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以突尼斯软籽石榴种子为试材,经过400μg?ml-1甜菜碱浸种预处理,置于不同盐分梯度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并测定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脯氨酸及MDA,H2O2含量,以阐明盐胁迫下甜菜碱处理对石榴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碱浸种及0.1%NaCl盐胁迫能够促进石榴种子萌发,及幼苗健壮;甜菜碱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石榴幼苗叶片SOD,POD,CAT活性,促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积累,减少MDA和H2O2积累,提高了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黑褐苔草的抗寒性物质季节变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生长在青藏高原的黑褐苔草叶片中几种与抗逆性有关的生化物质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发现:可溶性糖含量随生长的季节进程升高;脯氨酸含量在返青期最高,草盛期保持稳定.枯黄期下降;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草盛期最高.枯黄期最低;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表明黑褐苔草的抗性差异与高寒地区的特殊气候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纬度分布的日本结缕草种质资源耐寒性进行了研究,低温是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冬季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在田间条件下,探讨其对冷胁迫-2℃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冷胁迫下,起源于N 35°地区的草坪质量(TQ)显著低于其他纬度地区;起源高纬度地区的日本结缕草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最高,而起源低纬度地区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低;SOD和CAT活性与纬度之间呈正相关,而MDA含量与纬度呈负相关。高纬度地区日本结缕草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显著高于低纬度地区日本结缕草,并与纬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以罗汉果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pH值(2.5,3,4,5)及pH 5.6(CK)对罗汉果幼苗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及CAT、POD、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模拟酸雨处理罗汉果幼苗中MDA含量随pH值的降低而升高。罗汉果幼苗叶绿素含量、CAT活性随pH值的减小而显著降低。当pH值大于4时,罗汉果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随pH值的增大而显著增强,罗汉果幼苗体内POD和SOD活性随pH值增大而降低,当pH值小于4时,随pH值的减小罗汉果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POD和SOD活性显著降低。当PH值等于4时,罗汉果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POD和SOD活性最强。CAT、POD、SOD活性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蛋白与这三种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POD、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不同温度对马蹄金草坪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发生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胁迫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均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低温胁迫下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在-5℃时最大,在其他温度下均低于对照,随温度处理时间的延长MDA含量逐渐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在温度胁迫下均下降,但在0℃时SOD和POD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不同根型苜蓿幼苗根系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和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沙培盆栽法,以根茎型清水紫花苜蓿、直根型陇东紫花苜蓿、根蘖型公农 4 号杂花苜蓿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 (CK)、中度(M)和重度(S)3 种干旱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根型苜蓿根系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随干旱胁迫加剧,各根型苜蓿根系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和 MDA 含量及 SOD、 POD、CAT 活性绝大部分显著升高,其中清水紫花苜蓿根系 MDA 含量增幅相对较小,这与增加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抗氧化保护酶系统(POD、SOD、CAT)有关,且各根型苜蓿幼苗期对脯氨酸、可溶性糖、POD 和 SOD 的响应更敏感;各根型苜蓿根系木质部面积、韧皮部面积、木质部导管数量、导管面积、导管直径均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显著增加,而皮层厚度大多显著减小。 【结论】各根型苜蓿幼苗期根系通过对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保护酶和根系内部解剖结构的调节来维持自身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抵抗一定的水分亏缺。  相似文献   

7.
