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江 《中国果树》2005,(1):59-59
1999~ 2 0 0 4年 ,在河北省迁安市大崔庄镇大庄村进行野生酸枣嫁接大枣丰产栽培试验。野生酸枣林在该村北山阳坡 ,坡度 2 5~ 30°,土层厚度 2 0 cm,面积6 hm2 。从 1999年起逐年整地、嫁接 ,2 0 0 1年完成。1999年嫁接赞皇大枣 ,2 0 0 0年开始结果 ,2 0 0 1~ 2 0 0 4年平均株产分别为 2 .4、 6 .6、 16 .3、 2 5 .7kg。(1)砧木的选择 嫁接前 1年精心选择野生酸枣砧木。间隔 3~ 4 m,选择地径 0 .8cm以上的健壮酸枣砧 ,去除多余的酸枣及灌木杂草 ,耕翻 2 0 cm,做 1~2 m2的树盘。砧木间距过大时 ,可在中间补植去除的酸枣植株。(2 )嫁接 …  相似文献   

2.
酸枣是极其耐干旱、耐瘠薄和抗盐碱的优势野生树种,其适应性强,是大枣优良的嫁接砧木.利用酸枣嫁接大枣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的优势项目.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蓟县山区、半山区有丰富的酸枣资源,主要分布于梯田坝坎、沟谷坡脚两侧。保护利用好野生酸枣资源是发展山区经济、增加果农收入的一条新路。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已利用野生酸枣嫁接大枣221万株,  相似文献   

4.
<正>野生酸枣广泛分布在冀北地区的丘陵山地,为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河北省平泉县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利用野生酸枣嫁接大枣,并提供了一定的财政支持。该项技术推广5年后,当地大部分野生酸枣都进行了嫁接改造,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仅有较少的新拓枣园能够成园并有一定收益。为使该项技术取得实效,本文分析了当地野生酸枣嫁接大枣建园成园率低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蓟县山区、半山区有丰富的酸枣资源,主要分布于梯田坝坎,沟谷坡脚两侧。保护利用好野生酸枣资源是发展山区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增加果农收入的一条新路。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已利用野生酸枣嫁接大枣281万株,其中嫁接本地选育的蓟州脆枣鲜食品种约占85%以上。  相似文献   

6.
李侠 《落叶果树》2014,46(5):65-66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现有石质山场面积6930hm2,野生酸枣资源丰富,其中土质较好、坡度较缓,酸枣分布密集的山地约有2260hm2,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利用野生酸枣改接大枣可使灌木成林,既节省造林投入,加快石质山地绿化,又能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是石质山地造林绿化的好模式.2002~2004年,在埇桥区符离镇梁套、清水、尖山等村,利用野生酸枣就地嫁接优良品种冬枣累计达3.1万株,折合29.6hm2,通过加强抚育管理,达到当年嫁接当年见果,第3年平均株产2.1kg,第4年平均株产7.9kg的丰产水平,深受当地果农好评,对开发利用淮北石质山地野生酸枣资源,建设生态家园,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当地的野生酸枣资源进行了驿新圆大枣嫁接,从野生酸枣的抚育、嫁接及接后管理、整形修剪、花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洛阳市位于豫西丘陵山区,丘陵山地面积占到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野生酸枣资源十分丰富.1996年至2000年在洛宁、宜阳、伊川、汝阳等县开展了野生酸枣改接大枣工作,5年共改接1 5万株,改接品种为梨枣、苹果枣、赞皇大枣等.嫁接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第2年96%见果,2003年平均株产达2kg,总产量达30万公斤,产值达11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野生酸枣嫁接改造成园及早产矮化丰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酸枣适应性、抗逆性强,树势强,具有非常发达的根系,一般根深3~4 m,最深可达十几米。用酸枣做砧木嫁接的大枣也同样具有耐干旱、耐贫瘠等酸枣的抗逆性优势,并且生长快、结果早,经济效益好。酸枣嫁接大枣是开发山区野生资源、变废为宝的有效方式,也是治理荒山、发展林果业的重要手段。1野生酸枣嫁接改造成园技术要点1.1嫁接园地选择植株健壮,2年生以上,无病虫害,周围30 m内无枣疯病植株;密度大,保证嫁接后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蓟县地处燕山余脉,其北部山区、半山区的下营、罗庄子、许家台、五百户等14个乡镇有丰富的野生酸枣资源,总株数在3 000万株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为开发这一资源,使其尽快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97~2001年,在罗庄子镇进行了野生酸枣嫁接大枣示范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利用野生酸枣嫁接大枣技术用野生酸枣就地嫁接大枣,生长十分迅速,在土壤较好的地块,第二年树高可达1.5-2m,开始少量结果,5年后即进入结果期,如用干径2-3cm较大的酸枣树多头高接,1-2年即能完成改接建园工作。1993年春,在山亭区张庄乡,嫁接树当...  相似文献   

