则随花期不断下降,在末花期活性最低。香水莲花开花过程中生理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营养物质、保护酶及抗逆物质起正向调节作用,而MDA和细胞膜透性具有负向调控作用。【结论】香水莲花开花与衰老受多因素共同影响,花期花瓣中营养物质、保护酶及抗逆物质的协同作用,可延缓衰老,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加剧则促使花瓣衰老、凋亡。黄花型香水莲花花期较长,观赏价值更高,值得在生产及景观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3个脐橙新品种在广西引种的表现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评价卡拉卡拉、Lanelate、Summergold脐橙3个新品种在广西引种的表现。[方法]2005年春,引入枳橙砧卡拉卡拉定植于广西柑桔研究所,定植规格为3m×2m,2006年5月、6月和10月分别引入Lanelate、Summergold脐橙,高接于2005年定植的卡拉卡拉,每个品种高接5~8株;2006年10月,在富川县徐岷脐橙园将卡拉卡拉、Lanelate、Summergold脐橙高接于2005年春植枳壳砧纽荷尔脐橙,每个品种高接6~8株,当年12月,将每个品种中的3株高接树移植到富川县贺州柑桔苗木繁育中心引种圃,种植规格为2.0m×1.2m;2006年10月在融水县将Lanelate、Summergold、卡拉卡拉脐橙品种高接于红壤坡地2003年植枳壳砧纽荷尔脐橙,每个品种高接3~5株。每年观察记录物候期、植物学特性、适应性及抗性,结果后调查分析各品种果实主要性状、结果性能等。[结果]卡拉卡拉、Lanelate、Summergold脐橙均表现生长快、结果早,较抗旱的特征,其中卡拉卡拉树势稍旺,树形开张,树冠圆头形,果实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成熟,甜酸适中,化渣,表现为中熟、高产、优质,脐黄中等特征,裂果较少。Lanelate树势稍弱,树形开张,树冠扁圆头形,果实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成熟,甜酸适中,味浓,表现为中熟、优质,产量中等,脐黄多等特征,裂果少。Summergold树势中等,树形稍开张,树冠圆头形,果实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成熟,甜酸适中,化渣,表现为中熟、高产、优质,脐黄中等偏多特征,裂果少。[结论]3个品种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杨献娟  潘丽  邵元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50-7952
[目的]研究南通地区国兰的生长发育动态,为国兰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春兰和蕙兰主栽品种为试材,定期观测叶芽、花芽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春兰春芽(叶芽)快速生长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蕙兰春芽(叶芽)旺盛生长期在4月中旬至7月中旬;春兰秋芽(叶芽)快速生长期在10月初至12月中旬;蕙兰秋芽(叶芽)旺盛生长期在10月初至12月下旬。春兰、蕙兰的花葶均在10月底出土,但春兰的花葶在1月底进入缓慢生长期,而蕙兰的花葶则在2月底才进入缓慢生长期。[结论]南通地区春兰和蕙兰的主要施肥期宜为:春季3月下旬至4月初,以氮肥为主;秋季9月中下旬,宜多施磷、钾肥。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番红花的栽培技术,对从荷兰引进的4个番红花品种在湖南地区的物候期、观赏特性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4个番红花品种的耐寒性较强,出苗期均在2月上中旬,叶片展开期多集中在2月16日─24日;自鳞茎出苗2~3叶丛,每丛有叶2~15片,叶片线性,无柄,多数植株长12~30cm,宽0.4~1.0cm。花朵现色期为3月初,第一朵花的开花期均在3月中上旬,各品种的开花持续时间为19~24d;单花顶生,花茎长度4.9~6.8cm,颜色艳丽,有香味。花瓣数6,倒卵圆形,4个品种颜色分别呈淡紫色、紫红色、白色及橙黄色,花冠直径2.5~4cm,花被长3~4.5cm,雄蕊直立,3枚,长1~2cm,花药黄色,顶端尖,略弯曲,雌蕊1枚,花柱3深裂,可伸到花瓣外部,柱头顶端略大,呈喇叭形,长3~4cm。4个品种均可以分生出籽球,其中,‘花仙子’、‘珍妮’、‘黄色精灵’的籽球分生能力较强,分生率均达60%以上,籽球直径较母球均有减小。因此认为,番红花可作为早春花卉在湖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铁线莲属Clematis栽培品种观赏性综合评价体系,为合理引进和应用铁线莲栽培品种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0个铁线莲品种植株、叶、花、果性状的生长物候期进行调查,采用层次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其观赏性。  结果  ①20个铁线莲品种可分为常绿和落叶2种生态型。②植株在杭州地区的萌芽期、抽枝展叶期多集中在2月上中旬至3月中下旬,花期多处于4—6月(‘蓝焰’‘Bagatelle’和‘蓝光’‘Blue Light’等7个品种在7—12月可以2次开花)。③萼片多为紫红色系、蓝紫色系或具2种颜色以上的复色系。  结论  经观赏性评价和聚类分析,‘蓝焰’和‘茱莉亚夫人’‘Madame Julia Correvon’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Ⅰ级),Ⅱ级含‘羞嗒嗒’‘Innocent Blush’等4个品种,Ⅲ级包括‘乌托邦’‘Utopia’在内的3个品种,Ⅳ级包括‘朱卡’‘Julka’在内的9个品种,Ⅴ级含‘蓝光’和‘丹尼尔德隆达’‘Danniel Deronda’。Ⅰ和Ⅱ级的6个品种可优先在杭州地区推广应用。表12参17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库库瓦、伊赛、罗高、安娜、缤果、红色九月、紫色萨多瓦和日内瓦8个软枣猕猴桃品种的物候期以及生物学特征调查,综合评价了果实外观以及果实内在品质。结果表明,8个软枣猕猴桃品种在北京地区3月底至4月初萌芽,5月初至5月中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果实成熟;花白色,花冠直径1.502~2.236 cm,花瓣5~10片,柱头16~25枚,雄蕊33~43枚;果实卵形、椭圆和圆柱形,果实重量8.54~19.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22.7%,Vc含量43.2~46.6 mg/kg。就引种综合表现情况来看,缤果最好,伊赛、红色九月、紫色萨多瓦、罗高、日内瓦和安娜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6.
