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提高,闲暇时间增多,中国城郊农业旅游行业发展壮大,然而中国城郊农业旅游仍处于较初级的发展阶段,存在着经营理念落后,环保不力,资源开发不深入等问题。笔者对这一课题进行分析讨论,阐述了城郊农业旅游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国外城郊农业旅游开发的先进经验,最后结合国外经验提出了促进中国城郊农业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任何产业的诞生与发展,其根本动力无外乎人的需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应运而生,成为撬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金杠杆",正因它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特别是对诗意栖居田园的向往。作为乡村产业的新业态,异彩纷呈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迎合了现代人精神休憩的消费需求,也给发展较落后的乡村注入了无限活力。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截至目前,已创建了388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推介了71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者素质的不断提升,旅游需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体现型旅游模式越来越受到追捧。农业旅游作为以体验为主的旅游模式应运而生。然而,现在很多农业旅游仍然停留在较为粗放的发展状态,如硬件落后、服务意识淡薄、经营营销能力较弱等。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变被动为主动,拓展客源市场,加强引导,从而使农村通过发展文化性农业旅游,增强其文化自信,快速帮助其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4.
基于驱动因素视角的中国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莉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6):3939-3942
以中国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农业旅游发展的具体背景,对中国农业旅游及其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对目前中国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分类评述;分析了中国农业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旅游健康发展,实现旅游经济转型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任何产业的诞生与发展,其根本动力无外乎人的需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应运而生,成为撬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金杠杆",正因它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特别是对诗意栖居田园的向往。作为乡村产业的新业态,异彩纷呈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迎合了现代人精神休憩的消费需求,也给发展较落后的乡村注入了无限活力。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休  相似文献   

6.
农业旅游是促进农业文化传播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本文基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农业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现状及其生态理念,分析了托斯卡纳地区农业旅游发展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农业旅游发展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烨波  胡豹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7):1259-1262
作为旅游业与农业合二为一的新兴产业,乡村旅游既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瑞安,不仅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而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但该市乡村旅游发展却相对缓慢,仍难以满足当前旅游发展需求,较周边地区更是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研究和分析瑞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并就加快瑞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100-102
大别山地区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近些年在农业旅游开发上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但其文化含量、产品创新方面仍显不足。在梳理大别山农业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强度弱、配套设施落后、产品缺乏特色及品牌等问题,并从产业发展型、居民参与型、资源导向型、文化传承型四个角度提出其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大山包镇风景优美,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目前,当地政府为配合大山包镇旅游开发,以促进农业旅游开发与发展为重点内容,加大投资创建高原特色旅游小集镇。本文就大山包镇农业旅游进行探讨,结合笔者多年高寒山区工作实践经验,对大山包镇农业旅游开发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大山包镇实现深层次农业旅游开发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农业旅游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模式,介绍了国外农业旅游的研究与实践,并在分析国外农业旅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发展中国农业旅游的启示:①发挥政府主导作用;②规范农业旅游的运作;③提高农业旅游产品档次;④改善农业旅游环境与接待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