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5种不同地面处理方式在不同季节处理效果比较,提出了喀斯特地貌型天然草地改良的较佳地面处理方式和最佳改良季节.  相似文献   

2.
通过5种不同地面处理方式在不同季节处理效果比较,提出了喀斯特地貌型天然草地改良的较佳地面处理方式和最佳改良季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提高贵州澳洲坚果育苗的成活率,确保种苗供应速度。[方法]本试验分别采用环剥、萘乙酸药剂浸泡、环剥+萘乙酸药剂浸泡对桂热1号、Hinde(H2)、Pahala(788)、O.C、344枝条处理后进行嫁接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环剥+药剂处理对5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24.8%,新稍数量较对照多3.9条,新稍长度较对照长18cm;采用环剥处理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19.4%,新稍数量较对照多3.3条,新稍长度较对照长14.16cm;采用萘乙酸药剂处理后,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14.2%,新稍数量较对照多2.5条,新稍长度较对照长3.92cm。[结论]采用环剥+药剂处理后进行嫁接,澳洲坚果成活率较高,可以为贵州澳洲坚果种苗繁育可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不同品种的黄牛用不同激素处理后的同期发情效果,以筛选出适合本地不同牛群及环境的较优杂交方案.将137头健康空怀黄母牛(其中本地黄母牛72头,短本杂一代黄母牛65头)分为4个组,第1、2组为本地黄母牛,第3、4组为短本杂一代黄母牛,分别用2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1、3组注射三合激素;第2、4组注射促排3号-氯前列烯醇-促排3号.结果表明,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经不同的激素处理后,发情率分别为59.38%、87.5%、58.62%、86.11%,第2组的发情率显著高于第1组(P<0.05),第4组的发情率显著高于第3组(P<0.05),而第1组和第3组、第2组和第4组的发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发情率的高低与品种的相关性不大,促排3号-氯前列烯醇-促排3号可能是较适合富源黄母牛的同期发情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探讨了3种不同分割液对奶牛桑葚胚和囊胚分割效果的影响。借助显微操作仪,将发育至第6~8天的体内常规生产的桑葚胚和囊胚进行分割,体外培养半胚,观察其发育情况,选择形态恢复好的半胚与一个囊胚滋养层细胞囊泡(trophoblastic vesicles,TRV)共移植。结果显示,在PBS+0.2 mol/L蔗糖与PBS+5%PVP中分割桑葚胚,其分割成功率显著高于PBS(P<0.05),分别为89.13%、86.73%和69.67%,而半胚的囊胚发育率及移植妊娠率三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PBS+0.2 mol/L蔗糖与PBS+5%PVP中分割囊胚, 其分割成功率显著高于PBS(P<0.05),分别为94.52%、92.52%和70.52%,而半胚培养的囊胚发育率及移植妊娠率三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PBS中分别添加0.2 mol/L的蔗糖和5%的PVP有利于提高奶牛桑葚胚和囊胚的分割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测定冀桑2号在营养生长期、花期、果期和果后期4个时期的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的鲜重和干重,计算叶片鲜重含水量和绝对含水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从营养生长期到花期,冀桑2号3个部位叶片的鲜重含水量与绝对含水量均有上升;从花期到果后期,3个部位叶片的鲜重含水量与绝对含水量呈递减趋势。叶片含水量都以花期最大,果后期最小。  相似文献   

7.
