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犊牛腹泻是饲养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健康问题之一,也是牛场中导致犊牛死亡的最常见病因。犊牛腹泻的原因很多,表现出的严重程度各异,可从最轻微的消化不良到致死性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犊牛腹泻不仅严重危害犊牛健康,而且犊牛死亡、治疗费用和治愈犊牛长期生长发育不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牛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于建超 《农家参谋》2014,(12):23-23
犊牛腹泻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犊牛自身体质和饲养管理两大因素.犊牛消化机能不健全或由于初生犊牛初乳饮喂较晚,喂量少,使犊牛获得的母源抗体不足,造成犊牛免疫力低下;饲养管理差及环境突变也易使犊牛出现腹泻.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分析和讨论了关于新生犊牛饲喂3方面的问题。在探讨奶犊牛的饲养时,出生是个起始点,但新生犊牛的健康和精神状态主要取决于母牛在分娩前60 d的营养状况。犊牛直到60日龄时,具备瘤胃机能的微生物才开始定居瘤胃,此阶段要给犊牛提供特殊的饲喂方式。在1周龄时应给犊牛饲喂开食料,为断奶做准备。1犊牛的第1个关键时期的饲喂在探讨奶犊牛的饲养时,出生是个起始点,然而,事实上新生犊牛的健康和精神状态主要取决于母牛在分娩前  相似文献   

4.
1 育成母牛的目标 减少犊牛疾病,主要是防止犊牛腹泻; 提高犊牛日增重; 控制育成母牛体况; 提前配种产犊,节约饲喂时间; 节约饲草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2 出生2.1 要点 确保犊牛出生1小时内采食到2升初乳,必要时使用胃管或奶瓶;  相似文献   

5.
张辉 《新农业》2023,(22):59-60
<正>犊牛通常指出生6月龄的小牛,如果犊牛饲养管理做得好,会直接影响到牛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因此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是犊牛培育工作的关键。本文就出生重40公斤的母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作一简要介绍。1保障初生犊牛呼吸顺畅刚出生的犊牛口鼻部有黏液,应立即用毛巾擦净,保障呼吸畅通。同时还要将身体被毛上的黏液擦干,以免犊牛着凉。  相似文献   

6.
<正>犊牛大肠杆菌病又被称犊牛白痢病,是由特定血清型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犊牛的一种急性腹泻、严重威胁犊牛的常见传染病,病症轻微的可导致犊牛生长发育不良、迟缓,严重的可造成犊牛死亡,给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此病较多发生于10日龄以内的幼小犊牛,特别是出生后1~3日龄的幼小犊牛最易感,在冬春季节以及阴雨连绵时期较为多发,多呈现散发性或者地方性流行。此病发病较急,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急性败血症或菌血症,急性腹泻和虚脱是其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犊牛一般指6个月龄内的牛只,其生理机能还不完善,免疫力较低,温度调节能力较差,消化能力较弱,管理难度较大,尤其是高温湿热的夏季。犊牛是牛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牛场未来的生产效益,加强犊牛饲养管理、提高犊牛的成活率是牛场规模化生产的关键。以下介绍了夏季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的牛。这一时期的犊牛生长最为迅速,但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自身免疫机制还不健全,免疫力较低,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也是自我保护机能较差的时期,极易发生各种疾病。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犊牛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工作,才能有效降低犊牛发病率,提高犊牛成活率,增加牛群数量。1消化不良性腹泻1.1病因主要成因是母畜与犊牛饲养管理不当引起,如乳头与乳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饲养肉牛和奶牛已经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随着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牛的各种疾病发生率也在提高,特别是犊牛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可高达60%。犊牛的免疫能力相对较弱,各个器官的发育还不是很健全,在季节变换时,易发生各种疾病,如犊牛下痢、犊牛胃肠炎、犊牛腹泻等。引发犊牛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提高新生奶犊牛成活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奶犊牛的饲养管理是奶牛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往往由于营养缺乏和管理不善而造成奶犊牛的死亡,这不仅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影响到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成乳牛的泌乳性能。犊牛死亡率高和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犊牛体质瘦弱、腹泻、营养吸收能力差。根据犊牛的生理特点,前三胃(网、瓣、皱胃)不具备消化功能,瘤胃没有形成纤毛虫区系,新生犊牛出生1周之内只有被动的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传统的奶牛养殖在日益增长的市场和需求之下渐渐失去竞争力,其发展趋势必将是现代化的规模养殖,而在现代化的养殖过程中,自动化奶牛饲养管理系统应用相当重要的。以计算机控制的犊牛自动饲喂系统可为犊牛提供全天候照顾。个性化精细饲喂是现代化犊牛管理的发展方向,可供选择的自主饲喂程序可确保为每头犊牛精确所需的营养配方,不正常采食的犊牛会被在第一时间识别出来,从而方便医治。犊牛自动饲喂系统可以实现每天多次饲喂,平均每头犊牛饲喂7次;精确的饲喂数据,可以实时掌  相似文献   

