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鲤鱼(建鲤)营养与配合饲料(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鲤鱼(建鲤)营养与配合饲料(二)3.对脂肪的需要脂肪是由一个分子的甘油和三个分子的脂肪酸所组成。脂肪的性质取决于所含脂肪酸。饲料中所含脂肪不能直接被鱼体吸收利用,亦需在消化道中经脂肪酶的作用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方能被鱼体吸收,一部分再重新合成鱼体脂...  相似文献   

2.
饲料脂肪水平对鱼类生长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能为鱼类的生长提供能量、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1],还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减少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等[2]。饲料脂肪水平影响鱼类肌肉等组织的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因此,查明并掌握鱼类脂肪需求量及代谢规律有利于指导鱼类饲料生产,达到节约蛋白质的目的。笔者主要从生长、组织形态、消化和吸收、脂肪酸组成及基因表达等方面分析综述了饲料脂肪水平对鱼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者选用分娩后5d荷斯坦经产奶牛12头,分成3个组,每组4头。组别设不添加脂肪酸钙的对照组。试验1组用脂肪酸钙取代对照组饲料中一部份淀粉,试验2组在对照组饲料中添加2.2%脂肪酸钙,共3种饲料。在饲养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行饲养试验。试验期105d。结果,两个试验组均减少了干物质掺入量(P<0.05)。表明添加脂肪酸钙并没有增加总可消化养分(TDN)。然而,产乳量以试验2组最高(日平均产乳量30kg以上),试验1组次之,对照组最低。这说明脂肪酸钠明显提高了乳生产中能量的利用效率。测定乳成分中乳脂率没有差异,而试验组乳蛋白质率和无脂固形物率稍低。分析各组瘤胃内容物的挥发性脂肪酸(VFA)组成和氨态氮没有差异。这表明脂肪酸钙对瘤胃发酵没有影响。但试验组提高了奶牛血液中的中性脂肪、胆固醇和磷脂质等成分。以上试验表明,脂肪酸钙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奶牛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4.
畜禽饲料中添加油脂的作用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是动物能量的重要来源,是畜禽体内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在饲料中添加油脂,可增加饲料的营养功能和能量浓度,改善饲料的物理性质和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饲料的效率,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补充必需脂肪酸。油脂在饲料中的作用与效能,已得到畜禽饲养业界的普遍认可,我国畜禽饲料能量不足仍然是影响畜禽饲料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正确认识油脂对畜禽饲料的作用和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油脂在饲料中的功能脂肪在室温下以液态和固态形式存在,这主要与脂肪酸链的长度和饱和度有关,脂肪酸链越短,熔点越低,一般把熔点低的液态脂肪称为油,…  相似文献   

5.
在水温13.0~23.0℃下,将平均质量1.45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放养在容量50L(45cm×31cm×30cm)的水槽中,投喂以鱼粉、虾糠和玉米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马尾藻粉、海泥、贝壳粉和黄原胶等粗蛋白12.70%和粗脂肪5.48%的饲料。在饲料中含有不同比例的亚油酸(LA)、α-亚麻酸(LNA)、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和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以橄榄油平衡脂肪含量,以贝壳粉平衡其他成分,配制成LA和LNA的比例分别为20:0(S1);20:1(S2);1:2(S3)和2:1(S4);LA、LNA、DHA和EPA的比例分别为6:1:5:0(S5);10:1:30:5(S6)和10:5:6:1(S7)的膏状饲料。80d的饲养表明,幼参摄食只添加橄榄油(S1)、添加橄榄油和亚油酸(S2)的饲料时生长最慢,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的幼参(P〈0.05);摄食只添加亚麻酸(S3)或亚油酸和亚麻酸(S4)的饲料时,生长较慢,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低于摄食添加DHA(S5)和EPA+DHA(S6)的幼参(P〈0.05);摄食添加上述4种脂肪酸(S7)饲料时,生长最快,即LA,LNA,DHA和EPA的比例为10:5:6:1时,体壁最厚,肠道中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有效活力最高,对饲料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摄食实验饲料的仿刺参体内蛋白+脂肪十灰分的含量之和(平均85.79%)远大于初始刺参(79.70%)的相应之和,由高至低依次为:S2(90.57%)〉S1(87.97%)〉S3(85.78%)〉S4(85.29%)〉S7(84.19%)〉S5(83.79%)〉S6(82.97%)。仿刺参摄食后体内18碳脂肪酸含量呈负增长,而体内EPA的含量均呈正增长,且恒定变化在4.36%~6.83%之间,表明饲料中的18碳脂肪酸能转化为仿刺参体内的EPA。添加了4种脂肪酸的S4、S5、S6和S7组幼参肠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6.
甲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以及醣类适宜含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变饲料中蛋白质,脂肪以及醣类的含量,设计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初步探讨二龄甲鱼配合饲料中这三种成分的适宜含量,试验结果,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可消化醣类的适宜含量分别为45%-48.3%、4.2%-6.7%和20%-25%。  相似文献   

