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9,(8):1484-1489
为研究撒坝猪大肠杆菌强毒力岛(HPI)的致病性,对撒坝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分离和血清型鉴定,获取优势血清型,采用PCR检测HPI,进行同源性比较,并通过耐药性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与HP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得到101株大肠杆菌,确定血清型84株,其中O_3、O_4、O_(24)为优势血清型;HPI阳性率为88.64%,与GenBank登录的参考序列同源性比较大于99.3%;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普遍耐药,而HPI阳性株耐药性强,并检出含aac(3)-Ⅱa基因12株,含有aac(6′)-Ⅰb基因21株;致病性试验表明含irp2的菌株致病性强,而具有fyuA-irp2基因簇的菌株致病性更强。结果表明:HPI对大肠杆菌的毒力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2015年分离自福建省龙岩市的139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的血清型、毒力因子分布及耐药性等进行检测,并对血清型与耐药性、毒力因子分布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为APEC的防控提供参考。对139株分离菌株的血清型检测结果表明,O1血清型(11株)、O2血清型(14株)和O78血清型(14株)占全部菌株的28%;对分离菌株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4%和7.1%的菌株检测到papC基因和vat基因,14.3%和19.3%的菌株检测到aat A基因和cva/cvi基因。而iuc D(82%)、tsh(59%)、iss(55%)和irp2(44.6%)基因在分离菌株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存在多重耐药性,99%以上分离菌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利福平耐受,86%的分离菌株对10种以上抗生素耐受,57.3%的菌株对13种药物都耐受;对血清型、耐药性与致病性之间的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O1、O2和O78血清型的菌株,其中50%的菌株是含有5种以上毒力基因的强毒株,且在分离的含有5种以上毒力基因的强毒株中,50%的菌株对13种抗生素耐受,90%的菌株对10种以上药物耐受。  相似文献   

3.
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和毒力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东省佛山市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抗生素敏感性及其毒力因子携带情况,采集疑似禽大肠杆菌患病禽的肝脏和肺脏病料,用于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并运用药敏片检测菌株对13种抗菌药的体外敏感性,采用PCR方法调查了9种毒力因子携带情况。结果显示:108株分离株的生化特性基本一致;所有菌株均具有5种以上的药物耐受性,95%以上对阿莫西林、氯霉素和头孢氨苄耐受,56.48%以上菌株对所检测的12种抗菌药耐受;分离株pap C和vat基因的检出率最低分别为2.78%和5.56%,分布率最高的基因为iuc D(74.07%)、iss(62.96%)、tsh(56.48%)和hly F(55.56%);耐药性和毒力之间的分析结果表明,25%的菌株是含有5种以上毒力基因的强毒株,强毒株中66.67%的菌株对12种抗菌药耐受。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水貂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生物被膜(BF)形成能力、耐药性、毒力岛基因分布及其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本研究对收集的临床分离鉴定的54株致病性E.coli,采用结晶紫染色定量法测定体外BF形成能力,K-B法药敏试验检测对10种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检测毒力岛代表基因。结果显示,54株E.coli BF形成阳性率为90.7%,以强阳性为主;分离株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97.5%、92.5%和90%,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最低为17.5%,多数菌株呈现多重耐药,其中对6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的占92.6%。毒力岛基因irp2和eae阳性率均为7.4%,未检测到SGI基因。这些分离株普遍具有较强BF形成能力,并呈现多重耐药性,BF形成能力与菌株对呋喃妥因、环丙沙星及氟苯尼考的耐药性呈正相关,但未发现和毒力基因分布率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为鉴定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奶牛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分离株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本研究分别采用接种小鼠试验、玻片凝集试验、PCR方法及药敏纸片法测定E.coli分离株的致病性、血清型分布、8种毒力基因及对2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内蒙古奶牛场采集的100份粪便样品中鉴定出50株致病性E.coli(50%)。定型的24株致病性E.coli的血清型共10种,以O18、O146和O152为优势血清型,共14株,占定型菌株的58.3%。50株致病性E.coli中,毒力基因irp2、eae A、stx1、stx2和hly A的检出率分别为100%、50%、14%、10%和8%。另外,所有血清型菌株对受试的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并且均耐受青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和阿莫西林6种抗生素,而且全部含有毒力基因irp2。