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结线虫病严重发生已成为庆阳香瓜设施生产的主要障碍。2017-2019年,选择根结线虫发生严重的日光温室,在伏季统一进行地面深翻灌水覆膜扣棚15d处理后,比较了12个药剂组合处理对庆阳香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在伏季覆盖闷棚处理后,定植期穴施0.5%阿维菌素颗粒剂5 000 g/667m~2,生长期以5%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或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500 mL/株灌根2次,防病效果分别为66.1%、76.8%。经多点示范,以上2个药剂配合使用处理对庆阳香瓜根结线虫病的平均防效达71.2%。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药氟吡菌酰胺对番茄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试新型杀线虫剂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以1.8%阿维菌素乳油和10%噻唑膦颗粒剂为对照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138倍液(灌根)、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灌根)、10%噻唑膦颗粒剂22.5 kg/hm~2(拌土)处理的防效分别为76.0%、44.0%、52.0%。氟吡菌酰胺对于番茄根结线虫的控制效果显著高于对照药剂。氟吡菌酰胺能够抑制番茄根部根结的形成,控制土壤中根结线虫2龄幼虫数量,促进植株生长,增产率达到133.2%。  相似文献   

3.
阿维菌素和噻唑磷对根结线虫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和10%噻唑磷颗粒剂2 000倍液对温室内黄瓜与番茄进行灌根处理。在第1次灌根后30 d和第2次灌根后30 d分别进行取样调查,研究两种药剂处理对保护地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1.8%阿维菌素乳油和10%噻唑磷颗粒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效分别为77.96%和72.75%;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分别为76.58%和67.79%,可有效抑制黄瓜和番茄根部根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防治甘薯田腐烂茎线虫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腐烂茎线虫病在山东省邹城市甘薯田为害严重。通过田间药剂筛选试验,明确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每667 m2分别穴施10%噻唑膦颗粒剂1.5 kg、10%噻唑膦颗粒剂2 kg、20%噻唑膦悬浮剂1.0L、10.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2.0 kg、0.5%阿维菌素颗粒剂+10%噻唑膦颗粒剂2.0 kg共5个较优处理,防效分别为95.55%%、95.86%、94.59%、95.19%、94.29%,挽回损失率分别为83.40%、90.06%、82.60%、83.94%、81.86%,控害及挽回鲜薯产量的效果明显,可以替代以往甘薯生产中曾使用的高毒农药涕灭威。综合防治费用考虑,推荐生产中穴施10%噻唑膦颗粒剂1.5~2.0 kg/667m~2、20%噻唑膦悬浮剂1.0 L/667m~2或0.5%阿维菌素颗粒剂+10%噻唑膦颗粒剂2.0 kg/667m~2防治腐烂茎线虫,收益高于涕灭威。  相似文献   

5.
5种生物制剂对设施蔬菜根结线虫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蔬菜根结线虫已成为内蒙古赤峰市设施蔬菜园区的主要病害,对黄瓜和番茄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为了筛选高效、安全的生物杀菌剂,2011-2012年在赤峰市松山区设施蔬菜园区进行了5种不同生物杀菌剂对设施黄瓜和番茄根结线虫防治的田间试验,在黄瓜和番茄定植时用100亿cfu/g厚孢轮枝菌粉剂0.2kg/667m2撒施,2%阿维菌素+多聚糖乳油3 000倍稀释液灌根处理,0.2亿cfu/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5kg/667m2撒施,10亿cfu/mL蜡质芽胞杆菌水剂6L/667m2灌根,1.8%阿维菌素乳油500倍稀释液灌根,设4次重复,并设空白对照。定植20d后再用同样的浓度和方法处理一次,结果表明:5种生物杀菌剂对黄瓜和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为20%~60%,10亿cfu/mL蜡质芽胞杆菌水剂效果最好,达到56.3%,同时可以提高黄瓜和番茄的商品性,适于在设施蔬菜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9种药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盆栽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撒施、灌根的施药方式,测定不同类型的9种药剂:噻唑膦、灭线磷、硫线磷、苦参碱、印楝素、阿维菌素、淡紫拟青霉、厚垣轮枝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对广西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筛选出高效、安全的杀线虫剂,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0%噻唑膦GR22.5kg/ha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效最好,为71.05%,淡紫拟青霉药剂45kg/ha防效最低,为39.48%。供试的9种药剂在试验中均对番茄安全。  相似文献   

