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筛选出的可以利用戊糖但不产酒精并生长较快的酵母菌株A发酵经霉菌处理的稻壳粉,并以实验室保存的酿酒酵母菌及管囊酵母菌作对照.酵母菌株A发酵终产物中蛋白质含量高迭23.79%,比原稻壳粉中蛋白质含量(5.96%)提高了299.2%.同时,比酿酒酵母发酵终产物中的蛋白质含量(13.04%)高出82.4%,比管囊酵母发酵终产物中的蛋白质含量(20.91%)高出13.8%.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营养价值和利用一直是营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开发新型蛋白质类饲料原料以提高其营养价值并降低饲料成本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文内主要对发酵豆粕、发酵花生粕、发酵菜籽粕和发酵棉粕等植物蛋白质饲料的营养价值、应用、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等加以综述,为发酵粕类饲料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牛血二次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出更多的小分子蛋白质,有利于提高动物对牛血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提高牛血在饲料中的利用价值。试验在首次发酵牛血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发酵,利用响应面法更加准确地寻找出高效的二次发酵工艺及最适宜的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酵时间为50 h、温度为30℃和黑曲霉接种量为0.3%时,发酵后牛血小肽含量最高,最大预测值为提高7.7%,实测值为提高7.9%,两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金枪鱼暗色肉为原料,主要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和中性蛋白酶协同发酵制备饲用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饲用肽的小肽含量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加酶量等因素对饲用肽中小肽含量的影响。最佳菌酶协同工艺为: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48 h、接种量2%(V/m)、加酶量200U/g。在此条件下,小肽含量从28.89 mg/g提高到了185.59 mg/g,氨基酸组成平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6.5~14.4 k D,大分子蛋白得到有效降解。  相似文献   

5.
我国啤酒生产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麦糟和废酵母,而屠宰行业也会产生大量的禽畜血液副产物,两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适合作为发酵饲料的原料加以利用。以麦糟为主料,加入血粉辅料,混合接种不同益生菌,通过测定发酵产物蛋白质含量、糖含量及总酸含量等指标,分别评价不同主辅料配料比、发酵时间、酵母菌及乳酸菌接种方式及接种量等因素对混合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筛选生产发酵蛋白质饲料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血粉辅料添加量为15.00%、发酵温度为30 ℃、接种酵母菌单一菌种且接种量为2.00%、发酵时间为5 d的条件下,获得的发酵产物品质较好,蛋白质含量达到50.36%,与初始样品的蛋白质含量相比,提升幅度达到75.53%;利用酵母菌及乳酸菌混合发酵时,先接入1.00%乳酸菌发酵2 d后,再接入1.00%酵母菌继续发酵至7 d时,产物的蛋白质含量达到59.27%,与初始样品的蛋白质含量相比,提高幅度达到106.59%。利用上述2种发酵方式得到的产品可作为良好的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6.
饲料酵母是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或食品工业废弃物经酵母菌发酵而制成的一种蛋白质饲料,它不但蛋白质品质高、吸收率强,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酶和活性物质,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廉价蛋白质饲料之一。但由于假冒伪劣酵母充斥市场,常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  相似文献   