本研究结果为牛源致病性E.coli病的防控和临床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犊牛腹泻大肠杆菌致病性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河北省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与耐药性,本研究对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从河北省石家庄、保定、承德、唐山、廊坊的部分肉牛场腹泻犊牛样品中分离到的50株大肠杆菌进行了致病性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50株分离菌均对小鼠具有致病性,致病菌占比100%(50/50)。毒力基因fyuA、irp2、eaeA、ler检出率分别为68.0%、66.0%、34.0%、34.0%。50株分离菌均对15种抗生素中的2种及以上表现为耐药,对10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占比达34%(17/50);分离菌对土霉素、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替米考星4种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90%、90%、94%、100%。除四环素类tetD基因检出率为0外,其它耐药基因均有检出,其中四环素类tetC、氨基糖苷类aadA1、喹诺酮类gyrA、gyrB基因检测率高达100%。试验的50株大肠杆菌均具有较强的毒力和多重耐药性。本研究为河北省大肠杆菌所致犊牛腹泻病的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河北地区水貂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与耐药性,本研究对河北地区送检病死水貂采集组织样品,经分离鉴定、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共分离得到24株水貂大肠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4株大肠杆菌感染小鼠后小鼠死亡率为20%~100%;24株分离菌中有22株检测到毒力基因,fimC毒力基因检出率最高,为70.83%(17/24);分离的24株株大肠杆菌耐药性较强,对替米考星、土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复方新诺明耐药的菌株占80%以上,对头孢曲松最敏感,敏感菌株占66.67%(16/24),且分离菌均具有多重耐药性,耐5种以上药物的菌株占比高达100%;24株大肠杆菌均检测到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4.17%~79.17%,其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ddA1(79.17%)、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75%)、gyrB(70.83%)检出率较高,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ctx-M(20.83%)和SHV(4.17%)检出率较低;未检测到tetA、tetC、sul1、mefA耐药基因。上述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小鼠均具有一定的致病力,且毒力基因检出数越多的菌株对小鼠的致病力越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的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基本相符,分离菌的其余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不符,提示分离的大肠杆菌可能存在其他耐药机制。本研究为河北地区水貂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为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和耐药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云南省各地州、市(县)主要养鸡场收集到418份疑似鸡大肠杆菌病的死鸡或濒死鸡病料,分离到280株大肠杆菌。对其进行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血清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能定型的血清型共计28种,其中O78菌株占34.29%,O11、O88菌株各占8.93%、7.86%,为云南省流行的优势血清型。分离菌株对3日龄雏鸡具有很强的致病性,33.57%(94/280)的菌株为强毒株,39.29%(110/280)的菌株为中等毒力株。多数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呋、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新霉素、环丙沙星等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采集患有子宫蓄脓犬的子宫内容物病料26份,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其中分离出大肠杆菌11株(42%),采用PCR技术检测分离株毒力基因的分布,测定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确定分离株的毒力,并对分离株进行20种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发现,不同毒力基因分布的大肠杆菌之间存在毒力差异,含有毒力基因较多的分离株毒力相对较强;分离株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等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其他药物,尤其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等则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河北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河北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及其与耐药性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和K-B纸片法,测定了2013年~2016年从河北省蛋鸡场分离的104株致病性E.coli的19种毒力基因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显示,从104株致病性E.coli中检出16种不同的毒力基因,总检出率为84.2%(16/19),其中毒力基因irp2、fyuA、ompT、iucD~a、colv、tsh的检出率均在90%以上,毒力基因iroN、fimC、papC、hlyF、ECs370、ECs3737的检出率在62.5%~88.5%,iucA、astA、vat和iss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