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技术检测辐照葡萄,以葡萄皮、葡萄柄和葡萄籽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0~10.0 kGy剂量范围ESR波谱特征变化以及辐照剂量与信号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葡萄皮、葡萄柄和葡萄籽辐照后ESR波谱均有明显的区别,信号强度均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增大。葡萄柄的辐照剂量检出限最低(0.25 kGy),是鉴定葡萄样品是否经过辐照的理想材料。通过比较葡萄皮、葡萄柄和葡萄籽剂量效应曲线得出葡萄柄拟合曲线最为准确(R2=0.9943)。3种辐照试验材料在贮藏期(15 d)内信号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衰减,辐照葡萄皮信号强度衰减最为剧烈(衰减80%)。研究结果为ESR波谱技术在辐照葡萄检测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ESR法定量检测干果类辐照食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葵花籽、核桃、开心果和榛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在0、1.0、3.0、5.0和10.0kGy剂量范围内4种样品辐照剂量与信号强度的关系以及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样品在辐照前后ESR波谱有明显区别,其信号强度与辐照剂量均呈正相关.辐照后样品的ESR强度和谱形都发生变化,应用ESR法能够鉴定4种食品是否经过辐照.其中核桃和开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辣椒粉、干蘑菇、干红枣、核桃和螺旋藻等5种植物类食品为对象,研究了γ辐照诱导产生的ESR波谱特征,以此作为辐照产品鉴别的检测依据,并用此方法对南京辐照中心日常辐照产品进行了3年跟踪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辐照前后ESR波谱的差异可以检测产品辐照与否。常规辐照剂量下,辣椒粉、干蘑菇、红枣辐照的正判率为100%,核桃粉和螺旋藻粉的正判率分别为80%~88%和85%~92%。ESR法在辐照产品快速鉴别和质量控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γ射线辐照处理对小麦粉部分品质指标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后测定了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含水量、小麦粉沉淀数值、降落数值、面筋指标、粉质特性、面团拉伸参数等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小麦籽粒粗蛋白、水分含量和小麦粉面筋指标的影响不明显(P0.05);小麦粉的沉淀数值、降落数值随着辐照剂量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小麦粉的吸水率、弱化度、粉质指数等粉质参数,受辐照处理影响明显,且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与对照样品相比,辐照处理对小麦粉面团的拉伸曲线面积、拉伸阻力、延伸度等参数没有影响。该研究结果为推动谷物辐照贮藏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辐照香料与食品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ESR和化学发光等测量法鉴定辐照香料和辐照食物,研究了花椒粉、胡椒粉(黑、白)、大料、姜粉、芥末、咖哩粉、安息茴香、五香粉、香辣酥和复合调料等香料,以及全脂奶粉、纯藕粉、健儿粉、白面粉、甘草霜和食用明胶等食物经60Coγ射线辐照后,ESR及化学发光强度的变化,以及辐照剂量,贮藏时间和样品粒度对ESR及化学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有效地区分辐照和未辐照食物和香料,而ESR法较化学发光法更易应用,其鉴定的有效期在30天以上。此外,还对某些包装材料如玻璃、木材和纸等的ESR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直接荧光过滤技术/平板计数法(DEFT/APC)检测辐照食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香辛料和2种干制海鱼为材料,通过直接荧光过滤技术/平板计数法(DEFT/APC)比较辐照前后DEFT计数和APC计数的差异,判断食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当log(DEFT/APC)>40时,表明产品至少已进行过10kGy剂量的辐照处理,DEFT/APC法的检测灵敏度与样品初始菌数及D10值相关。  相似文献   

