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绿脓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能引起以兔肺炎和出血性肠炎为特征的疾病。2017年9月本试验室购进一批新西兰兔在检疫期间发病。通过临床解剖观察、镜检、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等方法,确诊为绿脓假单胞菌感染。本病可以通过注射兔绿脓假单胞菌病多价灭活菌苗对1月龄以上的兔进行免疫,每半年注射1次可以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饲养管理上应注重环境卫生,防止饲料和饮用水被污染。在疾病治疗上不乱用抗生素,也是防止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铜绿假单胞菌(P.acruginosa)惯称绿脓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空气中,亦常存在于人与动物肠道和皮肤上,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引起化脓性肺炎、子宫炎、肉芽肿或肠炎等多种疾病。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的呼吸道疾病越来越普遍,其病因和病源较为复杂。某养猪场发生以呼吸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经对分离菌鉴定,结果表明其为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3.
水貂出血性肺炎又称假单胞菌病或绿脓杆菌病,是由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又称绿脓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肺出血、肺水肿、呼吸困难,部分水貂突然死亡,并从口鼻中流出血样泡沫等为特征,是严重威胁养貂业的重要疾病之一。1953,年Knox首先在丹麦报道了该病,1982年,Gessord从貂体内首先分离出病菌。该病在瑞典、  相似文献   

4.
貂假单胞菌性肺炎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单胞菌属中对家畜有致病性的细菌主要有鼻疽杆菌、伪鼻疽杆菌和绿脓杆菌。貂假单胞菌性肺炎又称出血性肺炎、假单胞菌病或绿脓杆菌病,是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貂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以出血性肺炎为主要特征,有的还伴有心内膜炎、脑膜炎及败血症等。该病多呈地方流行...  相似文献   

5.
胞外产物在细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索胞外产物在铜绿假单胞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从铜绿假单胞菌培养液提取其出其胞外产物,利用小鼠模型分析其致病性,并通过细胞证实了该产物对巨噬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测定其胞外产物的酶活性并利用LC-MSMS方法对铜绿假单胞菌胞外产物蛋白成分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胞外产物对小鼠有致病性,能够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吞噬细菌活性,其具有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卵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LC-MSMS分析鉴定所提纯的胞外产物中有153种蛋白成分,涉及多种酶类、细胞结构蛋白和功能性蛋白。用低剂量胞外产物免疫动物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具有较明显的保护率,可达90%。本试验为揭示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机理,研制新型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1991年4月,江苏省某种鸡场从美国进口AA祖代一日龄雏鸡5280只,发生了以拉白色稀粪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死亡率达3.5%,用链霉素治疗得到满意的效果,经鉴定病原菌为绿脓假单胞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病因 此病病因较复杂,在病蛙中己分离到数种病毒,其中包括嗜水气单胞菌、点状胞菌、减产菌、荧光假单胞菌以及变形菌等,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9,(5):872-877
恶臭假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人兽共患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水生动物疾病,其对禽类的致病性研究目前没有引起关注。本研究从临床上78日龄脚软病鸡的跖趾关节腔中分离出1株病原菌,结合临床症状、细菌培养和血清学凝集反应,前期一直怀疑为沙门菌,通过进一步的微生物质谱检测、生化反应和16S rDNA测序,确定为恶臭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庆大霉素、丁胺卡那、新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7种受试抗菌药物敏感,对链霉素、青霉素、呋喃唑酮、磺胺异噁唑、氯霉素、氟苯尼考、林可霉素、红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10种受试抗菌药物均耐药。本研究首例报道从软脚病鸡临床分离到恶臭假单胞菌,对兽医临床鉴别诊断恶臭假单胞菌感染及临床防治用药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冷藏的原料乳中,假单胞菌经常出现并成为主导菌群,其分泌的耐热酶会使原料乳变质。对从原料乳中分离的102株假单胞菌经rpoB基因测序进行菌种分析,用偶氮酪蛋白测试所有假单胞菌在2种培养条件(30℃培养2d或6℃培养8d)下胞外肽酶的蛋白水解活性和耐热性。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是假单胞菌中最主要的菌种,其次是莓实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和假单胞菌sp1 (Pseudomonas sp1)。不同假单胞菌菌种之间的产肽酶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数荧光假单胞菌(23/41)在不同温度(30℃和6℃)条件下培养后能产肽酶,而大多数的假单胞菌sp1不产肽酶,所有分离的莓实假单胞菌(13/13)只在6℃条件下产肽酶,大多数的假单胞菌所产肽酶都有热稳定性。在6℃培养条件下,荧光假单胞菌菌株M02有最高肽酶活力(11.78ΔA/ (h·mL)),其胞外肽酶最佳催化pH值为6.5,最佳催化温度为40℃。当M02的接种浓度为103 CFU/mL时,6℃培养5d就能使脱脂乳溶液产生沉淀。对耐冷假单胞菌的种类和产肽酶能力进行分析和考察有助于提高原料乳或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养殖场的分布状况,采集贵州某养殖小区桶装水、生活自来水、下水道污水、动物脓性分泌物,采用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方法以及三用紫外分析仪荧光照射技术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检测。结果:4种样品均有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强度为:动物脓性分泌物>下水道污水>自来水>桶装水。试验初步揭示了铜绿假单胞菌在养殖场的分布和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1.
正出血性肺炎在兽医临床上又称水貂假单胞菌病,是由绿脓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曾在许多国家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导致大批水貂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1978年曾报道过江苏省连云港外贸水貂场发生水貂出血性肺炎,损失相当惨重。为此,广大养殖户一定全面掌握和了解该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以便更好的指导养貂生产,创造更好的养殖效益。1病原特点(1)该病菌为假胞菌科,假单胞菌属中的铜绿假单  相似文献   

