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试验对四川省西昌市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白萝卜(Raphanus sativus)--大白菜(Brassica chinensis)+娃娃菜(Brassica rapa pekinensis)间套作带状种植模式与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或马铃薯净作方式单位面积产值分析比较。研究表明:间套作带状种植模式的作物有效生育期全年延长63~90 d,耕地复种指数提高100%,增加产值5060.38元/667m2~5933.68元/667m2,增幅达363%~1143%。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耕地产出率、增加生物多样性探索出新模式,在四川西昌市低中山山地、中山山地区域可优先适度推广。  相似文献   

2.
种植模式科学化,能提高农产品的种植效益,让农业增效,农户增收。生产实践发现,采用红皮洋葱—毛豆—秋莴笋高效立体间套作模式,以红皮洋葱为主,年每667m~2可产5500kg,产值5000元;毛豆(青荚)700kg,产值2100元;秋莴笋1500kg,产值4500元;年667m~2总产值11600元。  相似文献   

3.
通过项目连续3周年(1998~2001)在遵义市辖区的鲁班、三合、金鼎三镇片区旱地中实施,每周年实施3种间套作种植模式(①"小麦、绿肥、玉米、甘薯",②"小麦、绿肥、玉米、甘薯、荞麦",③"小麦、马铃薯、玉米、甘薯")合计面积754.873hm2,3年重复实施,累计实施面积2264.619hm2.根据农业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测产验收办法,再参照农业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对项目区5种粮食作物产量测产的结果及各作物生产投入费用等,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项目3周年累计完成周年间套作复合种植模式有效使用面积2038.16hm2.5种作物平均周年粮食单产983.8kg/667m2,其中2000~2001年为1100.4kg/667m2;平均周年新增单产282.6kg/667m2,其中2000~2001年为399.2kg/667m2;平均周年增产率为40.3%;平均周年新增单位产值426.42元/667m2;平均周年新增单位生产费104.11元/667m2;平均周年新增单位净产值322.31元/667m2.5种作物3周年粮食总产量3007.7127万kg,总产值4035.8320万元;3周年新增加粮食总产量864.3500万kg,总产值1303.6776万元,其中2000~2001年新增加总产量406.8803万kg,总产值596.0443万元;3周年新增总生产费318.2902万元,新增总净产值958.3874万元.5种作物单位生产投入产出比1∶2.66,单位新增净投产比1∶3.10.  相似文献   

4.
施用复合肥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含量复合肥作底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复混肥比对照单产增加414.2kg/667m~2,增产率达36.9%,增加产值331.4元/667m~2;草垫土比对照单产增加380.9kg/667m2,增产率达33.9%,增加产值304.7元/667m~2;通用复合肥比对照单产增加495.2kg/667m~2,增产率达44.1%,增加产值396.2元/667m2。其中,通用复合肥增产增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设计种植小麦、绿肥、玉米、甘薯、秋高粱、马铃薯、荞麦、陆稻等不同作物间、套7种种植模式,连续3年在旱耕地黄壤上试验研究得出不同种植模式作物周年产量以模式Ⅴ最高,为1167.0kg/667m2,模式Ⅳ最低,为850.5kg/667m2.对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的影响以模式Ⅰ和模式Ⅲ较优,其中处理Ⅰ土壤有机质增加0.398%,容重下降0.14g/cm3,孔隙度增大5.3%,酸碱度提高0.43;处理Ⅲ土壤有机质增加0.397%,容重下降0.12g/cm3,孔隙度增大4.2%,酸碱度提高0.41.经济效益以模式Ⅲ较好,其周年667m2纯收入为1117.2元,净投产比为1∶1.92元;模式Ⅳ较差,其周年667m2纯收入为532.2元,净投产比为1∶1.04元.综合分析得出适宜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种植模式为模式Ⅲ(绿肥、小麦、玉米、秋高粱、甘薯)和模式Ⅰ(绿肥、小麦、玉米、甘薯).  相似文献   

