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四川圆锥小麦地方品种(兰麦)品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16份四川圆锥小麦(T.turgidum)地方品种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10.68%(变幅9.60%~12.98%).赖氨酸含量平均值为0.35%(变幅0.32%~0.41%),沉淀值的平均值为9.91ml(变幅8.0~17.0ml).硬度平均值为12.9秒(变幅12.2~13.5秒)。16份圆锥小麦的粗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和沉淀值都很低,是优质糕点、饼干等专用小麦育种的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3853份粳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其均值为18.9%,变幅7.0%~27.0%,约一半品种为低含量(10.1%~20.0%),符合一级优质标准的品种占25.1%。方差分析表明我国粳稻品种类型间、水陆稻间、部分省(区)间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聚类分析指出,根据含量高低全国可划分为五大区。  相似文献   

3.
磁化水浸种对旱地小麦和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宏  赵国林 《中国农学通报》1998,14(6):14-16,22
3年的田间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应用不同磁场强度的磁化水浸种,可以促进小麦和玉米的生长发育,使产量因子显著增加,小麦平均增产16.09%(增幅7.64%-24.36%),玉米为11.9%(增幅6.9%-17.6%);并且干旱年份的增产幅度显著高于正常年份,在不同处理中,以0.1-0.2T(特斯拉)的磁化水浸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香料烟,进行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等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区(以新疆为代表)烟叶含糖量在17.34%-26.56%,总氮在0.95%-1.43%,烟碱在0.34%-1.79%,蛋白质含量在5.11%-8.29%之间,醚提物含量在2.39%-7.99%。湿润区(以湖南为代表)烟叶含糖量在4.48%-8.65%,总氮含量在1.26%-1.66%,烟碱含量在0.21%-0.74%,醚提物含量在5.98%-7.28%。半湿润区(以河南汝阳为代表)香料烟含糖量在9.41%-24.92%,总氮含量为1.27%-1.99%,烟碱含量在0.60%-1.69%,醚提物含量为2.92-8.09%。半干旱区(以陕西宜川县为代表)香料烟含糖量在10.20%-17.78%,烟碱含量在0.52%-0.81%,总氮含量在1.30%-1.50%,蛋白质含量在7.56%-9.0%。同一地区砂砾质黄粘土(肥力低)生产的香料烟糖含量和醚提物含量高,总氮和烟碱含量低。同一地区芳香型香料烟的含糖量较吃味型高,而总氮和烟碱含量较吃味型低。  相似文献   

5.
小麦Rht3矮秆系杂种F1粒重优势表现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p×q交配模式,以4个Rht3矮秆系为母本,10个小麦品种(系)为父本配制了40个杂种F1,研究其粒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40个杂种的平均优势平均为1195%,变幅为-649%~2883%。超亲优势平均为012%,变幅为-1895%~1757%。竞争优势平均为-496%,变幅为-2424%~1774%。选用粒重较高的Rht3矮秆系如ND35和ND37作母本,粒重超过对照的品种(系)作父本,较易获得粒重具正向竞争优势的杂种。14个亲本的配合力分析,针对选育高粒重的杂交组合育种目标,矮秆系中ND35和ND37利用价值较高,10个品种(系)中邯分8613、鲁895023和鲁896018的利用价值较高。讨论了克服Rht3基因对粒重的不利效应,选育高粒重半矮秆杂种小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刘玲  金同铭 《华北农学报》1997,12(3):120-124
应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RP-HPLC),经Nova-PakC18柱进行梯度洗脱,在454nm处检测,测定29个不品种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含量,其部平均值为3.56mg.100g^-1。英国品种Nantura含量最高6.92mg.100g^1;4个品种中有2个品种β-胡罗卜含量超过6.0mg.100g^-1,接近总平均值的2倍。中国和法国的品种β-胡罗卜素的含量相对较低,中国4个品种的总平均仅为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结果表明,用20-140mg/L的苄基腺嘌呤(BA)喷施小麦幼苗2天后,体内乙醇酸氧化酶活性比对照提高10.78-64.71%,其正相关系数是r=0.9839,其直线回归方程是Y=0.1007+0.00048X。用20-140mg/L的BA喷施小麦2天后,体内过氧化氢酶活性比对照提高13.62-24.27%,正相关r=0.9015,20-100mg/L的BA处理2天后,蛋白质含量升高14.6  相似文献   

