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皮麻是我县苎麻的主栽品种,面积达7000余亩,产量占全县总产的80%以上。过去品质也好,1960-1969年重庆麻纺厂十年大样统计单纤维支数达1780支,1979年参加全国10个地方良种鉴定,头、二麻的平均单纤维多数为1616支。1981—1982年,我们收集了66个头、二、三麻的样品测试,平均单纤维支数1255.3支,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2.
我区是全国七大苎麻商品基地之一。以种芦竹青和黑皮蔸为主,面积占71.24%。芦竹青原麻单纤维支数以头麻最高、二麻次之,三麻最低。据测定,单纤维支数在1600~2288支之间,平均1790支。三熟制中的原麻单纤维支数低而不稳。为了改善原麻品质,从1979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年收四次麻的研究,并于1983年在宜春县楠木公社塔下埚  相似文献   

3.
我区是全国七大苎麻商品基地之一。以种芦竹青和黑皮蔸为主,面积占71.24%.芦竹青原麻单纤维支数以头麻最高、二麻次之,三麻最低.据测定,单纤维支数在1600~2288支之间,平均1790支。三熟制中的原麻单纤维支数低而不穗.为了改善原麻品质,从1979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年收四次麻的研究,并于1983年在宣春县楠木公社塔下埚生产队进行了大面积示范.  相似文献   

4.
达县苎麻站的科技人员,从1980年开始,组织农技干部和农民技术员,深入麻区社队,实地进行逐块普查评选,经过三年时间,从本地苎麻品种中,选出了较好的“薄皮麻”。经1981—1982年送样纤检和栽培观察,单纤维支数均在1800支以上,一般单产200斤以上,最高达300多  相似文献   

5.
川苎4号是从大红皮自交后代中筛选出的优良单株,经过多年培育而成的新品种。1987—1989年连续三年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比对照红皮小麻增产50.8%,平均单纤支数1941m/g;1989—1991年连续三年五县七点生产试验表明,平均比对照增产24.78%,平均单纤支数为1970m/g。该品种属中根散生型,在长江流域表现为中熟,头、二、三麻工艺生长天数分别为80~85天,45~50天,60~65天,且有较强的抗旱、抗花叶病特性。  相似文献   

6.
“湘苎6号”系从黑皮蔸种籽繁殖中选出的优良单蔸培育而成的。1993年元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为“湘苎6号”。三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种芦竹青增产26.10%,三年多点试验,平均比对照种芦竹青增产18.14%,三年生产示范试验,平均比对照种增产33.19%。1990年经湖南省纤维检验所检测,三季麻平均纤维支数为2136支,1992年湖南省种子公司抽样检测,三季麻八个样品的平均纤维支数为2268支,达特优品质指标。花叶病情指数为2.80。该品种以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风和适应性广为其显著特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来自全国主要苎麻产区的基因资源光合作用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显著影响苎麻田间净光合强度(Pn)的因素,头、二、三麻依次减少;其中胞间CO_2浓度,叶室CO_2浓度、气孔阻力和气孔导度对三季麻Pn均有显著影响,而蒸腾强度对头、二麻Pn,叶温对二、三麻Pn有显著影响。(2)经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各季麻Pn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这些方程对Pn的回归拟合结果,头、二、三麻平均误差率分别为3.35%,1.46%和3.30%。(3)季内务基因型间Pn差异显著,季间Pn则三麻>二麻>头麻;Ph与原麻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n与单纤维支数相关不显著。头、二、三麻Pn均较高的资源有:浏阳“鸡骨白”、邻水“牛皮麻”、邻水“红顶家麻”、“园青6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湘苎二号"苎麻良种在我区不同海拔高度的性状表现,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多年跟踪观测试验.试验表明该品种随海拔升高,头季麻出苗期推迟,末季麻生长终止期提早,季生育期延长,年生育期缩短,收麻次数减少.海拔 300米区域可收四季麻,其年生育期平均达 252天;海拔 600- 800米区域只能收三季麻,其年生育期平均为 225和 207天;作为丘陵山区高产苎麻产量均比一般投产麻大为提高,提高的幅度以头麻小,二、三麻大,而季产量则以头麻 >二麻 >三麻.并以黑杆 1/2- 2/3收获,其产量质量均达最佳指标.试验观测还表明,该品种在我区表现出适生性强,产量高(低海拔区平均达 256.3kg/667m2,高海拔区平均达 191.0kg/667m2,),品质优(平均纤维细度达 1970Nm,最高达 2304Nm)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苎麻基因资源纤维产量和品质的解剖学估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麻茎解剖学方法估测头麻92个,二、三麻各45个苎麻基因资源(品种)的单株纤维产量和品质,结果如下:(1)与产量和支数有关的7个解剖因子均有显著的季别间和品种间差异。(2)产量估测值的品种间变化,头麻为1.62~4.60g/株,二麻为1.34~4.50g/株,三麻为1.49~5.93g/株,其中达县84号,贵州青园麻和汉寿肉麻等品种,3季麻平均估测值>3.8g/株;二三麻估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4**和0.590**。(3)不同品种纤维支数估测值,头、二、三麻分别为1625~2916支,1229~2174支和1214~2091支,其中浏阳鸡骨白、邵阳黄皮种、乐昌青皮苎、遵义团蔸麻、平乐黄金麻等品种3季麻平均估测支数接近或超过2000支;二、三麻估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858**和0.893**。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湘苎二号”苎麻良种在我区不同海拔高度的性状表现,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多年跟踪观测试验。试验表明:该品种随海拔升高,头季麻出苗期推迟,末季麻生长终止期提早,季生育期延长,年生育期缩短,收麻次数减少。海拔300米区域可收四季麻,其年生育期平均达252天;海拔600-800米区域只能收三季麻,其年生育期平均为225和207天;作为丘陵山区高产苎麻产量均比一般投产麻大为提高,提高的幅度以头麻小,二、三麻大,而季产量则以头麻〉二麻〉三麻。并以黑杆1/2-2/3收获,其产量质量均达最佳指标。试验观测还表明,该品种在我区表现出适生性强,产量高(低海拔区平均达256.3kg/667m^2,高海拔区平均达191.0kg/667m^2,),品质优(平均纤维细度达1970Nm,最高达2304Nm)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74—69是通过Co~(60)—γ射线辐照湘苎一号自交种子,从其后代群体中选出优良单株,经过多年培育而成的新品种。1987~1989年连续三年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比对照芦竹青增产39.2%,三季麻平均纤维支数为1900支左右,比对照芦竹青高出100支以上,达到纺织高档产品的要求。该品种属深根丛生型,在长江流域麻区表现为中熟,三季麻工艺生长天数平均为65天。且具有较强的抗旱、抗苎麻根腐线虫病、炭疽病特性。诱变生理生化研究表明,74—69与诱变亲本湘苎一号存在着过氧化物酶酶量和酶谱带多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川苎8号”(原代号D-156)是我所用自育的优良雄不育系C26和恢复系B8配制而成的两系杂交苎麻组合。在1995—1997年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1957.8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41.85%,在组合比较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46.1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69.04%;两组试验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该组合纤维品质优良,在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13支;在生产示范中,经达州市纤检局检测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78支。该组合采用种子繁殖,后代在品质和经济性状上分离变异极小;植株高大、粗壮、经济性状优良,蔸型、株型理想,抗逆性强,高抗苎麻花叶病,抗旱、抗风力强。  相似文献   

