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双膜覆盖技术是在常规膜上点播的基础上,采用相同铺膜方式同样规格的地膜覆盖在第一层膜上,当作物出苗达一定指标后再将上层膜揭去的播种方式。双膜覆盖技术的引用,有效解决了本地区春季气温回升慢且不稳定、制种玉米播种早而苗不全的难题。同时双膜覆盖具有良好增温保墒、预防低温雨害和有效抑制土壤次生盐碱的作用。一是改善田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不同覆盖方式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产值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净土盖种、净土盖种后加地膜覆盖、稻草盖种后净土覆盖、净土盖种后加稻草覆盖4种方式探讨了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进而对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贵州气候和土质条件下,不同覆盖方式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产值构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地膜覆盖、先草盖种后盖土覆盖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产值及经济效益正效应明显,生产上应大力提倡上述2种方式种植花生。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抗旱增产效果显著,增幅在38%以上,投入产出比1:2.03。但是,它需要经过起垄、覆膜、压土、点种等多道工序,工作量大,仅仅依靠人工畜力劳作方式难以达到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的农艺要求,因此实现作业机械化是该技术大面积推广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蔬菜育苗,一般是将苗床整好后播种盖土,随后插好竹弓、覆盖拱膜。有的还在播种盖土后先平铺1层地膜,再盖拱膜,待蔬菜出苗时将平铺的地膜抽出,只盖1层拱膜。笔者在指导菜农育苗时,将该技术改进为先铺地膜,然后打孔、播  相似文献   

5.
为了抵御气象灾害,确保一播全苗,采取双膜覆盖播种是抗击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之一。双膜覆盖分为双大膜和小双膜两种模式,双大膜覆盖为宽1.20m膜上再铺宽1.20m膜,小膜双覆盖为宽1.25m膜上种子带两边各铺0.32m小膜。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膜下条播”是指在进行冬小麦常规播种(条播)时,在播种机后面带铺膜机,进行地膜覆盖栽培的冬麦播种技术。小麦出苗后一直在膜下生长,直到翌年3月份才揭膜,故又称冬小麦“前期全覆盖”栽培技术。它解决了冬小麦“膜上穴播”(又称冬小麦“全程覆盖”)栽培放苗难,追肥难,错位(播下的种子与孔穴错位)多,地膜不便回收等诸多  相似文献   

7.
柳永强 《中国种业》2017,(12):49-50
在陇中半干旱区,采用黑膜覆盖、黑膜覆盖+滴灌两种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陇薯7号的生长发育、产量及抗旱性。结果表明,黑膜覆盖模式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产量与大薯重量均先升高后降低,在密度为51000株/hm~2时产量最高;黑膜覆盖+滴灌模式下,密度51000株/hm~2与57000株/hm~2的产量较高,二者基本持平。黑膜覆盖+滴灌模式比黑膜覆盖模式马铃薯产量增幅明显,其平均抗旱指数达到1.40,说明黑膜覆盖+滴灌是陇中旱作区马铃薯抗旱栽培的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种业导刊》2010,(5):47-47
为合理使用水资源,实现一播全苗,新疆101团全面推广干播湿出播种技术,棉花、番茄、马铃薯等作物一律先铺膜播种,后滴水出苗。和以往相比,采用干播湿出播种技术每667m^2可节水100多立方米。  相似文献   

9.
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不覆膜为对照,研究了白膜全膜覆盖、黑膜全膜覆盖、白膜全膜覆盖+膜上盖土、黑膜全膜覆盖+膜上盖土、侧膜覆盖、稻草覆盖后盖白膜6种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膜覆盖+膜上盖土能促进出苗,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马铃薯的干物质含量、商品薯率及产量,是适合黔中地区马铃薯栽培的最佳覆膜方式。  相似文献   

10.
1.盖膜技巧水稻旱育秧,如果播种较早,春季温度变化较大,最好采用双膜覆盖。即在水稻播种、盖土后,先平贴厢面盖1层地膜,再在厢面上插竹弓,然后盖1层稍厚的农膜。应注意内膜边不必压得过紧,但外层农膜膜边必须封严扎实,以利保温保湿。待谷种出苗后,即可将内层地膜抽出。  相似文献   

11.
提高酱用番茄机械化种植水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 ,兵团酱用番茄种植面迅速扩大 ,而酱用番茄种植栽培的机械化水平却不高 ,番茄播种多数仍采用条播机膜下条播 ,人工放苗封孔或机械铺膜、人工点种的办法进行。以致造成用工量大、667m2 (旧制 1亩 ,下同 )播量大、株行距分布不均匀及田管阶段大型机车无法进地作业等缺陷。下面就新疆番茄种植栽培中常用株行距配置 ,各种株行距配置优势分析 ,先进适用的番茄铺膜播种机械及提高番茄铺膜播种质量的关键问题作以介绍 ,供探讨。1 目前新疆番茄种植中常用株行距配置方式1 .1  3膜 6行采用 90 cm地膜 ,带种肥 ,种肥施在种行内侧 ,种肥行间距 1…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秋季地膜覆盖对大棚环境和黄瓜生长的影响,在大棚栽培条件下,通过畦面地膜覆盖(对照)、畦面覆膜畦沟铺稻壳和畦面畦沟全膜覆盖栽培黄瓜对比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大棚空气温湿度、土壤温度、CO2浓度变化以及对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畦面覆膜沟铺稻壳的方式使土壤温度降低了1℃左右,大棚内空气湿度略有增加,霜霉病病情较重。畦面畦沟全膜覆盖明显提高了秋季大棚内的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空气湿度比对照降低4.9%,CO2浓度增加了34%,霜霉病病情指数较低,产量和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增加。在夏秋高温季节使用畦膜沟铺稻壳的栽培方式,可以降低定植初期的土壤温度,有利于缓苗。在秋季以及秋延后的黄瓜栽培中,利用畦沟全膜覆盖方式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改善黄瓜品质。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哈密瓜种植模式是采用机械开沟,人工点种、铺滴灌管、铺膜、施肥,劳动强度大,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哈密瓜的大面积种植。近年来哈密瓜的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分别出现了哈密瓜开沟施肥机,哈密瓜铺管、铺膜播种机等,基本实现了哈密瓜的机械化种植,但其作业是分开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旱地玉米不同覆膜方式以及不同时期全膜双垄沟覆膜栽培条件对土壤的温湿度、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全膜覆盖栽培的土壤含水量、地温、叶面积、干物质等指标均高于半膜覆盖栽培,半膜栽培又高于露地栽培;在全膜覆盖下,全膜双垄沟秋覆膜各项指标均高于全膜双垄沟顶凌覆膜,而全膜双垄沟顶凌覆膜又高于全膜双垄沟播前覆膜和全膜平铺顶凌覆膜.同时,全膜双垄沟播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尤其全膜双垄沟播秋覆膜的增产效果更加显著,相对于露地、全膜双垄沟顶凌覆膜、全膜双垄沟播前覆膜、全膜平铺顶凌覆膜分别增产313%、9.22%、17.61%、27.40%.  相似文献   

