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选用优质鸡专门化品系S3系与S09系进行正反交,组成包括亲本在内的4个组合:S3♂×S3♀、S09♂×S09♀、S3♂×S09♀和S09♂×S3♀,观测亲本及其杂交组合F1代0~12周龄体重、饲料转化比、12周龄末成活率、屠宰性能及其杂种优势率,以此探究S3系与S09系正反交组合F1代在生长发育及屠宰性能等方面的杂种优势,为筛选更加适宜市场推广的优质黄羽肉鸡商品代配套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正反交F1代S3♂×S09♀和S09♂×S3♀组公母鸡与两亲本组合相比,在体重、饲料转化比、成活率和屠宰性能上差异显著(P0.05);S09×S3组3周龄后体重、饲料转化比(3.11∶1和3.18∶1)和成活率(98.1%和96.7%)的杂种优势率显著高于S3×S09组(P0.05),而S3×S09组屠宰率(89.97%和87.76%)、半净膛率(82.83%和80.87%)和全净膛率(67.83%和65.51%)的杂种优势率显著高于S09×S3组(P0.05)。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河西肉牛最优杂交组合,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将河西肉牛5个杂交组合的F1代公牛架子牛分为5个试验组(夏♂×西杂♀组、西♂×西杂♀组、皮♂×西杂♀组、安♂×西杂♀组、德♂×西杂♀组),用自行设计的配方日粮进行育肥及屠宰试验。结果表明:5个杂交组合F1代育肥牛的始重、末重(屠宰前活重)、胴体重及屠宰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安♂×西杂♀F1代肉牛日增重最高[(2.18±0.06)kg],且与其他4个组合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安♂×西杂♀为最优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3.
揭示了(西×黄) ♂×牦牛♀和(黑×黄)♂×牦牛♀两个牦牛三元杂交组合繁殖的F1代犏牛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F1代犏牛各年龄段的体尺、体重杂种优势明显,且母犏牛提前1~2岁投入生产,建议在牦牛杂交改良中推广这两个牦牛三元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农华麻鸭MC、BGF2、GF2、GF1进行二系配套(MC♂×GF2♀(组合1)、BGF2♂×GF2♀(组合2)、BGF2♂×GF1♀(组合3))和三系配套(MC♂×(BGF2♂×GF2♀)♀(组合4)、(MC♂×GF2♀)♂×GF1♀(组合5)、BGF2♂×(MC♂×GF2♀)♀(组合6))实验,通过测定0~8周龄的体重及8周龄的屠宰性状、肉质性状和耗料增重比,计算各杂交组合在生长发育、屠宰性能上的杂种优势率。结果显示,与组合2和组合3相比,组合1的生长发育快、屠宰性能及肉质性能好、耗料增重比低。在三系配套中,组合4在0~8周龄体重显著高于组合5和组合6,组合4和组合6的屠宰性能、肉质性能优于组合5,但组合4的耗料增重比最小。杂种优势率分析表明,三系配套组合在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方面均体现更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组合4在6~8周龄体重、宰前活重、腹脂率上均表现出明显正向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率分别为6.16%、4.57%、2.42%、1.21%、10.44%,0~8周龄的耗料增重比为3.05。综合可知,组合4为最佳的杂交配套组合,该结果为优质麻羽肉鸭的配套系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优质鸡矮小型品系(S3)的杂交模式,以选育的S3、B、D、F、Y系5个品系为素材,组成5个纯系组合和F♂×S3♀(FS)、S3♂×F♀(SF)、Y♂×S3♀(YS)、S3♂×Y♀(SY)、D♂×S3♀(DS)、S3♂×D♀(SD)、B♂×S3♀(BS)、S3♂×B♀(SB)8组二元杂交组合,进行杂交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中D系的日增重最大,料肉比最低,S3系日增重显著小于其他品系(P0.05),Y系和F系的日增重显著低于D系和B系(P0.05)。杂交组合中BS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BS与YS的料肉比较低。生长性状存在较为明显的杂种优势率,屠宰性状除腿肌外,无一致性的杂种优势率,FS、SF、YS和BS,在体重、日增重和料肉比上的杂种优势率较高,FS和YS在屠体性能上占优,YS和SD组合在屠宰率、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上显著高于其他杂交组合(P0.05)。综合考量,YS为最佳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6.
