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鳖是国产优质鳖,也是世界上最优良的鳖类品种。本文对我国目前国产中华鳖原种的退化、种苗盲目生产及存在的多国鳖种(中华鳖、台湾鳖、越南鳖、缅甸鳖、泰国鳖、美国鳖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存在和潜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今后要调整好种苗生产与商品鳖之间的平衡利益关系,严格限制外国鳖种的引进、制定中华鳖种质标准及检测技术,建立我国纯正、优良中华鳖原良种繁育基地,满足社会对中华鳖的需求,才能使我国养鳖业朝健康、稳定、持续、快速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 1989年我们在保定地区蠡县和石家庄地区平山县两养鳖场对鳖种繁育技术作试验研究,取得了良好成绩。1990年投产面积16.5亩,当年孵化稚鳖3.1万只,孵化率达到88.3%,成活稚鳖2.74万只,成活率87.1%,饲养幼鳖5300只,成活率100%,增重倍数分别为7.7和14.0。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鳖,又名中华鳖日本品系,与现在本地所养的中华鳖、台湾鳖、杂交鳖比较,其特点为生长快、病害少、体形好、裙边宽厚、肉质结实、胶质多等,但日本鳖口感较差。中华鳖相对日本鳖生长速度慢、抗病力  相似文献   

4.
胥加和  常泰 《内陆水产》2003,28(12):9-9
鳖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传统的名贵水产品,且具有滋补和药用价值。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参照日本加温养鳖法,生产者一味追求鳖的快速生长,致使商品鳖产品质量降低,价格暴跌,市疲软,经济效益下降。为了配套无公害仿野生鳖规模化生产,提高商品鳖的品质和养鳖的经济效益,我们于2001~2003年进行了电厂余热水繁育幼鳖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情况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在盐城市鱼种场进行,引用盐城发电厂余热水河河水,水质经检测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养鳖场环境安静,背风…  相似文献   

5.
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中华鳖长成500克左右的个体,一般需4-6年,进行鳖的增温养殖则可大大缩短其生长期。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场根据新疆冬季的气候特点,参照内地人工养殖中华鳖的经验,率先进行了高寒地区中华鳖的人工养殖试验,1994年由内地引入部分稚鳖、成鳖进行小规模试验养殖,初见成效,1995年、1996年又由内地购进890只成鳖进行扩大养殖,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现将养殖技术报告如下:1塑料温棚养鳖池的建造考虑到本地冬季最低气温达到-38℃左右,夏季最高气温达到+39℃左右的气候特点,在进行鳖池的建造时为了充分利…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产》2012,(1):43-43
2011年,广东以中华鳖为主要品种的鳖类市场迎来了一个极为罕见的牛市行情,鳖业从业者获利颇丰。商品鳖类价格全年一路走高,到年底,普通规格中华鳖市场价格上涨到30元/500克以上,而普通规格中华鳖养殖生产成本只有15元/500克。该行情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一是生产萎缩,由于长时间全行业亏损导致种鳖苗繁育、投苗量和商品鳖养殖规模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7.
鳖在放养前的挑选和药物防病伍惠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鳖的学名是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它是名特优水产品中的主要养殖对象。近年来,国内养鳖生产发展很快。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措施不力等原因,鳖病时有发生,个别地区、个别养鳖场鳖病...  相似文献   

8.
鳖的学名是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它是名特优水产品中的主要养殖对象。近年来,国内养鳖生产发展很快。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措施不力等原因,鳖病时有发生,个别地区、个别养鳖场鳖病严重流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根据本人多年从事鳖病防治研究的结果并结合群众养鳖的经验将鳖在放养前的挑选和药物防病介绍如下。1 稚鳖1.1稚鳖的挑选:孵出后到体重50克以内的小鳖均称为稚鳖。  相似文献   

9.
解决养鳖饲料的几种途径黄志勤,潘婉南(福建省永春县水产技术推广站362600)近年来,养鳖生产发展很快,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种好门路.但如何解决养鳖的饲料一直是养鳖户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对此.笔者根据养鳖户的经验进行总结,现将解决养鳖饲料的几种途径介绍如...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主要养殖鳖种类有中华鳖和台湾鳖,而中华鳖又又细分为湖南鳖、江西鳖、黄河鳖、黄沙鳖、日本品系中华鳖等。主要养殖区域为江浙一带,以及广东珠三角地区。养殖品种方面,据介绍,浙江温棚养殖多以台湾鳖为主,外塘则以日本品系中华鳖为主;广东中山、顺德等地以台湾  相似文献   

