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2日龄罗曼公雏鸡 ,试验接种感染鸡大肠杆菌病 ,然后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蒽诺沙星、培氟沙星、硫酸新霉素进行肌肉注射给药 ,以比较其抗菌疗效。通过临床观察记录、尸体剖检、细菌检验 ,结果表明 :试验药物组与感染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即试验药物对雏鸡大肠杆菌病有良好疗效 ;环丙沙星对雏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培氟沙星 ,建议今后尽量不用培氟沙星治疗雏鸡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2.
硫酸新霉素注射对雏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硫酸新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然后对人工诱发大肠杆菌病雏鸡进行肌肉注射给药3天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硫酸新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75mg/L;硫酸新霉素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是13.3%、50%、86.7%,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83.3%。硫酸新霉素低剂量肌肉注射对鸡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肉鸡饲养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等感染,对1-5日龄雏鸡的危害极为严重,导致成活率和健雏率降低,并使饲养中后期的死淘率显著增高,如果育雏期预防用药不及时或用药不当,常给养鸡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恒丰强公司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精心研制出了预防雏鸡细菌性感染的产品——丰强雏康宁,为养殖户排忧解难。现将丰强雏康宁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白头翁颗粒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将试验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以健康雏鸡为空白对照,硫酸新霉素和白头翁汤为对照药物,对鸡大肠杆菌病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统计各处理组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保护率、发病率和治愈率、有效率及测定相对增重率、脏器指数。结果显示,白头翁颗粒中剂量组(150 mg/只)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效果优于硫酸新霉素,但差异不显著(P0.05)。白头翁颗粒高剂量组(600 mg/只)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1.43%和85.71%,治疗效果与硫酸新霉素相近(P0.05)。白头翁颗粒高剂量组和硫酸新霉素组的相对增重率、脏器指数均优于感染对照组。说明白头翁颗粒对鸡大肠杆菌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可缓解大肠杆菌引起的典型病理症状,降低雏鸡心脏和肝脏的受损。  相似文献   

5.
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属于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强等特点,可有效防治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本试验通过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和雏鸡沙门氏菌病为病理模型,进行了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内服的药效学观察,为在临床上有效安全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1日龄雏鸡混合感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例报告刘建文徐国栋(天津市禽病诊断中心300402)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都是能经蛋传播的病原菌,二者混合感染,对雏鸡危害很大。我们遇到一起1日龄雏鸡发生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病例,发病率达50%以上。由于诊断快...  相似文献   

7.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都是能经蛋传播的病原菌,二者混合感染,对雏鸡危害很大。我们遇到一起1日龄雏鸡发生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病例,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天津某鸡场于1996年5月13日从北京购进13000羽1日龄海赛克斯雏鸡,鸡群大小不均,部分鸡有脐炎症状,当日死亡23羽。次日病情加重,打蔫者达50%以上,死亡60多羽。我们立即进行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同时用思诺沙星预防量饮水。第3天根据药敏结果继续用思诺沙星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第7天基本控制病情,6天内死亡373羽。2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2.1临床症状:病雏表现为厌食、嗜睡…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离自健康SPF鸡盲肠的乳酸杆菌和肠球菌制备复合菌制剂,体外观察对大肠杆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同时给1日龄健康罗曼商品代雏鸡服用复合菌制剂,然后人工感染大肠杆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观察保护率.结果表明,复合菌制剂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8.28%和95.91%;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的保护率分别为90%和83.3%.  相似文献   

9.
依据农业部1992年《实验临床试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新药复方硫酸新霉素泡腾片对实验性鸡白痢病进行临床治疗试验。采用人工接种鸡白痢沙门氏菌,复制鸡白痢病,按推荐的临床给药途径给药,给药后观察动物的生理状况与发病情况,分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新药复方硫酸新霉素泡腾片1片与5l水混饮连用3天,对雏鸡白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达96.67%。  相似文献   