均低于60%,Ler、eaeA和sfa毒力基因未检出;E.coli分离菌株对20种抗菌药物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其中耐11~14种抗生素最多,占总分离菌的50.96%(53/104),对四环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99.04%、96.15%、92.31%、91.35%;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学方法分析显示,分离的104株鸡致病性E.coli携带的毒力基因和耐药性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为河北地区鸡致病性E.coli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分析河西走廊地区犊牛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携带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情况,[方法]2020—2021年在河西走廊地区采集患腹泻病犊牛的粪便、肛拭子及肝脏等病料组织279份,采用人工感染试验动物、PCR方法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犊牛腹泻性大肠杆菌致病性、毒力因子和耐药性。[结果]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了126株大肠杆菌,其中79株犊牛腹泻性大肠杆菌能引起小鼠死亡;分离的79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crl、irp2、fimH、papC、K88、K99、stx1、stx2检测率在40.5%~100%之间,其他毒力基因检测率在15.2%~34.2%之间;分离的79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新霉素等8种药物的耐药率在49.4%~96.2%之间,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5.1%~32.9%之间。[结论]从河西走廊地区患腹泻病犊牛病料组织中分离得到79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这些菌株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对临床中常用的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牦牛大肠杆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牦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疾病,大肠埃希氏菌是主要病原。为了查明青海地区牦牛的大肠杆菌菌株中存在的毒力基因类型、血清型及耐药关系,本研究收集了青海高原腹泻牦牛292份肛拭子,采用纸片扩散试验、平板凝集试验、PCR试验评估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毒力基因、血清型和进化分型。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分离株中多重耐药率占97%,至少含有一种毒力基因;10种毒力基因(sfa、eae A、cnf1、etr A、pap C、hly A、aer、fae G、rfc和sep A)中优势毒力基因sfa占96.9%;一些抗性表型和毒力基因之间显著正相关(P0.05,OR﹥1);大部分大肠杆菌属于A型(79.5%),其他属于B1(7.5%)、D(4.1%)、B2(5.8%)和F型(0.7%);在所有检测到的大肠杆菌菌株中,血清型O91和O145最为普遍,分别占15.4%和14.4%。结果表明,腹泻牦牛大肠杆菌分离株耐药性较高,携带毒力基因种类多,这给大肠杆菌的防治带来较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20,(3):73-77
从信阳市部分规模化鸭场疑似大肠杆菌感染病料中,通过传统分离培养及phoA基因检测,分离得到19株大肠杆菌。对分离菌进行种系发育分群、动物致病性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系统发育分子分群结果显示,19株分离菌中10株(52.63%)属于B2群,7株(36.84%)属于D群,1株(5.26%)属于B1群,1株(5.26%)属于A群。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高致病性菌株9株(47.38%),中致病性菌株7株(36.84%),低致病性菌株3株(15.78%)。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ompT、iroN、hlyF、iutA和Iss五种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均为89.47%;fimC、marA和irp2基因检出率为63.16%;fyuA基因检出率为42.11%。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性调查分析,从山东省部分地区的60个鸡场采集了116份鸡内脏病料,结合培养特性对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结果分离到大肠杆菌95株,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76株。对这7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12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发现分离的菌株对12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青霉素对其完全没有抑制作用;新研制的利福平复合新药抑制作用最强,64.5%为高度敏感(49/76),34.2%中度敏感(26/76),表明该药对鸡大肠杆菌具有显著的效果;其中,丁胺卡那霉素(63.2%)、氟哌酸(55.3%)也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给鸭场治疗大肠杆菌病提供依据,通过对南宁周边某养殖场病死雏鸭肝脏采集,采集病料10份,分离鉴定出9株大肠杆菌。在分离出的9株大肠杆菌中,采用K-B法对23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养殖场存在较为严重的大肠杆菌感染,分离出的9株大肠杆菌均有致病性,44.4%菌株对小白鼠具有强毒力,33.3%菌株具有低毒力。药敏试验结果表明,9株大肠杆菌对23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性差异性很大,最为敏感的抗生素是头孢拉啶、头孢哌酮2种药物。