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浙江永嘉本地土酸柚种子播种繁育、苗龄40 d的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A1(聚乙烯,直径12 cm、高25 cm)、A2(无纺布直径12 cm、高16 cm)、A3(聚乙烯,直径15 cm、高25 cm)和A4(无纺布,直径17 cm、高22 cm)4种容器和B1(V_(泥炭)∶V_(珍珠岩)∶V_(黄泥)=3∶1∶1)、B2(V_(泥炭)∶V_(珍珠岩)∶V_(黄泥)=3∶1∶2)2种配比基质组合处理,测定移栽容器后不同时期实生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结果表明,总体上,容器和基质配比互作对容器酸柚实生苗的生长发育无显著性影响。对苗木的生长发育而言,4种容器由优至劣依次为为A4→A3→A2→A1,B2基质优于B1基质,A4B2组合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火棘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基质配比、种子处理方法和容器规格对火棘出苗率、苗木生长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种子处理方法、容器规格对火棘出苗率、苗高、地径、根系及生物量等指标均有显著影响。经多重比较分析,提高火棘容器播种出苗率及苗木质量的最佳组合方案为:先将种子消毒后,用100 mg/kg GA3溶液浸种4 h,然后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层积于瓦盆内,置于室温(18~23℃)催芽,待1/3种子咧嘴后,播种在规格为12 cm×15 cm,装有腐殖土55%+河沙20%+有机肥22%+过磷酸钙3%基质的容器中,出苗率达91.63%,平均苗高为11.5 cm,地径0.55 cm。  相似文献   

3.
以辣椒"绿将军"为试材,在现代化育苗温室条件下,研究了3种育苗基质、3种穴盘规格(72、98、105孔)和3个苗龄(45、50、55d)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出适宜辣椒育苗秧苗生长的基质、穴盘规格及苗龄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基质A1适宜辣椒育苗;72、98孔规格穴盘的秧苗质量优于105孔的;55、50d苗龄的秧苗质量优于45d苗龄的;辣椒育苗的最佳组合为基质A1、72孔穴盘、55d苗龄的组合。  相似文献   

4.
冬樱花不同基质苗期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樱花为试材,采用N、P、K三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设计法,对比研究了不同基质苗期施肥处理对冬樱花苗高和地径月增量的效应,以探讨冬樱花不同基质的最佳肥料组合及施肥量。结果表明:红壤基质各施肥处理组合苗高和地径月增量均比紫茎泽兰基质各处理间的月增量大;2种不同基质10个施肥处理苗高和地径增量之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0.01);紫茎泽兰基质施肥效应较红壤基质好,其中红壤基质不同施肥处理组合中以N1P1K1、N1P4K4组合较优,紫茎泽兰基质不同施肥处理组合中以N2P4K1、N2P2K4组合较优;施肥效应最大的组合为N2P4K1,其次为N2P2K4组合、N1P1K1组合、N1P4K4组合。  相似文献   

5.
魏文涛 《现代园艺》2023,(16):9-11+14
为研究不同苗木规格、造林密度及施肥量对湿地松幼苗生长的影响,以1年生湿地松幼苗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裸苗与容器苗在不同造林密度以及不同施肥量下的苗高、地径、生长量、保存率、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选择苗高25cm、地径0.5cm的1年生湿地松容器苗,造林密度为220株/667m2,施肥量为150g/株硫酸钾复合肥时,各项指标均可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移植后苗龄5个月盈江省藤实生苗为试材,分别采用施肥、透光率、藤株密度、解淀粉芽孢杆菌D-B9601-Y2(简称Y2菌株)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进行苗木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盈江省藤4种生长性状的主导因子各不相同,理论最佳试验组合为A3B3C2D1,即30株施复合肥90g,透光率50%,藤株密度10cm×15cm,Y2菌株浓度0.4×106 cfu/mL,其苗高、地径、单株叶片数、叶面积分别为25.07cm、9.93mm、3.4片和870.1cm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肥对苗高和叶片数的影响差异显著,对叶面积生长影响极显著,对地径影响差异不显著。透光率、藤株密度和Y2菌株对4种生长性状影响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7.
两种基质条件下马蹄荷播种苗施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蹄荷播种苗为试材,在黄心土和肥沃表土2种基质上育苗,施用浓度为0.5%的高氮型、高氮高钾型、高氮高磷型和普通型4种类型混合肥,研究不同基质条件下施肥对1年生苗木高度和地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条件下的N、P、K施肥处理,对马蹄荷播种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均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比较贫瘠的黄心土基质上培育马蹄荷苗木以N、P、K比较均衡的施肥配方效果最佳,且应适当增加施肥浓度或施肥次数以提高苗木生长量;而在肥沃表土基质上则以N和K比例较高的施肥配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试验将1年生实生核桃苗分为0.5~0.8 cm、0.8~1.0 cm、1.0 cm 3个径级进行移栽,通过移栽苗的成活率、苗高、地径生长,来研究径级与其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径级对移栽苗成活率的影响,表现出苗木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以地径1.0 cm(Ⅲ)成活率最高,为83.75%;1.0 cm(Ⅳ和Ⅴ)成活率低于80%。2)苗高、地径总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Ⅲ(苗高100.4 cm、地径1.984 cm)Ⅳ(苗高68 cm、地径1.658 cm)Ⅴ(苗高62.8 cm、地径1.385 cm)。3)苗高、地径生长动态趋势均呈"S"型趋势,地径的生长总体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规律;从生长量看,苗高以径级大的为好,Ⅴ、Ⅲ移栽后苗高生长增幅速度最大(分别为218%、214.96%);而地径生长以Ⅴ的增幅速度最大(225%),Ⅲ、Ⅳ较小(分别为186.29%、146.96%)。4)苗木总生物量,以大径级最大(100.47 g),且随着径级的增大而增加。5)按照核桃苗木分级标准,Ⅲ和Ⅳ的合格苗比例较大(分别为93.94%、80%),Ⅴ的合格苗最少(50%)。综合各项指标,Ⅲ径级在苗高、地径、生物量和出圃苗合格率上均高于其他两种径级,说明1.0 cm可作为进行二次移栽的最小地径苗木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细叶云南松的苗木生长规律,观察广西国有雅长林场1年生细叶云南松播种苗生长节律,并测量苗高、地径生长量。细叶云南松1年生播种苗出苗期为播种后15~45d,幼苗期为45~75d,速生期为75~135d,生长缓慢期为135~225d,硬化期为225~285d;1年生苗苗高为7.1cm,月增量最大达2.2cm,地径为1.02mm,月增量最大达0.25mm。结果表明:细叶云南松1年生播种苗出苗期持续时间45d,幼苗期持续30d,速生期持续60d,生长缓慢期持续90d,硬化期持续60d,表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趋势,生长速生期维持时间较短,而生长后期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园林废弃物堆肥代替泥炭是否可用做容器育苗的栽培基质,选取河北省夏花树木紫薇为研究对象,将草炭、珍珠岩、园林废弃物堆肥以不同配比混合组成7种基质配方,对不同配方基质物理性质:基质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及持水孔隙;化学性质:pH、EC、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及有效磷;苗木的形态指标:苗高、地径以及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紫薇苗木在各基质配比中均符合花灌木容器苗标准。基质持水孔隙和总孔隙度随堆肥比例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基质的其他理化性质随堆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堆肥量≤20%时,苗木的株高在生长前期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在生长后期对苗木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各个生长时期苗木地径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堆肥比例为20%时,茎生物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因此,本试验的最优基质配比为泥炭55%,珍珠岩25%,园林废弃物堆肥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