周盼 《现代农业科技》2012,(14):140-142,146
在安徽地区大面积露地栽培郁金香并不多见,观测比较了引种栽培的36个荷兰郁金香品种在蚌埠地区露地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①郁金香在蚌埠地区错过最适宜种植时间(11月下旬至12月初)的情况下,种球种植下地浇透水覆盖稻草、草帘和地膜7 d后,绝大多数郁金香品种开始生根,15 d全部生根,根长1~6 cm不等;②翌年2月初幼芽陆续开始出土,3月上旬陆续开始展叶,3月底陆续开始抽杆、现蕾,4月初至4月中旬,气温在11~22℃,是郁金香生长最为迅速的时期;③此次所引进的36个郁金香品种除1个早花品种外,其余均能正常生长开花,只是其中有4个品种盲花率较高,均达20%以上;花期集中在4月上旬至4月下旬,11~20 d不等,持续时间达35 d;④根据此次引进的荷兰郁金香各品种特性数据表与在蚌埠地区实际栽种表现出来的品种性状观测数据表进行对比,发现同一品种表现出来的性状并非都完全一致。该文旨在为蚌埠地区郁金香的品种引进及相关栽培和园林观赏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玺  岳志强 《农学学报》2023,13(11):60-66
文章列举了自然界中常见的类胡萝卜素的种类、结构与颜色,并着眼于类胡萝卜素为主要色素成分的观赏植物,分析了不同观赏植物物种、同一物种不同颜色品种之间花瓣中类胡萝卜素在成分与含量上的差异,讨论了花色差异与类胡萝卜素组分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到一定规律。笔者进一步从基因水平上分析了观赏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及转录因子的上调或下调表达对花色的影响,总结了通过基因工程调控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从而改变观赏植物花色的实际案例,为将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定向地改变植物花色、培育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品种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观赏石榴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究观赏石榴Punica granatum表型遗传多样性,为中国观赏石榴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4个观赏石榴品种的株型、枝型、花色、花的尺寸、花瓣数、瓣化雄蕊数等13个观赏性状进行表型调研与多样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24个品种进行倍性及C值测定。  结果  多样性指数检测发现:观赏石榴数量性状(1.715)大于质量性状(1.148),质量性状中花瓣色、花萼色、花型、1年生小枝颜色的多样性指数较大。数量性状中瓣化雄蕊数和花瓣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7.59%和78.86%,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说明花瓣数增多、雄蕊瓣化是观赏石榴的选育方向。瓣化雄蕊数和花瓣数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与变异系数变化趋势不一致,说明其变异范围很大,且变异分布不均匀。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80.10%,枝的形态与颜色、花大小、花瓣数及花瓣形成、株型、花色是造成观赏石榴表型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24个观赏石榴品种可分为3个组群,其遗传聚类与花型、颜色、株型关系密切。橙色花品种与粉色花品种、白色花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复色花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远。单瓣品种与所有的复瓣品种、大部分重瓣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小部分重瓣品种与台阁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与主流的花型演化观点一致。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24个观赏石榴均为二倍体,说明石榴品种遗传稳定。  结论  观赏石榴表型多样性丰富,测试品种均为二倍体。图1表8参48  相似文献   

19.
选用近年选育和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16个早稻品种(组合),比较分析了各早稻品种(组合)之间的干物质积累、茎叶生长特性、根系生长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早稻品种(组合)的地上部干物质重、地下部干物质重、叶面积、绿叶数、苗高、主茎叶挺长、主茎茎基宽、单株分蘖数、最长白根长、白根数、最长黄根长与黄根数等农艺性状均存在明显的品种间遗传差异;而且这些农艺性状早期的生长速率均明显高于后期的生长速率,大部分性状在生长发育后期出现了负向增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广西引种的4个脐橙新品种的引种表现。[方法]通过观察4个脐橙新品种在桂林种植于网棚内的物候期、植物学特性、果实性状、适应性与抗性来评价其引种表现。[结果]Neilson树势稍弱,脐黄落果率为33.60%~55.60%,裂果率为7.10%~14.50%,4~5年生株产量为4.52~4.71kg,果实12月上旬至12月下旬、1月上旬成熟,单果重150.30~181.55g,固形物含量为11.60%~15.00%,甜酸可口、肉脆、味浓,优质;Hutton树势稍弱,脐黄落果率为15.70%~53.30%,裂果率为13.30%~33.10%,4~5年生株产量为3.97~4.23kg,果实12月上旬至12月下旬成熟,单果重165.95~191.75g,固形物含量为13.97%~15.00%,甜酸可口、味浓、肉脆、化渣,优质;脐晚树势稍旺,脐黄落果率为59.50%~71.70%,裂果率为0.00%~2.30%,4~5年生株产量为1.68~4.80kg,果实12月上旬至12月中下旬成熟,单果重151.85~240.15g,固形物含量为9.93%~14.90%,甜酸可口、化渣;石棉脐橙树势稍旺,脐黄落果率为32.30%~82.80%,裂果率为3.20%~33.90%,4~5年生株产量为1.94~2.87kg,果实12月上中旬至12月中下旬成熟,单果重152.50~191.30g,固形物含量10.23%~11.00%,味浓、果肉软,品质稍差。[结论]各品种均表现出生长快,结果早、较抗旱、抗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