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蛋鸭料为基础,分别在粉状料和颗粒料中添加制霉菌素、丙酸钙、霉敌3种抗真菌制剂,比较了三种抗真菌剂的抗饲料霉变功效.结果表明:颗粒料中的真菌比粉状料明显降低,3种抗菌制剂都有明显的抗真菌效果.其中制霉菌素与霉敌的抗霉菌生长效果优于丙酸钙,并能完全抑制黄曲霉、毛霉、根霉的生长,制霉菌素能显著降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添加制霉菌素后粉状料的保质期为50d,颗粒饲料为60d,与霉敌基本一致:粉状料添加制霉菌素组比丙酸钙组保质期延长10d,颗粒料保质期可延长20d左右.几种处理条件下,当日粮中真菌总数发生明显变化时,饲料中CO2量也明显增加,因此,应用饲料中CO2含量作为衡量霉菌总数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以蛋鸭料为基础,分别在粉状料和颗粒料中添加制霉菌素、丙酸钙、霉敌3种抗真菌制剂,比较了三种抗真菌剂的抗饲料霉变功效。结果表明:颗粒料中的真菌比粉状料明显降低,3种抗菌制剂都有明显的抗真菌效果。其口制霉菌素与霉敌的抗霉菌生长效果优于丙酸钙,并能完全抑制黄曲霉、毛霉、根霉的生长,制霉菌素能显降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添加制霉菌素后粉状料的保质期为50d,颗粒饲料为60d,与霉敌基本一致:粉状料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用PIG TR4×1050,初始体重为60±4.7 kg的育肥猪200头,试验期58 d,研究饲料从粉状到颗粒状和颗粒状到粉状的改变对其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按随机化完全模块设计,每组10栏,每栏5头。饲养分两个阶段:0~36 d为阶段1,36~58 d为阶段2。各组试验1、2阶段的饲料分别为粉状到粉状、粉状到颗粒状、颗粒状到粉状及颗粒状到颗粒状。阶段1饲喂颗粒料的育肥猪与饲喂粉状料的育肥猪相比,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极显著增加(P0.01)。阶段2饲喂颗粒料的育肥猪与饲喂粉状料的育肥猪相比,ADG和料重比极显著增加(P0.01)。0~58 d内均饲喂颗粒料的育肥猪与饲喂粉状料的育肥猪相比,ADG和料重比极显著增加(P0.01)。0~58 d内,阶段1或2饲喂颗粒料的育肥猪与全期饲喂颗粒料的育肥猪相比,ADG和料重比有降低趋势(P0.11)。先饲喂粉状料后饲喂颗粒料育肥猪与先饲喂颗粒料后粉状料的育肥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27)。屠宰率,背膘厚,腰肉深度及脂肪百分比精益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19)。试验结果表明,全期饲喂颗粒料的育肥猪比全期饲喂粉状料的育肥猪的ADG增加,饲喂颗粒料能达到最佳料重比,饲喂粉状料则最差,生长育肥期间阶段性饲喂颗粒料的育肥猪料重比在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4.
饲料在储藏过程中极易受潮发生腐败变质,而不同深度层的饲料所受外界环境湿度的影响却存在着较大差异。本试验模拟饲料储藏环境条件,比较了环境湿空气对饲料不同深度层的穿透性及微生物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鸡颗粒饲料25℃,相对湿度(RH)80%-90%条件下储藏30d后,0.06m深处的饲料水分升高了5.2%,而0.12m和0.18m深处的水分分别升高了4.2%和3.2%。在相同的储藏条件下,鸡粉状饲料在储藏至第20d时,0.06m深度层中霉菌总数达到了47.9×103cfu/g,已经不能继续安全储藏,但此时0.12m和0.18m深度层的霉菌数量分别只增加到了19.6×103cfu/g和9.3×103cfu/g,仍处于安全储藏期内。  相似文献   

5.
不同形态饲料对养殖水体中氮磷含量及饲料溶失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配方相同的膨化、硬颗粒和粉状配合饲料分别饲喂斑点叉尾鲴,通过测定养殖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有机物耗氧量(C()D)、氨氮(NH3-N)和饲料中总氮与总磷溶失率的变化来说明不同形态饲料对养殖水体中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内,粉料养殖水体中的COD、TP、TN、NH3-N含量均要高于颗粒料和膨化料养殖水体中的C()D、TP、TN、NH3-N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粉料>颗粒料>膨化料.饲料中总氮和总磷的溶失率因不同的饲料加工工艺而有较大的差异.粉料组与颗粒料组的总氮和总磷溶失率差异不显著;而此2组与膨化料组的总氮和总磷溶失率差异都极显著,并且粉料的最高,颗粒料的其次,而膨化料的最低.  相似文献   