11.
摘要详细报道了中华鳖亲鳖培育、产卵、收卵、鉴别、孵化、稚幼鳖培育技术。探讨了亲鳖怀卵量与体重的相关关系,给出回归方程式,并分析了亲鳖年龄与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卵重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张全成先生多年从事养鳖事业,其所撰《人工养鳖技术》一文,从本期起将连载4期。以飨读者。鳖,学名为中华鳖,俗称甲鱼、元鱼、团b'T、"王八"等,是一种水陆两栖、肺呼吸、卵生、变温爬行动物。鳖的经济价值很高,其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相似文献   

13.
中华鳖人工繁殖的研究成功 ,大大地促进了人工养殖的发展 ,但还有许多关键性的问题有待于更深入、更系统地研究。本研究通过中华鳖亲鳖产卵和鳖卵孵化试验 ,试图建立中华鳖工厂化养殖中人工繁育稚鳖的规范化操作技术 ,为中华鳖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形成提供参考资料。1 材料与方法1 1 亲鳖培育亲鳖池为泥底水泥墙池 ( 2 0m× 1 0m× 2m) ,产卵场设置在亲鳖池一端的空地上 ,占地面积 5m2 ,上盖顶棚 ,场内铺上 30cm厚的细沙子 ,四周设置防逃墙 ;亲鳖池与产卵场连接处用坡度为 30°的水泥面。野生鳖 1 70只 ,平均个体重 0 6kg ,雌雄比…  相似文献   

14.
章剑 《渔业现代化》1999,26(1):8-13
鳖的人工繁殖目前有三种情况;一是全式养殖.即包括自繁自育稚幼鳖到成鳖养殖的生产全过程;二是培育种苗、即繁殖后的稚鳖强化培育自给,有余部分出售;三是孵化鳖蛋,所产鳖蛋几乎全部出售。第一种方式,相对封闭.有效地避免外来的病原微生物的传入、是控制疾病健康养鳖的好方法。第二、第三种方式养殖周期短.成本低、比较效益高。1 自繁自育健康养鳖思路为提高养鳖成活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必须建立自繁自育健康养鳖的体系。无论是外购稚幼鳖还是鳖蛋、都不可避免带入病原微生物、导致疾病。尤其是稚幼鳖在运输过程中因相互抓伤…  相似文献   

15.
中华鳖俗称甲鱼,它是我国水产特种养殖的珍品.常州市自1983年以来,在进行开发性养鳖试验过程中,对缩短养鳖生产局期作了许多探索性试验,取得了一些明显效果,作者对缩短养鳖生产周期的技术要点作全面概述.  相似文献   

16.
黄河口鳖是中华鳖的一种地方种群,已成为东营市淡水养殖的优势良种。作者作用暖式大棚孵化稚繁简便易行,能解决大面积发展黄河口繁养殖对苗种的需要,有关暖式大棚孵化技术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鳖种繁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88~1989年,我们对鳖种繁育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池塘条件 1988年3月在内邱县小刘庄建起了三口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鳖病现状及防病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1995-1996年对禄处主要养鳖基地进行养殖鳖病害现场调研和样品分析的结果。现场调查结果表明,我省主要养鳖地区病害情况较严重其中沿海地区养殖中华鳖病害较闽北及闽西养鳖地区严重,1995年成活率分别为75%和60%,沿海养鳖地区最具威胁的病害是病毒性出血病和白底板病,而闽北养鳖地区养殖鳖的主要病害为真菌性白斑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工养鳖由于放养品种单一,种质低劣,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鳖品味差,市场价格一路下滑,增产不增收.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笔者于2006年与天津东丽佳特合作社合作,共同开展了南美白对虾与中华鳖混养技术的研究,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池塘虾鳖无公害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永 《齐鲁渔业》2007,24(9):24-25
近年来,人工养鳖由于放养品种单一,种质低劣,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鳖品味差,市场价格一路下滑,增产不增收。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于2006年与天津东丽佳特合作社合作,共同开展了南美白对虾与中华鳖混养技术的研究,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