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广西植物研究所组织的广西大苗山综合考察队在对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大苗山进行考察时,发现了大面积的海南五针松天然林。海南五针松是被列入红皮书的珍稀植物,以前仅发现在海南、四川、广西、贵州有小面积的分布,此次发现的生长于融水县杆洞乡一段长15km、宽1km峡谷两岸上的海南五针松天然林,面积估计有1500ha,总株数不少于12万株,这不仅在广西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可能也是最大的,具有重大意义。海南五针松在该地生长迅速,树形优美,长势旺盛,更新良好,出材率高,松脂含量大,其价值远未得到利用,是当地值得大力发…  相似文献   

2.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松科植物濒危状态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IUCN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及其使用指南,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的松科植物进行了濒危状态评估。结果表明,名录中的25种松科植物有24种评为濒危,其中CR、EN、VU分别是20种、3种和1种。栖息地退化是松科野生植物种群濒危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病虫害影响竹子生长,制约着竹林产业发展。由于植物线虫病害症状比较隐蔽,植物线虫对竹林的影响通常难以评估且容易被忽视。本文对国内外竹子线虫的种类、分布和寄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全世界已报道竹子寄生线虫82种,隶属于4目、12科、29属,其中,国内报道了竹子线虫36种;美国和印度的竹子寄生线虫比较丰富,分别报道了38种和20种。植物线虫对竹子的致病性研究较少,印度报道了植物线虫对竹子造成的损失,美国报道了2种寄生线虫侵染竹子的组织病理学研究。本文对我国竹子寄生线虫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竹子寄生线虫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果厚 《内蒙古林业》1993,(2):12-14,35
继1982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将我国354种植物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之后,国家环保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又提出了第二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81种,其中分布在内蒙古的有20种,加上第一批分布于我区的24种,现在我区共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44种。为了更好地宣传和保护这些植物资源,现将第二批保护植物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楠溪江珍稀濒危特有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楠溪江珍稀濒危有植物总计2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种,引种分布9种,浙江仅分布于楠溪江的有1种;稀有的1种。滨海植物6种。这些珍稀濒危植物重点分布四海山森林公园,正江山森林公园、七都岛及上塘镇等地。  相似文献   

6.
马福林保护区2018年首次科学考察结果显示:保护区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6种,省级保护树种3种,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植物9种,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8种,列入IUCN红色物种名录植物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植物15种。文章分析了保护区内重点保护植物的资源现状和分布情况,并结合保护区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育措施,为保护区重点珍稀植物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云南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辉朝茂  杨宇明 《林业科学》2003,39(1):145-152
云南省是世界竹子种类最多、生态类型和天然竹林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文对云南竹类植物多样性的5个特征,即珍稀种质资源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性、天然竹林类型多样性、生态竹林景观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述了与周边地区(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和喜马拉雅山区等)的密切联系及内在分布格局等,提出了加强云南竹类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相关措施。作者建议将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世界性珍稀濒危竹种,建议列入我国保护植物名录,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进行专题研究,并给予专项资金在全国建成三大种质资源引种保存和试验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8.
楠竹又称毛竹、孟宗竹,单子叶植物中的禾本科竹亚科植物。楠竹是我国分布最广,材质最好,用途最多的优良竹种。楠竹全身是宝。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出土了距今7000多年的竹子加工品,可见,我国劳动人民利用竹子的历史悠久。殷商时代就开始用竹子做书生意,编竹器,制箭头等。现今竹子用途更加广泛。它远远超过了宋代诗人苏东坡的...  相似文献   

9.
王青锋 《森林与人类》2005,25(10):F0009-F0009
近十几年来,珍稀濒危物种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热点,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截止200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IUCN红色名录》中收录评价了全世界38046个物种,其中包括11824个植物物种的分布格局、生境特征、濒危等级和保护策略得到明确。虽然有关研究认为水生植物的绝灭速率和濒危现状远远高于陆生植物,但在这11824种植物中,水生植物只有29种,并且都是淡水水生植物。IUCN在有关全球生物多样植物保护策略中提出:到2010年使全球60%的濒危植物得到就地保护。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待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努力去开展对各类植物的全面研究,其中淡水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急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8日至11日,由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厂西区林业局、IUCN SSCN东亚区兰花专家组联合举办的厂西首届中国兰科植物保育研讨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陈润生秘书长,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贾建生副司长,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植物保育部高级经理周锦超博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浙江珍稀濒危植物调查研究新发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道了采自浙江省的5个珍稀濒危植物新记录分类群,其中杜仲科为科级分布新记录,圆柏属和杜仲属2属为属级分布新记录,圆柏,杜仲2种为种级分布新记录,报道了22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县级分布新记录,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3种(变种);同时报道了夏蜡梅等10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县内新分布点。此外,还报道了毛莨泽泻,长柄双花木分别在莲都区,开化县重新被发现。  相似文献   

