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共轭亚油酸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物质,但其来源十分有限。微生物合成是其主要来源之一。研究发现,丙酸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微生物能产生共轭亚油酸,其中植物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产量最高。研究还发现,这些菌体细胞中都含有能将亚油酸转化成共轭亚油酸的亚油酸异构酶。文章仅就生物法合成共轭亚油酸的菌种、亚油酸异构酶分离纯化和酶学特性及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共轭亚油酸在反刍动物中的生物合成与营养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主要从反刍动物脂肪和牛奶产品中发现的天然活性物质,是一类含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异构体混合物.亚油酸和亚麻酸在反刍动物瘤胃内通过异构化和生物脱氢反应形成CLA,反式脂肪酸在动物细胞内经△9-脱氢酶的脱氢作用也能形成CLA.饲料、瘤胃微生物、瘤胃pH值以及品种等都对CLA有着重要的影响.反刍动物来源的食品是共轭亚油酸最主要的天然来源.本文就CLA的生物合成及营养调控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新型饲料添加剂——共轭亚油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50年代,研究者就发现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瘤胃,能从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产生共轭亚油酸(CLA),并知道C9,t11共轭亚油酸是亚油酸在厌氧的溶纤维丁酸弧菌亚油酸异构酶催化下转化而成的.老鼠大肠也能把亚油酸转化为C9,t11异构体,但在缺乏必要细菌的生物体内不能发生这个转化。70年代末,Pariza发现煮过的牛肉比生牛肉具有显著的抗突变活性,其中活性物质是CLA。紧接着.Pariza和其  相似文献   

4.
植物乳杆菌发酵生产共轭亚油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明  齐树亭 《饲料工业》2007,28(4):34-36
共轭亚油酸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天然脂肪酸。以盐生植物紫花苜蓿的种籽油为底物,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6026催化紫花苜蓿籽油中的亚油酸转化为共轭亚油酸。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发酵过程中pH值、预培养、温度和时间对生产共轭亚油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嗜酸乳杆菌突变株产共轭亚油酸异构酶的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嗜酸乳杆菌NCFM和Lakcid作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及化学诱变筛选得到突变株.代谢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CLA),研究转化过程中的关键性酶-亚油酸异构酶的酶学性质,采用硫酸铵沉淀、透析等对该酶进行纯化,用SDS-PAGE测得该酶的亚基分子量为60.5 ku;并得出该酶的最适温度是44℃,最适pH是6.0左右,金属离子Fe2+、K+对异构酶的反应有促进作用,Zn2+等对反应都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共轭亚油酸是天然存在于食品中的亚油酸异构体,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本实验测试了发酵乳制品生产中常用菌株的共轭亚油酸产生能力,其中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Ldb2显示了最高的共轭亚油酸生产能力,其共轭亚油酸产量为4.06μg/mL。并且对高产菌株产共轭亚油酸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菌株产共轭亚油酸的最佳发酵条件是:培养温度47℃,培养时间24h,pH值8.0。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共轭亚油酸的结构、来源、合成及其在反刍动物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论述共轭亚油酸的结构、来源和生理作用,共轭亚油酸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的影响.共轭亚油酸对蛋鸡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蛋品质的影响,为家禽饲料中添加共轭亚油酸的必要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论述共轭亚油酸的结构、来源和生理作用,共轭亚油酸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的影响.共轭亚油酸对蛋鸡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蛋品质的影响,为家禽饲料中添加共轭亚油酸的必要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共轭亚油酸降低动物脂肪沉积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是由亚油酸衍生的一组位置异构体和几何异构体的总称。降低动物脂肪沉积是共轭亚油酸的一个重要生物学功能。目前研究表明,共轭亚油酸的降脂功能可能是通过抑制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和能量代谢,抑制脂肪合成,诱导脂肪细胞凋亡等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共轭亚油酸对动物的影响及生物学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主要从反刍动物脂肪和牛奶产品中发现的天然活性物质,是一类含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异构体混合物。亚油酸和亚麻酸在反刍动物瘤胃内通过异构化和生物脱氢反应形成CLA,反式脂肪酸在动物细胞内经A9-脱氢酶的脱氢作用也能形成CLA。CLA具有抗癌、降低胆固醇、强化免疫、改善肉品质、抑制脂肪沉积等生物学功能。反刍动物来源的食品是共轭亚油酸最主要的天然来源。本文就CLA的来源、生物学机制及生物学价值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反刍动物共轭亚油酸的合成及其对乳脂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脂肪和乳脂中的天然活性成分.亚油酸和亚麻酸能通过瘤胃微生物的一系列异构和脱氢作用合成CLA,反式油酸在反刍动物肝脏微粒体、乳腺细胞和脂肪组织中被△9-脱氢酶脱氢也能生成c9,t11-CLA,并被确认为反刍动物CLA的主要来源.反刍动物体内CLA的合成受动物品种、环境、日粮等多种因素影响,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在日粮中添加不饱和脂肪酸提高CLA含量的同时,对乳脂率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CLA合成及饲喂不饱和脂肪酸对其乳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组含有共轭双键的亚油酸的各种几何与位置异构体混合物的总称.反刍动物产品(尤其乳产品)中CLA含量丰富,是人类天然食物中CLA的主要来源.自美国NRC(1996)把CLA列为唯一具有抗癌作用的动物源脂肪酸后,涉及CLA的研究陆续展开,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提高牛奶乳脂中CLA含量的营...  相似文献   