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牦牛源溶血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及毒力相关基因,本研究从四川阿坝州采集的牦牛鼻腔棉拭子中分离鉴定溶血性大肠杆菌,并通过玻板凝集结合试管凝集试验鉴定其血清型,采用PCR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的4个溶血素基因及其它7个毒力相关基因。结果显示,从临床健康的牦牛鼻腔中分离鉴定出74株溶血性大肠杆菌,分离率为19.2%(74/386)。O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74株牦牛源溶血性大肠杆菌中已确定O血清型的菌株有60株,共24种O血清型,其余14株未能定型。PCR检测与溶血素相关的4个基因携带率分别为96.0%(hly A)、86.5%(hly E)、14.9%(ehly)和2.7%(ehx);有4种溶血素基因组合,分别为hly A~+(96.0%),hly E~+(86.5%),hly A/hly E双阳性(80.9%),ehx/hly E双阳性(2.7%);其它毒力相关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93.2%(irp2)、93.2%(fyu A)和2.7%(stx2);LT、STa、STb和K99基因未检出。研究结果表明,溶血性大肠杆菌存在于临床健康牦牛鼻腔内,血清型复杂且无优势血清型,大肠杆菌溶血素相关基因和高致病性毒力岛相关基因携带率高。本研究首次对四川阿坝州牦牛源溶血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和毒力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提示在牦牛中存在溶血性大肠杆菌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变化,本研究运用凝集试验、PCR和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等方法对分离的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以O138、O87血清型为主,占定型菌株的60.8%;其中6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检出毒力基因,检出率为79.5%,可分为8种毒力基因类型,分属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和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毒力基因eaeA、elt和escV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8.5%、28.2%和21.8%;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高度耐药,均为多重耐药株,耐药种类可达8种以上。结果表明,当前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且基因型复杂,耐药性严重。本试验结果可为规模化养猪场防控仔猪腹泻提供基础资料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在银川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分布情况,试验根据HPI相关基因irp2和fyuA的参考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双重PCR方法对分离的20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这两种基因的扩增和检测,以及基因克隆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irp2和fyuA基因在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中的阳性率均为40%(8/20);这两种毒力岛相关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报道的基因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8%以上。说明irp2和fyuA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15,(6)
研究对从山西省主要养猪区30多个养猪场(户)分离并初步鉴定的80株有致病性的猪链球菌菌株进行主要毒力相关基因测定及耐药性监测。毒力基因测定研究结果表明:87.5%毒株含毒力因子谷氨酸脱氢酶(GDH),62.5%毒株含毒力因子溶菌酶释放蛋白(MRP),58.75%毒株含毒力因子胞外因子(EPF),72.5%毒株含毒力因子溶血素(SLY)。对致病菌株的溶血素(SLY)、胞外因子(EPF)、溶菌酶释放蛋白(MRP)这3个主要毒力相关基因进行克隆和核苷酸序列分析,未见变异。耐药性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的猪链球菌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高度敏感;对卡那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中敏;对青霉素、环丙沙星、链霉素、庆大霉素、强力霉素、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红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和土霉素等药物有耐药性。这一研究结果为山西省猪链球菌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江川县不同地区鸡源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从不同乡(镇)的6个鸡场采集疑似鸡大肠杆菌病的17份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形态学观察、小白鼠致病性试验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从6个鸡场共分离到大肠杆菌17株,分离株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均为强致病性菌株;分离株对15种常用抗生素显示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12耐1株,11耐2株,9耐3株,8耐4株,8耐以下共7株。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卡那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链霉素和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均在58.8%(10/17)以上。痢特灵、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氟苯尼考的耐药率低于17.6%(3/17),可作为江川县鸡大肠杆菌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