为检验不同扬州鹅专门化品系(扬州鹅A品系YA、扬州鹅B品系YB、扬州鹅C品系YC、浙东白鹅Z、霍尔多巴吉鹅H)的杂交配套效果,实验在种鹅400日龄时,组建4个杂交组合(YB♂×YA♀、YC♂×YA♀、Z♂×YA♀、H♂×YA♀)和3个纯繁组(YA♂×YA♀、YB♂×YB♀、YC♂×YC♀),分别测定420只种鹅繁殖性能、700只仔鹅生长性能、70只10周龄鹅的屠宰性能及常规肉品质。结果表明:YA♂×YA♀组合的受精率最高,H♂×YA♀组合的受精率最低,其他5个组合的受精率在80%左右;YC♂×YA♀组合的孵化率最高,Z♂×YA♀组合孵化率最低;Z♂×YA♀组合和YB♂×YB♀组合在0~6周龄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5个组合,YB♂×YB♀组合的平均体重最高,为3 842.23 g,H♂×YA♀组合的平均体重最低,为3 443.08 g;除YC♂×YA组合外,其他组合腹脂沉积均低于2.4%,H♂×YA♀组合与YC♂×YC♀组合的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5个组合;YB♂×YA♀组合、H♂×YA♀组合、YB♂×YB♀组合和YC♂×YC♀组合胸肌的水分与胶原含量高于腿肌,胸肌的蛋白与脂肪含量低于腿肌,Z♂×YA♀组合与YB♂×YB♀组合水分含量低于78%,蛋白含量高于23%。综上,YB♂×YB♀组合与Z♂×YA♀组合的繁殖性能与生长性能良好,且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优良,可为扬州鹅新品系的下一步选育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5,(6):12-20
针对三元杂交优质犏牛生产杂交组合单一,三元杂交后代母犏牛无法持续利用等问题,开展了优质犏牛生产的杂交组合试验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4个新的优质犏牛生产杂交组合:娟姗牛♂(细管冻精)×牦牛♀、西黄♂×牦牛♀、西黄♂×荷黄犏♀、荷黄♂×西黄犏♀;这4个杂交组合获得的后代中,娟犏和西黄犏生长发育、产奶性能都极显著的优于纯种牦牛,研究提出的西黄♂×牦♀繁殖成活率高,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产奶性能高。持续利用的西黄♂×荷黄犏♀和荷黄♂×西黄犏♀组合繁殖成活率较高,后代生长发育较快,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可持续利用一代。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6,(5):70-72
为了加强浦东白猪的开发和利用,结合杂种优势预测,我们选择♂杜×♀长浦(♂D×♀LP,DLP)、♂大×♀长浦(♂Y×♀LP,YLP)、♂浦×♀长大(♂P×♀LY,PLY)三元杂交模式以及浦东白猪纯繁(♂P×♀P,PP)和二元杂交模式的♂长×♀大(♂L×♀Y,LY)作为试验杂交组合,分别测定了各组合的繁殖性能和育肥性能。结果显示:♂D×♀LP、♂Y×♀LP、♂P×♀LY之间母本的总产仔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P×♀P(P0.05);♂Y×♀LP的母本产活仔数最高,♂P×♀LY的次之,且均显著高于♂P×♀P(P0.05);PLY初生个体重显著高于DLP(P0.05);同时PLY商品猪达40 kg、60 kg、95 kg时的日龄最短,与DLP、PP显著差异(P0.05);PLY在日增重上与DLP、YLP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PLY料重比最高。综合来看,♂D×♀LP、♂Y×♀LP、♂P×♀LY均可作为配套杂交组合,但♂P×♀LY可能更加值得推崇。研究结果为浦东白猪的杂交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选用红宝红(RBR)、红宝黄(RBY)、第三父系(M3)以及第三父系×安卡(MA)四种公鸡作为父系,JA57、麻黄鸡(F1)和安隐(ARW)三种母鸡作为母系产生12个杂交组合,每个组合公母各108只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方法饲养至10周龄.对12个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并对12个杂交组合中的2个比较受广东市场欢迎的M3♂×JA57♀和M3 ♂×F1♀的商品代肉鸡进行了肉质测定.结果表明,此2个杂交组合的各指标都表现优良,其具有生长性能好,胫短而粗,肉质性状优良等特点,可作为地方优良杂交组合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杂交改良对肉驴生产和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三粉驴、乌头驴、广陵驴3种品种驴,拟以三粉驴♂×乌头驴♀、乌头驴♂×三粉驴♀、三粉驴♂×广陵驴♀为研究对象,共组建了3个杂交组合与1个纯合组合三粉驴♂×三粉驴♀,分别对3组杂交组合所产杂交后代进行生长发育性状测定(体重、体长、体高、胸围、管围),并与纯合三粉驴♂×三粉驴♀后代的生长发育性状进行比对。实验选取16月龄杂交组合后代的公驴进行屠宰实验,检测其屠宰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根据驴杂交组合后代的生长性状和屠宰性能综合分析,筛选出最优的杂交组合为乌头驴♂×三粉驴♀。本研究筛选出的最优杂交组合通过快速杂交扩繁可用于实际应用中,为建立肉驴快速产业化和快速育肥提供基础,为三粉驴进行快速育肥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1.