7.
辐照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综述了食品辐照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国内外研究的PSL、TL、ESR、DEFT APC等多种检测方法的进展 ,着重分析了几种综合运用生物技术和现代分析仪器的检测技术 ,并进一步探讨和展望了今后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侯玉周 《核农学报》2005,19(4):296-296
《现代食品加工新技术丛书》新近由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出版,其中由汪勋清、哈益明、高美须编著的《食品辐照加工技术》一书,介绍了食品辐照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加工工艺、技术经济可行性、辐照检疫、辐照食品质量管理、食品辐照技术商业化、辐照食品国际贸易,较全面地反映了辐照加工技术在食品和农产品中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不同发酵处理对玉米粉加工特性及淀粉粒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蕾  梁建芬 《农业工程学报》2022,38(14):303-311
以拓宽玉米粉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为目标,该研究以玉米粉为原料,研究了发酵处理对其色泽、水合特性、热特性等的影响,并从淀粉结构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甜酒曲及两者的混合发酵剂和不同发酵条件的处理,对玉米粉的加工特性影响明显。与对照处理相比,植物乳杆菌发酵处理24 h显著降低(P<0.05)玉米粉的水结合能力、吸水性指数、水溶性指数及膨胀势,分别为9.87%、10.7%、35.2%和13.0%。先接入甜酒曲发酵12 h再接入植物乳杆菌,总发酵时间36 h可使玉米粉的亮度提高7.41%,混菌发酵玉米粉的吸水性、膨胀性比植物乳杆菌单菌种发酵有所增加。与对照处理相比,植物乳杆菌发酵玉米粉24 h使焓值降低25.8%,先接入甜酒曲发酵12 h再接入植物乳杆菌进行混菌发酵比植物乳杆菌单菌种发酵可增加原料的焓值。发酵处理后玉米粉的粒径显著减小,淀粉的官能团位置并未发生改变,但会影响分子排列的有序度和双螺旋度,电镜分析显示发酵破坏了淀粉粒结构的完整性,颗粒表面出现孔洞和裂纹。发酵处理会影响玉米粉的加工特性,其变化同淀粉的变化密切相关。应用发酵技术处理玉米粉以改变其水合特性将为更加合理地在食品领域应用玉米粉提供新的思路。从水合特性的角度看,发酵处理后的玉米粉将可更好地应用于焙烤食品、面条、搅团、玉米糊等食品中,进一步拓宽玉米粉在食品领域的用途。  相似文献   

10.
冯敏  严建民  李澧  朱佳廷  李俐俐  杨萍  王德宁  顾贵强 《核农学报》2012,26(9):1260-1264,1270
为研究辐照对宠物干粮食品在储藏过程中脂肪氧化的影响,以新鲜牛肉为材料,添加抗氧化剂后制成宠物干粮食品,通过检测储藏过程中样品酸价的变化研究辐照对抗氧化效果的影响,未添加抗氧化剂的样品作为对照。所用抗氧化剂包括叔丁基对苯二酚、没食子酸丙酯、茶多酚、生育酚和抗坏血酸钠。结果表明:储藏100d时,复合抗氧化剂smc对酸价的抑制率最高为51.0%,辐照处理结合复合抗氧化剂smc的方式对酸价的抑制率次之为48.7%;辐照后,样品的酸价在储藏过程中的升高速度缓于未辐照样品的速度。辐照处理可以抑制酸价的升高,辐照处理结合复合抗氧化剂smc的方式更适用于抑制货架期超过4个月的宠物干粮食品在储藏过程中酸价升高的脂肪氧化。  相似文献   

11.
以甘薯的淀粉及干粉为试验材料,研究60Coγ辐照对其外观形态及糖化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0Coγ辐照处理后,淀粉粒表面出现网状裂纹,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裂纹明显增多。在50至1200 kGy辐照剂量范围内,甘薯淀粉和干粉中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都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湘薯86和湘薯541的糖化效率在低剂量辐照处理时有明显的差异,但随着辐照剂量的增高,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当辐照剂量为1200kGy时,糖化效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热塑性淀粉基薄膜的力学性能,采用0、10、20、30、40、50 kGy 6个剂量的~(60)Co-γ射线对玉米淀粉进行辐照处理,研究辐照对玉米淀粉结构、颗粒尺寸的影响;并以辐照玉米淀粉为原材料,采用挤出造粒、熔融吹塑法制备热塑性辐照玉米淀粉薄膜,研究辐照剂量对热塑性薄膜力学性能、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能够有效破坏玉米淀粉分子内、分子间氢键,降低玉米淀粉的刚性;能够有效减小玉米淀粉的颗粒尺寸,增加玉米淀粉的加工流动性。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热塑性辐照玉米淀粉薄膜的力学性能不断增加;未熔融颗粒不断减少,表面形貌更加均匀、平整。综合考虑热塑性辐照玉米淀粉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钴源能耗,40kGy剂量辐照的玉米淀粉制备的热塑性淀粉基降解薄膜更具有实用价值。本研究结果为辐照玉米淀粉制造热塑性降解薄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3.
药用淀粉辐照灭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主要研究了药用淀粉经60 Coγ射线辐照灭菌效果 ,以及辐照对其粘滞性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辐照灭菌剂量的增加 ,药用淀粉粘滞性 (RVA)逐渐下降 ,并提出了药用淀粉灭菌剂量以 4~ 6kGy为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γ射线辐照红曲的灭菌效果以及对主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可有效杀灭红曲中的杂菌和霉菌,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红曲中的含菌量呈同步下降。杂菌和霉菌的D10值分别为2.34和5.89 kGy,霉菌对γ射线的耐受力高于杂菌,适宜的辐照工艺剂量为7~8 kGy。经7~8 kGy辐照处理的红曲,其主要成分无明显变化,但色价略有下降,下降率为2.3%~2.6%。经辐照灭菌后的红曲具有较好的耐贮藏性,可有效地提高保质期。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试图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γ辐射对板栗胚芽细胞的损伤程度 ,结果发现辐照对胚芽中淀粉影响较为明显 ,0 5kGy以下处理时对胚芽淀粉无明显影响 ,1kGy处理淀粉粒边缘开始部分糊化 ,6kGy以上剂量辐照糊化较为明显。与此相对应 ,板栗种子淀粉的粘度也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另外观察到胚芽细胞壁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变薄  相似文献   