6.
谭缘斌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201-204
饲料霉变是微生物在饲料中生长繁殖,使饲料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出现变色、变味、重量减轻、水分增加、酸度升高等品质劣变的现象。霉变后饲料失去原有的味道,营养成分破坏,适口性下降,更为严重的是造成饲料产品霉菌毒素超标,危害水产动物健康进而危害人类食品安全。重点分析大菱鲆、鲟鱼、半滑舌鳎3种水产颗粒饲料在霉变前后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霉变后饲料中水分含量增加;粗脂肪、粗蛋白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粗灰分的含量基本维持不变,稍微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在25~28℃,水分含量85%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在不同水分的饲料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饲料防霉剂,每隔一定的时间对饲料进行感官检测并对饲料中的霉菌进行计数,同时进行水分含量的测定。由霉菌数的变化而得出防霉剂的抑茵效力以及饲料水分含量和防霉剂防霉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该防霉剂在一定的水分含量下对饲料具有较好的防霉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颗粒饲料在全价配合饲料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长。颗粒饲料的质量是影响饲料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颗粒饲料含水率这一质量指标,是确保颗粒料能够安全贮存的关键。除冷却器外,原料水分与制粒过程中蒸汽质量和添加量都影响颗粒饲料的含水率。1原料水分要确保颗粒料的水分达到质量指标,首先要控制原料的水分。玉米在配合饲料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它的标准水分还高于配合饲料的标准水分,所以要重点控制原料中玉米的含水量。饲料厂在采购原料时,不但要检测主要的营养指标,并且更要注意检测水分的含量,如果原料水分超标,在制粒…  相似文献   

9.
影响饲料霉变的温度、湿度、氧气与饲料水分4个因素间是互相关联的,一般高水分饲料(如15%左右的颗粒料)处于高温、高湿与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很快出现霉变。这种情况较多发生于6—8月。在低温季节内(10℃以下),水分在18%左右的粉料一般是稳定的,这是低水分制约高温的结果。在绝氧环境中,水分高达17%和粉状饲料在高温盛夏酷热天气下可以不发热、  相似文献   

10.
兔用全价颗粒料是为了满足不同生产用途及不同生长阶段家兔的营养需要,参照饲养标准,将多种原料配合一起,粉碎、拌匀制成的多种颗料状的饲料。粉状饲料家兔常常拒食,其原因是调制苜蓿和禾本科干草粉时常形成很多对家兔呼吸道有害的细尘,而饲料颗料化消除了这种缺点。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是通过对猪场使用颗粒料与以预混合料为原料进行自配的全价粉状料的饲养效果进行对比,从而筛选出适合本场的最佳饲料配制方法及配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DBD-CP)处理对储藏稻谷高温胁迫下酚类代谢规律的影响。【方法】模拟夏季高温35℃条件下,以新鲜偏高水分稻谷(粳稻,16.0%水分含量,湿基水分)为原料,分析DBD-CP处理对储藏稻谷L*、a*、b*、黄度指数(YI)、活性氧以及丙二醛(MDA)等品质指标的影响,探讨储藏过程中总酚和总黄酮成分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抗氧化活性ABTS+、DPPH自由基抑制率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等多重验证,联合苯丙烷代谢关键限速酶的活性变化,共同揭示DBD-CP处理下的储藏稻谷酚类代谢规律。【结果】经DBD-CP处理后,稻谷储藏过程中颜色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对应储藏60 d后的处理组黄变指数显著降低了12.6%,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以及MDA含量在储藏20 d时分别相对降低14.8%、41.6%和21.6%,对应的新鲜偏高水分稻谷劣变速率显著受到抑制;此外,在高温胁迫储藏期间,处理组样本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同步增加(P<0.05),最大上升幅度分别为对照组的1.23和1.34倍,对应...  相似文献   

13.
《天津农业科学》2020,(1):23-27
通过研究6种香稻糙米在37℃高温储藏180 d期间外观色差、水分、脂肪酸、糊化特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探索其储藏期间的品质改变。结果表明,稻米脂肪酸值在储藏期间逐渐升高,蛋白质含量变化较小,水分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品种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从脂肪酸、色差、糊化特性值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糙米品质指标变化规律,发现L6B和稻花香具有较好的耐储性。  相似文献   