6.
依托"中国马铃薯之乡"资源优势和"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优势,西吉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将设施农业与主导产业有机结合,主推设施拱棚早熟马铃薯复种芹菜种植模式,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选用适应西吉县种植的优良品种,使设施拱棚早熟马铃薯产量达到2000kg/667m2以上,产值达10000元/667m2以上,为推进宁夏乃至西部地区设施拱棚早熟马铃薯复种芹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湘西州最近探索出马铃薯--中稻新型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这种模式既能充分利用耕地和温光等自然资源,又能通过水旱轮作,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矛盾,实现持续高产稳产.   据调查分析:示范区马铃薯667平方米(1亩)产值一般在850元以上(按0.4元/公斤价计算),中稻667平方米产值在630元左右(按54元/50公斤价计算),两季合计产值1480元,扣除成本295元(马铃薯162元、中稻133元),667平方米纯收入1185元.与冬闲-中稻栽培模式相比,667平方米增产527公斤,增加纯收入735元;与油菜-中稻栽培模式相比,667平方米增加产值678元,增加纯收入615元.实践证明,马铃薯-中稻栽培模式是山区特别是中高海拔山区稻田实现两季667平方米产量过吨粮的发展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区简比设计,以常规净作玉米作对照(CK),进行5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对比栽培试验,综合分析不同模式的增产增收效应,以筛选出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优选模式。结果表明:开厢宽度为200~233 cm,2行玉米套种3~4行大豆的复合种植模式较佳,其复合产值为2 426.48~2 473.22元/667m2,与CK相比,可实现新增纯收入359.26~370.99元/667m2。  相似文献   

9.
【目的】避开制约山地油菜生产的“五害”,提高山地油菜的比较效益。【方法】采用避灾高效 栽培与传统种植的同田对比试验研究。【结果】避灾高效栽培每 667 m2 油菜籽产量为 156.17 kg,比传统种植(96.52 kg)增产 65.65 kg,增幅 72.53%;避灾高效栽培油菜每 667 m2 产值为 833.15 元、成本为 538.54 元、纯收入为 294.61 元,传统种植产值为 473.57 元、成本为 871.51 元、纯收入为 -397.94 元,高效栽培比传统种植节约成本 332.96 元,产值增加 359.58 元,纯收入增加 652.55 元;避灾高效栽培的油菜籽粗脂肪含量提高 2.87%,芥酸含 量降低 0.57%,硫甙含量降低 6.24 μmol/g、降幅 13.02%。【结论】该技术在节本效应、提升山地油菜产量及品 质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可观,适宜在玉溪乃至整个云南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筛选适合与马铃薯问作的作物和栽培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增加农民的收益.以课题组前期从多个品(系)马铃薯中筛选出的钾高效马铃薯HKE-1和HKE-21为材料,与大豆进行间作试验,马铃薯与玉米闻作,马铃薯、大豆、玉米净作作为对照,研究薯II豆在行比为2:1和2:2栽培模式下的效益情况.结果表明:薯‖豆在行比为2:1栽培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较好,材料HKE-1薯‖豆的纯收益为2546.79元/667 m2,HKE-2薯‖豆的纯收益最高,为2678.11元/667 m2.HKE-2薯‖豆的纯收益最高,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1.
毕节地区马铃薯玉米套作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毕节地区马铃薯玉米套作栽培技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因子复合产量的影响顺序为玉米种植密度>马铃薯种植密度>分带带距.建立了毕节地区马铃薯玉米套作复合产值在1070.64元的栽培技术措施分带带距1.7471~1.9100m,马铃薯种植密度3256~3863株/667m2,玉米种植密度3536~4050株/667m2.  相似文献   

12.
不同绿肥间套作方式对培肥地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研究在不同间套作模式下增施有机肥对中低产土壤肥力的影响,特进行了不同绿肥间套作方式对地力培肥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培肥区有机肥和无机肥施用比例为1∶1左右,玉米产量比常规施肥平均增产102.5kg/667m2,平均增产率为23.05%,其中马铃薯/绿肥/玉米分带种植模式增产幅度较小(51.2~66kg/667m2),而油菜/绿肥/玉米和小麦/绿肥/玉米种植,增产幅度在100kg/667m2以上.改良培肥区与常规施肥相比,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分别提高0.23%、0.033%、23.23mg/kg、1.5mg/kg和17.75mg/kg,土壤肥力指标都有所提高,同时玉米生长健壮,植株高大、粗壮,穗大、粒多,粒重,秃尖率低,产量高.  相似文献   