7.
水稻根结线虫病是严重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尚无成本低且安全有效的防控方法。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直播、移栽和直播前撒施0.2 kg/667 m 210%噻唑膦颗粒剂(GR)3种种植方式下水稻根结线虫病发生及危害情况。结果表明,与直播相比,移栽田移栽后25 d水稻根结线虫的抑制率达到94.26%,根结指数为1.97,与直播前撒施0.2 kg/667 m 210%噻唑膦GR化学药剂处理组无显著差异;移栽后55 d水稻根结线虫的抑制率为58.56%。同时,移栽田移栽后25 d和55 d根结线虫2龄幼虫虫口减退率分别达到77.63%和72.22%。此外,移栽田水稻株高与根长均高于直播处理组及直播前撒施10%噻唑膦GR处理组;产量比直播处理组增加26.34%,直播处理组产量和直播前撒施10%噻唑膦GR处理组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水稻根结线虫病发生严重的田块采用移栽方式种植,可显著抑制根结线虫的发生为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阿维菌素B25%乳油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田间防效,在山东省寿光市进行了田间试验。阿维菌素B25%乳油300g a.i./hm2的防效最高,在施药90d时达到75.58%。阿维菌素B25%乳油的推荐用量为262.5~300g a.i./hm2。阿维菌素B25%乳油对根结线虫病有良好防效,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北京通州设施黄瓜根结线虫药剂防治技术,选择了4种药剂分别进行土壤处理,调查并比较各处理对大棚内黄瓜根结线虫病及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发现供试药剂处理土壤后对根结线虫均具抑制作用。其中,99%二甲基二硫醚土壤熏蒸剂26.68 kg/667m~2处理和40.02 kg/667m~2处理对根结线虫病的病指防效达80%以上,较空白对照增产超过100%;20%异硫氰酸烯丙酯可溶液剂3 kg/667m~2处理和5 kg/667m~2处理的病指防效在70%左右,较对照增产6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防治山药短体线虫病的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新品种,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4种药剂不同施用次数和施用方式处理对山药短体线虫病的防效。供试药剂中以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0.2 kg/667m~2和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3 kg/667m~2的防治效果最好。苗期灌根施药1次或播种期喷沟+满架期灌根共施药2次的防效均达100.00%,相较于清水对照的增产率均在38%以上。播种期喷沟+满架期灌根共施药2次处理的增产率高于苗期灌根施药1次处理。  相似文献   

11.
根结线虫在内蒙古设施黄瓜生产中平均造成30%以上的产量损失,危害严重时导致绝收,为了明确41.7%氟吡菌酰胺SC有效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最佳施药时期,在定植后当天、3 d、7 d和15 d分别使用41.7%氟吡菌酰胺SC稀释1 500倍液灌根;以定植后当天使用对照药剂20%噻唑膦EW稀释1 000倍液灌根、10%噻唑膦GR 2 kg/667 m2地面撒施及未施药处理为对照,施药71 d后41.7%氟吡菌酰胺SC处理区的土壤根结线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43.75%、37.39%、32.05%、18.12%,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4%、60.8%、55.6%、33.4%,对照药剂处理根结线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36.4%、25.0%,防治效果分别为64.6%、39.8%。研究结果表明,〖JP+1〗41.7%氟吡菌酰胺SC稀释1 500倍药液于设施黄瓜定植后当天和3 d灌根处理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较好,都达到60%以上,增产明显,分别为25.1%和39.2%,本研究为41.7%氟吡菌酰胺SC防治黄瓜根结线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4种药剂对豇豆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防治豇豆根结线虫病,对4种杀线虫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药剂均对豇豆根结线虫有一定的防效,能控制土壤中2龄幼虫的数量和抑制根结的形成,其中10%噻唑膦颗粒剂对豇豆根结线虫的防效最好,具有低残留、持效期长等优点,可作为防治豇豆根结线虫的首选药剂; 其次为5%阿维菌素颗粒剂。同时供试的4种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均对豇豆安全,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0%噻唑膦颗粒剂和5%阿维菌素颗粒剂来防治豇豆根结线虫病。  相似文献   