12.
由于嫁接前对酸枣不管理、不整地,有的地块酸枣苗过密或过稀,嫁接后管理粗放,平均成活率为72%,且苗木生长不良,结果晚,产量低.嫁接第4年抽样调查,每666.7 m2平均产鲜枣175 kg,产值600元.为提高酸枣嫁接大枣成活率,实现早产、早丰,从2001年开始,我站在新邱区长营子镇台头皋村,进行酸枣嫁接大枣试验,面积为666.7 m2.该园为阳坡,黄沙粘壤土,土层厚50 m,肥力中等,通过科学管理,每666.7 m2最高产大枣707.5 kg,产值2 830元.2002年该村用本地酸枣苗木嫁接引进的'大平顶'根德大枣'和'凌枣'等品种共¨1株,嫁接当年有72株开花(未留果),2004年全部开花结果,产枣166.5 kg(平均株产1.5 kg),产值666元;2005年产枣355.2 kg(平均株产3.2 kg),产值1 420.8元;2006年产枣710.4 kg(平均株产6.4 kg),产值达2 841.60元.……  相似文献   

13.
冬枣的夏季嫁接技术为了早日推广大枣中的稀有珍品——冬枣,在市峄城区左庄乡林业站陈立丰,于去年夏季5月中旬~8月中旬在左庄乡北部山坡上,利用野生酸枣(或其它大枣)作砧木,采用插皮接嫁接了400株冬枣,成活率在95%以上,在短期内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既...  相似文献   

14.
青石山区酸枣资源丰富 ,利用酸枣嫁接大枣 ,既能加速荒山绿化步伐 ,又能产生较高经济效益 ,我县自1 995年对野生酸枣进行嫁接试验 ,现已收到良好效果。选用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 ,苗基直径 1cm以上的野生酸枣作砧木。用当地的圆铃枣、长红枣和外地引进的梨枣、鸡蛋枣、冬枣做接穗 (粗 0 .6cm以上的 1~ 2年生发育枝或 3~ 4年生二次枝 )。春季嫁接时 ,接穗用95~ 1 0 0℃的石蜡液蜡封。嫁接前一年 ,按一定株行距选留酸枣砧木 ,清理其周围的杂草、石块 ,整修 1m2 的树盘 ,并进行培土 ,促长 ,以备来年嫁接。 4月上旬 (发芽前 )、4月底 (砧…  相似文献   

15.
阜平县有丰富的野生酸枣树资源。近年来,我们利用野生酸枣嫁接大枣,做到了品种纯正,当年嫁接,当年见果,三年丰产。具体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渭北旱塬地区,坡、埝、沟壑地带有着丰富的野生酸枣资源,用以嫁接繁殖大枣,本小利丰,群众久有习惯。但因每年春、夏嫁接季节,干旱少雨,加之酸枣多生长在墒情极差的埝边和山坡向阳地段,酸枣树皮不离,嫁接剥皮困难,成活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2007年开始用试验摸索,总结出先给砧木浇水、剪枝,然后再嫁接的三步走技术,使酸枣改大枣的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属于山区,野生酸枣多,山亭长木大枣多用酸枣为砧木嫁接而成。在山坡、岭地、坎堰栽培,每666.7平方米800~1200株,多为自然分布形成。单位面积上根系密度大,分布层浅,个体差异大。由于进入结果期早,产量高,树体负载量大,对土壤肥  相似文献   

18.
费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青石山区占全县总面积45%以上,山上有丰富的野生酸枣资源.为了探寻青石山区治理开发与经济绿化的途径,使山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我们从1994年春天开始对费县员外、马庄、郝家村、石井等乡镇的100hm2青石山区野生酸枣嫁接大枣,嫁接的品种有梨枣、雪枣、冬枣、大瓜枣等十几个.  相似文献   

19.
<正>1太行山区野生酸枣资源及利用价值利用野生酸枣嫁接优质大枣,一是有利于太行山区枣树品种的丰富及优化,丰富枣果市场;二是不失为干旱少雨的太行山区为加快荒山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三是方法简便易行、投资少、见效快,是有效节省造林成本,促进山区群众致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2酸枣嫁接大枣的方法2.1采集优质接穗在12月初至翌年3月上旬枣树休眠期,从生长健壮、品种优良的成龄枣树上,选直径  相似文献   

20.
燕山山区野生酸枣嫁接大枣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野生酸枣广泛分布于燕山山脉,极具抗旱、耐寒、抗瘠薄等特点,利用野生酸枣嫁接大枣,不但使大量野生的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可节省造林投入,提高绿化速度,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枣区农民收入,是燕山山区人民致富的富民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