:为了阐明亚精胺(Spd)对葡萄耐旱性的影响,以红提葡萄为材料,在干旱条件下,喷施1mmol/L Spd,处理30天,研究在干旱条件下喷施Spd对红提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Spd可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指标、提高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提高SOD、POD、CAT的活性,及时清除干旱所引起的植物体内积累的活性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减轻干旱胁迫对葡萄的伤害,提高葡萄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根瘤菌共生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低温胁迫下抗寒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对低温胁迫下接种和不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苜蓿的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根瘤菌共生紫花苜蓿的相对电导率(-6℃,4~6 h)显著低于不接种紫花苜蓿(P < 0.05),且其MDA含量低于不接种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紫花苜蓿的SOD比活力、CAT活性、POD活性以及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不接种根瘤菌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紫花苜蓿在低温胁迫下具有更强的膜稳定性、活性氧防御以及渗透调节能力,具有更强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芭乐黄金果、紫香1号和台农1号西番莲品种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西番莲在低温条件下其植株生长及其体内保护酶活性变化情况,并通过恢复生长试验,测定植株存活率,进一步探明西番莲耐冷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下,各参试材料中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SS)含量随温度降低而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得值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测得值呈先增加后减少,在温度为10℃时,测得值均达到最大,在温度低于3℃时,测得值均低于对照;恢复生长试验中,3℃处理后的芭乐黄金果西番莲品种存活率为0,0℃处理后的三个参试品种,存活率均为0。综上所述,西番莲扦插苗受到低温伤害时,其叶片中MDA含量增加,诱导出POD、SOD和CAT保护酶活性,同时体内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会逐渐积累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植株抗寒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取代试验设计,设置5个丝茅侵入量梯度,模拟入侵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等3种冷季型草坪。70d后,测定草坪草的抗氧化酶活性、细胞膜伤害程度、光合色素含量及生长发育指标,研究3种草坪草对丝茅入侵生理响应的种间差异及侵入量对草坪草危害差异。结果表明:(1)丝茅的入侵极显著提高了3种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1),侵入量间SOD,POD和CAT活性有显著差异,草种间SOD和CAT活性有极显著差异(P0.01),POD活性差异较小(P0.05);(2)丝茅入侵伤害了细胞膜透性,极显著提高了3种草的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P0.01),草种间差异为SSMDASPPro,侵入量间差异为MDASPSSPro;(3)丝茅入侵极显著降低了草坪草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a+b(Chla+b)含量(P0.01),对Chla/b无显著影响,侵入量间差异为Chla+bChlaChlbChla/b,草种间差异为ChlaChlbChla/bChla+b;(4)丝茅入侵极显著降低了草坪草的分蘖数与单株生物量(P0.01);(5)侵入量大于10%时显著提高了SP,SS和Pro含量;20%显著提高了SOD和POD活性和MDA含量,降低了Chla、Chla+b含量及分蘖数与单株生物量;大于30%显著提高了CAT活性,降低了Chlb含量。3种草坪草对丝茅入侵生理响应差异显著,侵入量越大对草坪草伤害越大,综合防治是解决丝茅危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NaCl胁迫对赖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赖草为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100、200、300、400、500、600、700mmol/L)对赖草进行处理,通过测定叶片含水量、根冠比(R/T)、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赖草的耐盐能力。结果表明,NaCl浓度低于400mmol/L时赖草叶片含水量、根冠比(R/T)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显著(P0.05);随NaCl浓度增加,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呈上升的趋势。赖草在400mmol/L NaCl胁迫下能正常生长,当浓度达到500mmol/L时生长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寒草场主要牧草对黄帚橐吾水浸液化感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黄帚橐吾叶水浸液处理高寒草场4种常见牧草中华羊茅、大雀麦、垂穗披碱草和早熟禾后,测定了受体植物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及丙二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等生理指标,旨在探讨受试植物对黄帚橐吾化感作用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游离脯氨酸的变化在所有处理中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且明显的依赖浓度,可能与降低渗透势,保证组织在化感物质胁迫引起水势下降时细胞膨压得以维持有关。