13.
4种生物源杀线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 筛选出高效生物杀线剂, 选用0.3%苦参碱水剂?1.8%阿维菌素乳油?2亿孢子/g淡紫拟青霉粉剂和2.5亿孢子/g厚孢轮枝菌微粒剂4种生物杀线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0.3%苦参碱AS?1.8%阿维菌素EC?淡紫拟青霉DP和厚孢轮枝菌MG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分别为64.0%?44.0%?44.0%和32.0%, 增产率分别为92.6%, 53.1%, 15.9%和-0.1%?苦参碱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效明显高于对照10%噻唑膦GR和其他生物杀线剂, 可以更好地抑制番茄根部根结的形成, 控制土壤中2龄幼虫的数量, 促进植株生长, 适合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促进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安全高产和稳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控制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种类硅肥及噻唑膦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控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施用硅肥对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效果较差,但10%噻唑膦颗粒剂与不同种类硅肥联合使用后可显著降低甘薯种薯及薯苗受线虫侵染率,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等量的10%噻唑膦颗粒剂。田间施用噻唑膦后再增施硅肥,可使噻唑膦防治效果显著增高,甘薯受害率降低,甘薯产量提高。其中硅肥途保佳15 L/hm2与10%噻唑膦颗粒剂18 kg/hm2或22.5 kg/hm2联合使用后,对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7%以上,显著高于10%噻唑膦颗粒剂22.5 kg/hm2处理。联合施用硅肥可以在减少噻唑膦用量情况下保持对茎线虫病较高防效,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黄条跳甲初发期,用0.9%联苯菊酯·呋虫胺颗粒剂2 000g、3 000g、4 000g/667m~2剂量拌细土撒施防治,施药后第7d防治效果分别为74.34%、76.97%与77.05%;施药后第15d防治效果分别为76.27%、77.28%与77.84%,相当于对照药剂0.4%呋虫胺颗粒剂7000g/667m~2和常用药剂15%毒死蜱颗粒剂1 000g/667m~2,高于对照药剂0.2%联苯菊酯颗粒剂5000g/667m~2。从防治效果来看,建议使用0.9%联苯菊酯·呋虫胺颗粒剂2 000g~4 000g/667m~2、拌土量为15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15%毒死蜱颗粒剂(乐斯本)防治花生蛴螬药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防治花生蛴螬高效、低残留药剂,对15%毒死蜱颗粒剂(乐斯本)防治花生蛴螬进行了药效对比及用量试验,发现1 000、1 500、2 000g/667m2防效高于30%毒死蜱.辛硫磷乳油(邦得)和辛硫磷灌墩处理,荚果被害率最低,分别为10.84%、9.78%、8.86%;按防虫效果比较,15%毒死蜱颗粒剂(乐斯本)1 500、2 000g/667m2的防效与30%毒死蜱.辛硫磷乳油灌墩处理效果均达90%以上,比辛硫磷灌墩处理分别提高39.91和40.37个百分点。15%毒死蜱颗粒剂(乐斯本)1 000g/667m2即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且成本最低,花生荚果产量最高,纯增值495.1元,比辛硫磷和邦得纯增值分别提高147.6元和8.6元。因此15%毒死蜱颗粒剂(乐斯本)可替代高毒农药,一次施药即可控制蛴螬的危害,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用噻唑膦、阿维菌素、奥瑞根(三株地衣芽孢杆菌)对西瓜根结线虫进行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根结线虫有一定的防控作用。通过田间试验,施用纯微生物菌剂奥瑞根对西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推荐每667 m~2使用量1~2 kg。  相似文献   

18.
 根结线虫是一种重要植物病原线虫,常用杀线虫剂噻唑膦、阿维菌素等进行防治。研究生防真菌淡紫紫孢菌颗粒剂与低剂量杀线虫剂复配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当浓度低于100 μg·mL-1时,噻唑膦对淡紫紫孢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且低剂量噻唑膦与淡紫紫孢菌复配对线虫二龄幼虫的致死率高于单独使用噻唑膦或淡紫紫孢菌的。盆栽及大棚试验都表明阿维菌素减量25%、或噻唑膦减量25%、或噻唑膦减量50%后分别与淡紫紫孢菌颗粒剂复配,对根结线虫的防效与单独使用阿维菌素、噻唑膦或淡紫紫孢菌相当。因此,噻唑膦及阿维菌素与淡紫紫孢菌复配,可减少农药使用量,并弥补生物防治稳定性不强等缺点,是可选的植物线虫病害防治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分别调查了10%噻唑磷颗粒剂、0.5%阿维菌素颗粒剂、2亿CFU/g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粒剂、10亿CFU/mL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4种药剂和对照药剂15%阿维·丁硫微乳剂对温室芹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和产量表现。以上5种药剂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0.73%、65.04%、13.24%、8.44%、21.68%,产量增幅分别为18.45%、14.24%、3.4%、-0.95%、8.01%。供试药剂中,胶冻样类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处理的防效和产量增幅均低于对照药剂阿维·丁硫;而噻唑磷、阿维菌素处理的防效和产量增幅均明显高于对照药剂。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5.2%阿维菌素·毒死蜱颗粒剂、0.5%阿维菌素颗粒剂、5%毒死蜱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分别撒施对当归麻口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移栽当归苗之前撒施4种颗粒剂,均可有效降低当归麻口病的病情指数,并最终提高当归的产量与品质。其中,5.2%阿维菌素·毒死蜱颗粒剂45.00 kg/hm~2处理对麻口病的防效最高,病指防效达78.08%,增产率为106.05%;防效居次为3%辛硫磷颗粒剂,病指防效达69.62%,增产率为123.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