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花脸香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的分类学地位及分布、生物学特征、菌株鉴定方法、驯化栽培以及药理活性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花脸香蘑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1个野生香蘑属(Lepista)真菌的子实体为试验样品,进行组织分离得到分离菌株JZ020,然后根据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供试样品进行分类鉴定。以小麦、荞麦、稻草、木屑和棉籽壳为原料,从5种培养基中筛选出适合菌株JZ020菌丝生长的原种培养基。结果表明,供试样品经ITS序列分析证实其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且此结论与传统的分类结果一致。5种原种培养基配方中,适合菌株JZ020生长的原种培养基为小麦培养基、荞麦培养基和稻草培养基。其中小麦培养基和荞麦培养基,成本较高,菌丝老化较快,在生产上急需菌种时可选用。最适合生产上推广的原种培养基为稻草培养基,不仅菌丝生长速度快,老化慢,较耐贮存,而且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2020,(4)
以云南昆明的1个野生香蘑属真菌的子实体为试验样品,进行组织分离得到纯培养菌株Z1,根据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然后分别用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制备Z1的栽培种,分析比较两种制种方式流程及制种周期。综合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将菌株Z1鉴定为紫丁香蘑(Lepista nuda)。用固体菌种制备紫丁香蘑栽培种平均需88 d;而用液体菌种制备紫丁香蘑栽培种仅需66 d,比用固体菌种制栽培种周期平均缩短22 d。用液体菌种制紫丁香蘑的栽培种,生产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陆欢  徐宁  王春晖  刘波  孙叶光 《食用菌》2019,(3):57-58,61
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又名紫晶品蘑、丁香蘑、花脸蘑、紫花脸香蘑等,是名贵食用菌品种之一,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1-2]。目前国内对花脸香蘑栽培实践的报道很少,仅在浙江、吉林、黑龙江等地有栽培试验报道。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通过原生质体再生技术对花脸香蘑菌种进行纯化复壮[3],并规模化栽培示范成功,总结出大棚阳畦花脸香蘑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4个花脸香蘑菌株及已公布的花脸香蘑基因组为试材,采用生物信息学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花脸香蘑基因组上的SSR类型及分布,设计了50对SSR引物开展试验验证,以期为花脸香蘑的种质资源鉴定、品种选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总计检索到7种SSR类型的2 486条序列,其中主要以单碱基(P1)类型为主,占总SSR的67.70%,且分布密度较高;四、五、六碱基重复的类型较多,但数量较少。由验证试验获得4对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好的引物,分别为HLMSSR001、HLMSSR004、HLMSSR015和HLMSSR041。其中,HLMSSR001和HLMSSR004可以通过单一的引物扩增即可将4个花脸香蘑菌株进行区分鉴定。同时,基于4对引物进行花脸香蘑DNA指纹编码的构建,获得了4个花脸香蘑菌株唯一的8位数分子指纹数据库编码。  相似文献   

6.
通过表型鉴定和ITS测序相结合的方法鉴定香蘑属2个菌株。结果表明,2个供试菌株1株是花脸香蘑,另1株是紫丁香蘑。对香蘑属菌株进行驯化研究发现,花脸香蘑菌丝体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子实体的最适宜发育温度为22℃~26℃,利用玉米秸秆发酵料栽培,成功驯化花脸香蘑菌株。紫丁香蘑菌丝体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没有获得子实体。  相似文献   

7.
以1株分离自泰山的野生菌株ts916为供试材料,依据形态学和rDNA ITS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从5种不同液体培养基中筛选出适宜菌丝生长的液体培养基。结果表明,该野生菌株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适宜其生长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酵母膏3 g、玉米粉20 g、麸皮20 g、KH2PO43 g、MgSO41.5 g,加水至1 L,pH自然。菌丝生物量达到2.209g·100-1mL-1。试验结果为该菌株的进一步驯化选育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Schum.:Fr.)Sing.]隶属伞菌目、口蘑科、香蘑属。全世界已知该属约有150多种。除花脸香蘑外,我国分布的主要品种还有紫丁香蘑(Lepista nuda)、肉色香蘑(L.irina)、灰紫香蘑(L.glaucocana)、白香蘑(L.caespitusa)、粉紫香蘑(L.personata),几乎都为味道鲜美的食用菌。花脸香蘑因其菌盖扁、半球形,幼嫩时中部稍微下凹,菌盖表面湿润时呈半透明状或具有水浸状花纹,故也被称为花脸蘑。云贵山区群众传言该菌有养血益肝功效而称之为"养血菌"。新鲜时菌内浅紫色、菌  相似文献   

9.
香型蘑菇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是夏秋季生长在山坡草地、草原、菜园等地的一种野生食用菌。气味浓香,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该菌在市场上价格昂贵,贵阳地区售价每千克鲜菇为16~30元。为开发这一美味食品,我们于1990年开始采集不同地区生长的花脸香蘑种二十多个进行分离、驯化、栽培。经五年多的艰辛试验,终于研制成功性能稳定的香蘑新种——花脸香蘑L-607及其一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香菇(Lentinula edodes)、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杨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 6种食用菌进行中药渣固体发酵,采用热水浸提法取得不同食用菌菌质中的粗提物,比较不同部分提取物中多糖含量,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样品处理后NK细胞对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的影响.试验表明,水提醇沉物中香菇多糖含量最高(25.56%),白灵菇多糖含量最低;水提醇溶物中花脸香蘑多糖含量最高(22.55%).各种食用菌的提取物在一定浓度下对小鼠NK细胞活性均有显著增强作用,其中香菇、杨树菇的水提醇沉物表现明显的剂量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