13.
阳新是湖北的苎麻之乡,一年收三季。一般是头、二麻单产较高,三麻最低。全县三麻常年亩产仅30斤左右,只占全年三季总产的20%上下。但一些高产社队,三麻单产常达百斤以上:1975年,白沙公社吴东成大队堰头生产队30.5亩苎麻,三麻平均亩产117.5斤。比头麻亩产  相似文献   

14.
两年黄麻长果种新品种(系)的区域试验表明,四个参试品种以089—1表现最优,纤维产量十点四重复平均折算亩产纤维179.15/公斤,比对照宽叶长果增产15.2%,这极显著水平,抗性较强,纤维支数402.5支,强力38.42kg/g,达优质纤维标准。在长江流域麻区出苗至开花108天左右,能收获种子,适宜在长江流域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华苎3 号”是在新余麻与稀节巴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在品系比较试验中比对照细叶绿增产21 .44 % ,在区域试验中与高产对照品种华苎2 号产量相当;纤维品质优良, 年均纤维细度在2100 支以上, 且三季麻的纤维细度均达1800 支以上,在品系比较试验中头, 二、三麻的纤维细度分别为2627 、1988 、2175 支,年均2263 支。在区域试验中,头、二、三麻的纤维细度分别为2492 、1984 和1944 支,平均2140 ;抗逆性强,对炭疽病亚免疫, 不感染花叶病, 抗旱耐渍,抗风性中等。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浦江县是一个苎麻新发展区,1986年苎麻面积超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岩头镇飞轮村18个农户连片的二龄麻园10.28亩,平均年亩产210.01公斤,其中头麻亩产79.17公斤。二麻亩产65.95公斤、三麻亩产64.89公斤,最高亩产达360公斤。  相似文献   

17.
苎麻良种——薄皮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县苎麻站的科技人员,从1980年开始,组织农技干部和农民技术员,深入麻区社队,实地进行逐块普查评选,经过三年时问,从本地苎麻品种中,选出了较好的“薄皮麻”。经1981-1982年送样纤检和栽培观察,单纤维支数均在1800支以上,一般单产200斤以上,最高达300多斤。1982年9月经地、县科委和有关部门鉴定,认定“薄皮麻”是个优良的地方苎麻良种,  相似文献   

18.
优质高产杂交苎麻新组合"川苎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苎8号"(原代号D-156)是我所用自育的优良雄不育系C26和恢复系B8配制而成的两系杂交苎麻组合.在1995-1997年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1957.8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41.85%,在组合比较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46.1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69.04%;两组试验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该组合纤维品质优良,在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13支;在生产示范中,经达州市纤检局检测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78支.该组合采用种子繁殖,后代在品质和经济性状上分离变异极小;植株高大、粗壮、经济性状优良,蔸型、株型理想,抗逆性强,高抗苎麻花叶病,抗旱、抗风力强.  相似文献   

19.
苎麻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湘苎6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苎6号”系从黑皮蔸种籽繁殖中选出的优良单蔸培育而成的。1993年元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为“湘苎6号”。三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种芦竹青增产26.10%,三年多点试验,平均比对照种芦竹青增产18.14%,三年生产示范试验,平均比对照种增产33.19%。1990年经湖南省纤维检验所检测,三季麻平均纤维支数为2136支,达特优品质指标。花叶病情指数为2.80。该品种以高产,稳  相似文献   

20.
阳新是湖北的苎麻之乡,一年收三季。一般是头、二麻单产较高,三麻最低。全县三麻常年亩产仅30斤左右,只占全年三季总产的20%上下。但一些高产社队,三麻单产常达百斤以上:1975年,白沙公社吴东成大队堰头生产队30.5亩苎麻,三麻平均亩产117.5斤,比头麻亩产高12.35%,占全年产量的33.79%;1980年三麻单产也达到105.6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