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富源县域内2个薄壳山核桃引种点栽培的薄壳山核桃生长量、开花结实特性、果仁粗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及薄壳山核桃油脂肪酸组成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在富源县生长发育正常,对气候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嫁接苗定植6 a时部分植株开始初果,10 a时产量最高,达3.3 kg/株;富源县薄壳山核桃花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中旬,开花盛期品种间存在差异,同一品种存在雌雄花异熟性,在时间上不完全重合,应根据品种开花特点实行多品种配置栽培;富源县薄壳山核桃种仁富含油脂、蛋白质、可溶性糖等营养物质,初步分析认为,富源县气候环境适宜种植发展薄壳山核桃,以海拔低于1 800 m区域最适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金华、绍兴2个薄壳山核桃种10多年引种调查认为:薄壳山核桃2年生苗移栽后,4~7 a进入结实期,10 a后进入大量结实期,其中:金华13年生最高株产16 kg;果形大,种实单粒重6.5~9.4 g,种壳厚0.9~1.1 mm,出仁率51%~56.9%,粗脂肪76.9%~78.5%,蛋白质8.5%~9.7%,可作为主栽品种发展。绍兴13年生最高株产14.6 kg,平均7 kg;单果较小,核果重5.5~6.3 g,核壳厚1.1~1.2 mm,出仁率52%~53.8%,种仁饱满,粗脂肪74.1%~74.4%,蛋白质7.5%~8.3%,可为供种或授粉树适当发展。上述2个品种适宜红河州海拔800~1 600 m的地方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3.
薄壳山核桃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薄壳山核桃优良的经济性状、在原产地美国的栽培情况以及在我国的引种栽培等情况,阐述其生物学特性、生态要求、品种类型及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杂交育种等方面研究概况,指出薄壳山核桃的栽培与种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光合参数等叶片相关指标的研究,探索其在重庆地区的光合能力及生理适应性差异,明晰薄壳山核桃叶片光合参数与其他叶片特征参数的相关关系,为薄壳山核桃的栽培及选育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5年生幼树的叶片比叶质量(SLW),叶绿素(Chl)含量及氮、磷、钾含...  相似文献   

5.
江苏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适宜栽培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薄壳山核桃发展现状和江苏省丘陵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适宜栽培模式:人工纯林栽培模式、粮-林复合栽培模式、茶-林复合栽培模式、林相复合栽培模式和庭院经济栽培模式,并提出丘陵地区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薄壳山核桃在江苏丘陵地区的栽培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国内薄壳山核桃引种栽培概况,对湖北省近年来有关薄壳山核桃引种栽培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在分析薄壳山核桃引种栽培效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薄壳山核桃是优质用材树种和木本油料树种,为了解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在江苏地区的早期生长及结实特性,该文以2008年种植于江苏常州地区的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波尼’、‘马罕’、‘碧根源3号’、‘碧根源5号’和‘斯图尔特’)为材料,调查分析了树体生长量、结实率、干果特性及果仁品质。结果表明,5个品种薄壳山核桃生长正常,年平均生长量树高为0.74—1.13 m,地径为0.97—1.47 cm;波尼’、‘马罕’、‘碧根源3号’2年生嫁接苗定植后第5年开始结实,第9年单株产量为8.35—11.62 kg;果仁总脂肪含量65%—70.88%,总蛋白质6.14%—12.53%,总纤维2.46%—3.87%,可溶性总糖2.12%—2.83%。综合比较各品种早期结实丰产及果仁品质特性,认为‘碧根源3号’、‘波尼’和‘马罕’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中、南亚热带区域引种栽培的3个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进行系统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优良品种在云南中、南亚热带区域表现良好,丰产性、生态适应性和抗病虫危害性较强,坚果品质优良,营养成分丰富.提出薄壳山核桃在云南省该区域内的适生环境,为该区域大力发展种植抛尼(Pawnee)、卡多(Caddo)、肖尼(Shawnee)3个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薄壳山核桃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薄壳山核桃在美国的栽培现状及我国引种栽培历史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充分利用现有种质资源,加快新品种培育进程;加强科学研究,提升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实行定向培育,完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策略与建议,旨在为薄壳山核桃引种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警根瘤蚜是危害薄壳山核桃嫩叶的重要害虫之一。运用扩散系数、丛生指标、Morisita扩散型指数等7个常见的聚集度指标,分别对南京苗圃地的1年生与2~3年生美国薄壳山核桃苗上警根瘤蚜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并用Iwao的m*-m回归分析法进行验证,还运用种群聚集均数概念分析警根瘤蚜的聚集度原因。结果表明,警根瘤蚜在2~3年生和1年生薄壳山核桃上虫瘿的分布型都呈聚集分布,但聚集原因是不同的。其在2~3年生薄壳山核桃上聚集是由昆虫本身特性或由其本身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异质性两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在1年生薄壳山核桃上个体聚集的原因是由某些环境因子引起。  相似文献   

