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官春云 《作物学报》1985,11(2):115-120
研究了甘蓝型油莱(B.napus)对温度和光周期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油菜的感温性有冬性、半冬性、春性三类;油菜的感光性(对长光照的感应性)有强感光和弱感光二类。在此基础上初步认为所研究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的温光反应特性可分为四个型:(1)冬性弱感光型;(2)半冬性弱感光型;(3)春性弱感光型;(4)春性强感光型。此外,冬油菜与春油  相似文献   

2.
1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为探明不同类型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对油菜菌核病的抗性差异,提供筛选抗耐病性的材料的新来源;【方法】选用1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接种方法和病圃自然发病鉴定,研究了其青角期茎秆接种后病斑的扩展情况和成熟期自然发病情况以及在大田生产中的侵染发病;[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抗病性存在有明显差异,自然鉴定冬油菜材料Wanyou14的抗耐病要优于其他材料,抗病指数为0.36(对照Zhongyou821抗病指数为0),人工接种春油菜材料Ranger具有较好的病害抗扩展性,抗病指数为0.64,中晚熟的材料抗耐病强于早熟材料;【结论】冬油菜材料的抗耐病要优于春油菜材料,春油菜类型也具有较好的抗耐病性,抗性资源通过转育可提高冬油菜的抗病性;生产中油菜类型的选择以中晚熟的冬油菜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甘蓝型冬油菜人工春化就地夏繁加代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春性、半冬性、冬性三种不同感温类型的甘蓝型冬油菜人工春化处理后在三峡库区高海拔地区夏播条件下的性状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在本地高海拔区甘蓝型油菜夏繁加代的可行性和必要条件。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感温类型的冬油菜材料对人工春化的温度和时间要求有所不同:春性材料要求在人工春化温度为1℃、春化时间为5d时,其夏繁加代的开花效应和结实效果就可达到最好;半冬性和冬性材料则要求在人工春化温度为1℃、春化时间为10d后,其夏繁加代的开花效应和结实效果最好;三种感温类型的开花结实效应最好的处理均可于9月25日前成熟并收获,收获的种子可于当年秋季10月10日前播种,大田生长发育正常。说明三峡库区高海拔区适宜甘蓝型冬油菜人工春化就地夏播加代繁育。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春油菜生态区里春性和半冬性油菜光合性状的差异,本实验在甘肃张掖春油菜区分别测定了春性和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片叶绿素含量、绿叶面积、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等光合性状。结果表明:半冬性油菜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春性油菜,而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则低于春性油菜;春性油菜的绿叶面积明显高于冬性油菜,而叶绿素浓度则低于半冬性油菜;半冬性油菜对光的利用和转化能力优于春性油菜,在低光强和高光强下的净光合速率均高于春性油菜;春性油菜的CO2的羧化效率高于半冬性油菜,而冬性油菜的在高CO2浓度下的光合作用要明显高于春性油菜。本研究为春油菜区油菜种质资源扩充和高光效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7个不同生态型的小麦品种在郑州4a16个春、秋播期中的生育表现,提出了不同生态型品种在不同播期中的主茎叶片数,主茎叶龄等指标。如在秋播条件下的主茎叶片数春性品种为12片,半冬性品种13片,冬性品种14片;主茎生长锥伸长时叶龄春性品种为3片左右,半冬性品种为4片左右,冬性品种为5片左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2地甘蓝型油菜的光合作用差异,以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秦杂油3号’为材料,比较了不同光强、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2个生态区净光合速率的差别。结果显示:不同生态区甘蓝型油菜净光合速率随光强、CO2浓度和温度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春油菜区叶片的光饱和点和光量子效率高于冬油菜区,而光补偿点、光呼吸速率和饱和光强下净光合速率比冬油菜区低;春油菜区叶片的羧化效率比冬油菜区高,而CO2饱和点和饱和CO2浓度下净光合速率则比冬油菜区低,两者的CO2补偿点无显著差异;春油菜区进行光合反应的适合温度范围比冬油菜区宽,在最佳温度下春油菜区的净光合速率低于冬油菜区。