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江苏脉翅总目昆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资料文献的查找与汇总,总结出江苏地区脉翅总目昆虫蝶角蛉科、草蛉科、粉蛉科、褐蛉科、螳蛉科、蚁蛉科、栉角蛉科、泥蛉科、齿蛉科和盲蛇蛉科共10个科40种2亚种。记录了每个种类的中文名称、学名、俗名、使用过的属名、与江苏有关和常用的异名,在江苏省及全国和世界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番荔枝科野独活属和囊瓣木属叶的解剖性状进行了系统比较观察,从叶表皮和脉序特征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分类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记了云南省草蛉科的8新种与1新属,对过去所记载的云南省草蛉记录进行了必要的订正与补充。还附录了云南省草蛉科目录(2亚科,15属33种)及分属检索表。  相似文献   

4.
脉翅目(Neuroptera)褐蛉科(Hemerobiidae)的益蛉属(Sympherobius)主要捕食介壳虫类,在生物防治上有应用价值。例如:巴勒益蛉 S.amicus Navás 在巴勒斯坦一年可繁殖八个世代,最短仅23.5天即完成其一代的生活史;产卵量平均每雌250粒,最高  相似文献   

5.
蜡梅科植物叶片脉序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蜡梅科3属5种进行叶片脉序的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它们的一级级中等车,二级侧脉较多,与一级脉连接形成环节曲行羽状或网节曲行羽状脉,二级脉弧曲上升,三级脉贯穿型或结网型,叶缘末端为不完全型;网眼大小、形状不规则、发育均为不完善型。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番荔枝科野独活属和囊瓣木属叶的解剖性状进行了系统比较观察,从叶表皮和脉序特征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分类关系  相似文献   

7.
七、蚁蛉科 Myrmeleontidae16.中华长须蚁蛉 Palpares sinicus,新种(图16)雌蛉(干制)体长50毫米,前翅长67、后翅长65毫米,翅展约135毫米的巨型种。头小,头顶橙黄色,沿颅中沟有3对黑斑,前面的一对在两侧又各有一横斑;额唇基黄褐色光亮,  相似文献   

8.
脉翅目Neuroptera属于昆虫纲(Insecta),有翅亚纲(Pterogata)中完全变态的昆虫,通称岭。包括粉蛉、褐蛉、草蛉、蚁蛉、螳蛉、喋角蛉等科。脉翅目昆虫成虫和幼虫均为捕食性。可控制多种农林草原害虫,主要以蚜虫、介壳虫、红蜘蛛(螨类)、粉虱、木虱、叶蝉、蓟马、鳞翅目的卵和幼虫为食,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目前已用于生物防治的有草岭科、粉蛉科,可用于生物防治的有褐蛉料。脉翅目昆虫全世界已  相似文献   

9.
研究比较了泛蚁蛉幼虫取食3种饲料后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性比以及对蝇蛆和黄粉虫的利用率;比较了泛蚁蛉在蝇蛆不同饲食频率下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结果表明取食蝇蛆和黄粉虫的泛蚁蛉幼虫的发育历期短,存活率高,性比接近于1;泛蚁蛉幼虫对蝇蛆的利用率高于黄粉虫;泛蚁蛉幼虫在蝇蛆1日一饲和3日一饲的频率下发育历期短,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10.
蚁蛉幼虫俗称蚁狮,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昆虫。本文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对信阳地区钩臀蚁蛉幼虫的形态特征和行为学进行研究,为钩臀蚁蛉的人工饲养奠定基础,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开发其药用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沟胫天牛亚科后翅翅脉特征在系统分类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比较研究了沟胫天牛亚科18族152种的后翅翅脉,结果表明,后翅翅脉特征在该亚科不同类群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可归纳为3种基本脉型,即翅脉共柄型、基柄残留 型和翅脉基干减退型。后翅翅脉特征具有族级、属级分类学意义,对阐述沟胫天牛亚科不同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应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biotincomplex,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用胃泌素、5-羟色胺抗哺乳动物血清对重口裂腹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胃泌素阳性反应细胞仅分布于前肠和中肠,以前肠前段分布最密集(32.51个细胞/mm2);5-羟色胺阳性反应细胞前、中、后肠均有分布,其密度前肠前段最高(24.25个细胞/mm2),后肠后段次之(23.56个细胞/mm2),中肠最低(15.51个细胞/mm2)。本文详细描述了各种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特征并对其生理功能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中国背突小蜂属,记述了采自云南的新种尖尾背突小蜂OxycoryphecaudiculaLiu,sp.nov.,这是中国大陆发现的背突小蜂属的第1个种.先前报道的另两种,即弯齿背突小蜂Oxycoryphemaculipennis(Masi)和无齿背突小蜂O.e-dentataNarendran,均采自台湾.本文编制了这些种类的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4.
棉蝗的形态研究 Ⅲ.胸部的附肢和附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棉蝗的形态研究第三部分.着重描述了足的构造,翅的脉序,以及翅基部各骨片的形状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简要地记述了胸气门的位置及其外形.  相似文献   