8.
小麦品种对小麦赤霉病(GibberellaZeae(Schw)Sacc)抗性的表现,是基因型和环境作用的结果,我国众多抗赤霉病品种都与瑞梯(Rieti)有关千丝万缕的联系,小麦品种抗病性越强,其传递给后代的能力越大,在抗病机理上抗侵入兼抗扩展型品种,其抗性遗传力大于单抗侵入或单抗扩展品种,花药残留率(0.7716-0.8036^**)小穗密度(0.8606^**-0.6889^*)剑叶厚度(-0.  相似文献   

9.
陆地棉无色素腺体遗传资源棉子蛋白和棉酚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20个国内外不同来源的陆地棉无色素腺体品种(系)种子粗蛋白、可溶性蛋白和棉酚含量的研究表明,三个性状的总体平均值分别为41.46%、11.82%和0.0174%。该遗传资源群体具有蛋白质含量较高但变异程度较小、绝大多数品种棉酚含量符合国际卫生标准(<0.04%)且变异程度很大的特点,40%的品种其粗蛋白含量在42%以上,棉酚含量在0.04%和0.02%以下的品种分别占91.87%和75.45%。国内育成品种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国外引进品种,春播品种显著高于夏播品种;而可溶性蛋白和棉酚含量在这些品种类和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中无1098、浙棉9号、冀棉19号、绵阳4176等16个品种被鉴定筛选为粗蛋白含量较高(>45%)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7头黑白花奶牛发情周期血液中5种生殖激素的含量。FSH:平均值8.90±21.68ng/ml,第1天2.34±1.49ng/ml,之后处于低水平,8天出现高峰28.58±64.45ng/ml;LH:平均值4.13±10.68ng/ml,发情后12h最高29.15±16.62ng/ml,之后处于低水平;PRL:平均值20.45±12.00ng/ml,全周期变化较大,1天出现高峰43.1±28.62ng/ml,6天和14天有两个较高的峰35.43±31.33ng/ml和34.88±27.58ng/ml;P4:平均值2.96±1.85ng/ml,全周期变化不大,0天2.70±1.33ng/ml,8~12天形成台状峰3.01~3.63ng/ml,15天再出现一峰,遂下降至发情;E2:全周期处于低水平,发情后12h最高23.23±17.31pg/ml,遂下降,至5天、9天升高,出现两个峰。了解了5种激素的基础数据及它们之间的消长、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1.
农十师土壤锌含量平均值为0.29×10^-6(即0.29ppm)小于0.5×10^-6极你锌肥机率为85.0%,几乎所有地区为缺锌区,由于长期施用大量氮,磷化肥,微量元素得不到补充,土壤锌含量在继续下降,本文作者引用新的研究成果,以及所取得的试验结果,来说明锌肥在在农十师农业生产中应占的重要位置,并提供主要农作物的施锌技术。  相似文献   

12.
贵农系列小麦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后期,我们先后育成了贵农10号,贵农11号(原名贵丰一号),贵农12号等三个小麦新品种。三个品种中均有综抗矮2号,绵阳11号,苏麦3号,A552,Maris TemPlar等亲本血缘。贵农系列小麦品种均属弱冬性,多穗型品种,每公顷有效穗可达1.5 ̄1.7万穗,穗粒数40 ̄50料,千粒重40 ̄45g,公顷产达6300 ̄7650kg,株高80 ̄90cm中早熟,穗长方型、长芒、红粒。抗旱,抗寒性强;高抗白粉病、条地为霉病。杆锈病均免疫,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5.6% ̄17.9%,赖氨酸含量0.40% ̄0.44%;湿面筋含量26.5% ̄29.3%;适宜贵州高寒山区及周边省市高寒山区种植推广。自1987 ̄1999年,在个品种在省内外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106.67万公顷。属贵州省两次大的小麦更新品种。累计增产小麦达37  相似文献   

13.
显性无腺体与隐性无腺体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二代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4个隐性低酚棉品系为母本,5个显性无腺体品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20个组合,利用亲本、F1和F2材料采用ADAA模型研究表明,衣分以加性效应为主,其余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以显性遗传效应为主。子棉产量和铃重有较低的上位遗传效应。纤维品质性状中,绒长与整齐度以显性遗传效应为主,绒长还存在少量上位效应;比强度与伸长率仅存在显著的加性遗传效应,麦克隆值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F1皮棉产量、第一次收花率、单株铃数、铃重和衣分的群体超亲优势平均值分别为:27.9%、18.7%、16.2%、9.7%和1%,F2分别为:10.8%、5.1%、4.5%、4.6%和-1.2%。F1绒长的群体平均优势为2.5%,比强度和伸长率为-1.8和0.8%,麦克隆值和整齐度分别为-0.2%和-2.7%。F2绒长略呈下降趋势,比强度、伸长率和麦克隆值F2与F1相近,整齐度F2略优于F1。表明了显性无腺体基因的杂种优势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和类型香料烟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香料烟,进行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等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区(以新疆为代表)烟叶含糖量在17.34%-26.56%,总氮在0.95%-1.43%,烟碱在0.34%-1.79%,蛋白质含量在5.11%-8.29%之间,醚提物含量在2.39%-7.99%,湿润区(以湖南为代表)烟叶含糖量在4.48%-8.65%,总氮含量在1.26%-1.66%,烟碱人  相似文献   