14.
选取湖南长沙和湖北襄阳2地7个仓库的稻谷,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稻谷粮堆不同位置稻谷的水分活度、脂肪酸值和霉菌量,对比分析它们的差异。试验结果显示,稻谷的水分活度与储藏时间没有特定联系;脂肪酸值随储藏时间增加而升高;霉菌量则是先减少后增加;春夏交替季节粮堆上层稻谷的水分活度显著低于中下层),冬季粮堆上层稻谷的水分活度显著高于中下层(除湖南省2016年入库的);粮堆上层稻谷脂肪酸值高于中下层;粮堆上层稻谷霉菌量低于中下层(除湖南省2016年入库的);粮堆不同方位稻谷的水分活度、脂肪酸值、霉菌量均有一定差异;霉菌量和脂肪酸值均与水分活度有一定相关性,霉菌量与脂肪酸值基本上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PEP(PE/PA/PE)材料和高阻隔性EVOH(PA/EVOH/PE)包装材料对新鲜大米(常优5号粳米)进行真空包装和非真空包装,分析低温恒湿(温度为15℃,相对湿度为50%)条件下的150 d储藏期内,大米含水率、脂肪酸值、还原糖含量、微生物数量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并比较2种包装材料及2种包装方式对大米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包装有利于大米水分保持,对脂肪酸和还原糖的形成以及霉菌和细菌的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PEP材料相比,EVOH材料包装能减缓储藏过程中大米含水率的下降速度,明显抑制了霉菌生长,但对细菌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并且总体抑制了真空储藏前期还原糖及储藏后期脂肪酸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霉菌毒素遍存于含淀粉的饲料或饲料原料中,许多霉菌在谷物的生长、收获、储藏,饲料加工以及运输和销售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代谢和产生出大量的霉菌毒素。猪体在食用了被霉菌毒素感染的饲料后,就会出现生长速度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免疫猪群抗体水平低下、抗病力下降、种猪繁殖障碍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温湿度动态变化过程中不同含水量稻谷的储运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中国是稻谷产销大国,稻谷安全储运至关重要。通过实验室模拟动态温湿度条件,研究动态储运条件下稻谷的品质变化和水分迁移规律,为优化稻谷安全储运条件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动态温湿度的实验模拟,采用14%、16%、18%、20%、22%等5种不同水分稻谷进行3个月低温(10℃左右波动)、中温(20℃左右波动)和高温(30℃左右波动)的动态储运,观测微生物生长、质构品质、脂肪酸值和低场核磁共振数据的变化,阐明温度和水分对稻谷储运特性的影响。【结果】细菌总数随着储运时间延长而增加,不同温度和不同水分含量稻谷细菌总数的增加趋势不同;细菌总数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霉菌数量随着储运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在中、高温下,稻谷霉菌数量显著增加,而且温度越高,霉菌数量上升趋势越明显;初始水分14%和16%的稻谷在低温、中温、高温3个动态模拟条件下,霉菌发生都处于较低水平;初始水分含量18%以上稻谷在中温和高温动态模拟储运15 d时霉菌发生显著高于水分含量为14%和16%的稻谷。稻谷蒸煮硬度和弹性随着储运时间延长逐渐上升,初始水分含量越大硬度上升越快(P<0.01),储运过程中硬度与稻谷中的初始水分含量显著负相关,初始水分含量越高,硬度值越小,稻谷质地越好;初始水分含量对稻谷弹性影响显著(P<0.01);黏着性则随着储运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温度和水分对黏着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脂肪酸值与初始水分含量呈正相关(P<0.01),稻谷初始水分含量越高,脂肪酸值增加越明显;温度对高水分稻谷脂肪酸值影响尤为明显,温度越高,脂肪酸值上升越快。低场核磁信号总量(T2w)随储运时间的增加而减小,T2w信号总量与水分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核磁共振图像显示,稻谷储运15 d时,水分主要集中在表皮层和糊粉层;储运30 d后,表层水分损失,水分分布更为均匀。【结论】水分含量14%或16%的稻谷短期(15或30 d)储运可以提高稻谷主要质构品质;温湿度动态变化(中温和低温)的长时间储运过程中稻谷初始水分应限定在16%及以下。  相似文献   