14.
人们发现共轭亚油酸(CLA)具有抗癌及其他对动物健康有益的生物学活性。CLA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来源的食品中,奶制品是人类饮食中CLA的主要来源。许多营养学家研究提高乳中CLA含量的营养学方法,发现日粮脂肪酸能够影响乳中CLA含量。本文综述了CLA在奶牛体内的合成代谢途径以及影响奶牛乳脂中CLA含量的主要日粮因素。  相似文献   

15.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组合有共轭双键的亚油酸(linoleic acid)的几何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的总称.目前有研究报道,菊科植物及其提取物能增加乳中CLA的含量.主要综述了CLA的营养调控方法及菊科植物增加CLA含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共轭亚油酸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共轭亚油酸是亚油酸的一组构象和位置导构体,具有抗癌、降低胆固醇、强化免疫、改善肉品质,抑制脂肪沉积等生物学功能,反刍动物来源的食品是共轭亚油酸最主要的天然来源。  相似文献   

17.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主要从反刍动物脂肪和牛奶产品中发现的天然活性物质,是一类含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异构体混合物。亚油酸和亚麻酸在反刍动物瘤胃内通过异构化和生物脱氢反应形成CLA,反式脂肪酸在动物细胞内经δ9-脱氢酶的脱氢作用也能形成CLA。饲料、瘤胃微生物、瘤胃pH以及品种等都对CLA有着重要的影响。反刍动物来源的食品是共轭亚油酸最主要的天然来源。本文就CLA在反刍动物体内的合成及营养调控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共轭亚油酸(CLA)是亚油酸的一组位置和构象的同分异构体,普遍存在于反刍动物性食品如牛奶、奶酪、牛肉、羊肉及脂肪中。20世纪70年代末,MichaelPariza在寻找肉中诱导有机体突变物质时,偶尔发现共轭亚油酸。1985-88年共轭亚油酸的抗肿瘤作用陆续得到实验证实,由此引发了人们的研究兴趣。1993年Cook等人通过小鼠研究发现,共轭亚油酸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减少由于免疫应激所引起的分解反应;1996年MichaelPariza等人又发现,共轭亚油酸具有减少脂肪沉积的作用;1997年Nicolosi等人发现,共轭亚油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1998年Houseknecht等…  相似文献   

19.
牛乳脂共轭亚油酸的合成及其营养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LA)是存在于动物脂肪和乳脂中的天然活性成分。本文综述了牛乳脂CLA的来源、合成机制及其营养调控。  相似文献   

20.
杜波  程茂基 《饲料广角》2006,(10):32-33,36
共轭亚油酸以其特殊的生物活性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有望改善食品品质和人类健康。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对共轭亚油酸的来源与结构及其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