To determine the roles of miRNA in the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Xiang pig,we investigated the miRNA expression patterns in different months old of Xiang pigs.The total RNA from 3 and 7 months old of Xiang pigs were collected separately. Then,the total RNA were hybridized with the miRNA microarray and the threshold (fold-change>2, P<0.05)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 miRNA. The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was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microarray result. Compared to the 3 months old group,there were 11 miRNA down regulated and 9 miRNA were up regulated in the 7 months old group. The lowest down regulated miRNA was miR-27b whereas the highest up regulated one was miR-155.The result of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consistented with the microarray result. 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some of the dysregulated expression of miRNA might participate in the lipid metabolism in hepatic cells.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MSHR基因G676A突变在22个山羊群体634个个体中的变异,发现白色山羊群体166个个体绝大多数为GG纯合子,G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0.99。以红棕色为主色调山羊群体的197个个体中A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0.33,且国外引入品种具有更高的A等位基因频率(0.89)。以黑色为主色调山羊群体的271个个体中,A等位基因频率为0.21,处于白色山羊群体(0.01)和以红棕色为主色调的山羊群体(0.33)之间。研究结果显示AA基因型可能与山羊的棕色皮毛形成有关,而GG基因型可能与白色被毛形成有关。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G676A突变位点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只是在以黑色为主色调的建昌黑山羊、雷州山羊、武安山羊、都安山羊和青色的济宁青山羊中表现出遗传多样性的缺乏。遗传分化结果显示,国内外山羊群体间的基因分化(0.449)明显大于国内品种间的分化(0.237),国内南北地区山羊群体间分化程度较低,以黑色和棕红色为主色调的山羊群体间具有较大的基因流动。聚类分析结果也与毛色变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ZRS-4型智能溶出仪为体外透皮装置,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3组药物(1组:黄连 冰片;2组:黄连 冰片 二甲亚砜;3组:黄连 恩诺沙星 二甲亚砜)在30~35日龄仔猪的不同部位皮肤的透过率,以研究不同部位皮肤对不同药物的透皮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miRNA在香猪发育时期的调控功能,试验对3和7月龄香猪肝脏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的miRNA进行了筛选。提取3和7月龄香猪肝脏组织总RNA,通过与miRNA芯片杂交,经统计学分析,以变化倍数≥2倍(P<0.05)为阈值,筛选3和7月龄香猪肝脏中表达丰度差异的miRNA,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与3月龄相比,7月龄香猪肝脏中有11条miRNA表达下调和9条miRNA表达上调,下调倍数最多的是miR-27b,上调倍数最多的是miR-155。对选取的4条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结果显示,4条miRNA表达变化趋势与芯片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月龄香猪肝脏中的miRNA表达丰度有差异,其中一些可能参与了机体生长发育时期肝细胞的脂肪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11.
12.
Following a study of fibre population fibre size was determined in three muscles of different functional purpose in four breeds of dog with different locomotory capacities.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specific sites in the tibialis cranialis (extensor), flexor digitalis medialis (flexor) and pectineus (adductor) muscles of 27 dogs of four different breeds—German shepherd, Spanish greyhound, Spanish mastiff and Iberian hound—. Samples were subjected to histochemical analysis using ATPase (pH 9.4) and fibre size was assessed using an IBAS-2 Kontron image analyser.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病的其它预防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自1995年在加拿大西部地区被发现并确定了特征性症状后,其重要性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而传播范围也与日俱增,该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影响全球养猪业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利用桑枝屑为主要培养原料,对杏鲍菇、白灵菇和鸡腿菇等菌种在不同培养基质上菌丝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期筛选出能高效利用桑枝作为主要培养基质的优质食用菌菌种,实现利用桑枝有机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利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含75%和85%的桑枝木屑培养基中,杏鲍菇、白灵菇的菌丝均能正常生长,且显著优于麦粒培养基;而鸡腿菇菌丝虽然能...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不同周龄鸡蛋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选用北京油鸡、白来航、海兰褐3个品种,每个品种随机挑选17或19周龄(北京油鸡)、42周龄、70周龄母鸡收集鸡蛋进行蛋黄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3个产蛋时期的蛋黄比例、蛋白比例、蛋黄维生素E含量都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白来航、海兰褐在不同产蛋时期的蛋黄、蛋白比例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即蛋黄比例为70周龄蛋最高,蛋白比例为初产蛋最高。3个品种不同产蛋时期维生素E含量变化亦势趋相同,初产蛋最高。3个品种42周龄蛋中的必需氨基酸比例显著高于其他2个时间点(P<0.01)。商业品种与中国地方鸡种所产蛋在蛋黄、蛋白比例、维生素B2变化趋势迥异,无统一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比较不同品种、刈割时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总皂苷含量变化及添加剂处理的苜蓿青贮后总皂苷变化的程度,采用比色法对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间总皂苷含量差异极显著(P <0.01),总皂苷含量范围为0.69%~0.98%。不同刈割时期苜蓿青贮间的皂苷含量差异极显著(P <0.01),第2茬不同生育期比第1茬相应时期皂苷含量都有增加趋势,不同生育期以现蕾期含量最高,苜蓿皂苷含量最高的时期比最低时期要多51.72%。不同添加剂处理的苜蓿青贮以对照组含量最小为0.65%,蔗糖和绿汁发酵液处理的苜蓿青贮皂苷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 <0.01)。苜蓿鲜样中总皂苷含量最高为1.07%,与苜蓿青贮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 <0.01),苜蓿青贮总皂苷含量较青贮前明显降低。选择‘先驱者’、‘首领’2个苜蓿品种,在第1茬初花期、第2茬结荚期进行刈割,以蔗糖和绿汁发酵液作为添加剂制作青贮,可以有效降低总皂苷含量。  相似文献   

17.