18.
一、青料是一种水分含量高、营养相对平衡的饲料青料的营养特点是水分含量高,约为75%~90%,青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及其消化率基本接近于精料,而且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如果青料以干物质为基础计算,其蛋白质的含量较高,禾本科植物和蔬菜类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达13%~15%,豆科青料则高达18%~24%,可基本满足猪对蛋白质的需要,且蛋白质的品质比谷物籽实类精料好。青料中还含有猪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尤其含有其他饲料中易缺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族,矿物质含量丰富,能量物质的含量也较高,所以说,青料是一种营养相对平衡的饲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研究缺氧存储条件下接种禾谷镰刀菌后玉米蛋白粉品质变化规律和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的积累规律。【方法】将1×10~3、1×10~4和1×10~5个/g的禾谷镰刀菌分别接种于水分含量为13%、16%、20%和22%的玉米蛋白粉中,自封袋缺氧培养,培养温度(25±2)℃,湿度75%±5%,培养60 d,测定玉米蛋白粉品质相关指标和DON积累规律。【结果】初始水分和禾谷镰刀菌接种量均对粗蛋白质含量、霉菌总数变化起作用,而对氨基酸含量变化无影响,13%和16%水分含量组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20%和22%水分含量组粗蛋白质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线性增加(P<0.01),禾谷镰刀菌接种量1×10~3~1×10~5个/g的13%和16%水分含量组霉菌总数无显著变化(P>0.05),20%和22%水分含量组霉菌总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二次曲线变化(P<0.01)。初始水分对粗脂肪、淀粉、粗纤维、酸价、蛋白质溶解度和能量变化起主要作用,而禾谷镰刀菌接种量不是主要影响因素,不同水分含量组粗脂肪、淀粉、粗纤维、蛋白质溶解度、能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线性降低(P<0.01),酸价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线性增加(P<0.01)。初始水分和禾谷镰刀菌接种量对粗蛋白质、霉菌总数变化互作效应显著(P<0.05),对其他指标变化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DON与15AC-DON二者均有检出,但未出现积累规律。【结论】在缺氧存储条件下,接种禾谷镰刀菌后,初始水分是玉米蛋白粉品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水分越高,培养时间越长,品质越差。禾谷镰刀菌接种量不是影响玉米蛋白粉品质的主要因素,DON和15AC-DON未见积累规律。  相似文献   

20.
Abdollahi  MR  Ravindran  V  Svihus  B 《饲料博览》2014,(3):43-43
试验旨在研究肉鸡早期饲粮类型和饲料形态对性能、表观代谢能(AME)和氮(N)、淀粉、钙(Ca)磷(P)的回肠表观消化率(CIAD)的影响。采用两种谷物类型和3种饲料形态(粉料、颗粒料和破碎料)的2×3因子试验设计。采用玉米、小麦两种类型饲料,与粉料和破碎料相比,颗粒料的体增重和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在两种谷物类型中,粉料和颗粒料的单位增重耗料量接近(P0.05),但都低于破碎料(P0.05)。然而,在饲粮类型和饲料形态的相互作用下,小麦饲粮破碎料的体增重和饲料摄取量急剧下降,且肉鸡单位增重耗料量极显著增加(P0.01)。在以玉米为基础的日粮中,颗粒料对N的CIAD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粉料相比,破碎料有更高的N消化率;饲料形态对淀粉的CIAD无显著影响(P0.05)。与粉料相比,破碎料脂肪的CIAD提高,且以玉米味基础饲粮的颗粒料脂肪的CIAD显著提高(P0.05)。同时,在玉米行日粮中制粒增加了Ca和P的CIAD(P0.05),且破碎料的消化率进一步提高。在小麦日粮中,制粒降低了N的CIAD,破碎料N的CIAD最高(P0.05);制粒也降低了淀粉的消化率(P0.05)。同时制粒也降低了小麦型日粮中脂肪、Ca和P的CIAD,与粉料相比,破碎料的脂肪、Ca和P的消化率进一步提高。饲料形态对玉米型日粮的AME无显著影响(P0.05),但制粒会降低小麦型日粮的AME。研究发现,饲粮形态对营养物质CIAD的影响取决于使用的谷物和营养成分。玉米为基础的饲粮,制粒对养分的CIAD无负面作用。但以小麦为主的饲粮,饲喂颗粒料对所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均有负面影响。然而,饲喂颗粒料可以通过增加采食量来增加营养物质摄入量来提高补偿营养消化率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