12.
<正>一、早期采食开食料开食料也称犊牛代乳料,是根据犊牛的营养需要用精料配制,其作用是促进犊牛由以乳为主的营养向完全采食植物性饲料过渡。饲料形状为粉状或颗粒状,让犊牛出生后第二星期使用,在低乳饲喂条件下,犊牛采食代乳量逐渐增加,慢慢就开始习惯精饲料和粗饲料,如果在母牛食槽上加设小牛用的采食护栏(既能模仿母牛采食,又防止母牛吃犊牛料),30日龄犊牛的采食量可达300克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续第1期第36页)一、犊牛的生长发育特点犊牛阶段是指从牛犊出生到6月龄断奶为止的阶段。这是犊牛对外界条件逐渐适应,各种组织器官功能上逐步完善的时期。该时期牛的生长速度和强度是一生中最快的时期。犊牛哺乳期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靠母乳提供,因而母牛的泌乳量对哺乳犊牛的生长速度影响极大。一般犊牛断奶重的变异性,50%~60%是受母牛产奶量的影响。因此,如果母牛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为单胎动物,自然繁殖情况下,母牛2.5岁左右才可能有后代犊牛1头,5.5岁可有后代犊牛4头。如何提高奶牛繁殖率一直是我国奶牛业发展的难题。近日,犊牛"幼畜超数排卵技术"(JIVET技术)在河北廊坊研发成功。采用该技术后,当供体犊牛1岁时便拥有自己的后代犊牛4~5头,将牛的世代间隔缩短至1年,大大提高了奶牛的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15.
孙成 《现代农业》2015,(2):107-109
犊牛腹泻是犊牛一种常发病,也是影响犊牛健康生长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大肠杆菌是引起新生犊牛腹泻的主要病源菌。大肠杆菌在牧场环境里普遍存在。犊牛大肠杆菌病主要表现为肠炎或败血症状常管理不严,不及时消毒和清洗导致新生犊牛容易接触大量大肠杆菌,增加感染机会,导致1~20日龄犊牛的死亡。根据症状诊断为犊牛腹泻后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治疗,首先为预防体内电解质的紊乱和补充水分,经常采用电解质调节药(5%碳酸氢钠)和低浓度葡萄糖溶液;其次针对病原菌,采用抗微生物药(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类)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1.犊牛的科学饲养管理犊牛是指出生后60日龄以内的小牛。1.1科学饲喂初乳犊牛产后7天内要喂初乳。即喂产犊母牛的原乳,每天喂三次,早晨5~6点;中午11~12点;晚17~18点。初乳的温度以35~40℃为宜。第一次喂初乳的最佳时间是产后0.5~1小时之内。喂初乳的时间必须抓早,因为新生犊牛的胃壁吸收抗体的能力逐步下降,及时饲喂初乳可使犊牛从初乳中获得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从而提高犊牛自身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犊牛生长发育快,瘤胃功能不健全,抵抗力差,养好犊牛是养牛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只有精心护理,科学培育,才能使其健康生长,提高养牛效益。1.做好初生犊护理工作。犊牛出生后,首先要用干净的毛巾擦去口、鼻部黏液,以免妨碍呼吸。当犊牛已吸入黏液呼吸困难时,可握住犊牛后肢向上抬,并拍打其胸部,使其吐出黏液。之后让母牛添干或用毛巾、干草擦干犊牛身上黏液。扣去小蹄上附着的软组织,在距腹部10厘米处将脐带剪断,并用碘酊消毒、结扎。2.尽早让犊牛吃上初乳。犊牛出生后,不管采用那种方式育犊,都必须吃上1周左右的初乳。初乳比  相似文献   

18.
<正>初生至6月龄的小牛叫做犊牛,此阶段的小牛由胎儿到出生、由吃母乳到采食固体饲料,这都是犊牛生长的转折点。同时犊牛的疾病又是多种多样,如果稍有疏忽,管理不好,就会有可能造成犊牛的死亡,给养牛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影响犊牛存活率的主要因素有环境、接产、初乳、护理、母牛体况及公牛的选择六大因素,因此提高犊牛存活力就得从这六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正>奶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由胃肠粘膜表层乃至深层的炎症引起,是犊牛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初春及夏末秋初多发,出生后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多发生,一个月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养牛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多年来,笔者共治疗奶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病22例,治愈21例,疗效显著,现将治疗  相似文献   

20.
<正>地方性肺炎与船运热性肺炎在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在综合防制措施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1犊牛地方性肺炎犊牛地方性肺炎是指犊牛的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有时使用"犊牛病毒性肺炎"这一术语,但鉴于当前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了解,已经不推荐使用该词。地方性肺炎主要发生于6月龄内的犊牛,特别以2~10周龄最多,但在l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