10.
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属于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强等特点,可有效防治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本试验通过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和雏鸡沙门氏菌病为病理模型,进行了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内服的药效学观察,为在临床上有效安全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用大肠杆菌O78的菌液人工感染24日龄AA雏鸡,发病后用复方磺胺二甲嘧啶钠可溶性粉进行饮水治疗。结果发现,复方磺胺二甲嘧啶钠可溶性粉高(10g/L)、中(5g/L)、低(2.5g/L)剂量和对照药物硫酸新霉素(150mg/L)对鸡大肠杆菌病均有较高的疗效,用药后症状明显减轻且渐恢复,体重也明显增加。其中,复方磺胺二甲嘧啶钠可溶性粉高、中剂量的有效率分别达93.3%与86.7%,治愈率分别为93.3%和80.0%,其疗效比硫酸新霉素高,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2010年2月,宜良县某鸡场土杂鸡在1日龄免疫接种新城疫-支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1周后逐渐出现较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以部分雏鸡出现眶下窦肿胀为特征,17日龄时经现场观察,剖检病鸡,收集病料样品进行实验室微生物学及血清学方法检测,确诊该鸡群为鸡毒支原体和鸡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3.
1996年9~10月,豫北某鸡场自产种蛋在孵化过程中,陆续出现死胚,统计死亡鸡胚3256只,死亡率达17.58%;孵出的一批罗曼褐雏鸡共7856只,3日龄开始发病,5日龄开始死亡,3日内共死亡IO85只,死亡率为13.8%。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确定造成该鸡场孵化厅内鸡胚和雏鸡死亡的主要病因为鸡白痢沙门氏菌和绿脓杆菌的混合感染。分析造成传染的原因,主要是孵化厅内卫生条件不好,由于进行连续作业,孵化器内不能进行彻底消毒,鸡场未采取沙门氏菌净化措施,种蛋也缺乏严格消毒,造成沙门氏菌垂直传播与绿脓杆菌的混合感染。经药敏试验证实,该两种细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和硫酸新霉素极为敏感,用此四种药物之一种对雏鸡群进行药物防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雪胆口服液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本试验选择临床某养殖场42日龄海兰白壳蛋鸡大肠杆菌自然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雪胆口服液按4mL/L饮水添加,连续饮用5d,同时以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0.5g/L饮水)作为对照药物,观察两种药物对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雪胆口服液对鸡大肠杆菌自然病例的保护率为86.71%,但效果不及新霉素(95.57%)。  相似文献   

15.
雏鸡白痢是一种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严重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该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鸡,以7日龄的幼雏多发,发病鸡多数呈急性败血症经过,一般2~3周龄达到死亡高峰,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龄、品种、营养、鸡群营养等密切相关,一般在20日龄后死亡逐渐停止.2008年11月,南宁市某鸡场送检三批以早期死亡为主要症状的雏鸡,经实验室诊断确认为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现将其诊断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东莞地区一株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某镇一养殖场内部分10日龄雏鸡发病死亡,无菌操作采集组织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与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结合雏鸡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确诊雏鸡死于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该分离菌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和呋喃妥因敏感。  相似文献   

17.
鸡白痢是由鸡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危害1~20日龄雏鸡,是造成雏鸡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雏鸡感染沙门氏菌主要是由于种鸡经卵垂直传播而引起的。近年来,采取对种蛋和孵化室的消毒措施及对种鸡群检疫和淘汰阳性鸡的净化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仍难以根除此病,临床上多采用药物预防的方法控制雏鸡沙门氏菌病。安普霉素是兽用抗菌素中的又一新成员,国外已用于禽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防治,证明对其它常用抗菌素产生耐药性的菌株表现高度敏感,因此安普霉素在我国养禽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验证国产安普霉素对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18.
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严重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该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雏鸡,以7~21日龄幼雏常发,严重的发病率可达40%以上,大多呈急性败血症过程.2~3周龄死亡达到高峰,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龄、品种、营养、鸡群的饲养管理等密切相关,一般20日龄后死亡逐渐减少.2009年1月,闽清县梅溪镇某山地鸡场2 500羽10日龄雏鸡暴发以排白色稀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检查诊断为鸡沙门氏菌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鸡白痢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败血症、主要侵害2周龄~3周龄以内的雏鸡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随着日龄的增长,鸡的抵抗力也增强,成年鸡多发生于生殖系统病变,呈慢性或隐性经过,所产的蛋常有大量沙门氏菌,严重影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对沙门氏菌不同程度敏感的药物,即呋喃唑酮(痢特灵)、氟本尼考、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对200只沙门氏菌病鸡随机分成五组,进行饮服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氟本尼考的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达91.7%,呋喃唑酮为53.3%,土霉素治愈率为80%,硫酸卡那霉素治愈率为85%。  相似文献   

20.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本试验对寿光市某养殖场送检的具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的15只病死鸡进行剖检,病理组织学观察,分离鉴定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并用分离纯化的细菌对7日龄的雏鸡进行注射,连续观察7d,研究其致病性及感染雏鸡发病特点,同时对死亡雏鸡进行了系统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了大肠杆菌感染雏鸡的致病规律。为临床上雏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