15.
用化学方法脱除赤霉病麦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然污染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的小麦,进行机械加工去皮和化学试剂处理脱毒。结果机械加工去皮可以去除23.6%~34.7%的DON毒素。化学试剂处理中,对麦粒的脱毒效果以0.1mol/L碳酸钠为最好,去毒效果达到82.1%~85.0%,平均为83.9%;其次是1%亚硫酸氢钠,其DON降低率为69.9%;4%过氧化氢和5%石灰水对DON降低率分别为45.1%和21.8%;对麸皮的脱毒效果也  相似文献   

16.
麦套夏播转Bt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68,自引:6,他引:68  
1997年在田间系统研究了转Bt基因棉品种中棉所30(R93-6)在麦套种植方式下,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棉对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和棉造桥虫(Anomisflava)有良好的抗性,发生高峰期百株幼虫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中棉所16(早熟品种),但转基因棉田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和常规棉相比,转基因棉自然控制田和转基因棉综合防治田的棉蚜(Aphisgosypi)分别增加33.1%和减少25.1%、红蜘蛛(Tetranychuscinnabarinus)分别增加138.9%和减少18.5%、棉蓟马(Thripstabaci)分别增加346.0%和315.3%、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分别增加63.8%和29.0%、棉盲蝽(Lyguslucorum)分别增加57.1%和减少18.9%、棉叶蝉(Empoascabigutula)分别增11.5%和14.2%、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分别增加11.8%和45.5%、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graminicola)分别减少3.6%和3.6%、草蛉(Ch  相似文献   

17.
由内蒙古农科院作物所引进并保存的235份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参加了全国小麦资源主要品质特性的统一鉴定,从中筛选出蛋白质含量18.00%以上的高蛋白材料79份,赖氨酸含量0.50%以上的高赖氨酸材料129份,沉淀值40ml以上的材料45份,硬度测定值在15s以下的材料31份,兼具3种优异性状的材料35份,4项指标均优的材料1份  相似文献   

18.
以粘果山羊草Ae.19(Ae.kotschyi,19)为母本,中国春和云南铁壳小麦为桥梁亲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雄性不育株。再用普通麦78-1等为轮回亲本,与其测交并连续回交,育成了K-19-78-1A等小麦雄性不育系。然后用500余份普通小麦品种(系)与K-19-78-1A进行测交,获得469个组合F1杂种,其中73个测交种(占总数的15.57%)能完全保持K-19型小麦的雄性不育性。其余396个测交种(占总数的84.43%)对K-19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表现不同程度的育性恢复。恢复度幅度为1.0%~97.5%。396份材料中有14.14%对K-19型不育系表现高度恢复,按国内法计算恢复度达到80.1%~97.5%;测交、回交后代产生单倍体频率在0~17.5%之间,发现一批综合性状好、不产生单倍体的保持系和恢复源。  相似文献   

19.
种衣剂拌种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种衣剂拌种比不拌种的晚出苗1-2天,但出苗整齐,麦苗矮壮;种衣剂拌种可明显推迟小麦白粉病的始发期,并减低其在田间的流行速率和强度,抽穗开花期防效仍在90%以上;对小麦秆黑粉、条锈病、纹枯病和地下害也有一定防效;种衣剂拌种比不抖种的小麦穗粒数增加7.7-13.9位,千粒重提高3-7g,每公顷增产达15.3-44.9%;以种衣剂14号(22%)的效果最好,种衣剂14号(8%)次之。  相似文献   

20.
对山东省发展麦棉两熟规模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发展麦棉两熟规模的建议张明亮,李增嘉,李凤超,赵秉强,陈雨海(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一、发展麦棉两熟的现状1982年全省麦棉两熟仅为132.9万亩,占棉田面积的0.7%,1991年达到1242.1万亩,占棉田面积的53.0%。菏泽、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