12.
<正> 水貂假单胞菌病又称出血性肺炎,由假单胞菌属的绿脓杆菌所致。特征是急性出血性肺炎,死亡率高。1977年9月,连云港外贸养貂场发生一起水貂假单胞菌病急性流行,传染范围较大。全场共饲养水貂3203只(种貂858只,当年生幼貂2345只)、毛丝鼠43只、猪17头。  相似文献   

13.
假单胞菌是原料乳中常见的污染微生物,其会在乳品生产设备表面形成生物膜,导致设备腐蚀,且假单胞菌难以清除。同时假单胞菌形成的生物膜能促进假单胞菌耐热酶的分泌,还可以作为致病菌的生长基质,从而给乳品安全带来风险。本文总结了假单胞菌生物膜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和影响生物膜形成的环境因素,为假单胞菌生物膜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检测枯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对鲫鱼免疫机能的影响及其代谢产物对小肠耶尔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试验将鲫鱼分成3组,分别为沼泽红假单胞菌组、等比例沼泽红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菌组和未加菌处理的对照组,在养殖水体中分别加入不同的微生物,在第30天静脉采血,测定血浆中碱性磷酸酶(AL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浓度;利用超声波破碎细胞,旋蒸浓缩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胞内外代谢产物,采用牛津杯法以小肠耶尔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株,测定代谢产物的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组与复合菌组的鲫鱼血浆中ALP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ZM活性高于对照组,MDA的浓度低于对照组,SOD的活性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菌的胞外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强,沼泽红假单胞菌胞内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强,枯草芽孢杆菌胞内代谢产物对小肠耶尔森氏菌抑菌活性较强。说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和复合菌对鲫鱼的免疫机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两种益生菌胞内外代谢产物对小肠耶尔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将采自广西地区不同冷藏时间(24、48 h)的散户和牧场中新鲜生水牛乳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生水牛乳在存储过程中嗜冷菌多样性。结果表明,在属和种水平上,冷藏24、48 h生水牛乳主要的优势嗜冷菌组成相同,但相对丰度存在差异。主坐标分析表明,不同冷藏时间嗜冷菌在种水平上菌群结构相似。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生水牛乳样品中嗜冷菌在属和种水平上构成在组内个体差异较大。生水牛乳中具有潜在危害的嗜冷菌包括荧光假单胞菌、霉实假单胞菌、隆德假单胞菌、韩国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约翰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guillouiae和蜡样芽孢杆菌等。研究表明,试验有助于发现广西地区生水牛乳中嗜冷菌污染的现状,可为控制生水牛乳中主要嗜冷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甘草查耳酮A对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使用甘草查耳酮A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平板计数法测定甘草查耳酮A对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平板计数法测定1MIC、2MIC、4MIC和8MIC甘草查耳酮A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吸光光度法测定1/16MIC、1/8MIC、1/4MIC和1/2MIC甘草查耳酮A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结晶紫染色法测定1/8MIC、1/4MIC、1/2MIC和1MIC的甘草查耳酮A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效果以及1/4MIC、1/2MIC、1MIC和1MBC甘草查耳酮A对生物被膜的清除效果;建立小鼠皮肤刀伤模型和皮肤脓肿模型评价甘草查耳酮A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 甘草查耳酮A对貂源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MIC和MBC分别为3.125和12.5 μg/mL。时间-杀菌曲线结果显示,2MIC和1MIC组在6 h内铜绿假单胞菌数量逐渐减少,之后基本维持在1×105 CFU/mL左右;8MIC和4MIC组铜绿假单胞菌的数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并且分别在14和16 h后均无菌落形成。1/16MIC甘草查耳酮A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影响不明显,而1/8MIC、1/4MIC和1/2MIC甘草查耳酮A可抑制细菌生长。1MIC甘草查耳酮A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率约为70%,1MBC甘草查耳酮A可清除约50%预形成的生物被膜。体内试验结果表明,甘草查耳酮A有助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刀伤的创口愈合,并减少皮肤脓肿。与对照组相比,甘草查耳酮A和氨苄西林组脓肿中的细菌数量均极显著减少(P<0.01)。【结论】 甘草查耳酮A对貂源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良好的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可进一步用于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制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17.
1病原 绿脓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革兰氏阴性,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其能运动,菌体一端有一根鞭毛。绿脓杆菌病是由绿脓杆菌引起的雏鸡的一种败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抗体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制备兔抗铜绿假单胞菌抗体,纯化后加入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接种沙门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混合物,对沙门菌进行选择分离。试验表明,添加抗体后能够成功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而不影响沙门菌的分离。将200μL和400μL铜绿假单胞菌抗体添加入相应培养基中,能够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而达到筛选沙门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绿脓杆菌病是由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的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铜绿假单胞菌又称绿脓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正常人和动物的肠道、皮肤上,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和人,人主要是外伤、烧伤尿道感染,多种动物都容易感染,鸡鸭引起心包炎肝周炎,牛羊引起乳房炎,水貂引起出血性肺炎,狐狸引起子宫内膜炎,通常情况只感染受伤动物,由于机体抵抗力低  相似文献   

20.
荧光假单胞菌防治植物病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植物病害的日趋严重,生物防治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其中,荧光假单胞菌尤为重要。本研究综述了荧光假单胞菌的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培养条件和与其他菌的异同);从不同类群的植物分离到防治病害的荧光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的生防效果(单独使用和与其他菌或物质交互使用的防治效果);荧光假单胞菌及活性物质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荧光假单胞菌在医学、农业和环保领域中的危害。对其风险和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发展前景做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