7.
阿地晋林(aditoprim,ADP)是一种新型苄氨嘧啶类药物,由瑞士Roche公司首先开始研究,华中农业大学袁宗辉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阿地普林中间体的合成研究工作。阿地普林与甲氧苄啶(TMP)、巴喹普林(BQP)、奥美普林(OMP)等都属于抗菌增效剂类药物,常与磺胺类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强磺眩类药物的抗菌效力。与其它苄氨嘧啶类药物相比,阿地普林具有体内分布广泛、表观容积大、生物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可作为甲氧苄啶和巴喹普林的替代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
糖蜜废液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混菌种发酵提取蛋白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及正交方法,以微生物含量为主要指标,考察菌种组合、菌种配比、投菌量、发酵温度、发酵浓度、发酵pH、氮源和无机盐等因素对发酵蛋白质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酵生产蛋白的最佳发酵工艺为灭菌工艺,最佳菌种组合为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投菌量为10%,糖蜜最佳发酵浓度为20g/100mL,温度30℃,初始pH5.0,投加适量酵母膏、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和过磷酸钙。试验为糖蜜废液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多菌种固态发酵酒糟生产菌体饲料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通过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白酒糟,旨在提高酒糟中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在投料70g(次粉占40%)、尿素投加量为1%、接种量在3.5%、pH6.31、发酵时间为48h的条件下发酵酒糟所得的发酵蛋白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固态发酵方法对马铃薯渣进行熟料发酵试验,并对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粗纤维等指标进行了测定。从降低成本及简化生产工艺流程的目的出发,经过多次正交优化试验,确定出能够有效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发酵菌剂、添加氮源的最佳种类及使用量,最后得出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及生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常压熟料发酵饲料生产中,当物料含水量在65%~70%范围内,于90~95℃温度下,蒸煮1 h,经黑曲霉和淀粉酶糖化,纤维素酶降解处理后,在28℃,采用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三株菌种协同发酵96 h,显著地提高了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原料基质中蛋白质含量从发酵前的6.50%提高到发酵产物中的21.98%),并减少了粗纤维含量(原料中粗纤维含量在发酵前为16.4%,经发酵后为8.5%),增加了饲料的适口性,并且节约了蒸煮时的能量消耗,降低了生产饲料的设备要求,从而达到了降低成本的初衷,可为马铃薯渣高蛋白饲料生产及工艺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调控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领域应用研究方面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反刍动物日粮中蛋白质的营养调控技术也日趋成熟。本文将从消化道和组织两个层次就反刍动物日粮中的蛋白质营养调控新技术进行阐述。1 反刍动物蛋白质代谢特点反刍动物的蛋白质代谢,因受瘤胃发酵的影响,其蛋白质消化代谢与单胃动物明显不同。一般认为,当饲料蛋白质被采食进入瘤胃后,一部分被微生物降解为寡肽、氨基酸和氨,瘤胃微生物可以利用发酵生成的挥发性脂肪酸作碳架,并利用发酵释放的能量(ATP),将部分寡肽、氨基酸和氨又重新合…  相似文献   

12.
在苏联养猪业中,通常利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培育哺乳仔猪与断奶仔猪。但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昂贵而短缺。因此,必须更好地利用植物性蛋白饲料资源,以便部分地或者全部地替换饲粮中的动物性蛋白质。最富含蛋白质的植物性饲料是豆科籽实(豌豆,大豆)。但是,豆科籽实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剂和限制豆类在仔猪饲养上应用的其它物质。为了破坏抑制剂和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豆类饲料应进行加热处理或高压加热处理。为了研究在饲养中利用植物性蛋白质的生理学依据,笔者用未经处理和经高压加热处理的大豆和豌豆,作为主要蛋白质组成部  相似文献   