结果表明春油菜区叶片的光合能力要强于冬油菜区,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以春性恢复系与半冬性品种(系)杂交后选育的16份新春性恢复系及其4个亲本系[2个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和2个春性甘蓝型恢复系]、2个春性甘蓝型不育系为材料, 利用SSR、SRAP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材料间的遗传差异, 同时利用以上2个春性不育系分别与12个新春性恢复系和1个春性亲本恢复系Ag-5进行NCII双列杂交, 测定其杂种优势及杂种表现。16份新恢复系中除931和帐23外, 其余的14份新恢复系与2个不育系的遗传距离均大于其春性亲本恢复系与相应不育系的遗传距离, 说明导入半冬性品种遗传成分能扩大春性恢复系与不育系间的遗传差异; 配制的26个杂交组合中, 其双亲中不育系所对应保持系单株产量为高亲值的组合有15个, 其中13个组合单株产量超亲优势都强于所对应不育系与亲本恢复系Ag-5所配杂交组合, 说明导入半冬性品种遗传成分可增强甘蓝型春油菜杂种优势; 12个新恢复系分别与2个不育系所配24个组合中18个组合的单株产量都分别超过所对应不育系与亲本恢复系Ag-5所配杂交组合, 说明导入半冬性品种遗传成分能提高甘蓝型春油菜杂种的产量; 新恢复系与2个不育系杂交后代的抗病性均强于其亲本恢复系与相应不育系杂交后代的抗病性, 说明导入半冬性品种遗传成分能提高春性甘蓝型油菜杂交种抗菌核病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可能为春油菜杂交育种提供有价值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8.
付忠 《中国种业》2007,(5):61-62
我国油菜按照播种季节不同大体分为两类:冬油菜和春油菜。冬油菜在原产地的夏季,由于受当地高温气候条件的影响.不能完成一个生长发育周期.而春油菜区夏季气候凉爽.冬油菜在春油菜区夏季种植能正常成熟:春油菜在原产地的冬季.因寒冷气候不能完成一个生长发育周期.而在冬油菜区的某些地区种植能正常成熟。冬油菜夏季到春油菜区种植称为夏繁或北繁.春油菜冬季到冬油菜区种植称为冬繁或南繁.这样一年可种植两代.加速育种进程。异地种植的目的主要有2个:材料鉴定和材料加代。  相似文献   

9.
试验在温光互作设计下,通过品种苗穗期(出苗—抽穗)对温光反应的变异分析看出,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温光组合下,不仅存在着最短与最长的苗穗期,而且不同类型品种,对温光反应类型不同,春性类型品种对春化基本无反应而对光长反应敏感;强冬性类型品种对春化反应敏感,而对光长必须在一定春化量基础上才表现敏感,并且具有短日代替春化效应。一般冬性类型品种(主要指黄淮麦区的半冬性过渡类型)多为温光兼敏性,无短日春化特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陕西渭北塬区气候特点和盐碱地耕种现状,结合多年在该地区开展的耐盐碱冬油菜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效,总结形成了秋播条件下盐碱地油菜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机械直播、绿色防控、机械收获与贮藏等方面,以期为同气候类型的盐碱化土地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利用该技术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荆姚镇的示范种植中,油菜品种秦优 1618 表现出良好的耐盐碱性和产量表现,为盐碱地油菜种植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453个油菜(B.napus)种质中所出现的对茎秆溃疡病真菌Leptophaeria maculans小种的专一抗性基因。使用遗传改良了的真菌系调查了主要抗性基因Rlm1、Rlm2、Rlm4和假设的RlmBBA基因;这种改良菌系可能隐藏有少数对应的无毒性基因。并且用毒性充分的分离菌进行筛选,以便找出新的抗性材料。主要抗性基因的频率很低,并且春油菜品种的多样性相当于冬油菜品种的。春油菜的65.7%种质对全部分离菌系都是完全敏感的,而冬油菜只有12.2%种质至少缺乏一个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生产上对优质高产宜机收油菜品种的迫切需求,以川油系列新细胞质不育材料为基础,协同改良优质高产宜机收性状,创制双低优质不育系、恢复系,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育成优质高产宜机收新品种川油71,2021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510009。该品种具有综合农艺性状好、双低品质、抗病、抗倒、抗裂角、宜机收等优点,适宜在四川省冬油菜产区秋播种植,川油71的育成及其推广应用对提升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光圣  傅廷栋 《作物学报》1995,21(2):129-135
AB1是从甘蓝型油菜品系84-1与84-2杂交F3群体中分离出的雄性不育两用系。AB1在昆明或西宁夏播时表现为雄性不育,在武昌秋播时则表现为雄性可育。AB1雄性育性的变化是细胞质、细胞核基因(环境条件敏感基因)与环境条件(可能是温度)互作的结果。AB1的雄性育性恢复基因为一对主效基因,当细胞核内有一个显性基因时,环境条件敏感基因的作用被掩盖。环境条件敏感基因可能是微效多基因。  相似文献   

14.
