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渝单50(渝1306)是重庆市农科院玉米所以玉米自交系渝2676为母本,渝213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16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700 m以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品种来源:郑单8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1981年用“黄早4”自交系作母本,“32”自交系作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稳产、抗病、株型理想的玉米新品种。产量表现:1985~1986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杂交  相似文献   

3.
豫玉10号玉米豫玉10号系河南省浚县农科所用中秆“7922”自交系作母本、“340-5早”自交系作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抗病玉米杂交种。原名“79-5”,1993年4月经河南省品审会审定通过。该品种1989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联合试验,比对照种豫玉1号...  相似文献   

4.
巨龙998是四川省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以优质、高产、抗病、抗逆为育种目标,用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自交系R08-641作母本,大竹县益民玉米研究所自交系BS1074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09-2010年完成鉴定试验,2011年参加重庆市平丘预备试验,2012年和2013年参加重庆市平丘区域试验,2013年参加重庆市平丘生产试验。2014年4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渝审玉2014002。  相似文献   

5.
豫玉4号是河南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用“淮矮141”自交系作母本,“L34122”自交系作父本组配的黄粒单交种。在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2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并命名为“豫玉4号”。豫玉4号在1983年的观察鉴定试验中,亩产721.85  相似文献   

6.
龙保全  张辉 《种子》1991,(2):58-58,65
杂交玉米“交三单交”,是“七五”期间贵州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用新育成的自交系“交51”作母本与优良自交系“330”作父本培育成的新杂交种。在三级区域试验中,经严格检验鉴定产量均名列第1位,表现抗性强,适应广,综合性状好,高产稳产。但因贵  相似文献   

7.
“32”自交系是由河南农科院粮作所从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引进的杂交玉米种中选育的一个二环系,属高配合力、紧凑型玉米自交系。目前在四川省正在示范和推广的杂交玉米新组合中,以“32”自交系作母本的有郑单9号(32×英12)、成单11号(32×材11—8)、成单14号(32×200)。“32”自交系的繁殖生产虽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掌握其生长规律和生理特点及相应的配套栽培措施,是可以夺得高产的。  相似文献   

8.
施贵明 《种子科技》2012,30(6):37-38
随着种子体制改革及现代种业的迅速发展,玉米育种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玉米自交系是玉米育种的基础,一个优良自交系可以育成一批优良品种。因此,玉米自交系的水平决定了杂交种的水平,玉米自交系的选育是玉米育种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获得高纯度玉米杂交种的关键因素是具有纯度高、整齐一致的亲本材料。我们通过多年实践得出的玉米自交系“中心繁育法”及“一种二用”的理论,在解决玉米自交系的保纯及生命延续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玉米自交系的中心繁育方法,简单讲就将是上一年留用的自交系繁殖材料,选择隔离条件好、土壤  相似文献   

10.
“甸骨11A”是黑龙江省早熟配合力高的骨干自交系。1985年后,因严重感染玉米大斑病,“甸11”自交系顿临绝灭。为挽救这一优良骨干系,并复兴其杂交组合,我们选用了玉米大斑病单基因抗源系“ROH_(43)~(Hf1)”作父本进行回交、自交交替转育,对其进行改良。于1988年正式决选成新的优良抗病系,定名“抗甸11”供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1.
孙小红 《中国种业》2019,(10):91-92
陵单6号是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用自育自交系12-89与自育自交系D71杂交组配而成的优质、广适杂交玉米新品种,因其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等优点,2019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农业部计划在“八·五”期间全国推广一亿亩紧凑型玉米新组合。我们认为目前新育成并应用的紧凑型自交系478是玉米育种上的新突破,今后必将发挥巨大的增产作用。1 自交系478的来源及特点478是一个优良的玉米自交系,它是山东省莱州市玉米研究所“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农民育种家  相似文献   

13.
孙小红 《中国种业》2018,(10):77-78
为了提高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降低劳动强度,机械化播种与机械化收获是一条必经之路,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必须具有玉米植株抗倒性好、穗位整齐、适宜机械收获、籽粒脱水性好等特点。B1170是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用抗倒性好的中间材料N54-3与脱水性好的自交系292杂交并与N54-3回交再通过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具有抗病性好、抗倒力强、株叶形态紧凑、籽粒脱水性快、一般配合力高等特点,该自交系将会成为西南玉米机械化收获育种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4.
“交3单交”,是用新育成的“交51”自交系与外地优良自交系“330”组配育成的玉米杂交种,是贵州省“七五”科技攻关课题.在遵义地区、贵州省以及西南区3级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和省生产试验中,表现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综合性状好。在贵州省1985~1986年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488.6公斤,比对照种“73单交”平均增产16.7%;  相似文献   

15.
“8001”玉米自交系“8001”是我院玉米所用同源于8112×5003二环系的两个非姊妹系组配的一个姊妹种自交系。育成3年来,经我院玉米所和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地有关单位进行大面积试验,“8001”较“478”有三大突出优点:1制种...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高寒山区积温少、无霜期短,无杂交玉米,从搜集超早熟玉米种质资源入手,利用超早熟、抗寒冷玉米珍贵种质资源“坝上火玉米”,导入高配合力、优良农艺性状遗传基因,选育出极早熟优良自交系“承18”,总结出选育一环系和二环系相结合的顶交玉米育种的新途径,并分析该系的特点和育成经验,可为今后选育极早熟玉米自交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武科1号是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以自育自交系457—1作母本,外引系“郑22”优选系“郑22优”作父本选育的高产、抗病、粮饲兼用型玉米新杂交种。2005年12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高寒山区积温少,无霜期短,无杂交玉米,从搜集超早熟玉米种质资源入手,利用超早熟,抗寒冷玉米珍贵捉质资源“坝上火玉米”,导入高配合力,优良农艺性状遗传基因选育出极早熟优良自交系“承18”,总结出选育一环系和二环系相结合的顶交玉米育种的新途径,并分析该的特点和育成经验,可为今后选育极早熟玉米自交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玉米高配合力地方品种自交系"交51"的选育及应用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多贤  杨晓慧 《种子》2008,27(4):97-99
“交51”是用贵州高原山区玉米地方品种选育的高配合力一环自交系,性状优良、生活力旺盛、遗传传递力强、应用广。到21世纪初,国内多家育种单位利用“交51”作材料育成并审定推广的杂交种已有29个,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利用价值,是玉米育种的新突破,推动了责州玉米育种进程,是西南山区玉米育种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科玉9699原名XD901,是西南大学玉米研究所2006年用自育自交系CY138作母本、CY388作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新组合,并于2012年4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株型好、活秆成熟、抗倒、结实性好等优点.2010 ~2011年参加重庆市玉米平丘组区域试验,2年区试平均产量为8 154.0kg/hm2,比对照种渝单8号平均增产10.87%,居参试品种第2位,12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增产点次率1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