13.
饲料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瘤胃细菌和原虫的作用,反刍动物利用蛋白质明显不同于单胃动物。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一部分被微生物降解为非蛋白氮,与饲料中原有的以及唾液中的非蛋白氮最终一起转变为氨。瘤胃微生物利用发酵生成的挥发性脂肪酸等作为碳架,并利用瘤胃发酵释放的能量(ATP)将氨合成微生物蛋白。微生物蛋白连同饲料蛋白质中的未降解部分(过瘤胃蛋白质),随着食糜流动进入真胃和小肠,被动物分泌的消化液(酶)分解为氨基酸,为动物体吸收和利用。大量研究表明,优质饲料蛋白质经过保护后,就能够满足高产反刍动物对过瘤胃蛋白质的需要,提高优质植物性蛋白质利用效率,动物的氮沉积及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根据瘤胃能氮平衡理论为在日粮中利用更多的非蛋白氮提供了可能。了解饲料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制定过瘤胃蛋白质、氨基酸的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豆粕是畜牧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优质植物蛋白质原料,但因其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畜禽对豆粕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处理豆粕可以有效地去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降解大分子蛋白质生成小肽,同时还可生成多种益生菌、积累有益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最终得到具有多种功能的发酵豆粕。本文通过发酵豆粕现状的分析,使人们对发酵豆粕这个产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就发酵豆粕在养猪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行简单介绍,为发酵豆粕在养猪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富士苹果为原料制取苹果渣,利用黑曲霉和酵母菌单菌种或混合菌种发酵制备饲料蛋白质.黑曲霉发酵苹果干渣的最优发酵工艺务件是尿素添加量为5%、水料比11、温度30℃、发酵时间5d.黑曲霉和酵母菌混合菌种发酵的最优条件是自然pH下,浆料比为1.31、黑曲霉接种量为2%、装料量25 g.无论是单菌种还是混合菌种发酵,饲料蛋白质含量均在30%以上,混合发酵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仔猪小肠主要产蛋白酶菌株对不同蛋白质来源利用效果,从健康仔猪小肠内筛选一株产蛋白酶菌2L6,经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菌株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分别在豆粕、棉籽粕、豆粕-棉籽粕和鱼粉发酵培养基中对其进行发酵培养,并在不同时间检测蛋白酶活性和底物蛋白消化率。结果表明:菌株2L6在不同发酵培养基中蛋白酶活性及底物蛋白消化率有较大差异。其中,豆粕-棉籽粕混合发酵培养基中蛋白酶活性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即达到最大值21.31 U/m L,而底物蛋白消化率也在36 h即达到最大值64.42%(P0.01)。因此,豆粕-棉籽粕混合蛋白源可较大提高仔猪小肠主要蛋白酶菌(Bacillus cereus strain2L6)产蛋白酶和蛋白质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和酿酒酵母混合菌株固态发酵法生产大豆多肽饲料。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分泌蛋白酶降解基料中的蛋白质,使其分解成小肽;利用米曲霉将淀粉和纤维素降解为简单糖类物质;利用酿酒酵母分解糖类,产生醇香味,增加多肽饲料的适口性。以高温豆粕为原料,研究了发酵培养基组成、接种菌配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发酵豆粕中多肽得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豆麸比为8:1(m:m),加蜜量为2%,混菌菌种比(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酿酒酵母)为5:1:1(V:V:V),加水量为120%,接种量为25%,发酵温度为34℃,发酵时间为96 h。最终发酵物中多肽得率达54.89%,发酵产物中多肽含量为21.47%(干基)。  相似文献   

18.
人们早已知道,马铃薯是一种猪喜欢的饲料原料。但除了饲喂马铃薯皮以外,马铃薯似乎在很多方面还有利用价值。研究表明,马铃薯蛋白质经过发酵后,马铃薯能产生更多的益处。仔猪饲喂发酵型马铃薯蛋白质能产生某些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发展十分迅速,相对来说饲源比较紧缺,尤以蛋白质饲源更是货少价高,因此常以进口鱼粉来满足蛋白质饲源的不足。但进口鱼粉周转多,且价格日涨,饲料成本愈来愈高,影响了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因此寻找新的蛋白质饲源、降低饲料成本是畜牧行业中一直关注的问题。“新型蛋白源”是利用禽类加工厂中废弃物及糖化、发酵等行业多种营养培养基固体分离物,经化学和物理等工艺进行体外消化降价,使原有不能利用的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胨、多肽及氨基酸等易为禽畜吸收利用的蛋白质饲料。本试验是利用新型蛋白源替代鱼粉饲养蛋鸡的尝试。1.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利用不同菌种固态发酵甘薯渣,对其增值效果的影响。采用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和霉菌4类10株菌对甘薯渣进行固态发酵,测定发酵产物中粗蛋白质、真蛋白质、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变化,比较筛选适宜菌种。结果表明:产朊假丝酵母和霉菌X3提高粗蛋白质和真蛋白质的效果较好,发酵后真蛋白质较发酵前分别提高118.05%和107.02%;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杆菌降解粗纤维能力较好,发酵后粗纤维较发酵前分别降解51.54%和49.57%;产朊假丝酵母提高真蛋白质和降解粗纤维的综合能力最好,增值加权值为91.51%;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均明显提高,其中产朊假丝酵母效果最好,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分别提高211.32%和154.78%。因此,利用微生物发酵能够改善甘薯渣的营养价值,试验10株菌中产朊假丝酵母改善甘薯渣的营养价值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