16.
朱佳廷  刘春泉  冯敏  余刚  刘志凌 《核农学报》2007,21(2):164-167,155
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螺旋藻粉的杀菌效果及对其主要营养活性成分、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6.0 kGy辐照处理后,螺旋藻粉样品中微生物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当剂量为4.0~8.0 kGy时,对螺旋藻中矿物质(除Se)和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螺旋藻中多糖含量随剂量增加有所增加,经6.0和8.0 kGy辐照后多糖分别增加了9%和27.2%;SOD、POD活性在辐照后有所降低,藻胆蛋白、藻蓝蛋白和维生素含量则明显下降;剂量达6 kGy以上时,藻胆蛋白和藻蓝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4.0、6.0、8.0 kGy剂量辐照后VC分别减少了40.6%、62.8%和14.1%,VA分别减少了36.3%、17.6%和17.0%,VE分别减少了25.8%、61.7%和52.6%。综合试验结果,提出螺旋藻粉辐照杀菌的适宜剂量范围为4.0~6.0 kGy。  相似文献   

17.
钟志君  周培国  赵永富  汪敏 《核农学报》2019,33(9):1749-1754
为提高玉米淀粉的使用性能,采用60Co-γ射线在氧气、空气和氮气条件下对玉米淀粉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剂量分别为1、3、5、7、10 kGy,测定玉米淀粉的粘度、羧基含量,并采用傅里叶红外(FTIR)和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玉米淀粉粘度逐渐下降,而羧基含量逐渐升高,其中,辐照剂量为1~5 kGy时,粘度下降较快,最大达到70%以上;辐照剂量为5~10 kGy时,粘度降低减缓。不同气氛条件辐照对玉米淀粉粘度的降低速度和羧基含量的增加速度有明显影响,且其影响程度按照氮气、空气和氧气次序逐渐增强,辐照为5 kGy时,与充氮辐照组相比,充氧辐照组玉米淀粉粘度值降低12.0%,而羧基含量相对增加比率达到107.7%;与原淀粉相比,在3种气氛条件下经5、10 kGy剂量辐照处理后,玉米淀粉分子结构和表面颗粒形貌皆无可见变化,但表征淀粉有序结构的FTIR量化指标1 047 cm-1/1 022 cm-1比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辐照引起淀粉分子结构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无定型区域,而氧气对此有促进作用,氧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该区域内淀粉大分子的辐射裂解与氧化。通过调节辐射剂量和气氛条件,可以节约辐照加工成本,制备性能优良的变性淀粉,从而促进辐照技术在淀粉改性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60Co γ辐照杀菌对核桃粉主要营养成分变化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剂量为2.0~8.0kGy时,辐照对核桃粉中的总糖、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辐照后的粗纤维含量有一定的增加,但不显著;辐照对核桃粉中的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含量基本没有影响,对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亚油酸、花生酸和亚麻酸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辐照后核桃粉中的油酸含量随辐照剂量的上升而显著增加,剂量达到8.0kGy时,油酸含量增加了4.3%。8.0kGy以下辐照对核桃粉色泽、气味、口感无明显改变。可以得出结论低于8.0kGy的辐照不会对核桃粉的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预处理对辛烯基琥珀酸改性芋艿淀粉颗粒结构和功能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以奉化芋艿淀粉为材料,对其进行电子束辐照预处理,分析处理前后改性淀粉的颗粒结构、热力学性质、溶胀特性、消化性和乳化性。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预处理显著改变了辛烯基琥珀酸改性芋艿淀粉酯的理化与功能特性。随着辐照剂量从2 kGy逐步增加至50 kGy,辛烯基琥珀酸改性淀粉(OSTS)颗粒屑状点逐渐增多、表面形成的皱痕和突起加深,并出现颗粒破裂;快消化淀粉(RDS)含量和水溶性指数不断增加,结晶度、缓慢消化淀粉(SDS)、糊化峰值温度(Tp)不断下降;直链淀粉含量和溶胀力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糊化焓、抗性淀粉、乳化稳定性和FTIR光谱中1 047 cm-1/1 022 cm-1 峰强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本研究为采用电子束辐照预处理技术改善辛烯基琥珀酸改性淀粉的功能特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