桑树不同品种及取材部位中的主要芪类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芪类物质是桑树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不同桑树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取材部位的桑皮苷A、氧化白藜芦醇、白藜芦醇等主要芪类成分含量。芪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的桑树品种有中生火桑、黑鲁桑、塘10、小鸡冠桑等,4个桑树品种样品中芪类成分的质量比分别为3 228.3、3 162.7、3 049.7、2 462.4μg/g。桑树不同取材部位中,以1年生枝条中的芪类成分含量较高,新梢和桑叶中的含量较低,3个部位样品中的芪类成分质量比分别为3 879.0、813.2、501.6μg/g。检测结果可作为筛选芪类成分含量高的桑树药用材料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各生育期氮利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刘晓静  郝凤  汪雪 《草地学报》2021,29(11):2461-2469
为探讨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各生育期氮利用特征,本研究采用室外营养液砂培试验,选取4种不同氮效率类型的紫花苜蓿品种("LW6010""甘农3号""甘农7号"和"陇东苜蓿"),设2个氮水平(210 mg·L-1和21 mg·L-1),以研究其在各生育期的生长特性、根系特性、结瘤特性、氮代谢酶活性及氮积累量。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生长特性、根系特性和氮积累量在成熟期达到最大,结瘤特性在结荚期达到最大,氮代谢酶活性在盛花期达到最大;低氮处理,"LW6010"和"甘农7号"的生长特性、根系特性、结瘤特性、酶活性及氮积累量高于"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高氮处理,"LW6010"和"甘农3号"的生长特性、根系特性、结瘤特性、酶活性及氮积累量高于"甘农7号"和"陇东苜蓿"。综上,氮高效型紫花苜蓿品种"LW6010"对氮素的固定、吸收及转化能力高于氮低效型"陇东苜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MS删基因在不同月龄滩羊不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绵羊MSTN基因序列(NM001009428.1)设计l对引物,以滩羊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PCR)检测MS7Yv基因在不同月龄滩羊的背最长肌、腿肌和胸肌中的表达量。[结果]MS驯基因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胸肌,腿肌中的表达量最低;随着月龄的增加,滩羊3种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结论]不同月龄滩羊肌肉中的MSTNmRNA表达量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等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广西地区不同饲养模式下不同季节水牛奶霉菌毒素污染状况。【方法】 随机采集2020年10-11月(秋季)和2021年4月(春季)每季3种饲养模式(规模化、养殖合作社或养殖小区、散养)原料水牛奶样品各8个,共计48个样品,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水牛奶的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M1(AFM1)、赭曲霉毒素A (OTA)、HT-2毒素(HT-2)、T-2毒素(T-2)、α-玉米赤霉烯醇(α-ZEL)、玉米赤霉烯酮(ZEN)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污染状况。【结果】 在48个样品中,有16个样品(33.33%)检测出AFM1,养殖合作社或养殖小区模式检出率最高(43.75%),散养模式检出率最低(18.75%)。检出样品的AFM1含量均低于中国的国家限量标准0.5 μg/kg,其中2个样品(4.17%)超过欧盟限量标准(0.05 μg/kg)。原料水牛奶中HT-2、T-2、α-ZEL、ZEN和DON的成人每日最大容许摄入量(PMTDI)均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JECFA)设定值,原料水牛奶中OTA的成人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也低于JECFA设定值,且OTA含量均低于欧盟限量标准(<2 ng/mL)。与养殖合作社或养殖小区模式相比,散养和规模化模式生产的原料水牛奶中HT-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规模化模式生产的原料水牛奶T-2含量显著低于散养模式(P<0.05)。原料水牛奶中秋季AFM1平均含量和超欧洲限量标准率高于春季,但春季AFM1的检出率高于秋季;3种饲养模式中,春秋两季散养模式样品中AFM1检出率均最低;秋季各养殖模式原料水牛奶中OTA和DON的平均含量均高于春季。【结论】 目前广西地区原料水牛奶质量在安全范围(AFM1含量低于0.5 μg/kg,HT-2、T-2、α-ZEL、ZEN和DON的成人PMTDI及OTA的成人PTWI均低于JECFA设定值),但多种霉菌毒素在水牛奶中均有检出,污染风险仍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