其余指标变化不同,反应出不同受体植物对相同化感胁迫的生理响应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小麦抗氧化系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永良4号和西旱2号两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在水分胁迫和复水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小麦叶、鞘和茎中脯氨酸(Pro)、可溶性糖、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旱指标的变化,探讨了两小麦品种在水分胁迫和复水后的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程度和时间的增加,两小麦中渗透调节物质Pro含量和膜脂过氧化物MDA含量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则先升后降,且永良4号中MDA含量增加幅度要高于西旱2号。抗氧化物酶SOD、CAT和POD活性在轻度水分胁迫下均有所上升,且西旱2号中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幅度均大于永良4,三者在中度水分胁迫下则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可能是因为中度水分胁迫下抗氧化物酶丧失了活性。在复水处理中,以上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且西旱2号的总体恢复效应要好于永良4号。在水分胁迫和复水处理下,两小麦3种器官中以上各指标变化幅度依次为叶>鞘>茎。以上结果说明西旱2号抗旱性强于永良4号,且3种器官对水分胁迫表现最为敏感的为叶,鞘次之,茎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对景天三七保护酶系统、MDA、Pro及可溶性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研究景天三七幼苗耐盐机制,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50、100、2004、00 mmol/L处理景天三七幼苗,第0、3、7、15、30 d取样,分别测定鲜重、SOD、POD、CAT、MDA、Pro、可溶性糖含量。结果盐胁迫下,景天三七幼苗50 mmol/L处理平均日增重,比对照显著增加4.8%;100 mmol/L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200 mmol/L处理比对照显著降低了16.17%;400 mmol/L处理,植株死亡。MDA、SOD、POD、CAT、Pro、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加,并且在处理第30 d时,各项指标均趋于稳定。并且说明景天三七最大耐盐浓度为200 mmol/L,而且在50 mmol/L低盐处理下,鲜重比对照增加了2.7%,低盐胁迫激活了植物的某些生理机制,以利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地理种源红砂幼苗对PEG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州、武威、张掖、酒泉4个地理种源红砂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PEG胁迫对红砂叶片的质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红砂的脯氨酸(Pro)含量和可溶性糖(SS)含量均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武威种源渗透调节物质累积较其他种源的多。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均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武威种源增加幅度最小,说明武威种源红砂的组织受伤害较小,抵御干旱的能力较其他3个种源强。活性氧清除酶类(SOD,POD,CAT)活性均是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武威种源红砂始终比其他3个种源保持较高的POD和CAT活性。但在胁迫状态下植物体内保护酶对体内活性氧的清除能力有一个阈值,超过此阈值,则保护酶活性下降。相关性结果表明,4个地理种源红砂的细胞膜透性与MDA含量呈正相关,与游离Pro和可溶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酶活性呈负相关。通过综合分析发现, 4个地理种源红砂的抗旱能力依次为:武威种源>酒泉种源>张掖种源>兰州种源。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幼苗盐胁迫下的缓解作用,以较耐盐品种‘爱神特’(Accent)和盐敏感品种‘夜影’(Evening Shade)为材料,研究施用外源EBR对NaCl胁迫下黑麦草幼苗的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H2O2)及抗氧化酶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施用外源EBR能够显著降低幼苗的MDA含量,降低膜质过氧化水平,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减少H2O2的积累,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幼苗所造成的伤害,且2个品种对EBR处理的敏感程度以及在不同处理时间的表现存在差异,对盐敏感品种夜影的缓解效果更明显,且前期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沿阶草不同叶片对土壤铅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城市园林地被植物对日益增长的Pb污染的生理生化响应,采用盆栽控制实验,研究了Pb胁迫对沿阶草新生叶片(freshly leaf, FL)、成熟叶片(mature leaf, ML)和老叶叶片(old leaf, O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b胁迫对沿阶草不同叶片SOD、POD、CAT活性以及游离Pro和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设计的土壤Pb浓度下,沿阶草不同叶片SOD、POD和CAT活性随着土壤Pb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游离Pro和MDA含量则随着土壤Pb浓度增加而增加,但不同叶片对土壤Pb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以FL最敏感,ML次之,OL最不敏感。这表明,沿阶草能适应一定浓度范围的Pb污染胁迫,但不同叶片对Pb污染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存在差异,FL对Pb胁迫的生理响应更敏感,而OL对Pb污染胁迫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