苗果园  王士英 《作物学报》1993,19(6):489-496
试验在温光互作设计下,通过品种苗穗期(出苗-抽穗)对温光反应的变异分析看出,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温光组合下,不仅存在着最短与最长的苗穗期,而且不同类型品种,对温光反应类型不同,春性类型品种对春化基本无反应而对 光长反应敏感;强冬性类型品种对春化反应敏感,而对光长必须在一定春化量基础上才表现敏感,并且具有短日代替春化效应。一般冬性类型品种(主要指黄淮麦区的半冬性过渡类型)多为温光兼敏性,无短日春化特性  相似文献   

15.
付忠  赵志 《种子》2014,(4):126-127
育种单位采用北种南繁、南种北育进行异地种植,是加速世代进程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国油菜按照播种季节不同大体分为2类:冬油菜和春油菜。春油菜在原产地的冬季,因气候寒冷不能完成一个生长发育周期,而在冬油菜区的某些地区种植能正常成熟,春油菜冬季到冬油菜区种植称为冬繁或南繁,这样1年可种植2代,加速育种进程。异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陕西省小豆、绿豆、豌豆、普通菜豆、多花菜豆、豌豆、小扁豆等食用豆类地方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对日照长度和有效积温的要求,并分析日照长度对株高、荚长和百粒重等主要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类型油菜品种外部器官的形成、生长与体內醣、氮及脂肪代谢的关系。产量以甘兰类型较白菜类型高。叶面积高峯出现在盛花期前后,净同化率呈“S”形曲线。现蕾抽苔期醣代谢起着主导作用,绝大多数同化产物分配在茎中,同时需肥最多。种子成熟过程含油量的增长,主要由醣转化而成。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对476份甘蓝型油菜核心种质和163份国家冬油菜新品种区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为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选育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32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0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3.12个,变幅2~6个,平均多样性指数0.46,平均杂合度0.22,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38,说明参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区试材料杂合度极显著高于核心种质,且有9个特有等位变异;区试材料的常规品种各项遗传多样性指标都低于杂交品种。四大洲之中亚洲材料遗传变异最丰富,有11个特有等位变异。中国材料整体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国外材料。除了平均多样性指数和平均PIC这两项指标,三种生态类型材料之中其余遗传多样性指标最高的是半冬性材料,五个时期材料之中则是21世纪材料的其余指标最高。21世纪半冬性油菜遗传变异比20世纪半冬性油菜丰富。不同大洲、不同生态类型和不同时期材料之间的杂合度差异均达到极显著。分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结果表明,参试的甘蓝型油菜各个群体内变异均占总体变异的主体部分,为88%~97%;尽管群体间的差异所占比例小,但是仍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陈恩谦 《耕作与栽培》2005,(5):44-44,46
通过连续3年的小麦生态试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田问春化的温光特性有质的区别,春型品种不存在光温特殊要求,对温光适应范围很宽,半冬型品种存在低温春化阶段发育现象,但对光照长短无明显要求,冬型品种对温光要求范围较窄,有明显的低温长日照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对引种的8个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进行春播,成熟期对其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茎枝性状的贡献率为35.30%,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单株角果性状的贡献率为28.05%,籽粒重量性状贡献率为22.17%,它们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在进行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的引种过程中,应注重选择分枝数较多,主花序较长的材料,同时兼顾单株角果数适中,千粒重较大的性状特征。本试验条件下,供试的8个常规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和成熟,中双11号、中双10号、中双9号、华双5号表现较高的产量水平,为西藏甘蓝型油菜育种、生产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