陶赛特、萨福克与小尾寒羊杂交产肉性能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孙俊峰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1):19-20,23
以萨福克羊、陶赛特羊为父本与小尾寒羊进行杂交,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其萨寒F1、陶寒F1与小尾寒羊间在90 d育肥期内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6月龄胴体重差异显著(P0.05),6月龄屠宰率差异显著(P0.05),萨寒F1与陶寒F1间差异都不显著(P0.05)。实验表明:萨寒F1、陶寒F1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高的优点已在其杂交后代身上体现出来,杂种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美系(A系)和德系(G系)獭兔为基础育种群体,进行正、反交及其子代杂交。其中选择美系(A系)和德系(G系)獭兔公兔各20只,母兔各200只左右;进行正、反杂交试验,并以其杂种后代美德獭兔(AG系)和德美獭兔(GA系)继续进行杂交试验;并以公兔组建家系,对所有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和后代体重生长性能进行系统测定,优化杂交组合,选择优良家系。美系与德系獭兔正反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均大于德系獭兔亲本(P<0.01),在亲本中,美系獭兔繁殖性能显著优于德系獭兔(P<0.01);在所有杂交组合中,以德美獭兔♂×美德獭兔♀组合的平均产仔数(8.18只)、初生窝重(436.41 g)、断乳活仔数(7.6只)为最高,杂交优势率亦最高。美系獭兔♂×德系獭兔♀杂交组合家系间的产仔数、断乳活仔数、断乳成活率等繁殖性状总体上差异不显著(P>0.05),部分家系间初生窝重有显著差异。德系獭兔♂×美系獭兔♀杂交组合家系间仅少数家系间初生窝重有显著差异(P<0.05);德美獭兔♂×美德獭兔♀家系间的产仔数、初生窝重、断乳活仔数、断乳成活率等繁殖性状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德美獭兔(GA)♂×美德獭兔(AG)♀为最佳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引进的优良肉羊品种特克塞尔和杜泊羊为父本(♂),以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所生产的杂交一代羔羊进行肥育。试验设3个组合。试验组I(特寒羊):特克塞尔绵羊(♂)×小尾寒羊(♀);试验组Ⅱ(杜寒羊):杜泊绵羊(♂)×小尾寒羊(♀);对照组Ⅲ为小尾寒羊本交羔羊。在舍饲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其杂交一代(F1)肉羊的体重、饲料转化率和肉用性能等。试验结果表明:杜寒F1的多个性状均优于特寒F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杂种黄公牛与牦牛杂交的F_1代生长发育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揭示了(西×黄)♂×牦牛♀和(黑×黄)♂×牦牛♀两个牦牛三元杂交组合繁殖的F1代犏牛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F1代犏牛各年龄段的体尺、体重杂种优势明显,且母犏牛提前1~2岁投入生产,建议在牦牛杂交改良中推广这两个牦牛三元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5.
选用广西三黄鸡为母本、贵妃鸡为父本,按照试验设计和规定指标,进行杂交,选育杂交后代,再以回交方法固定目标性状,培育至杂交F3代,并对杂交F3代进行外貌特征和生长性状(体重、屠宰性能)的研究,比较杂交F3代与贵妃鸡的异同,研究杂交F3代的外貌特征与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贵妃鸡与广西三黄鸡的杂交后代外貌特征为全身黑羽,其生长速度明显优于贵妃鸡,但仍具有贵妃鸡肉质优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半番鸭及其亲本生长曲线拟合与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测定了樱桃谷鸭、白羽番鸭、苏牧麻鸭、白羽番鸭♂×樱桃谷鸭♀(樱番鸭)、白羽番鸭♂×苏牧麻鸭♀(苏番鸭)早期体重数据,发现樱番鸭杂种优势率为12.8%,苏番鸭为22.04%。用Logistic、Von Bertalanffy和Gompertz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拟合其生长曲线,通过比较拟合优度、复相关指数和进行适合性χ2检验,发现Gompertz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比较5组鸭Gompertz模型拟合参数,结果表明:在亲本鸭组中白羽番鸭初始重较樱桃谷鸭和苏牧麻鸭高,初始生长速度、最大周增重较这2个亲本组低,拐点时间也比其晚。2个杂交组最大周增重、成熟速度、极限体重、拐点体重、初始重和拐点时间都有很大提高,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7.
