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北方诸省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相继建立起了一批食用菌生产基地,其规模大小不等,少则几千吨,多则上万吨或几万吨,使我国食用菌生产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七十年代我国食用菌专家们“南菌北移”的设想已经成为现实。北方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兴起为提高我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还有因地域的差别而出现的新的食用菌种类;以及北方食用菌优等的质量;另外还有南北方食用菌生产淡旺季的互补作用,这使得我国一年四季都有食用菌货源供应国内外市场。我国北方的食用菌生产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王振河(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农艺系辉县453600)1食用菌生产中的安全问题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常常被忽视,就现阶段我国食用菌生产状况来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食用菌机械的应用及用电安全食用菌机械的应用在极大程...  相似文献   

3.
《蔬菜》2014,(1)
<正>案例进入冬季,正是我国北方地区食用菌生产的重要季节,近期很多用户拨打"12396热线"咨询在冬季进行食用菌生产应该注意哪些技术问题?如何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食用菌产品?专家解答:冬季食用菌生产的成败、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技术环节,在低温季节栽培食用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关于食用菌规模化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继先  朱克 《食用菌》2002,24(4):2-3
我国加入 WTO后 ,食用菌行业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更严峻的挑战 ,核心是如何使我国尽快由食用菌生产大国变为食用菌行业强国 (科技、信息、生产加工、内外贸易等 )。由生产大国变为行业强国涉及许多方面。单就生产而言 ,栽培是基础 ,栽培规模 (生产规模 )是生产水平的标志。目前 ,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生产是我国食用菌生产的主体 ,这是由大变强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 ,随着党的“三农”政策的贯彻实施 ,各地相继出现不同形式的规模生产 ,表明我国食用菌行业一个新阶段的开始。1 规模生产势在必行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由杨新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在我国发展迅速,产量大幅度提高,总生产能力在全世界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我们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稳定性方面,与日本、韩国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稳定性,关键在于不断地完善现有的工艺水平,向“精、深、细”的方向发展,这是我国走向食用菌技术强国的必由之路。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过程中,拌料工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原材料预湿不到位,引起灭菌不彻底,造成原种和栽培种大批量污染;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食用菌业怎么样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科研、生产、销售怎么样互相配合?是食用菌业同行们十分关心而且是讨论最多的问题。在此愿就自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一个侧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目的在于使我国食用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一做为商品生产的食用菌涉及生产与销售两个环节,两者是一个整体构成食用菌业。  相似文献   

7.
我国食用菌产业动态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菌种选育、产后加工、秸秆菌业、机械化生产与光伏食用菌等五个方面对国内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做了分析;并对国外食用菌发展概况,特别是欧美草腐菌、日韩木腐菌的先进生产技术与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对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贾蕊 《现代园艺》2013,(24):43-43
我国食用菌培养历史悠久,随着近年来食用菌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长,食用菌规模培养已成为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发家致富的重要生产项目。因此,为保证我国食用菌培养在生产范围、产品质量、菌类产量等方面达到理想水平,本文就食用菌现代培养技术,分别从食用菌具体培养技术类型、培养技术完善策略这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我国食用菌培养技术的进步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和国际食用菌学会(1SMS)将于1989年11月6日至10日在南京联合举办“国际食用菌生物技术学术讨论会”。 此次会议涉及食用菌栽培,食用菌遗传和育种,食用菌的种质保存,真菌的生物医学作用,生物技术在真菌方面的运用,食用菌加工等学术问题,同时将举办展览和进行贸易洽谈。 为了使大会顺利召开,并在大会上充分 体现我国食用菌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生产 应用上的新成就,树立我国的世界食用菌大 国形象,大会竭诚欢迎广大从事食用菌技术 研究和生产的各国人士参加此次讨论会。并欢迎各界人士在1989年7月前向大会提供论文及…  相似文献   

10.
市场看台     
《蔬菜》2006,(1)
农业部微生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所长边银丙教授在分析了国内外食用菌市场形势之后说,从现在来看,我国农村人对食用菌的食用量还很少,但应该看到,我国食用菌在国内的潜在市场可能比国外还要大。边教授介绍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年累积量约3.7亿t,林副产品量上亿吨,这为食用菌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这使得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一食用菌生产大国,是我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6大类产品。山东在食用菌生产方面是资源大省,又有着地理优势,食用菌的发展近…  相似文献   