15.
记述我国长翅目6 新种:吉林蝎蛉Panorpa jilinensis sp .nov ., 高山蝎蛉Panorpa alticola sp .nov ., 盈江新蝎蛉Neopanorpa yingjiangensis sp .nov ., 曲瓣新蝎蛉Neopanorpa curva sp .nov ., 狭瓣新蝎蛉Neopanorpa tenuis sp .nov .和钩曲新蝎蛉Neopanorpa uncata sp .nov .。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馆。图6 参5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狄斯瓦螨侵袭西方蜜蜂蜂群后工蜂出现的畸形等级和形态差异,参照1988年Ruttner提出的形态测定标准,测定了蜂螨侵袭后采集蜂巢内正常蜂、畸形蜂、爬行蜂的喙、翅、足、背、腹等躯干的形态特征值,划分西方蜜蜂的致畸等级。结果表明:畸形蜂的腿长(8.188±0.122)mm、蜡镜面积2.451 mm2、翅脉指数Ci(-0.501)小于其他3种蜂,畸形蜂的经济性能消失;爬行蜂的蜡镜面积3.072 mm2、第六腹板宽指数(93.686)最大,而背腿比(56.759)最小,从形态结构上来说,背部与腿部的比例失调可能造成了工蜂爬行;按累积贡献率>85%原则确定了蜂螨对工蜂致畸性的8个主要成分;聚类分析显示,爬行蜂在形态上不能与正常工蜂区分开,因素分析显示畸形蜂划分为3个等级:A型趋近正常工蜂;B型中度残缺,表现为翅膀残缺;C型重度残缺,翅膀、腹、腿完全畸形。蜂螨入侵后翅膀与腹部首先发生变化,表明这个部位具较强的脆弱性,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可能是蜜蜂抗蜂螨的一种抗逆适应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几何形态学方法在研究蝶类昆虫种内居群间分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以冰清绢蝶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冰清绢蝶主要地理分布区的10个地理居群共200个体翅脉脉相的相关指标进行研究,利用三维数码显微镜共测量、分析前后翅共计17种脉相的几何形态学性状(包括翅脉长度、翅脉两点间线段长度、中室面积等),再利用SPSS 21.0软件对筛选出的有效性状进行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冰清绢蝶10个地理居群的形态分化和它们的地理分布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安徽滁州琅琊山的居群在聚类树上的位置较为特殊,没能显示出与其地理分布间的明显关联性。[结论]几何形态学分析方法在蝶类的种内分化研究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黄斑星天牛消化道的形态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消化道包括前肠、中肠及后肠。前肠是短而细的直管状,无素囊及前胃。中肠长度是消化道总长的53%~67%,前端明显膨大,后端明显变细并折转为三段,以马氏管着生处与后肠交界。后肠较短,具隐肾结构。  相似文献   

19.
Venation patterns of the leaves of two lycophytes, Selagiella adunca and Selaginella schaffneri, do not fit the definition of microphylls as having a single, unbranched vein. Although S. adunca has a simple pattern, S. schaffneri has a complexity matching that of many megaphylls, with numerous branching veins. The veins of S. schaffneri undergo an average of 13 branchings (range, 8 to 21), and reticulation between veins is frequent. The discovery of this radical departure from the familiar microphylls of lycophytes indicates that complex venation patterns in leaves do not necessarily arise from fusion of whole branches. The microphyll may not be as structurally stable as formerly believed.  相似文献   

20.
Chrysopa carnea can perceive ultrasonic frequencies up to at least 100 kilohertz modulated at pulse repetition rates as rapid as 150 per second. The receptor sites are a bilateral pair of small swellings in a vein of the fore w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