旨在估计山下黑猪和鲁莱黑猪正反交F1代杂种优势,筛选出合适的杂交方式,以提高优质肉猪的生产效率,满足人们对于优质猪肉的需求。本研究在山下黑猪(164头)和鲁莱黑猪(69头)及其正(6头山下黑猪♂×25头鲁莱黑猪♀)、反(3头鲁莱黑猪♂×35头山下黑猪♀)交4个群体中测定了生长肥育、体尺外貌(75~110 kg)、繁殖和胴体肉质(90~115 kg)4大类共43个性状,比较了这些性状在群体间的差异,并估计了正反交F1代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山下黑猪的生长肥育和体尺性状较好,鲁莱黑猪的繁殖和肉质性状较好,正反交群体介于它们之间。正交群体的繁殖性能优于反交群体,但生长肥育性能比反交差。由于这4个群体的母猪都是纯种,因此繁殖性状没有表现出明显杂种优势。除膘厚、胸椎数、45 min pH和剪切力无显著的杂种优劣势外,大部分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有明显的杂种劣势。生长肥育性状的杂种优势在正反交群体中的表现不一致,反交群体表现出显著杂种优势,而正交则无明显的杂种优势。本研究估计了山下黑猪和鲁莱黑猪正反交的杂种优势,为筛选山下黑猪和鲁莱黑猪的最佳杂交方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索弗莱维赫牛冻精三元杂交模式研究。我市引进弗莱维赫世界著名乳肉兼用新品种牛细管冻精,对西本F1代杂种母牛,进行三元杂交改良试验,以期为弗莱维赫牛杂交改良利用和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并对比弗♂×(西♂×本♀)三元杂交牛和(西♂×本♀)二元杂交牛和本地黄牛的初生、3月龄、12月龄、24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弗莱维赫三元杂交牛各月龄体重明显高于本地牛和西♂×本♀牛,12月年公母体重达355.3±35.3kg、359.4±39.3kg,比西♂×本♀二元杂交公母牛242.6±51.2kg、237.3±44.3kg,分别提高了46.69%和51.15%。体尺变化12月龄弗♂×(西♂×本♀)一代公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比西♂×本♀牛一代公牛提高16.7%、14.8%、16.2%和20.7%。[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弗西本元杂交牛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高于西本牛和本地黄牛,改良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贵州地方良种黔东花猪的繁殖性能,试验选取高繁品种太湖猪为父本,黔东花猪为母本,进行杂交,得到F1(♀)后分别与皮特兰(♂)、杜洛克(♂)杂交,获取不同组合F2,再以巴克夏为终端父本,测定不同组合F2(♀)繁殖性能。结果表明,黔东花猪、太湖猪、皮特兰杂交组合所得的母本在乳头数、初情期、初配日龄、初产及经产母猪产仔数、断奶后发情间隔期等指标均优于黔东花猪、太湖猪和杜洛克组合,是一种具有较高繁殖性能的黑猪母本材料,但在仔猪初生重、生长速度方面低于黔东花猪、太湖猪和杜洛克组合。  相似文献   

20.
秦川牛及其杂种牛生长性能及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4月龄纯种秦川牛(QQ)67头,安秦杂种牛(红安格斯牛♂×秦川牛♀,AQ)36头、德秦杂种牛(德国黄牛♂×秦川牛♀,DQ)14头和利秦杂种牛(利木赞牛♂×秦川牛♀,LQ)47头,共计164头牛生长发育性状特点及杂种优势的研究,发现LQ、DQ、AQ与QQ相比,在体重、体长、体高、胸围、十字部高等重要指标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初步鉴定3个杂交组合后代在生长性能方面优于秦川牛纯种,表现杂种优势,达到改良目的。其中LQ与其他两个杂交群体相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发育趋势,即LQ>DQ>AQ>QQ,是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而AQ和DQ群体在后期发育和被毛颜色上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