11.
化香作砧木嫁接山核桃育苗及造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化香、湖南山核桃、枫杨为砧木及湖南山核桃、浙江山核桃、美国山核桃为接穗,进行嫁接育苗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化香砧木嫁接育苗成活率最高,达90%以上,且生长快、成本低;化香砧木嫁接的山核桃苗造林后,其抗淹、耐寒及抗虫性较好,且生长快、挂果早,坚果经济性状较稳定。其中以化香砧木嫁接的浙江山核桃果重、出果率、坚果大小,仁色、味道等方面达到或超过了产区标准,出仁率、壳厚接近产区标准。  相似文献   

12.
美国山核桃在云南引种研究成果及产业化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良种选育、适栽区域探索、苗木繁殖技术、丰产栽培技术及示范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简述了云南32年来对美国山核桃研究取得的成果,从坚果品质、市场潜力、栽培效益、适栽范围等方面分析了美国山核桃在云南产业化开发前景,同时提出了对产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薄壳山核桃嫁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不同种子培养的砧木,采用不同的砧木和接穗处理方法及不同的嫁接方法进行的连续5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薄壳山核桃规模化扩繁的成套技术。这套技术包括选用大粒饱满种子,施足基肥,培育壮苗,壮苗于年前断根移栽,提前采集接穗并低温保存,用切接或劈接法嫁接,嫁接后增温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实生砧木的培育周期从2~3 a缩短为1 a,1~2年生砧木嫁接成活率稳定在80%左右;繁育出了良种嫁接苗1.5万株;建立了早实丰产示范基地6处34.67 hm2,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其中"马汉(Mahan)"嫁接苗造林后,2~3年始花,3~4年可挂果。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了解砧木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接穗生长的影响,明确不同砧木嫁接苗生长差异的原因。本实验以山核桃本砧嫁接苗为对照,以美国山核桃C. illinoensis和湖南山核桃C. hunanensis为砧木的嫁接苗作为主要研究材料,分析比较其存活率、接穗生长量、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及愈合部输导能力等方面差异,探讨异砧嫁接促进山核桃接穗生长的可能原因。研究发现:(1)以美国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为砧木时,嫁接成活率为90.45%和92.66%,而本砧嫁接的成活率仅为76.34%,且后期出现大量死亡现象;(2)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新梢生长量、节间长度和复叶数,显著优于其余二者,其中本砧嫁接苗生长最差,单叶长和宽也最小,说明异砧嫁接有促进山核桃接穗生长的作用;(3)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光合作用更强;(4)利用划走式切片仪将砧穗连接处切片观察,从切片情况可知,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再生组织中单位面积的导管数最多,且愈合较好;本砧嫁接苗导管数最少,且愈合较差。通过研究笔者推测山核桃异砧嫁接砧穗连接处愈合较好、再生组织间导管数多是其成活率高的原因,且异砧嫁接对山核桃接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云南省薄壳山核桃良种基地建设是发展薄壳山核桃种植的基础性工作,分析了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趋势。从品种选择、生产规模、技术路线、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及优势等5个方面提出了薄壳山核桃良种基地建设工艺设计中的采穗圃和采种园的具体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16.
美国山核桃在云南的引种适应性报告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1974~2000年美国山核桃在云南省漾濞、永平、昌宁等地进行引种试验和扩大引种试验表明,该树种生长量以第7年最大,金华和绍兴品种结果多,产量高;山站2号和兴林13号各项丰产指标均低,株产量少;结实大小年明显,金华品种为2年一周期,绍兴为3年;与原产地浙江相比,品质较好;在中亚热带生长和开花结实表现很好。美国山核桃与国内外在良好管理条件下的产量和质量基本相同,适宜于云南省栽培。从而为云南省增添了一个新的经济林木树种,填补了核桃分布下限没有好的油料干果树种可供发展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以水浸提法提取薄壳山核桃和山核桃2种植物的叶片内含物,研究其对刺槐、萝卜和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水浸提物明显抑制了3种受试植物种子的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生长7 d的幼苗体内,可溶性蛋白、SOD活性、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通过氯仿热回流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取、鉴定了2种植物叶片中的化感物质胡桃醌,并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叶片中所含有的胡桃醌含量高于山核桃。  相似文献   

18.
云南美国山核桃种苗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几年美国山核桃种苗生产现状的分析表明,美国山核桃种子供应不足、苗木成本高,良种接穗供应不足以及苗木生产格局混乱是当前美国山核桃种苗大面积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当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长山核桃嫁接苗的生长规律,以1年生嫁接苗为研究对象,对其嫁接成活后穗粗、砧粗、枝粗和枝长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观测,并通过回归分析构建了其生长模型。结果表明:(1)长山核桃1年生嫁接苗的穗粗、砧粗、枝长、枝粗等性状指标均呈快速升高后逐渐放缓生长的变化曲线,4—5月为新梢萌动期,5—8月为其生长盛期,8月以后其生长速度放缓直至停滞;(2)长山核桃嫁接苗的生长模型以平方和三次方曲线为主,其中穗粗和砧粗的生长模型均以三次方曲线生长模型拟合的为更优,其拟合精确度分别达到99.29%和97.76%,枝粗和枝长的生长模型均以平方曲线生长模型拟合的为更优,其拟合精确度分别达到98.82%和92.90%;模型拟合的精度较高,表明该生长模型可运用于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