7.
凡纳滨对虾的脂肪营养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在凡纳滨对虾的生命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虾类的脂肪来源一部分来自于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转化,另外主要的来源还是来自于饲料的供给。凡纳滨虾饲料中脂肪和脂肪酸的种类以及含量的不同,直接影响凡纳滨对虾的机体的生长和养殖效益。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C18:3n-3/C18:2n-6比值为0.44,凡纳滨对虾饲料中脂肪添加量在8.5%~9%之间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在鱼类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中,蛋白质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成份.蛋白质在体内的重要作用在于构成体组织;参与构成体内活性物质以及更新体组织,维持机体的动态平衡,同时,蛋白质还是为鱼类提供能量的重要成份.此外,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大,一般占饲料的30-50%,在饲料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不仅如此,蛋白质饲料又是目前较为紧缺的饲料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学军 《内陆水产》1993,(11):21-21
由于鸡的肠道较短,消化吸收能力差,鸡粪中残存的营养物质很多。鲜鸡粪中含干物质26.46%、灰分5.2%、脂肪0.96%、粗蛋白8.17%、纤维素3.86%、氨8.27%、磷0.50%、钾0.40%。干鸡粪中所含的营养物质与麸皮、玉米、麦类等饲料相似。所以,鸡粪是养鱼的好饲料。  相似文献   

10.
海水鱼对脂肪的需求及脂肪源替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脂肪是海水鱼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重要的储能物质,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对体内脂溶性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饲料中的脂肪不仅保证了海水鱼对能量的需求,也为鱼类提供了生长发育必需的脂肪酸;饲料中适当提高脂肪水平还可以节约蛋白质。因此,脂肪在鱼类营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海水鱼的脂肪源以鱼油最佳,伴随着近几年全球鱼油资源的紧缺,探寻饲料中适宜脂肪添加量及替代鱼油的合适脂肪源成为  相似文献   

11.
成鳖配合饲料主要营养物质可消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消化生理方法,测定成鳖配合饲料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成鳖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分别为8465%—9187%、8150%—8615%、6705%—7077%。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酸在鱼类营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脂肪酸作为能源物质为鱼类的生长发育等各项活动提供能量,并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体内运输。不同鱼类因其生活环境不同,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种类也不同。由于不同脂肪水平与不同脂肪酸来源的饲料因其脂肪酸含量或脂肪酸组成不同,不同鱼类或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脂肪源的利用也不同,那么饲料的脂肪水平或脂肪酸组成不同就对鱼类的生长、脂代谢及免疫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必需脂肪酸作为鱼类重要的脂肪酸营养物质同样影响鱼类的生长、脂代谢及免疫性能。本文从脂肪酸营养对鱼类生长、脂代谢及免疫性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在水温23±5℃下,将平均体质量10.32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放养在27个60cm×60cm×120cm的微流水网箱中,饲喂3个蛋白质水平(32.0%、40.0%、48.0%),每个蛋白质水平设3个脂肪水平(3.0%、10.0%和17.0%)的饲料,饲养100d。结果表明:在3.0%脂肪水平下,黄颡鱼摄食含40.0%蛋白质的饲料时,平均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饲料系数降低(P〈0.05)。在10.0%脂肪水平下,黄颡鱼摄食含48.0%蛋白质饲料时,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摄食含40.0%的蛋白质饲料次之。黄颡鱼摄食含48.0%蛋白质与3.0%脂肪饲料组和40.0%蛋白质与10.0%脂肪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最高(P〈0.01);蛋白质消化率在48.0%蛋白质与3.0%脂肪达到最高(P〈0.01),脂肪消化率均在40.0%蛋白质与10.0%脂肪达到最高(P〈0.01)。实验表明,黄颡鱼幼鱼较为适宜的蛋白质和脂肪需要量分别为40.0%和10.0%。  相似文献   