11.
荆会云 《食用菌》2020,(1):1-2,15
对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几种大宗食用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我国食用菌生产规模仍将不断扩大,食用菌栽培品种将持续增加、产业链不断延伸。香菇、黑木耳、平菇、双孢蘑菇等仍然是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品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系统阐述了互联网订单生产模式在我国食用菌产业中实施的可行性。首先从我国目前食用菌产业的低成本生产现状分析了订单生产的战略可行性;其次从食用菌产业的国际环境和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方面分析了发展订单式生产的有利因素,提出了创新食用菌产业订单模式的一些建议。指出了巩固订单模式实践效果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对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食用菌栽培技术进行了几次重大创新,特别是高棚层架袋栽花菇技术,第一次从产品质量上获得新的突破;使许多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都把发展食用菌生产作为脱贫致富和发展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1我市花菇生产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我市地处闽北,菇木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拔...  相似文献   

14.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向敏 《中国蔬菜》2003,1(6):1-3
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医疗保健和滋补功效的食品。近20年来,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食用菌,栽培品种不断增加,年总产量平均以10%~20%的速度递增,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产业。1 我国食用菌生产现状及作用 我国食用菌生产源远流长,早在4000多年前  相似文献   

15.
我国食用菌生产及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解放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各级党委更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了对食用菌工作的组织领导,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普及,进一步促进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很多品种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产品产量逐年增加,到八十年代后期,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已达到七十五万吨,比七十年代增长一倍以上,生产量和出口量都进入世界前列。食用菌作为一个产业,作为改善人们食物结构的一个重要门类,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很多地方的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和地方财政的主要财源。但是,目前食用菌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确有一些问题要积极认真地研究解决,以更好地促进生产的发展。第一、要进一步宣传和提高对食用菌的认识,切实加强对食用菌工作的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6.
浅论珍稀食用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少风 《食用菌》2003,25(4):4-5
近年来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不断发展 ,珍稀食用菌的开发作为调整业品种结构 ,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举措而倍受人们关注 ,珍稀菌类生产成为食用菌产业的热点之一。但从近年珍稀食用菌开发、推广以及生产成效来看 ,却喜忧参半。与常规食用菌相比 ,珍稀食用菌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其独特之处 ,因此珍稀品种的开发与推广也应有别于常规食用菌。本文试图就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1 关于概念我国食用菌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但长期以来一直只是一种典型的农村副业 ,以自产自销的形式存在 ,发展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食用菌生产高速发展 ,如今已发展…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我国在地理标志产品方面保护制度的发展概况,从食用菌产业规模大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受批状况、特点几方面介绍了国内食用菌所属类别地理标志产品现阶段的保护情况。以食用菌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培植原料、加工处理方式这三方面为基点,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核心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食用菌所属地理标志产品现阶段保护过程中发现的四个问题,即政府部门监察力度不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有标志使用不足、标准化工作不完善、保护制度不健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食用菌生产机械主要有锯片机、粉粹机、拌料机、装袋装瓶两用机等,但挖瓶机未见过报导,也未听说过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情况。虽然目前生产食用菌多用塑料袋,但生产原种主要还是采用瓶子,因为瓶子制种成品率大于塑袋,菌种纯度也明显高于塑袋。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挖瓶操作仍占一定工作量。为此,我们设想在现有装袋装瓶两用机的基础上再增加挖瓶功能的试验,使一机具  相似文献   

19.
人类栽培食用菌已有几个世纪,但对食用菌病毒的研究则只有40年左右的历史。随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使用单一菌种,病毒感染和病毒病的蔓延,已经构成影响食用菌生产发展的一个巨大潜在威胁。食用菌病毒病的主要危害是由于广泛感染所造成的不同程度减产和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绝收。如  相似文献   

20.
<正>华中农业大学菌种实验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湖北省食用菌研究所三位一体,是我国最早从事食用菌教学科研和生产开发的事业单位之一。几十年来,在食用菌的资源调查、遗传育种、栽培工艺、病虫防治、保鲜加工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可喜的成果。本中心(所)秉承多年的优良传统,自主培育和筛选了一大批优质的食药用菌菌种,欢迎选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