12.
浙江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 的分布与保护现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1999年8月4日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名录,对产于浙江的11种一级保护植物和40种二级保护植物在浙江省的分布,保护和研究现状调查表明,浙西南部是浙江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中心,分布有百山祖冷杉,九龙山榧二个浙江特有种,浙西北部是其又一分布中心,分布有天目铁牛,羊角槭二个浙江物有种,大部分保护植物分布于百山祖,凤阳山,九龙山,乌岩岭,天目山,清凉峰,九王山等自然保护区内。浙东地区种类相对较少,但有天台鹅耳枥、普陀鹅耳枥、普陀樟三个浙江特有种。浙江产国家重点保护野植物集中分布在海拔250-1250m,最高限海拔为1700m,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繁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就开展和加 强资源保护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 Diels),是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落叶直立乔木或灌木。属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并编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动植物红皮书(IUCN)。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天然林仅存于中国少数地区,尤以山西乡宁最为集中,山西户县也有少量分布。2016年博爱县林业技术人员在山区植物考察中,首次在青天河水库岸边山地发现翅果油树。经查证,是河南省境内首次发现野生分布。焦作市林业工作站开展了连续5年的调查和物候观测,对翅果油树的地理分布、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影响生存因素进行阐述,并针对该树种的分布地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水椰(Nypa fruticans)属棕榈科真红树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在中国仅天然分布于海南岛万宁、文昌、海口等地。按照IUCN的评价标准,水椰在中国被定义为易危植物,并且各自然种群均有衰退趋势。因此,有必要开发一套濒危红树植物水椰的种群恢复技术,以缓解其濒危状态。文章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结论,概括总结了濒危红树水椰种群恢复的主要环节,提出了采种与处理、育苗与管理、回归与造林等技术措施,以期为中国水椰的保护与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珍稀濒危荒漠植物保护等级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本文以中国西北荒漠地区50种荒漠植物作为定理研究的对象,根据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理论,选取珍稀濒危荒漠植物的分布区、分类学地位、生物学指标及利用价值4个指标,将生物学指标量化为乔木、灌木、多年生草本和1年生草本4个指标变量,将利用价值量化为科研、药用、饲(食)用、薪炭用和其它价值5个指标变量,分别构建判断矩阵,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定量研究各指标在珍稀濒危等级综合评价中的以重及重要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对50种珍稀濒危荒漠植物的保护等级进行排序,结论基本符合《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中国植物红皮书》的分级结果。盐桦(Betula holophila)、矮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贺兰山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var.alashanica)、沙生柽柳(Tamarix taklamakanensis)、四合木(Tetraena mogolica)、新疆丽豆(Colophaca soongoria)、喀什女蒿(Hippolytia kaschgarica)7种荒漠植物被列为1级保护,占总数的14%,裸果木等22种荒漠植物被列为2级保护,贴总数的44%,梭梭等19种荒漠植物被列为3级保护,占总数的38%,星毛短舌菊、盐豆木2种荒漠植物被列为等外,占总数的4%。  相似文献   

16.
调查表明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2种,隶属于47科95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7种,IUCN红色名录物种共有14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物种(CSRL)有79种,CITES名录附录Ⅱ物种有42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0种. 分析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区系特征,指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面临主要威胁是人为破坏,针对所受威胁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据调查统计,昆明市自然分布有国家稀有濒危植物33种,是云南省濒危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文论述了昆明稀有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区系特征及保护现状。它们具组成丰富,区系复杂,起源古老,成分特有,分布局限和生态脆弱等特点,在分析稀有植物濒危原因和本市保护区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稀有濒危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茂兰保护区是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分布较丰富的地区,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5种,隶属16科23属,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二级保护植物20种。本文论述了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特点,并就这些植物的保护及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连康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20种,其中二级保护植物9种,三级保护植物11种,分布有河南省级重点保护植物20种,另有两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在医药、观赏、用材、化工等方面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同时还具有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连康山虽建立了保护区,进行了积极的保护,但由于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还是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许多珍稀濒危植物濒临灭绝。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加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董世魅 《森林与人类》2005,25(10):F0010-F0010
植物是生命的源泉,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植物作为一个天然的基因库,通过其代谢、合成和分解作用,在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许多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植物遭到严重破坏,数量急剧减少,许多植物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甚至灭绝。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所属的保护监测中心估计,20世纪末全世界有5-6万种植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即每5种植物中就有大约1种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植物在地球上灭绝的速率比其自然进化过程加快了1000倍,而且1种植物的灭绝会导致10-30种其他生物的灭绝。因此,加强植物保护,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护植物种植资源,维持植物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