15.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摸清新型耕作模式下四川小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除方法,通过以传统翻耕为对照,连续5年定田定点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田杂草种类基本相同。免耕不覆盖处理的杂草数量最多,翻耕次之,免耕覆盖稻草最少。小麦田杂草有2个出苗高峰:小麦播后2~3周有一个大的出苗高峰;播后6~7周有一个小高峰。不同耕作方式下杂草对小麦株高和分蘖无明显影响;免耕覆盖稻草与翻耕处理的小麦产量相当,且均明显高于免耕不覆盖处理。说明免耕覆盖稻草既可以显著降低杂草发生数量和为害,同时又可以明显增加小麦产量,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贵州省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比较了黑膜、白膜和露地3种栽培方式对花生出苗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栽培使花生出苗速率有较大提高,较露地栽培花生出苗提前2~4d,白膜栽培花生出苗速率最高,黑膜栽培次之。白膜、黑膜栽培均有较佳的杂草防除效果;花生覆膜栽培有利于花生植株健壮生长,提高花生产量,白膜栽培的花生产量最高305.7kg/667m2,较黑膜栽培和露地栽培的花生单产提高48.6kg/667m2。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适宜的覆膜种植方式,以克新1号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露地平播(CK)、平作行上覆膜种植(PZHS)、双垄全膜覆盖沟播(QFM)、起垄覆膜膜侧种植(QLMC)4种不同覆膜方式和保水剂对旱作马铃薯土壤水热效应及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QLMC和PZHS两种覆膜方式有利于升温,而QFM有利于保温,且施用保水剂的昼夜温差较不施保水剂的各处理小口0一10cm土层含水量表现为QFM>QLMC>PZHS>CK,其他土层均表现为QLMC>QFM>PZHS>CK;同种覆膜方式下,0~40cm土层,施保水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不施保水剂的土壤含水量,但40cm以下土层呈相反变化。覆膜种植和施保水剂均可提高旱作马铃薯出苗率,缩短出苗时间。相关分析表明,马铃薯出苗率与0~20cm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0~20cm土壤温度呈正相关关系。本试验条件下,起垄覆膜膜侧种植可作为旱作马铃薯覆膜栽培中首选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籽瓜不同覆膜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其他覆膜方式相比,秋季全膜覆盖垄上沟播和顶凌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栽培模式,能显著地增加播前和籽瓜生长前期土壤水分含量,解决了籽瓜因春旱无法播种、出苗的难题。籽瓜播前至伸蔓期,秋季全膜垄上沟播、顶凌全膜垄上沟播、播前全膜垄上沟播方式的0~20cm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播前半膜平铺分别提高4.1~5.4个百分点、3.1~4.4个百分点和0~2.5个百分点;1m土壤贮水量较播前半膜平铺分别增加40.0~50.8mm、30.2~40.1mm和0~22.4mm;能大幅度提高农田降水利用率和籽瓜水分利用效率,有效地解决了年降水150~300mm的干旱、半干旱偏旱区不铺砂种植籽瓜的问题。秋季全膜覆盖垄上沟播、顶凌全膜覆盖垄上沟播和播前全膜覆盖垄上沟播降水利用率分别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18.9个百分点、14.2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籽瓜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2.51kg/mm.hm2、1.66kg/mm.hm2和1.42kg/mm.hm2。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王娟 《中国种业》2020,(5):53-57
为探明半干旱区全膜覆盖垄上微沟种植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陇薯10号为试材,采用全膜覆盖垄播和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播种植方式,研究了两种种植方式下种植密度分别为45000株/hm~2、52500株/hm~2、60000株/hm~2、67500株/hm~2时马铃薯生育期、生长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垄播和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播两种种植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主茎数、分枝数、株高无明显影响。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播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全膜覆盖垄播6.5kg/hm~2·mm,产量比全膜覆盖垄播平均增产8.5%,两种种植模式下种植密度以60000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底孔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稻机插秧在江苏省已进入示范推广阶段,2OO2年全省机插面积超过2万hm~2,本县机插面积达753.5hm~2。水稻机插秧有几种育秧方式,其中之一为双膜育秧(双膜指底铺有孔地膜、上覆增温保湿地膜),实践表明,双膜育秧可大幅降低育秧成本,是替代硬盘育秧的有效手段,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双膜育秧尚有一些关键技术不够明确,今年本县进行了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底孔密度研究,以期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