14.
松针叶粉营养丰富,含蛋白质8.5%,脂肪8.3%,灰分3.5%,粗纤维21.8%,无氮浸出物44.7%(其中磷O.08%,钙O.47%),胡萝卜素含量5.7毫克/公斤。此外,松针叶粉还含有VA、VB、Vc、VD、VE等多种维生素和钠、钾、铜、钴、锌、钼等微量元素。因此松针叶粉不但可以作为配合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的补充成分,而且可以作为鱼类主要饲料,代替一些商品饲料。  相似文献   

15.
运用消化生理方法,测定甲鱼对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结果表明,甲鱼对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分别为:86.99%,80.4%,65.30%。  相似文献   

16.
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其它动物一样均需求蛋白质、脂肪、糖(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盐等五大类营养物质。不同种鱼类和同一种鱼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不同。本讲介绍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对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及无机盐的需要量。这些资料对构成配合饲料各营养素的适当含量,编制合理配合饲料的配方提供理论依据。一、蛋白质:蛋白质是鱼类生长和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鱼的生长主要是指蛋白质在体内的积累。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较高,一般说来是哺乳动物和  相似文献   

17.
水产动物营养与健康养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石文雷 《内陆水产》2000,25(12):24-26
1水产动物的营养与营养的动能 水产动物必须从外界得到食物(饲料)才能生存。食物(饲料)在鱼虾体内被分解成各种有用成分和被吸收利用的过程为营养。食物(饲料)中有用的成分称为营养成分或称营养素。水产动物需要的营养素,除水分外,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5大类。这 5大类的营养素在动物体内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 3个方面: 1.1供给能量 动物只有在不断消耗能量的情况下才能维持生命。能量被用来维持体温,完成一些主要的功,如机械功(肌肉收缩、呼吸活动、游泳等),渗透功(体内物质运转)和化学功…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添加不饱和油脂对应用BST(牛用生长激素)的奶牛具有提高产乳量和改善乳脂中脂肪酸的效果。试验选用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16头。分成4个组,每组4头。设1、基础饲料(对照组),饲料由25%玉米青贮料、25%苜蓿干草和50%精饲料(均为干物质)组成,粗蛋白质含量19%;2、基础饲料+BST(每日15.5mg);3、基础饲料+BST+向日葵油脂;4、基础饲料+BST+藏红花油脂共4种饲料。试验条件基本相同。结果,4个组的产乳量依次为29.5、32.7、40.0和34.1kg/d。这说明单应用BST效果不明显,而与不饱和油脂并用,显著增加了奶牛产乳量。分析乳成分中乳脂率各组差不多。应用BST对增加长链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不多,而添加油脂后明显提高了长链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BST对乳蛋白质率没有影响。而添加油脂后约减少0.2%。由上可知,饲料中联合应用不饱和油脂和BST能明显提高奶牛产乳量和改变乳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罗氏沼虾(幼虾)的饲料蛋白质需求为30%~40%,脂肪需求为6%,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的适宜范围为20%~30%,适宜的蛋白质能量比为10千卡消化能门克蛋白质,对15种维生素和8种微量元素都是必须的。钙、磷比应控制在及~1.5:1。纤维素含量幼虾要求在州左右,另外,饲料中还需含有0.5%~l.5%的胆固醇。下表列出两个饲料配方供参考。罗氏沼虾(幼虾)的营养需求与参考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20.
《水利渔业》2007,27(3):40-40
1蛋白质一般认为,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就好,养殖对象生长较快。一般要求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稚龟50%左右;成年龟43%~45%。2脂肪脂肪是龟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它主要是作为体脂贮存在体内或用于运动的能源。龟配合饲料中的脂肪含量3%~5%较为适宜。3碳水化合物龟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有:糊精、蔗糖、纤维素、淀粉,其中以淀粉为最好,龟饲料中淀粉的适宜量为20%左右。4无机盐类无机盐对龟的躯体有极重要的作用,除参与形成骨骼和血液外,对调节机体生理也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特别是对亲龟的产卵繁殖有重要意义。5维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