13.
可控环境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平阴县店子乡在种植结构调整中,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建立了小麦套种西瓜复种马铃薯3作3收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管理简单,效益高,一般667米2产小麦300千克,产值400元,667米2产西瓜3000千克,产值1200元,667米2产马铃薯1500千克,产值1000元,667米2收入2600元.  相似文献   

14.
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马铃薯产量与种植密度以及氮、磷、钾施用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建立马铃薯产量与各因子间的二次回归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控制因子,各因子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种植密度钾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模型的交互效应分析表明,只有合理密植并结合氮肥的适量施用,种植马铃薯才能获得高产。通过对模型模拟优化,得到马铃薯产量≥1 700 kg/667 m2的农艺措施:种植密度5 209~5 422株/667 m2;尿素(N含量≥46.4%)28.16~32.18 kg/667 m2;过磷酸钙(P2O5含量≥12.0%)61.10~66.67 kg/667 m2;硫酸钾(K2O含量≥51.0%)28.75~33.99 kg/667 m2。  相似文献   

15.
早春鲜食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探索马铃薯栽培新途径,提高马铃薯单产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选用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早熟品种进行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栽培比传统起垄栽培增产224.9 kg/667m2,增产幅度为16.2%;对免耕种植进行分次收获,选择较大薯块提早上市,可使实际纯收入大幅增加,达2 681.5元/667m2,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蔬菜作物间套复种的经济效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甜玉米与蔬菜间套复种的8种种植模式的产值效益。结果表明:甜玉米与不同蔬菜间套作的总产量和总产值均高于蔬菜单作;其中,2004年2∶4带型处理年总产值最高,平均比单作增加49.1%;2005年夏播模式2行甜玉米‖4行甘蓝/4行莴笋(2∶4带型)的经济效益均高于其它处理,其作物总产值达到67 377 元·hm-2,比当季蔬菜单作增加96%;2005年甜玉米间作蔬菜(2∶4带型)的秋播模式2行萝卜‖11行大蒜/2行莴笋模式总产值达64 667 元·hm-2,比蔬菜单作增加161%,其年总产值比蔬菜单作平均增加299.5%。说明甜玉米与不同蔬菜间套作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而2∶4带型的 种植模式可在蔬菜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平阴县店子乡在种植结构调整中,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建立了小麦套种西瓜复种马铃薯3作3收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管理简单,效益高,一般667米2产小麦300千克,产值400元,667米2产西瓜3000千克,产值1200元,667米2产马铃薯1500千克,产值1000元,667米2收入2600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的差异。[方法]以迪甜6号为材料,研究了甜玉米一年一茬、一年两茬栽培、以及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5种种植模式的种植效益。[结果]甜玉米一年两茬栽培、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种植效益均高于甜玉米单作。一年两茬种植效益最高,两茬合计93 937.5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8 480元/hm2,纯收益增加41 610元。小麦复播甜玉米模式较小麦单播模式收益增加39 060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3 560元/hm2,纯收益增加25 500元。甜玉米间作马铃薯种植效益为71 460元/hm2;套播辣椒种植效益63 750元。[结论]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存在极显著差异。农户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间套种模式,提高甜玉米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9.
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脱毒马铃薯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设计在N(7kg/667m2)、P2O5(4kg/667m2)肥料用量相同前提下,不同K2O肥用量(0~20.0kg/667m2)试验结果表明随着K2O肥用量加大,脱毒马铃薯产量增加,当K2O用量增至12.5kg/667m2时,脱毒马铃薯产量、产值、纯收益、净产投比达最大,分别为1057.2kg/667m2、634.4元/667m2、488.0元/667m2、3.34∶1;其N∶P2O5∶K2O=1∶0.57∶1.79;K2O肥料利用率为47.8%.  相似文献   

20.
甜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的差异.[方法]以迪甜6号为材料,研究甜玉米一年一茬、一年两茬栽培以及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5种种植模式的种植效益.[结果]甜玉米一年两茬栽培以及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种植效益均高于甜玉米单作;一年两茬种植效益最高,两茬合计93 937.5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8 480元/hm2,纯收益增加41 610元/hm2;小麦复播甜玉米模式较小麦单播模式收益增加39 060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3 560元/hm2,纯收益增加25 500元/hm2;甜玉米间作马铃薯种植效益为71 460 元/hm2,套播辣椒种植效益63 750元/hm2.[结论]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存在极显著差异.农户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间套种模式,提高甜玉米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